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兵神成長

一抹鮮紅的夕陽垂灑在天際,那久違的霞光,映照着數萬張年輕的臉龐。

秋季的大劍山脈,仍是滿山蔥鬱,林木不凋,與楚國江東之地倒十分貼近,駐紮在大劍山脈內的二十萬軍隊,不斷地操練着,按照朝廷軍隊的伍、什、校、都、指揮、營、軍的劃分,整個大軍機構嚴密。

這支大軍由韓信任統帥,灌嬰任副統帥,二者都是上將軍之列,而紀信、袁英、周苛都是大將軍,楊瞳、呂澤等在將軍之列,王吸、林秋、林摯、邵雄、趙虎、樑越明等均爲俾將,猛虎如雲,兵強馬壯。

沉悶而又巨大的鼓聲,劃破長空的寂靜,驚起林中沉睡的飛鳥。

四方山谷響着號角聲、馬蹄聲、腳步聲、兵甲摩擦聲、刀槍撞擊聲,彷彿顆顆重木,撞擊着大地,聲勢浩大無比,不同的方陣在進行各種的訓練。

這支二十萬人馬大多都是壯年,有彭城帶來的舊軍,由巴、蜀降軍,也有當地百姓加入,混合的人馬,但經過韓信三個月的訓練,已經脫去剛入軍的稚態,相反變得十分的正規。

持戈手、盾牌手、弓箭手、刀斧手、長槍手,隨着整齊的步法和擊技動作,兵甲鏘鏘,渾厚有力,頗具戰士的殺氣!

韓信看着山谷空地校場上不斷訓練的各個方陣,露出了一絲罕見的笑容,經過三個月的治軍,終於把這支混雜人馬訓練成一支能彼此合作演練陣法的正規軍了。

這也難怪,韓信本就是一個將才,棄暗投明來到漢室,被漢王委以重任,心存感激,接到訓練新軍的任務,不敢有絲毫怠慢,等他接手之後,結合了漢王的一些練兵之法,比如體能訓練和一些奇兵技巧,再融合他的治軍、佈陣心得,優劣互補,使這支大軍訓練後收到顯著效果。

現在的韓信才明白:當初自己輸給了漢王,真是一點也不冤啊,他的那些稀奇理論根本就脫離了前人的兵法,加上他擅用奇兵出其不意,攻於謀略,卻是梟雄人物,只不過漢王過於重術,忽略了陣法結合,如果自己在陣法上加以完善,定然會是漢軍的實力更增一籌。

身旁的灌嬰等將領走過來,看到韓信在發呆,笑道:“韓將軍,大軍訓練有素,日漸進步,如此晝夜輪番操練下去,過兩個月,這支隊伍就已經接近精銳之師,到時候咱們就向漢王請纓,帶兵殺出函谷關,活擒章邯司馬欣,一舉橫掃中原諸侯,助漢王完成宏圖霸業,何其壯哉!”

韓信淡笑道:“爲將之道,一定要順應規律、把握時機、合乎民意來取得勝利,因此合規律、合人心而時機不成熟,就叫做違背時機;合時機、合民意而不合規律,就叫做違背天道;合規律、合時機而不合人心,就叫做違揹人意,明智的運籌帷幄者在戰前,都會考慮清楚,如今,時機和人意都不成熟,所以漢王絕對不會同意出兵的!”

“眼下漢中發展壯大,糧草充足,遠強於中原諸侯,民意更是人心向背,這兩點如何不成熟了?”

韓信答道:“現在中原諸侯雖小爭不斷,但尚未出現大規模的戰亂,都在忙着發展,儲備軍糧,築建城池,招兵買馬,擁兵自重,固守自己諸侯地,一旦漢軍出兵,各路諸侯爲了手中的權威勢必會團結起來,共同抗漢軍,試想漢軍與天下諸侯對抗,實力再強也會一敗塗地,即使掃出了函谷關外的諸侯,那時漢軍也會損失慘重,國庫耗空,反楚國坐山觀虎鬥,撿去便宜,因此時機並不成熟!”

“其二,中原人心不定,有的對漢中抱着觀望態度,有的支持本地的諸侯,如果漢軍貿然出兵,致使天下大亂,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那時候漢軍就成了挑起戰亂的罪魁禍首,失去民心,所以人意也不符合!”

灌嬰及所有將領都愕然愣住,想不到出兵還有這麼多的玄機,原以爲只要兵強馬壯,糧草充足,兵器優良就可以出兵了,經他一番講解,這些將領頓時都有種撥開雲霧的感覺。

韓信輕嘆道:“決定戰爭成敗的因素太多了,要統一天下,更加艱難,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秦國自孝公變法圖強,儲備百年,歷經了數代賢明君王的努力,再遇到嬴政這樣的大才略之人才能夠實現,雖然我漢室要統一中原,不必經過幾代人的儲備,但短短半年,連後方腳跟都尚未站穩如何能出兵,要是不能速戰速決,拖上幾年,軍餉只怕會把朝廷吃窮,到時候還打什麼仗?”

“諸位將軍記住,古之善用兵者,要預料到勝負,就要揣度敵對雙方的力量,比如君主,哪一方的聖明?將領,哪一方的賢能?官吏,哪一方的能力強?糧草補給,哪一方的充足?士卒,哪一方訓練得好,軍容,哪一方的整齊?戰馬,哪一方迅捷?地理優勢,哪一方的險要?幕僚,哪一方的足智多謀?鄰國,更害怕哪一方?財物,哪一方更富裕?百姓,哪一方的安定?從這些方面來關注,強弱的形勢就可以斷定了。”

韓信輕嘆過後,放眼四顧,山谷間校場都是戰士在訓練,年輕黝黑的面龐,精壯的身體,隨着整齊的步法和陣列,寒光閃閃的刀槍,在夕陽餘暉照耀下,閃爍着詭異的清冷光輝,凝聚一股熊熊血熱的士氣。

他堅信,出師北伐的一天,就要不遠了。

……

漢王從雲夢山逃脫的第三日,各路伏擊的人馬都接到消息了,不甘心地撤回了伏兵,關於漢王脫身的版本被傳了很多,有說乘着快馬突圍而走,有的說通過鬼谷宗的秘道鑽出了伏擊範圍,當鬼谷宗放出風聲,說是飛走的後,天下人都傻愣住了。

各方勢力撤去了伏兵,給夏侯嬰、張良等人的潛逃創造了機會,有驚無險地趕到了荊州,乘上了西去的船舶,順着長江逆流而上,駛向西川。

項羽與項雲帶着親衛和精銳一路南下,往楚國彭城的方位進發,而冒頓單于則在會後當晚就撤走了,見過中原豪傑羣雄的武藝與百家流派後裔的學識後,對馬上入侵中原的戰略部署有所動搖了。

南歸途中項羽臉色陰鬱,悶悶不樂,他興致沖沖也不停蹄趕來參加雲夢山大會,本想在會上威震羣雄,技壓宿敵,以報昔日之辱,誰知期望越高,失望越大,這一次當着天下豪傑士子的面敗於龍天羽之手,日後恐怕難有機會翻身了。

項雲也是鬱悶至極,他素來眼高於頂,未將中原英雄放在眼中,想不到這次雲夢山大會上見到了世人難以見到的許多大門派高手,這些古老門派傳承了上百年,幾乎從數百年前春秋時代就出現了,有的是聖人之後,不論武學劍術造詣、還是學術經綸見識,在他之上者,文武皆不少,對他信心打擊亦不小。

“大哥,不必氣餒了,只要你我兄弟俱在,聯起手來,定有翻身的機會!”項雲不忍其兄因此頹廢喪志、消沉下去,開口勸慰道。

項羽憤然道:“也不知到那龍天羽走了什麼運,幾個月前,我與他還難分上下,這期間我一直在苦練刀法,一直突破到了大劍師中期,臟腑間虎嘯雷音,卻想不到還是慢了他一步,太讓人難以相信了。”憤然之中充滿一股蒼涼,倒有一種英雄虎落平陽的感覺。

項雲點頭道:“是啊,兩個月前,我還曾親手擊敗了他,要不是雨馨阻攔,我已除掉了這個禍害,想不到陰差陽錯竟讓他有所領悟,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突破到了大劍師的後期,還領悟了一種詭異的步法,若是沒有這種步法,我與他一戰雖不能勝他,但也不會敗,看來他得到的進步遠超出了咱們的預料之外。”

“西川版圖越來越大,漢軍日益強壯,加上龍天羽又是無限接近劍聖級數,這些都不是咱們所能對抗的,要剿滅西川,看來很難做到了。”項羽有些頹然地嘆道。

項雲卻道:“儘管漢川做大,但漢王已成爲衆矢之的,各路諸侯和勢力現在都不希望西川進軍中原,那樣一來,勢必會像大秦一樣,統一六國之地,試想得到了權力誰還願意交出去,咱們可以借勢,一是大哥的楚國,處在富饒之地,中原的聚寶盆,兵強馬壯,加緊築建工事,做好與漢軍爭奪天下的準備;二是拉攏各路諸侯的力量,讓他們都知道西川漢王的野心,反正漢軍若要北伐,必先奪三秦,東出函谷關,首先要面對的就是魏、韓、趙等地,與七八路諸侯交戰,消耗漢軍力量;三是我們北有匈奴鐵騎的盟友,西有西域三十六國的外援,東、西、北三面成犄角之勢,無論漢軍先動哪一面,其它兩面都會死死盯住他的弱環,到時一擊必殺,痛擊漢軍。”

項羽聽了其弟的言語,臉色微微變化,沉吟半晌,脫口道:“咱們與匈奴雖是盟友,可是那些遊牧民族似乎與中原人生活風俗大異,他們進入中原來,會不會野心變大,到時候不受咱們的控制?”

項雲淡笑道:“冒頓是我義兄,當年我助他奪取了單于之位,而且咱塞北國常年提供兵器和戰馬給匈奴買賣,早已結下盟約,即使匈奴人進入中原,但他們不懂耕種和建築,也只是搶掠財物而已,要城池和地盤無用,只要匈奴鐵騎助咱們擊敗了漢軍,到時候劃分西北河套之地和東北燕地給匈奴,其它中原之地,不宜遊牧,匈奴也不會垂涎,都是楚國的天下,日後可以把塞北國的族人遷徙一部分回來,治國安邦,將來我項族就是中原的主人了。”

項羽此時對這些心淡了許多,他心想做了君王每日要批閱奏摺,還要替百姓想那多事,不是今兒哪裡鬧災了,就是明兒哪裡發洪水了,治理百官等等,他都不在行,如今想的卻是如何能迅速提升自己的武力,追求武道,日後再與漢王一戰,擊敗龍天羽,以雪恥辱,當下說道:“這些事,你來拿主意吧,日後治理政事、聯繫外交也由你來負責,大哥我要繼續閉關,衝擊劍聖,將來親手砍下龍天羽的首級,否則不解決此心結,這輩子恐怕都攀登不上武道的巔峰了。”

第十章 婚前雲雨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十章 天羽屏障第四章 龍虎對峙第四章 拜師學劍第四章 蜀兵作亂第十章 後宮佳麗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四章 逆境轉折第十章 退守長城第九章 渭關大捷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七章 空軍誕生第十章 彈劾鉅子第七章 佳人如夢第三章 妙戈翻臉第十章 命運抉擇第九章 雲竹山莊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二章 二女爭夫第十二章 鬼谷宗主第十二章 入蜀征程第十一章 劍道突破第六章 出兵高麗第九章 水乳交融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十章 月下美人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十章 輪番挑釁第五章 臥室春香第一章 鶯歌燕舞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五章 皇后領兵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九章 秦亡之論第八章 西秦政體第六章 沼地患難第九章 紫氣東來第十章 滋潤伊人第二章 榻上春色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十章 月下美人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一章 晉級劍師第五章 巧奪臨潼第一章 歸心似箭第十一章 戰龍雄威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五章 皇后領兵第二章 科技治國第九章 突圍破敵第一章 生死未卜第六章 欲廢墨蘭第二章 空軍參戰第十二章 羣龍歸首第六章 以柔克剛第七章 十面埋伏第一章 月兒春色第八章 心中女神第十二章 絕境逢生第二章 論功行賞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十一章 屠關夜戰第五章 洞房韻事第二章 三箭退兵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九章 紫氣東來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二章 身份抉擇第八章 城中兵變第五章 死守關口第六章 城關失守第十章 劍插腹地第十一章 夜觀星象第一章 停戰修書第六章 韓信登場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四章 入漢潮流第八章 蒸汽機械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十章 出浴嬌嬈第三章 百越降兵第十二章 突破劍宗第六章 陰陽棋局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二章 守城攻略第十二章 霸王雄起第三章 韓信私心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九章 兵臨城下第八章 曲終人散第十一章 劍氣如虹第四章 炸飛胡虜第七章 臥龍之地第一章 輪迴之秘第一章 虞姬現身
第十章 婚前雲雨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十章 天羽屏障第四章 龍虎對峙第四章 拜師學劍第四章 蜀兵作亂第十章 後宮佳麗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四章 逆境轉折第十章 退守長城第九章 渭關大捷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七章 空軍誕生第十章 彈劾鉅子第七章 佳人如夢第三章 妙戈翻臉第十章 命運抉擇第九章 雲竹山莊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二章 二女爭夫第十二章 鬼谷宗主第十二章 入蜀征程第十一章 劍道突破第六章 出兵高麗第九章 水乳交融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十章 月下美人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十章 輪番挑釁第五章 臥室春香第一章 鶯歌燕舞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五章 皇后領兵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九章 秦亡之論第八章 西秦政體第六章 沼地患難第九章 紫氣東來第十章 滋潤伊人第二章 榻上春色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十章 月下美人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一章 晉級劍師第五章 巧奪臨潼第一章 歸心似箭第十一章 戰龍雄威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五章 皇后領兵第二章 科技治國第九章 突圍破敵第一章 生死未卜第六章 欲廢墨蘭第二章 空軍參戰第十二章 羣龍歸首第六章 以柔克剛第七章 十面埋伏第一章 月兒春色第八章 心中女神第十二章 絕境逢生第二章 論功行賞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十一章 屠關夜戰第五章 洞房韻事第二章 三箭退兵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九章 紫氣東來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二章 身份抉擇第八章 城中兵變第五章 死守關口第六章 城關失守第十章 劍插腹地第十一章 夜觀星象第一章 停戰修書第六章 韓信登場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四章 入漢潮流第八章 蒸汽機械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十章 出浴嬌嬈第三章 百越降兵第十二章 突破劍宗第六章 陰陽棋局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二章 守城攻略第十二章 霸王雄起第三章 韓信私心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九章 兵臨城下第八章 曲終人散第十一章 劍氣如虹第四章 炸飛胡虜第七章 臥龍之地第一章 輪迴之秘第一章 虞姬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