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殺伐戰場

烏沉沉鑄鐵凝鉛的天底下,兵甲萬千,刀戟寒光一凜,賽如冷月斜穿暗室。

兩軍對壘,隔着五百步遙遙相望,前兩排是長盾手密密嚴嚴擋在陣前,盾牌手之後是數排輕甲弓箭手和弩機手,兩側的方陣是戰車和騎兵,後面是持戈長戟的重甲步兵,這一陣型兩軍差不多。

“前面大軍主帥可是二世子殿下?”一名將領高呼道。

杜青雲坐騎陣中央,聞言高喝道:“不知陣前將領是哪一位?”

那位敵將喝道:“某乃主上麾下先鋒大將雷賀,奉命在此恭候世子殿下,二世子與主上乃同父胞弟,爲何要帶大軍來勢洶洶逼近蜀都,你眼中還有主上,還有蜀王嗎?倘若二世子你現在棄甲退兵,到蜀都負荊請罪,還能保住着世子之位,否則,今日沙場,將再無二世子殿下了。”

杜青雲冷笑道:“道不同不相爲謀,本殿下今日兵臨城下,就是要誅殺亂臣賊子,驅除蠻夷,還我朝綱以正氣,雷將軍若此刻投靠本殿下,倒兵反戈,隨大軍一起誅殺賊子,以往行徑既往不咎,否則只有大軍壓境,沙場上決一生死了。”

雷賀坐騎銀鬃馬,手持一柄方天畫戟,全身鎧甲甚是威武,在陣前橫戟搦戰道:“如此休怪本將軍無情了,來人,擊鼓出兵!”

“嗚……咚咚咚……”

沉重的長號和驚天的擂鼓在這一刻響起,一時間敵軍中擂鼓手、號角手、鳴金手、令旗手全部動起來,號令一發,全軍陣型開始變動,不斷有弓箭手和弩機手站到前排,拉滿了弓弦,只等對方衝鋒陷陣了。

古代用於戰爭的普通弓箭,一般射程在一百步到一百五十步,弓體長兩米,用紫衫木或岑木彎曲烘製,成本較低廉,射箭時不是朝人射,而是朝着斜上空射出,等箭矢自然落下,因爲正面多有盾牌防護,從天而降的箭雨不易躲過,而且滑落中又增加了速度,勁道不衰,這樣普通的弓箭手基本每人一個箭壺,每壺內放有十二支箭羽,一般戰鬥齊射三、四輪後,對方的戰車和騎兵就已經衝到跟前了,基本不會出現箭矢射完的情況。

據史書記載,秦以六尺爲步,一里三百步,當時一步就是一米三左右,普通弓箭射到一二百多米,還能穿破衣甲,已經很有威力了,普通長弓之上,還有複合弓,是由多種材料製成,核心還是岑木,也有用角質,外面捆綁較硬的木片如鋸木,用荊棘的內層粘合,最外包以牛筋,工序複雜,成本較高,因此非正規精銳部隊,很少配有複合弓,射程可達兩百步,威力煞是驚人。

由於蜀地的軍隊大多都是臨時組建,所以兵器簡陋,戰甲不齊,雙方自然都沒有上等弓箭,而弩機分有臂弩和腳蹬弩,臂弩就是單人手持使用,使用簡單,準確性高,近距離殺傷力強勁,但不能遠射而且上弩箭時較慢,腳蹬弩就是大弩,需要三人使用,兩人坐地用腳撐開弩弦,一人負責瞄準方位、扣動扳機,這種鐵弩射程可達五百步,勁道仍能穿衣破甲,當年秦軍所向披靡,就有這方面因素。

“定位箭!”川軍的傳令官揮動令旗喊道。(爲區分兩軍稱呼,暫時稱杜嘯川的軍隊爲川軍,而稱杜青雲的人馬爲蜀軍。)

緊接着“錚錚錚”弓弦響起,無數枝羽箭猛然射出,劃過半空落在了一百二十步處,齊刷刷地扎滿了一排,這就是定位箭,顧名思義就是確定一箭之地,雙方大軍衝殺,進入這個範圍,就是弓箭手射擊的時候。

杜青雲冷冷地盯着遠處的敵軍方陣,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驟然道:“出兵~~”

主帥一聲令下,衛鎮東、楊暄業兩位將軍在前面相視點頭,然後一聲大吼:“戰車出列~~”“騎兵出擊~~”

軍令如山,頓時戰車陣開始移動起來,第一排、第二排……足足三百乘雙駟拉着的戰車衝出軍陣,朝着前方的敵軍猛烈衝去,緊接着四千騎兵如洪水一般涌出,數百車軲碾壓在地,數千馬蹄踐踏着大地,這些交雜的聲音交織在一起,瞬間只覺得方圓數裡的大地都顫抖起來。

接下來兩萬步兵行,和苗族、彝族、白夷三族的六千勇士尾隨在戰車鐵騎之後,也奔出陣線,殺向敵陣;整個先鋒營大軍齊齊開動了,千軍萬馬喊殺之聲,頓時撕裂虛空,掀起了驚天動地的風浪。

“殺啊~”

無數將士狂吼起來,手中揮舞着長戈、挺着長矛,寒光閃閃,勇往無前地衝鋒上去,瞬間就感覺到了一股強烈的陽剛風雲,從戰場上升騰起來,席捲整個方圓幾百裡空間,天地爲之變色,一股無形的殺伐之氣瀰漫開來。

那位雷賀將軍面對着敵兵的衝鋒,眉頭皺起,眼看戰車和騎兵很快接近定位箭的距離,忽然狠狠地一揮臂,似乎輕喝了一聲:“放箭!”

“騰騰騰……嗖嗖嗖……”

弓弦破空之聲呼嘯響起,密密的箭雨就如飛蝗一般撲射出去,箭急射、馬疾馳,兩相爭鋒,騎兵馳近一箭地時,恰恰迎上第一輪箭雨,一時人喊馬嘶,戰車上的甲士、駑手和騎兵猶如腳下中了絆馬索一般,頓時仆倒一片。

有數十輛戰車的馬匹中箭,撲倒在地,馬死車碎,數百騎兵在第一輪箭雨之下中箭落馬,後面的馬匹和戰車有的避不開前面的障礙,也跟着載落下去,一百步外人仰馬翻。

“加速,衝過去!”

楊暄業胯下戰馬已如電馳狂奔,一馬當先率領着騎兵向敵軍衝去,他將手中長槍揮得旋風一般,將射來的利箭一一撥落,身後的騎兵如同燎原烈火一般席捲狂飈,馬蹄轟隆,大地震憾,衝鋒的騎士發出攝人的呼嘯,聲勢極爲駭人。

“再射~”

第二輪箭矢又一次呼嘯離弦,猛烈地從川軍弓箭手陣列中傾瀉了出來,鋪天蓋地全部都是密集的箭雨,瀰漫了天際。

“嗤嗤嗤——”

箭矢勁道急速地射下來,穿衣破甲,很多蜀軍的騎兵和戰車上的甲士被成刺蝟,鮮血飛濺,又的射中了心窩,有的射中脖頸、腹部、手臂,血威滔天,夥伴地屍體被一塊破布般被無情地踐踏着,不斷有人倒下,成爲被踩踏着的一具死屍;到處是濃重的血腥之氣升騰起來。

後方許多將士看着前面衝鋒陷陣的場面,神色驚呆,身子有些瑟瑟發抖,不知是興奮還是恐懼,個個臉色通紅,汩汩血氣在渾身上下的血管裡流淌着,逐漸地加熱。

小郡主策馬與龍天羽並騎在後方陣列中,從未上過戰場的她,看見這樣的血腥沙場,秀眉微微皺起,面對殺戮,她的臉上有悲憫聖潔的光芒,她一直都是安寧的,玉手握着劍柄,此時的杜冰月似乎覺得自己成熟不少,原來戰場是如此的殘酷。

龍天羽早已習慣了戎馬生涯,對殺戮的戰場遠非當初那樣充滿同情和仁慈,因爲戰場上不需要仁慈,儘快地擊敗敵軍,減少己方的傷亡,停止兵戈,這纔是最重要的,此時見月兒神色有異,伸手攥住了她的素手,淡淡的溫柔傳過去,令佳人渾身一顫,回過神來,反手握住他的大手,在四周殺伐之氣的戰場上,感受着那一縷屬於她的溫柔。

這時前方衝鋒陷陣的蜀軍戰車隊和騎兵已經捱過了第三輪箭雨,離着對方陣列的柵欄和壕溝只有三十步不到,三百乘戰車只剩下一半,騎兵也損傷了一千四五百人,但正由於戰車的掩護和騎兵的衝鋒,後面尾隨疾奔的精銳步兵和勇士已經跨入了一箭之地,數千弓箭手一進入射程範圍,當即挽起長弓朝着前方敵陣的方位狂射反擊。

左將軍雷賀揮起長戟,大喝道“盾牌手防禦,戰車準備出擊!”

三萬川軍早已蓄勢待發,這一刻更是卯足了勁,等待肉搏交鋒。

眨眼之間,蜀軍的騎兵又奔至十多步,離着壕溝障礙只有不足二十步了,楊暄業驀然喊道:“擲矛!”

前面數百的騎兵甩臂擲出了長矛,利用戰馬的慣性衝力,長矛一出,竟然比弓箭的力量還要大,紮在厚厚的藤盾上,有的竟穿透了盾牌傷到了川軍盾牌手,而從蜀軍一方射來的箭羽也在這時呼嘯落下,頓時川軍的軍陣也有不少人中箭中矛,慘叫哀鴻聲一片。

面對壕溝和倒刺柵欄,也是一個極大的障礙阻擋騎兵前進,這時就要依仗戰車了,只見一排戰車衝頂過去,戰馬和安車裝在柵欄上,頓時馬匹血肉模糊,車輛碎裂翻倒,但也撞破了一道道豁口,螳臂當車,就是這個道理。

“將士們,越過壕溝!”楊暄業一馬當先,猛夾馬腹飛躍三四米寬的壕溝,撲入敵軍盾牌陣列中,後面的騎兵也紛紛效仿,一鼓作氣前仆後繼,交鋒處就像兩股巨浪匯合的剎那,疾馳、剎那的凝止,然後便是人仰馬翻,血肉橫飛,不時有人被挑落、砍落、刺落,血肉戰場,每一個人都在拼命地揮滅這生命,剛剛還在捨生忘死的射殺着對方的,可能現在已是馬蹄下的一堆肉泥。

“殺殺殺~”

雙方將士剛一交鋒,幾乎不是用技擊本領,還是拼命地衝撞,後面跟上來的士卒纔開始真正地揮舞着兵器廝殺在一起,噗噗噗……戈鋒、矛尖、劍芒涌匯在一起,相互砍殺着,一個呼吸之間,幾乎就有數十人、數百人殺人或被殺,血柱飛濺,噴在對方的臉上、衣甲上,灑在地上,簡直就是一個屠戮的場面。

這是一場硬仗,最終勝負只取決於雙方兵力的強弱、士氣地高低,將士拼的就是氣勢,誰先示弱誰就先死,撲鼻的血腥,刺激起士兵們胸中的殺意,如着了魔一般殺人如麻、勇往直前。

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十一章 諸子百家第十一章 龍虎風雲第九章 火燒棧道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八章 奸雄末路第五章 創辦報業第五章 誰的天下第六章 迎戰騎兵第六章 西征開始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七章 蕭縣告急第二章 北渡黃河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四章 搭救月兒第十章 後宮溫馨第五章 天下如棋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五章 巧奪鳳州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十二章 政通仁和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六章 殺人動機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十二章 妻妾成羣第一章 千鈞一髮第一章 火燒眉睫第八章 城中兵變第六章 水淹楚軍第十章 壽春之行第一章 劍閣巧遇第七章 欲擒故縱第五章 血脈延續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二章 歡喜冤家第六章 雙修之境第十一章 落雁死峽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五章 韓信練兵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十二章 男人血性第十一章 疑陣惑敵第八章 溪谷血戰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十一章 戰龍雄威第八章 少女情懷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五章 風雲變幻第五章 刀尖逃生第三章 匈奴狼煙第四章 漢軍內奸第一章 月神舞女第九章 水乳交融第五章 暴秦滅亡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十章 輪番挑釁第七章 井陘之戰第十一章 漳水興嘆第六章 迎戰騎兵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十章 生死宿敵第八章 拳腳鬥狠第十二章 彭城西遷第十二章 劍拔弩張第四章 天圓地方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十一章 鳳凰情動第九章 劍透章平第七章 牀第之歡第九章 劍嘯筵席第二章 相愛知心第十二章 鬼谷宗主第八章 城中兵變第四章 陳勝請王第六章 初露鋒芒第四章 霸王隕落第四章 百家聚會第九章 樊噲示威第八章 春夢無痕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七章 劍門出山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六章 韓信登場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三章 女中豪傑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四章 再納美妻第一章 萬里長征第十章 名姬詩詩第七章 見證興亡第十章 滅冥攻略第二章 秦始皇陵第九章 戰捷頻頻第一章 輪迴之秘第十章 吻蒂絲娜
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十一章 諸子百家第十一章 龍虎風雲第九章 火燒棧道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八章 奸雄末路第五章 創辦報業第五章 誰的天下第六章 迎戰騎兵第六章 西征開始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七章 蕭縣告急第二章 北渡黃河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四章 搭救月兒第十章 後宮溫馨第五章 天下如棋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五章 巧奪鳳州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十二章 政通仁和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六章 殺人動機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十二章 妻妾成羣第一章 千鈞一髮第一章 火燒眉睫第八章 城中兵變第六章 水淹楚軍第十章 壽春之行第一章 劍閣巧遇第七章 欲擒故縱第五章 血脈延續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二章 歡喜冤家第六章 雙修之境第十一章 落雁死峽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五章 韓信練兵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十二章 男人血性第十一章 疑陣惑敵第八章 溪谷血戰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十一章 戰龍雄威第八章 少女情懷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五章 風雲變幻第五章 刀尖逃生第三章 匈奴狼煙第四章 漢軍內奸第一章 月神舞女第九章 水乳交融第五章 暴秦滅亡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十章 輪番挑釁第七章 井陘之戰第十一章 漳水興嘆第六章 迎戰騎兵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十章 生死宿敵第八章 拳腳鬥狠第十二章 彭城西遷第十二章 劍拔弩張第四章 天圓地方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十一章 鳳凰情動第九章 劍透章平第七章 牀第之歡第九章 劍嘯筵席第二章 相愛知心第十二章 鬼谷宗主第八章 城中兵變第四章 陳勝請王第六章 初露鋒芒第四章 霸王隕落第四章 百家聚會第九章 樊噲示威第八章 春夢無痕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七章 劍門出山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六章 韓信登場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三章 女中豪傑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四章 再納美妻第一章 萬里長征第十章 名姬詩詩第七章 見證興亡第十章 滅冥攻略第二章 秦始皇陵第九章 戰捷頻頻第一章 輪迴之秘第十章 吻蒂絲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