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局勢

穿過甬道和長廊,遠遠看見景陽宮硃紅的大門,姬問風下意識的停住了腳步,心中感慨萬千,六年,六年時光,不知道太后是否仍未放棄當初立自己爲帝的願望,這六年中,每月太后都會派遣人員上山詢問自己的情況,無論派遣的是誰,對於六年前佘鰲謀反那一夜所發生的一切,都保持恆久的緘默,越是這樣,越有一種感覺,危險就像一頭潛伏在密林中的野獸,也許明天、也許下一刻就會躍至眼前。

“九州王,咱們快走吧,”太監急迫得甚至連額上的汗都不及擦拭,只是一味的催促,“九州王,太后已經等了許久了。”

刻意的慢下腳步,將一切紛亂的心情沉澱,“太后急着召見,你可知所爲何事?”

“九州王,您真的不知道嗎?”太監的神色如同上京已經天塌地陷,人盡偕知,偏偏面前的這位皇子卻不知曉一般,“殤陽王反了。”

殤陽王?心裡電閃,這位皇叔可真真是一位神秘人物,他的大名如雷貫耳,可是人卻從未見過,甚至連父皇的葬禮都未參加,皇室中的所有人,都對他諱莫如深,包括太后都從不曾提起,皇室的卷冊中,其他的王室宗親貴胄長篇累牘,往往提到他,總是一言帶過,那描寫也含糊不清,心中已然猜到殤陽王便是姬氏永遠的痛,永遠的秘密,可是總是忍不住猜測他是什麼樣的人?

“反了?”神情迷茫,口中輕輕的重複,心下卻一震,剛纔文敏神色驚慌的匆匆離去,是否與殤陽王謀反有關?若果真如此,鐵餘生與殤陽王有何關係?“爲什麼……?”

“這等事,咱們奴才可不知曉,”太監看姬問風走得如同蝸牛,急得直頓足,真恨不能拖着他飛奔,“太后真的等了許久了。”

邁進景陽宮,太后站在花木當中,神色慘然,與六年前相比,太后已是徹底的老人了,她不僅僅是外貌老了,看上去,眼神、舉止都是一個徹底的老人了,一見自己,她勉強擠出一個笑,隨即便消失了,“問風,你終於回來了,坐吧,我等你許久了。”

慢慢坐下,注視着太后遲緩的坐下,然後有些悽然微笑,“問風,你應該知道了吧,殤陽王反了,那孩子,終於忍不住了。”

太后的嘴脣不停的顫動,淚意在眼中閃爍,“問風,這世間能救他的,只有你了。”

“太后……。”

“不要告訴我你不知道。”太后斷然打斷姬問風地詢問。眼中重又閃爍着六年前那種叱吒風雲。蔑視天下地神情。雖然轉眼即逝。但仍然能夠懾人心魄。“問風。殤陽王是我地兒子。是我唯一地兒子。”

此刻地震驚難以用言語形容。太后這般說是什麼意思?她竟然承認了。承認了魯子書在冊頁中所寫地一切?如果殤陽王是太后唯一地兒子。那麼父皇是誰地孩子呢?

“問風。我知道你在山谷中發現了魯子書地遺物。”太后地目光彷彿一顆可以穿透一切地錐子。“我可以告訴你。魯子書所寫地一切都是真實地。我進宮之前已經明白。這一生除了自己。不要愛任何人。因爲愛這種感情。會讓自己痛苦。會讓自己痛不欲生。”

“太后。”姬問風有些憐憫。“我地確已經知道殤陽王是你和其他……。”

“不是其他。”太后面上浮現出奇怪地笑容。“殤兒是我地兒子。也是你地父親。”

父親?晴天霹靂一般地震驚。那震動由外至內。將一切都震得粉碎。連聲音都碎裂了一般。“你說什麼?”

“我說,殤陽王是你的父親,也是無塵的父親,”太后轉頭注視着庭院中鬱鬱蔥蔥的花木,“當年的事,想必你從魯子書的記載中已經瞭解清楚,但是他一定不會知道,我與徐文君沒有任何關係,他幫我配了藥,幫我下在大行皇帝的飯菜中,他的任何就完成了,之所以會有我和他的傳言,是因爲當時我的舊疾發作,渾身疼痛欲裂,徐文君幫我按摩除痛而已。

殤兒就是大行皇帝的兒子,至於你們的父皇,不過是大行皇帝寵愛的女人所生的兒子,他的生母地位低微,大行皇帝要立他爲帝,不得不暗中過繼給我,爲了不委屈殤兒,我與大行皇帝商討良久,將殤兒的兩個兒子以皇帝子嗣的名義留在上京,這樣,至少有一個我的孫子可以成爲安楚的皇帝,這是我的底線,大行皇帝應允了。

這些事,在局勢變幻之前,我已經告訴了無塵,可是他卻不相信,他認爲我是在胡言亂語,他下旨要裁撤殤陽王的封國,所以……。”

所以他就反了!不知爲什麼,太后的解釋合情合理,姬問風卻全然不信,自己和皇兄是殤陽王的兒子?怎麼可能?皇兄與父皇幾乎長得一模一樣,自己與母妃也如同一個模子中刻出,若真是殤陽王的兒子,怎麼可能如此神似。

“問風,一切我都告訴你了,”太后又一次浮現出蒼老、疲憊的神情,“你想如何拯救殤陽王?”

如果要拯救殤陽王,那麼就是與皇兄爲敵?從今日皇兄悠閒的在市集閒逛時的神情推斷,他對平定殤陽王叛亂成竹在胸,自己只是一個空拿俸祿的王爺,連一兵一卒都沒有,如何救殤陽王?

“太后,此事重大,還容問風細細籌備,”姬問風決定立刻回山上去,無論如何,都要探聽出鐵餘生與殤陽王的關係,“太后放心,問風定不會……。”

“問風,如果殤陽王進了關,一切都無法挽回了。”

是嗎?太后爲何如此急迫?即使殤陽王真的入了關,又有什麼是不能挽回的?若自己與皇兄真是殤陽王的兒子,以皇兄的性格,定會饒殤陽王一命,太后到底在懼怕什麼?

“太后,既是如此,那麼問風就告辭了。”

匆匆行禮,快步退到宮門,不防太后卻追了出來,“問風,事不宜遲,早些動手的好。”

動手?心一動,覺得太后似乎在提示自己什麼?那種感覺,只能意會,而不可言傳,動手?動什麼手?

退出景陽宮,忍不住仰頭看了看天空,面上浮出一絲迷茫的笑,六年,六年的時光,似乎把一切都改變了,皇兄!太后!包括自己,若是從前,無論太后說什麼,自己都會相信,可是現在,無論她說什麼,自己有的,只有疑惑。

回到寢宮,嫣然卻不在宮中,她去了哪裡?心中一急,沿着長廊飛速的向前奔跑,福至心靈一般的跑到一個庭院,遠遠看見嫣然畏畏縮縮的站在皇兄面前,而皇兄卻是一臉邪氣的笑容,伸手將嫣然拉到懷中,伸嘴吻了下去。

第6節 勇氣(中)第4節 決裂第3節 忠告第4節 暗戰第6節 僞裝第3節 擊掌爲誓第7節 罅隙(下)第2節 使命第1節 遊說第4節 平靜(上)第7節 綁架第1節 那時焰火第6節 鬥毆第1節 欺騙第1節 焰火丹第2節 爾虞我詐(中)第3節 搶劫(上)第7節 罅隙(下)第2節 逼迫第3節 暗渡陳倉(下)第6節 針鋒相對第4節 暗戰第1節 初生第2節 月出正午第3節 悲憤第7節 預言第1節 葉臺第3節 賭約(中)第3節 投靠第2節 激將法第2節 月出正午第6節 大試(上)第5節 龍鱗黑甲第7節 阻殺(下)第1節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5節 招賢(中)第1節 憂思第3節 虎符第1節 百日(上)第3節 爾虞我詐(下)第6節 反目(上)第6節 襲擊第4節 心願第5節 檀溝之會(下)第7節 知己知彼第3節 龍隱(下)第6節 執着第7節 危機第7節 隨風而逝(下)第3節 威脅尾聲尾聲第7節 兵不厭詐(中)第1節 洞悉第3節 窺視第1節 暗渡陳倉(上)第5節 招賢(中)第2節 百日(下)第5節 招賢(中)第5節 懷疑第1節 欺騙第6節 隨風而逝(中)第6節 僞裝第7節 影子第2節 對手第2節 世事如棋第4節 掛冠第3節 爾虞我詐(下)第1節 醒悟第4節 烈火焚城第4節 暗戰第3節 龍隱(下)第1節 鐵餘生第7節 綁架第6節 偶遇第7節 血洗(四)第3節 解脫第5節 血洗(二)第6節 拒絕第6節 阻殺(上)第2節 龍繡第2節 此乃天亡我楚非戰之罪第2節 爾虞我詐(中)第6節 兵不厭詐(上)第7節 溺愛第6節 阻殺(上)第1節 追蹤(上)第7節 大試(下)第6節 計中計(上)第2節 對手第6節 勇氣(中)第1節 賀禮第7節 局第1節 焰火丹第4節 天將降大任第6節 暗殺(中)第2節 臨朝第6節 密謀第3節 誓言第6節 長湖落日(中)
第6節 勇氣(中)第4節 決裂第3節 忠告第4節 暗戰第6節 僞裝第3節 擊掌爲誓第7節 罅隙(下)第2節 使命第1節 遊說第4節 平靜(上)第7節 綁架第1節 那時焰火第6節 鬥毆第1節 欺騙第1節 焰火丹第2節 爾虞我詐(中)第3節 搶劫(上)第7節 罅隙(下)第2節 逼迫第3節 暗渡陳倉(下)第6節 針鋒相對第4節 暗戰第1節 初生第2節 月出正午第3節 悲憤第7節 預言第1節 葉臺第3節 賭約(中)第3節 投靠第2節 激將法第2節 月出正午第6節 大試(上)第5節 龍鱗黑甲第7節 阻殺(下)第1節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5節 招賢(中)第1節 憂思第3節 虎符第1節 百日(上)第3節 爾虞我詐(下)第6節 反目(上)第6節 襲擊第4節 心願第5節 檀溝之會(下)第7節 知己知彼第3節 龍隱(下)第6節 執着第7節 危機第7節 隨風而逝(下)第3節 威脅尾聲尾聲第7節 兵不厭詐(中)第1節 洞悉第3節 窺視第1節 暗渡陳倉(上)第5節 招賢(中)第2節 百日(下)第5節 招賢(中)第5節 懷疑第1節 欺騙第6節 隨風而逝(中)第6節 僞裝第7節 影子第2節 對手第2節 世事如棋第4節 掛冠第3節 爾虞我詐(下)第1節 醒悟第4節 烈火焚城第4節 暗戰第3節 龍隱(下)第1節 鐵餘生第7節 綁架第6節 偶遇第7節 血洗(四)第3節 解脫第5節 血洗(二)第6節 拒絕第6節 阻殺(上)第2節 龍繡第2節 此乃天亡我楚非戰之罪第2節 爾虞我詐(中)第6節 兵不厭詐(上)第7節 溺愛第6節 阻殺(上)第1節 追蹤(上)第7節 大試(下)第6節 計中計(上)第2節 對手第6節 勇氣(中)第1節 賀禮第7節 局第1節 焰火丹第4節 天將降大任第6節 暗殺(中)第2節 臨朝第6節 密謀第3節 誓言第6節 長湖落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