第五章 才女心碎

咸陽城外已是風雨飄搖,亡秦氣息四處飄零,草木皆兵。

渭水南岸盡是楚軍的崗哨,監視着咸陽城一舉一動,而城池上依舊有重兵把守,火光通明,城內有十萬護城軍,五萬飛騎營人馬和數萬趙府閻府的家將,趙氏殺手行會的三千劍手也在城內活動,防禦力量還是很牢固的。

趙高得到胡亥已死的消息時,欣喜若狂,匆匆帶人趕到蘭池宮親自證實一番,見二世果然刎頸自殺,放下心中一塊大石,順手摘下了胡亥身上的玉璽佩在自己腰間,野心奢欲立即高漲起來,似乎覺得整個秦王朝,乃至天下都是自己的了。

“哈哈……秦王朝,以後不再是贏氏的了,而姓趙!趙高的趙!哈哈……”

趙高大笑過後,帶着人馬趕往到秦宮。

咸陽宮是秦的皇宮,營建在亮北原上,通過渭橋與南岸的興樂宮相通。

此時皇宮內外依舊燈火輝煌,文武百官都被通知前來朝會,許多人還不知道二世被誅殺的消息,也有些武將通過宮外侍衛變動和皇宮的廝殺聲察覺到有大事將要發生。

所有人面面相覷,交頭接耳,正竊竊私語商議着秦廷存亡之憂。

趙高從後殿門走上殿臺正中,滿臉興奮,準備宣佈登基。

忽然宮殿外急促的腳步聲響起,有名護衛從城門趕來,人未進殿先聞其聲:“報……啓稟丞相,城外交戰互有損傷,後來章邯將軍金銘收兵,聲稱要與楚軍議和,投靠項羽倒兵相戈,請丞相定奪!”

趙高眉頭一皺,心想章邯素與我不和,此次降楚定會聯合攻打咸陽,若我在此時稱帝,內憂外患,無法調動城內軍民抵抗叛軍,故作悲傷道:“諸位卿家,二世陛下方纔已被闖入城內的亂黨刺中,駕崩於世了,我深感痛心疾首,但此時此刻切莫張揚,否則讓將軍知道咸陽內二世陛下辭世,定會軍心動搖的,當務之急國不可一日無君,諸位都是國柱棟樑,可有何高見?”

在場大臣一聽,哭聲呼起,當場聞得噩耗就昏倒好幾位老臣,並不是他們很擁戴胡亥割捨不得,其中有人因爲猜知真正內情而氣憤致暈,有人想借機裝暈回去準備逃跑。

上國柱高呼道:“陛下在此時駕崩,難道天要亡我大秦啊!”

趙高吩咐侍衛將昏倒的老臣擡出,又止住文武百官的哭聲,冷冷的眼神注視着全殿的大臣,喝道:“不是說過叫你們別聲張麼,難道都想違反本相的話,犯殺頭之罪嗎?”

文武百官一時止住呼聲,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很多文臣武將眼中露出了鄙夷之色,都低下來頭,眼下城外叛軍壓境攻城在即,連章邯將軍都投靠楚軍了,都感覺到秦朝要滅亡了,脖子架在刀刃上,誰還會有心思去逢迎這個狼子野心的宦官。

趙高見無人應答他,冷哼道:“爾等都啞巴了不成?國不可一日無君,尤其是內憂外患之局,更不可沒有頒令調兵之主,當務之急,要重立國軍,二世發喪,可容退兵之後再議!”

一名贏族老臣驀然呼道:“大秦乃贏氏先祖經歷幾百年所創下的基業,非老秦族贏氏一脈,誰敢稱王便是大逆不道,作亂犯上,只要是始皇嫡系近支血脈,我們做臣子的都擁護,其它外姓人,想也甭想!”

他如此一說,明顯是在向在場文武百官強調要堅決反對趙高登基稱王。

“嗨,上大夫說的對,非贏氏皇族不得成國君!”羣臣都跟着高聲附和。

趙高見羣臣大違常態,感受到衆人憤怒情緒到達了極點,頓覺天旋地轉,他這才感到自己的罪惡達到了“天弗與,羣臣弗與”的程度,怎麼辦?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還說自己要稱帝,無非是自掘墳墓,語鋒一轉道:“諸位卿家可有合適人選?”

“始皇之孫贏子嬰,學識淵博,善待客卿,在贏氏血脈中名聲最佳,我推舉子嬰爲大秦新任國君!”

“對,我們也擁護子嬰爲君王!”

跟着宮內文臣武將開始喊着“子嬰”的名字,有些大臣想逢迎趙高的,見羣臣聲勢浩大,而咸陽又陷落在即,所以一時也不敢多言,想等瞧清形勢再選陣營。

閻樂氣得癢癢,手握寶劍恨不得立即衝上殿中屠光這羣老夫子,但沒有趙高發令,也得暫時按捺住火爆稟性。

趙高瘦臉漲得通紅,顯然對這羣百官今日的態度恨之入骨,不一會兒,嘴角忽然溢出一絲冷笑,說道:“好,既然諸位要臣都各抒己見,一致擁護子嬰爲秦王,本相當然支持,明日正午,吾攜各位大臣一同去遊說子嬰,接玉璽登基封王。”心中暗想誰當這國君還不都一樣,不過是自己傀儡而已。

……

咸陽城外東南十里處,有一峭塬要塞,乃楚軍安營紮寨之地。

荒野上的暮色格外清涼如水,夜風低垂,吹得營地旌旗獵獵作響。

冷月高懸,此時營中大部分楚兵都已睡去,只留下守夜的崗哨和巡衛在謹慎地巡邏營地,防守較爲嚴密。

一個美麗倩影忽然撩開雪白簾帳,從營帳內走出,月光灑在她的臉頰上,竟發出一股如霧氣般銀白的光暈,肌膚勝雪,淡雅如仙,擡首凝望明月,絕世的容顏上露出一絲憂色。

“龍郎,月瑤在想你啊,你能感受得到嗎?”

她並沒有參與今日秦楚野戰,卻已得知了項羽和章邯明日議和的消息,如此一來,楚軍實力壯大,攻陷咸陽指日可待,而龍天羽不知兵在何處,能及時趕到咸陽嗎?

當初李園逼她嫁給項羽時候,她爲了拒婚,就向天下義軍提出,誰先入攻克咸陽滅秦者,她便嫁給誰,當時彭城義軍聲勢最強,也最有可能率先攻入咸陽滅秦,才女芳心明顯地偏向龍天羽。

豈知幾個月過來,一番南征北討後,天下形勢大變,首先楚軍趁章邯與龍天羽對峙,渡江先滅李由五萬秦軍,隨後擬定戰略方針竟是繞走西南胡陵、新陽、陽翟,不與秦軍重兵碰撞從而保存實力,到達洛陽後兵分兩路,一支進攻新安、澠池、直逼函谷關,一支進攻南陽、丹水,直取武關,兩路呈夾擊之勢攻向咸陽。

如今彭城義軍實力雄厚,但遠水解不了近火,一旦楚軍先攻克咸陽,月瑤大才女就要嫁給項羽爲妻了。

李月瑤想到此處,整顆芳心就顫抖起來,臉頰上露出憂色,她身爲名動天下的才女,不屑於食言,但真的要嫁給項羽嗎,她又不甘心,望月興嘆,惆悵無限。

唯一能帶給她希望的,就是龍天羽忽然帶兵降至,可是從函谷關一路過關斬將趕來,至少也要四五天馬不停蹄吧,到時候精銳已成疲兵,如何能攻克咸陽,對付秦楚聯軍!

自己的幸福與愛郎的生死比起來,顯然她寧願自己不幸福,也不希望心愛的男子出現不測兵敗渭水岸。

“龍郎,對不起,月瑤恐怕不能終生侍君左右了。”李月瑤螓首凝望明月,芳心欲碎癡癡暗道。

第五章 夜半幽琴第六章 同生共死第六章 龍鳳相遇第二章 誓守賀蘭第八章 阿房宮毀第十二章 吹角連營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二章 青石非石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十二章 絕境逢生第九章 戰捷頻頻第九章 火燒棧道第一章 敗中有勝第十二章 伐旦嬌妻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十一章 夕陽正濃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二章 易水離別第二章 婉兒獻計第二章 姬兒入懷第四章 蛛絲馬跡第五章 鬥智鬥力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一章 酒入愁腸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四章 樓蘭古國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十一章 中原混戰第二章 作壁上觀第二章 香閨旖旎第三章 百越降兵第四章 食色性也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六章 擒殺衛禪第十章 天降神兵第三章 以死殉情第一章 燕丹勇士第一章 兄妹爭辯第七章 生死考驗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十一章 真龍天子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二章 鐵騎先至第七章 佳人如夢第九章 孤男寡女第八章 神兵出爐第六章 韓信登場第八章 行蹤暴露第十一章 紅顏知己第十章 後宮佳麗第一章 天命難測第五章 風雲變幻第一章 井陘大捷第八章 天地之道第九章 生死一瞬第九章 夜巷伏擊第一章 月兒春色第十一章 紅顏知己第六章 乘勝追擊第十一章 雙女沐浴第一章 井陘大捷第一章 虎口離別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五章 北伐渭關第七章 呂雉心思第十一章 不擇手段第一章 街道遇刺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四章 陳勝請王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八章 少女情懷第六章 有緣無份第八章 追殺千里第三章 冥王出關第六章 二鳳侍龍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五章 大破楚陣第三章 入室伴狼第一章 外星飛碟第十二章 鬼谷洞府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六章 千古罪人第三章 刀嘯劍吟
第五章 夜半幽琴第六章 同生共死第六章 龍鳳相遇第二章 誓守賀蘭第八章 阿房宮毀第十二章 吹角連營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二章 青石非石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十二章 絕境逢生第九章 戰捷頻頻第九章 火燒棧道第一章 敗中有勝第十二章 伐旦嬌妻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十一章 夕陽正濃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二章 易水離別第二章 婉兒獻計第二章 姬兒入懷第四章 蛛絲馬跡第五章 鬥智鬥力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一章 酒入愁腸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四章 樓蘭古國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十一章 中原混戰第二章 作壁上觀第二章 香閨旖旎第三章 百越降兵第四章 食色性也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六章 擒殺衛禪第十章 天降神兵第三章 以死殉情第一章 燕丹勇士第一章 兄妹爭辯第七章 生死考驗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十一章 真龍天子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二章 鐵騎先至第七章 佳人如夢第九章 孤男寡女第八章 神兵出爐第六章 韓信登場第八章 行蹤暴露第十一章 紅顏知己第十章 後宮佳麗第一章 天命難測第五章 風雲變幻第一章 井陘大捷第八章 天地之道第九章 生死一瞬第九章 夜巷伏擊第一章 月兒春色第十一章 紅顏知己第六章 乘勝追擊第十一章 雙女沐浴第一章 井陘大捷第一章 虎口離別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五章 北伐渭關第七章 呂雉心思第十一章 不擇手段第一章 街道遇刺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四章 陳勝請王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八章 少女情懷第六章 有緣無份第八章 追殺千里第三章 冥王出關第六章 二鳳侍龍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五章 大破楚陣第三章 入室伴狼第一章 外星飛碟第十二章 鬼谷洞府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六章 千古罪人第三章 刀嘯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