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咸陽攻略

龍天羽吩咐衆將下去休息,車馬勞頓,需要養精蓄銳,準備明日繼續向通關以西的渭水咸陽進攻,首先要面對的將是鴻門之地的楚軍項羽,雖說各路諸侯將領不擔心盟軍會敗,但卻擔心自己首先交鋒陣亡,得不到最後的勝利果實。

田榮、韓廣、魏豹三王會後又聚在一起商議出兵順序之事,顯然不想自己的人馬第一個跟楚軍交戰,最好是每路一軍每一支合股力量,對誰都公平。

趙歇帶着張耳、張熬、趙午、貫高几位心腹也回到營中,商議明日出兵之事,趙歇想到反秦大業就要實現了,眼看就可以封王割地,眼下還有幾場與秦楚惡戰的障礙,也有些擔心,萬一忽然派趙軍打前鋒,豈不犧牲自己爲他人做了嫁衣。

說到底,大家都是因爲利益走在一起,面對眼前即將到手的榮華富貴,誰捨得輕易放棄?等到利益又衝突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明哲保身,保存自己的實力!

龍天羽不去管他們那些小九九,因爲知道靠這些盟軍是不足以將楚軍一舉殲滅的,要稱霸天下,必須要靠自己一手建立的彭城漢軍隊伍。

淳于玩兒等衆人都出去後,忽然問道:“龍郎,你不是要親自統兵擊敗項羽和胡亥嗎?怎麼又改變主意了,難道你想到什麼更好的奇謀妙計了?”

龍天羽微笑道:“不要把我想得那麼神好不好,我也是一個普通人,哪能有事沒事就想出一大堆奇謀妙計啊!”

依依卻笑道:“肯定有,不然你纔不會故作神秘,忽然改變主意,我們姐妹與你同牀共枕,難道這還不瞭解夫君嗎?沒有把握的事,你事不會輕易魯莽去做,近日法號施令,讓婉兒姊做臨時主帥,肯定是龍郎又有新的出兵計劃了。”

“看來,你倆的思維都形成固定模式了,難道我想偷懶躲避一下,就以爲我又奇謀妙計,哈哈,假作真時真亦假,說不清楚了。”龍天羽攤手無奈道。

“行了,就別裝了,這個關鍵時候,月瑤妹子就在敵營前苦候着你,等你擊敗楚軍、攻破咸陽來迎娶她過門,你會有心情偷懶啊,嘿嘿,難不成讓婉兒和依依替你去啊!”淳于婉兒故意擠兌着說。

龍天羽知道二女聰明的很,愚弄不了,只好收起玩鬧之心,言歸正傳道:“現在形勢嚴峻,我軍這次得到各路諸侯人馬的補給,雖然在數目上接近項羽和章邯的聯軍,但是韓魏趙齊燕五國九路軍都有自己想法,一旦真正作戰,就怕他們不肯效死命,那樣的話,還是無法對抗楚軍,更別說擊潰圍殲項羽了,所以我纔想到讓婉兒掛帥,指揮十萬人馬在鴻門外建營佈陣,與楚軍遙遙相望,拖住楚軍的行動,估計過不了兩日,項羽必然沉不住氣,會派兵小規模攻擊盟軍大營,婉兒就要以戰術讓他們吃上苦頭,不敢妄動,看咸陽內部形勢,接下來等候援軍一到,立即掃蕩過去,踏平楚營,擒殺項羽章邯!”

“龍郎,那你做什麼?”

龍天羽微微一笑,說道:“當然是身先士卒,第一個進入咸陽了。”

“啊?你、你怎麼進去?去做什麼?”

龍天羽解釋道:“告訴你們吧,如今兵臨城下,咸陽城內一定風雨飄搖,說不定嬴氏皇宮內已經發生什麼變動,才導致章邯忽然叛離朝廷歸順楚軍,所以,以防城內二世和趙高率先投向項羽,我必須先一步入咸陽,瓦解秦朝廷的各股勢力,讓秦王歸順於我,這樣,城內城外雙管齊下,必然能完成反秦大業,滅掉楚軍和殘餘勢力,掃清所有漢王朝的障礙!”

“你要闖入咸陽,不行,那樣太危險了。”依依聽後臉色頓時發白,爲愛郎擔心不已,試想他孤身入咸陽,若被人識破身份,豈不如甕中之鱉,任人宰割了。

龍天羽目光中充滿一股輕視生死的氣概,淡淡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淳于婉兒聽到他大膽的構思,絕世的容顏上笑意收斂消失,秀眉輕蹙,顯得有些驚訝,眸光盯着龍天羽半晌,直到發現丈夫沒有說笑的意思,相信他說的是出做得到,能人所不能。

“倘若你成功進入咸陽,要找誰?趙高?胡亥?大將王陵?秦老氏族?實在想不通你真混入咸陽後,單槍匹馬,能說服他們嗎?”婉兒冷靜下來,很快爲夫君分析着咸陽內的形勢。

龍天羽搖了搖頭,臉部表情帶着一絲神秘感,說道:“我要找的不是那些人!”

“那會是誰?”依依更是摸不着頭腦,好奇問道。

“子嬰!”龍天羽只說了兩個字,但每一個字卻是十分有力。

“嬴子嬰?胡亥其上一個隱忍軟弱、碌碌無爲的兄長?”

“沒錯,就是他!婉兒,可別小看了他,此時六國遺民的義軍兵臨城下,轉眼咸陽就要淪陷,二世胡亥一定會又驚又怒,趙高恐其降罪,必然會先下毒手,篡權弒君將二世除去,獨攬秦朝大權,不過趙高平日裡積怨太多,不得人心,他自己無法稱王只有擁立嬴氏皇脈爲王,但其他兄弟姐妹三年內皆被胡亥處死,除子嬰一人倖免,主要看他外表軟弱,終日在府內不問朝事,所以才留下了他這一支香火血脈。”

龍天羽記得史書記載:胡亥被弒後,趙高迎立子嬰繼位;當時的情況,秦的領土比統一前更小,所以趙高讓子嬰不能稱皇帝,只稱王,是爲秦王。子嬰即位五天後設計殺死趙高,隨即把他的家人全部處死。

《史記》中又指趙高企圖招引起義軍到咸陽及承諾殺死全部秦朝宗室,子嬰知道後先下手爲強把這卑鄙無恥的宦官殺死,當時漢高祖首先進入關中,到達灞上後勸子嬰投降,並得到子嬰的同意,子嬰用繩綁縛自己,並攜同皇帝御用的玉璽和兵符等,親自到劉邦軍投降;秦朝在子嬰投降的一刻正式結束。漢高祖並沒有處死子嬰,而把他交給隨行的吏員看管。

不久,項羽亦率領大軍到達關中,漢高祖因無力抗爭撤退;項羽入咸陽城後,立刻殺死子嬰,並進行了大屠殺,秦朝累代之積至此一炬而盡。

龍天羽對歷史有所瞭解,想到了從子嬰入手,如果能夜入咸陽尋到子嬰府上,痛陳利害關係,勸子嬰投向自己,然後合謀誅殺趙高,等穩定秦宮後,再傳令將自己的軍隊從上游渡過渭水進入咸陽北門接管城池的掌管權,如此一來,裡應外合,既能推翻秦朝,又能掃除一切其它與己方敵對勢力。

雪夢依問道:“既然子嬰如此膽小怕事,懦夫一個,龍郎若去找他商議除掉趙高的大計,他有這個膽量和氣魄嗎?就怕夫君深入龍潭虎穴,危險重重,難以脫身啊!”

淳于婉兒瞧着丈夫略帶自信的神情,驀然說道:“難道他是大智若愚,明哲保身,故意裝作軟弱無能的樣子,來掩飾自己保存性命嗎?如果真是那樣,夫君更要小心了,那他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人啊!”

第五章 大破楚陣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第七章 鴻門夜宴第十二章 鬼谷洞府第十章 浴火重生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十一章 戰龍雄威第十二章 男人血性第七章 吸精之法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一章 各有所計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八章 西秦政體第十二章 夜戰幕府第二章 香閨旖旎第十章 後嗣之憂第八章 阿房宮毀第九章 凝君嬌媚第二章 羣妃審問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七章 命運難違第十章 天降神兵第八章 一夜柔情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七章 十面埋伏第八章 城中兵變第十一章 強秦才女第九章 紫氣東來第二章 兵者詭道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九章 蒼龍遇伏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二章 易水離別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一章 巔峰對決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二章 作壁上觀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七章 算術法則第三章 刀境突破第十二章 血雨欲來第十二章 大破章邯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二章 月瑤安危第九章 巔峰對決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十章 古玄激戰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四章 駐軍鴻門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十二章 貞節難保第十一章 多情刺客第十章 退守長城第十二章 羣龍歸首第三章 天羽爭辯第三章 罷黜百家第三章 虞兮香魂第十一章 詩詞歌賦第十二章 仙子鏖戰第六章 爭女風波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十二章 大破匈奴第十章 退守長城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六章 黃沙浸血第十一章 疑陣惑敵第七章 空軍誕生第一章 鏖戰城池第四章 婉兒懷胎第一章 歸心似箭第十二章 螳臂當車第八章 奔襲匈奴第四章 宿敵交手第五章 飛天白虎第十一章 真龍天子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十章 死劫逢生第五章 西域聯軍第九章 星月情話第十二章 霸王聖星第六章 漢王誕生第四章 百家聚會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七章 龍鳳同枕第六章 隔岸觀火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九章 仙女獻身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四章 劫數天定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
第五章 大破楚陣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第七章 鴻門夜宴第十二章 鬼谷洞府第十章 浴火重生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十一章 戰龍雄威第十二章 男人血性第七章 吸精之法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一章 各有所計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八章 西秦政體第十二章 夜戰幕府第二章 香閨旖旎第十章 後嗣之憂第八章 阿房宮毀第九章 凝君嬌媚第二章 羣妃審問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七章 命運難違第十章 天降神兵第八章 一夜柔情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七章 十面埋伏第八章 城中兵變第十一章 強秦才女第九章 紫氣東來第二章 兵者詭道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九章 蒼龍遇伏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二章 易水離別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一章 巔峰對決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二章 作壁上觀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七章 算術法則第三章 刀境突破第十二章 血雨欲來第十二章 大破章邯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二章 月瑤安危第九章 巔峰對決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十章 古玄激戰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四章 駐軍鴻門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十二章 貞節難保第十一章 多情刺客第十章 退守長城第十二章 羣龍歸首第三章 天羽爭辯第三章 罷黜百家第三章 虞兮香魂第十一章 詩詞歌賦第十二章 仙子鏖戰第六章 爭女風波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十二章 大破匈奴第十章 退守長城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六章 黃沙浸血第十一章 疑陣惑敵第七章 空軍誕生第一章 鏖戰城池第四章 婉兒懷胎第一章 歸心似箭第十二章 螳臂當車第八章 奔襲匈奴第四章 宿敵交手第五章 飛天白虎第十一章 真龍天子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十章 死劫逢生第五章 西域聯軍第九章 星月情話第十二章 霸王聖星第六章 漢王誕生第四章 百家聚會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七章 龍鳳同枕第六章 隔岸觀火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九章 仙女獻身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四章 劫數天定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