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掛冠

遠遠的看見上京的城樓,姬問風拉住馬,他覺得自己從未如此刻般清晰的遙望過上京城,甚至從未如此刻般清晰的瞭解自己的需要,太久了,似乎離開上京太久了,從第一次出征到現在,他覺得自己幾乎已經忘記了上京城的一切,包括宮殿、城廓、街市、商鋪、行人和漫城的煙柳,陌生了,這一切都太陌生了,在自己印象中,上京城從未這般的明媚端麗,上京城從未這般的輝煌富麗,這是上京城嗎?

他猶豫的回過頭,看着滿面微笑的嫣然,她對自己點了點頭,明白了,自己真的回上京了,真的回到自己的家了。

站在景陽宮的臺階下,仰頭看着近來修葺一新的景陽宮,陽光如同夏日的暴雨沿着飛檐流下,奇怪的是,眼睛竟然穿透了琉璃瓦的反光,似乎看到父皇的身影,他緊皺着愁眉,坐在九龍金椅上,目中閃爍中炙烈的光芒……。

“王爺,該上朝了,”太監在身後輕聲提示,目光掠過,他們無一例外的站在十步之外,面色慘白,是恐懼吧!冷笑着轉過身,“王爺,宰相大人特意……。”

話未說完,姬問風已經走得遠了,太監們小跑着跟在他身後,只覺得他走得異樣的快,快得幾乎跟不上他的腳步。

近了,景陽宮越來越近了,那.個站在宮門邊一身青衫,滿面笑容的男子也近了,他黝黑的臉上凝着一種深刻的厭惡,可是眼中卻閃爍着解脫的喜悅,看見自己,他慢慢的迎上前來,“問風。”

清朗的聲音被風吹散,幾乎聽不.清他是在呼喚自己,姬問風下意識的頓住了腳步,眨眼間,他已經到了近前,與從前一樣,站在自己面前,甚至連笑容都是一般模樣,如同掛了一個永遠不會改變的面具,只不過,隨着歲月的流逝,面具上鎦金的顏色已經淡去了。

“問風,有件事,我想和你談談。”

垂下首,注視着他的雙眸,這一.刻才發現,原來他這般的矮小、這般的瘦弱,他甚至只有自己的肩膀那麼高,姬問風沉默的點了點頭。

“問風,”商不忘轉過身,走到白玉護欄旁向下俯視,“問.風,景陽宮是整個上京最高的建築,我常常站在這裡俯望整個上京城,每一次我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商不忘,你是誰?”

心中微動,覺得他這句話似乎有所指,姬問風轉過.頭,商不忘正微笑着轉過身,看了他一眼,又轉過身,“問風,別誤會,雖然你現在是龍皇,但在我心裡,你和嫣然永遠只是在麈山上把臂同遊的學友。

我總是這麼問自己,商不忘,你是誰?你不過是滾.滾紅塵裡的一粒塵埃,你不過是吹過山崗的微風,你不過天空飄過的一朵白雲,你不過是這世間的一個過客,這山河錦繡,這如畫江山,都不屬於我,真正屬於我的,只有我自己而已。”

究竟他想說什.麼?姬問風覺得自己疑惑了,“不忘,你想說什麼?皇兄……。”

“問風,”商不忘猛的擡高聲音,打斷了姬問風,“你不要說在你心裡,你還將姬無塵當成安楚的皇帝!你應該知道,這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安楚的皇帝不是姬無塵,姬無塵不是安楚的皇帝,他只是一個傀儡……。”

如此的悲憤,與他一慣的淡然大相徑庭,姬問風冷漠的轉過身,“不忘,你應該知道,在我心裡,除了嫣然,再沒有什麼是重要的。”

“是嗎?”商不忘冷笑了,傲然的轉過身,“問風,中州呢?難道中州也不重要?我聽寧不凡提起過,你每到一處,都令獨孤落日繪出那裡的地圖,不要告訴我,那些圖只是爲了好玩?問風,你現在也會說謊了。”

這樣的尖刻,姬問風似乎隱隱猜到了他找自己談話的目的,他淡然一笑,“不忘,如果我猜得不錯,你今天是代替皇兄來和我談判的,你說吧,他想要什麼?除了嫣然,我什麼都可以給他。”

“是嗎?”商不忘再一次的冷笑了,“龍鱗黑甲呢?你能把龍鱗黑甲給他嗎?你明知道他即使想要龍鱗黑甲,他也要不走,他現在還能要什麼?一個傀儡,還能要什麼?”

這數年來,他是唯一一個敢當面斥責自己的人,姬問風握着薔薇劍的手露出了青筋,再緩緩放開,“不忘,若你沒有其他要說的,我進去了。”

轉身走了數步,商不忘在身後大吼道:“姬問風,他給你,什麼都給你,他的江山,他的尊嚴,他的一切。”

慢慢轉過身,姬問風走回商不忘面前,“不忘,你覺得這江山是皇兄最後擁有的嗎?你錯了,他坐在龍椅上,就是坐在刀山火海上,一個皇帝,他能做的是什麼?就是要天下昇平、百姓富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父皇並沒有做到,他不是不想做,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你自己說,他這個皇帝做了什麼?他每日都沉溺在對小若的思念中……。”

“問風,”商不忘深刻的凝視着姬問風,“我慶幸姬無塵只是一個凡人,因爲他會傷心、會悲痛、會怨天尤人,他與你不同,他用一個凡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痛苦,而你和嫣然,都是用奪取別人的性命來消減自己的痛苦,你們痛苦,就要天下間所有的人都陪着你們一起痛苦。

我也慶幸在小若的心裡,始終將姬無塵當成自己的父親,你不配,你不配當小若的父親,你的一切悲哀和痛苦,不是因爲小若,而是因爲嫣然,你是因爲嫣然的痛苦而痛苦。

問風,你不用進景陽宮了,今日晚間姬無塵會下罪已詔,他會向全天下的人宣告禪位於你,他和我會離開上京,他什麼都不要,他唯一能帶走的,只有對小若的思念,他對上京剩下的,只有對小若的思念而已。”

看着商不忘頭也不回的走下臺階,姬問風轉身走到欄杆邊,舉目俯視着上京,正是夏濃之時,上京城陷落在滿城碧綠的煙柳之中,而遠處,是彎若新月的虹橋和碧波盪漾的上京河,更遠處是蒼翠的農田,再遠處呢?超出安楚國境之外呢?那將是一片更加廣袤的土地。

第五章 第四節 掛冠

這也許是最後一次六國結盟,也是最後一次見到六國的國君了吧!楚韻歌坐在馬車中,掀起車簾向外張望,此時正是天明前最黑暗的那一刻,漉臺雖然燈火輝煌,卻怎樣也掩飾不了隱藏在那片輝煌之事的恐慌與不安。

和自己前期的預想完全不同,竟然是六國的國君同時前來要求再次結盟,他們來得很突然,幾乎沒有什麼準備,而且到達的時間雖然先後不一,但是楚韻歌隱隱覺得他們似乎是相約而來,除與安楚相近的兩國國君滿面惶恐之外,其餘國君面帶笑容,似乎完全沒有將半月前安楚皇帝發出的禪位詔令放在心上。

凡此種種的奇怪跡象,楚韻歌不由懷疑自己是否猜錯了這些國君們到邊越的初衷,他們也許不是爲了結盟,而是爲了圖謀某種利益而來,昨日進宮,談到此次結盟,甚至連繼善也閃爍其辭,這般的奇怪!

“主人,”影子在簾外低垂着頭,“侯青雲王爺想見您。”

侯青雲?心中如一道閃電滑過,楚韻歌隱約猜到了這些國君齊聚安楚的用意,怒極而笑,看來真是天亡六國,“請他至馬車一聚吧!”

“大哥、二哥,”楚韻歌待影子離開,轉身看了看楚韻清和楚韻遠,“你們回去吧,吩咐他們收拾東西,三日後咱們離開汴倉。”

楚韻清和楚韻遠面面相覷,他們沒有詢問緣由,只是沉默的起身,楚韻清當先下車,楚韻歌喚住楚韻遠,“二哥,你去找袁維朗,告訴他我已經辭官歸田,若他願意,可以和我們一塊兒走,若他不願意,再告訴他,我會在皇上面前舉薦他。”

點了點頭,沉默不語舉步下馬,楚韻清站在馬車旁,眯着眼盯着前方,“怎麼了?”

“燕啓,”楚韻清的語氣很淡然,轉身上馬,“二弟,咱們走吧,這一次,小弟真的死心了。”

翻身上馬,楚韻遠感慨的仰頭看了看漉臺,這一去,不知是冰封大地,還是春暖花開,輕輕的揚了揚手中的馬鞭,馬兒開始小跑,在離開漉臺前,楚韻遠看見影子引着滿頭大汗的侯青雲快步走向楚家的馬車。

相對而坐,楚韻歌滿面淡笑,伸手將斟好的茶送到侯青雲面前,他舉杯一飲而盡,仍然止不住的氣喘,“楚大人,大事不好,我們到了邊越才知道,夏侯至已經連同其他國君想要逼迫繼善將你革職。”

果然如此,想必是燕啓回去告訴夏侯至,是自己竭力的保護,所以龍皇和嫣然才能安然無恙的離開邊越,此時山雨欲來,風已滿樓,他們想到的,不是如何阻止龍皇,也許他們心裡根本不知道要如何阻止龍皇,所以只能除掉自己以泄私憤。

“謝謝王爺,我已經知曉了。”楚韻歌再斟一杯茶,面上笑容不改,“王爺大汗淋漓,想必是急奔而至,不如就在車中好好的歇息片刻,一會兒再上漉臺。”

“大人不想如何應對?”侯青雲一臉的驚詫,“難道大人……。”

“侯兄,”楚韻歌一臉真誠,“如果你不介意,我今後就喚你侯兄,因爲今日的會晤過後,楚韻歌將不再是邊越的宰相,而是無官無職的一個散人。”

“楚兄弟,”侯青雲愣怔片刻,然後點了點頭,“我明白了,既然楚兄弟心意已決,我想我就不必強求了,我本想將此事透給楚兄弟之後便和皇上離開邊越,如此,我看我們漉臺也不必上了,就此……。”

“侯兄,”楚韻歌搖了搖頭,“你錯了,即使今日之會真是爲了排斥我,你也一定要參加,因爲龍皇七日後登基,如果我計算得不錯,半年之後,他一定揮軍南下,若你不在,你便無法知曉他們如何應對龍皇?侯兄,此時不是意氣用事之時。”

計算時辰,想必所有的國君已經安坐,楚韻歌慢慢走到帳幔後,靜心傾聽動靜,奇怪的是,大殿內雖然人頭濟濟,但卻沒有任何人開口說話,整個大殿死一般的安靜,忍不住伸手挑開帳簾向外張望,除幾個國君和燕啓外,其餘人低垂着頭,侯青雲站在侯宇軒身後,面色如常,但目光中電閃雷鳴,想必自己的決定令他覺得不安吧!

太監們敲響了玉牌,衆人起身向國君行禮,再坐下,動作整齊,卻始終沒有發出一絲聲響,他們應該知道今日的會晤所爲何事吧!

微笑着走出帳簾,對繼善躬身行禮,“皇上,請恕遲來之罪。”

“愛卿定有要事需要處理所以才遲來,”繼善難得和善,目光不敢與楚韻歌對視,四處遊動,最終落在自己面前的案几之上,彷彿在研究案几上的花紋一般,“愛卿坐吧。”

微笑着走到自己座位邊,回身斂袖對各國國君施禮,這才款款坐下,自自己爲相以來,舉凡大小國會,自己從未有過今日這般輕鬆,也好,自己可以好好兒的籌謀自己今後要做的事,細細的想一想。

“楚韻歌,”燕啓突然起身,怒發須張,“你知不知道安楚的皇帝已經下了禪位的詔令,七日後,龍皇便要登基爲帝,六國重又陷入危機,這一切都是因爲你。”

沒想到短短的時日,燕啓便有如此神速的進步,他連語序都高明瞭許多,楚韻歌目光閃動,想必是隱藏在他身後的那個人教導給他的吧!

“燕……。”

“你不用辯解,”燕啓大聲打斷楚韻歌,“你還記不記得當日在陽泉山,我們是怎樣殫精竭慮的想要阻殺龍皇,如果他死在陽泉山,那麼一切都不會發生,六國就不會有今日的危機,你因爲傾慕贏嫣然,你一已的私利,卻令六國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你於心何忍?很快,龍皇就要大舉興兵,龍鱗黑甲過處,屍山血海,會有多少的人流離失所?會有多少的百姓會死於戰亂?會有多少的田地荒蕪?會有多少的孩子失去父母?而這一切都是因爲你!”

說得這般動聽、這般激昂、這般的義正詞嚴,楚韻歌緩緩坐回椅中,並不回言,燕啓絕對不會讓自己開口辯解,因爲他知道他不是自己的對手,他必須速戰速決,也罷,今日就讓他吧!這一生中,總會有退避之時,就當成全燕啓吧!

“你怎麼了?你不是一向雄辯滔滔嗎?你不是一向視自己爲天下人的代表嗎?爲什麼今日不敢說話了呢?”燕啓滿面怒色,眼中卻閃爍着壓抑不住的欣喜,“因爲你心虛,因爲你知道,就是因爲你,纔會有今日的大禍。”

滿室的寂靜,楚韻歌滿面笑容的環視着衆人,目光所及之處,衆人將頭垂得很低,侯青雲上前一步,“燕將軍,我想請問你,當日在陽泉山,你指揮殺手全力追捕贏嫣然,卻沒有下令斬殺龍皇,是何道理?”

“那是因爲我知道只要抓住了贏嫣然,龍皇便唾手可得,”燕啓倨傲的仰起頭,“贏嫣然是一個弱質女子,要捉住她要更容易一些。”

“是嗎?”侯青雲冷然一笑,“自贏嫣然被稱爲月帝始,侯某第一次聽人說她是弱質女子,既然贏嫣然如此嬌弱,爲什麼燕將軍舉數百人之力,也沒有捉到她呢?”

“那是因爲……。”

“那是因爲你纔有私心,”侯青雲一字一頓,“我聽回國的殺手說,你對贏嫣然朝思暮想,每每見她,總是失魂落魄,你說楚大人是因爲私心,我看是你吧!”

燕啓紫漲了麪皮,作聲不得,夏侯至微微一笑,“侯爺,朕想你應該是誤會了燕啓,即使他真的傾慕贏嫣然,於大事大非上還是立場堅定的,但是龍皇毫髮無傷的離開陽泉山卻是不爭的事實,作爲那次行動的總指揮,楚韻歌大人難辭其咎!”

夏侯至一開口,除侯宇軒和繼善外,其餘的國君紛紛附合,一時間,大殿內如煮沸的水,各種聲音、各種論調此起彼伏,只有楚韻歌一人保持平靜,他甚至始終一言不發,夏侯至將局面無法控制,猛的起身,將茶杯猛擲在地,碎片四散,殿內漸漸恢復安靜,夏侯至面色鐵青,喧賓奪主的俯視着楚韻歌,“楚韻歌,你可有辯解之詞?”

“沒有,”楚韻歌微微一笑,“夏侯國君說的是,陽泉山沒能阻殺龍皇,的確是我一人之失,與他人毫無半點干係,楚韻歌自問無才無能,腆顏虛居高位數年,其間造下無數的罪孽,若非因爲我一意要各國結盟,數十萬將士也不至埋骨異鄉。但楚韻歌縱使有千般的過錯,卻請各位國君回覆楚韻歌一個疑問,這世間是不是沒有了楚韻歌,龍皇就不會出世?六國也不會有亡國滅種之憂?”

說完,楚韻歌仍然滿面笑意的環視衆人,伸手自身邊的侍衛手中拿過長刀,揮刀斬下自己的衣襟,“既然我已然知曉自己的過錯,那麼就要承擔過錯所帶來的一切後果,衆位國君的意思我已明瞭,今日便在這漉臺之上,當着所有國君的面,我揮刀裂衣爲誓,自今日始便辭去邊越宰相一職,今後永遠不再涉足邊越及六國的政事。”

說完,他將長刀扔在地上,對繼善深施一禮,昂首走出大殿,衆人涌到漉臺邊,只見他一人,寬袍大袖,步態瀟灑的步下漉臺,一千零一十七級臺階,他竟然沒有回一次頭,彷彿這一去,真要放歌山林。

第5節 密旨第6節 招賢(下)第5節 迫在眉睫第6節 僞裝第7節 防備第6節 教訓第1節 夜聚第7節 計中計(下)第2節 世事如棋第1節 星殞第1節 鬼軍第2節 提親第2節 龍隱(中)第6節 針鋒相對第5節 龍鱗黑甲第7節 局第1節 焰火丹第3節 投靠第7節 大試(下)第3節 書中自有黃金屋(上)第6節 暗殺(中)第4節 招賢(上)第2節 等待第2節 私心第3節 追蹤(下)第2節 檀溝之會第2節 臨朝第5節 拜帥第1節 後悔第5節 棋局第4節 邪念第5節 血洗(二)第6節 偶遇第5節 棋局第1節 初生第5節 平靜(下)第4節 陰差陽錯第4節 首戰前夕第4節 掛冠第5節 拜帥第5節 辭官第1節 收帳第4節 來日大難第7節 密室(上)第3節 夜襲第4節 歸去第6節 隨風而逝(中)第5節 拜帥第3節 投靠第1節 憂思第4節 招賢(上)第7節 預言第7節 隨風而逝(下)第4節 了斷第4節 投桃報李第6節 災星第7節 長湖落日(下)第2節 突現第3節 魯氏傳人第3節 誓言第2節 激將法第2節 改變第7節 影子第2節 故事第4節 說客第5節 勇氣(上)第1節 禪位(上)第4節 心願第5節 暗殺(上)第1節 追蹤(上)第2節 無塵問風第6節 盔甲第1節 恐慌第3節 禪位(下)第3節 唯心不易第2節 追蹤(中)第5節 隨風而逝(上)第3節 虎符第1節 兵不厭詐(下)第6節 仗義多是屠狗輩第2節 幽谷第7節 知己知彼第6節 兵不厭詐(上)第2節 爭鋒第2節 拋棄(中)第4節 血洗(一)第2節 此乃天亡我楚非戰之罪第3節 等待第7節 反目(下)第3節 書中自有黃金屋(上)第5節 忠誠第4節 平靜(上)第7節 拋棄(下)第3節 擊掌爲誓第4節 投桃報李第2節 提親第7節 計中計(下)第1節 暗渡陳倉(上)第7節 防備
第5節 密旨第6節 招賢(下)第5節 迫在眉睫第6節 僞裝第7節 防備第6節 教訓第1節 夜聚第7節 計中計(下)第2節 世事如棋第1節 星殞第1節 鬼軍第2節 提親第2節 龍隱(中)第6節 針鋒相對第5節 龍鱗黑甲第7節 局第1節 焰火丹第3節 投靠第7節 大試(下)第3節 書中自有黃金屋(上)第6節 暗殺(中)第4節 招賢(上)第2節 等待第2節 私心第3節 追蹤(下)第2節 檀溝之會第2節 臨朝第5節 拜帥第1節 後悔第5節 棋局第4節 邪念第5節 血洗(二)第6節 偶遇第5節 棋局第1節 初生第5節 平靜(下)第4節 陰差陽錯第4節 首戰前夕第4節 掛冠第5節 拜帥第5節 辭官第1節 收帳第4節 來日大難第7節 密室(上)第3節 夜襲第4節 歸去第6節 隨風而逝(中)第5節 拜帥第3節 投靠第1節 憂思第4節 招賢(上)第7節 預言第7節 隨風而逝(下)第4節 了斷第4節 投桃報李第6節 災星第7節 長湖落日(下)第2節 突現第3節 魯氏傳人第3節 誓言第2節 激將法第2節 改變第7節 影子第2節 故事第4節 說客第5節 勇氣(上)第1節 禪位(上)第4節 心願第5節 暗殺(上)第1節 追蹤(上)第2節 無塵問風第6節 盔甲第1節 恐慌第3節 禪位(下)第3節 唯心不易第2節 追蹤(中)第5節 隨風而逝(上)第3節 虎符第1節 兵不厭詐(下)第6節 仗義多是屠狗輩第2節 幽谷第7節 知己知彼第6節 兵不厭詐(上)第2節 爭鋒第2節 拋棄(中)第4節 血洗(一)第2節 此乃天亡我楚非戰之罪第3節 等待第7節 反目(下)第3節 書中自有黃金屋(上)第5節 忠誠第4節 平靜(上)第7節 拋棄(下)第3節 擊掌爲誓第4節 投桃報李第2節 提親第7節 計中計(下)第1節 暗渡陳倉(上)第7節 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