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暗殺(中)

每年春季,汴倉城最盛大的、令整個邊越國的人爲之興奮的,便是在東湖舉行的賽詩會,無數的仕子們在那幾日穿着長衫,齊聚在東湖詩區特意爲這個詩會結在湖邊的草棚中,將各自的詩呈交給當朝宰相楚韻歌挑選出評詩組的人手中,由評詩組的人將最上佳的詩句呈報給楚韻歌,由楚韻歌挑選出最好的詩,在汴倉的城門高懸示衆,楚韻歌會在詩篇上寫上的評語會令仕子們覺得莫大的榮耀。

湖風微涼,仕子們輕衫飄飄,坐在窗邊,緩緩的呷着燕衛國送來上好的雲霧茶,只覺得無比的愜意,楚韻清放下手中的茶杯,滿面微笑的轉過身,楚韻歌全神貫注的看着從各草棚中送上來優選的詩篇。

“小弟,”將新斟的茶放在案几特定的位置上,“今年的詩如何?”

“很令我失望,”楚韻歌放下手中墨跡未乾的詩,伸手捧起茶杯,“這些年的詩會,一年不如一年,去年至少還有兩首能令我滿意,今年截止到現在,連一首特別出衆的詩都沒有。”

看樣子小弟真的很失望,楚韻清不懂詩詞,知道自己無法開解他,只得沉默的坐在一旁,看他將剩餘的詩看完,待他放下最後一頁詩,再次捧起茶杯,“小弟,反正還有一日,說不定明日會出現奇蹟呢?”

“奇蹟?”楚韻歌搖了搖頭,“我從.來不相信奇蹟,大哥,眼看天色過午,咱們到湖畔去踏春吧!”

春意漸濃,湖邊的柳樹早已舒展.開了黃綠嫩葉的枝條,在湖邊清冽的春風輕柔的舞動,幾株野桃夾在柳樹間,開出了鮮豔的花朵,在微暖的春陽下,清新、幽淡的泥土氣息撲面而來,令人心曠神怡。

“小弟,”本以爲楚韻歌是借踏春.之名到草棚間察看是否會有滿意的作品,可是楚韻歌卻離那些草棚越來越遠,不由覺得奇怪,“你想到什麼地方去?”

“湖畔,”楚韻歌的心情似乎很糟糕,滿目的*光都不.能讓他覺得開懷,“很多落選的仕子在湖畔流連,等待最終的結果,咱們去見見那些仕子。”

落選的仕子?難道奇蹟在那些仕子中?這般想着,跟.在楚韻歌身後,快步繞到北岸,在那些簡陋的茶棚裡,果然坐滿了落選的仕子,楚韻歌帶着楚韻清無聲的走進最大的一個茶棚,挑了一個角落坐下,和其他的仕子一樣,叫了一壺茶和一碟點心,楚韻歌打開扇子,假裝出神,卻在靜心傾聽仕子們的交談。

聽了半刻,仕子們似乎都在議論自己寫的詩,對.於落選,衆人感慨不已,那些詩句其實平庸至極,仕子們卻覺得字字珠璣,篇篇錦繡,爲此牢騷滿腹。

聽得厭了,楚韻.歌緩緩收回扇子,示意楚韻清離開,兩人剛剛起身,卻聽身側傳來一陣冷笑聲,“你們覺得自己的詩句天下無敵?如果真是天下無敵,就不會第一輪就被淘汰了。”

慢慢坐下,打開扇子,轉過頭,只覺得眼前人頭濟濟,完全看不清剛纔那一句嘲諷是誰說的,那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真是膽量出衆。

一言說出,衆人面面相覷,隨後惱怒的起身尋找聲音的來源,尋找良久,這才發現是三個坐在茶棚邊的仕子,穿戴很普通,只是和其他手持扇子的仕子不同,他們手中空空如也,其中一個黃瘦的仕子面上嘲諷的笑容還未消失。

“你是什麼意思?”衆人拍案而起,“你也落選了,憑什麼譏笑我們?”

“落選?”那個仕子一拍桌子,“我根本沒有去詩棚。”

“這位仁兄連詩棚都沒有去,只有兩個可能,”楚韻歌輕輕搖着扇子,將自己的聲音僞裝出落選後心不甘情不願的感覺,“難道你對自己的才華沒有自信?”

“非也,”那仕子狂傲至極,“是不屑於與你們這等凡夫俗子同場競技。”

“兄臺如此自信,”不待衆人開口駁斥,楚韻歌搶先開口,頗有興致的打量着那個目中無人的仕子,“但是懷才不遇,如同錦衣夜行,兄臺不如在此以*光爲題吟詩一首,讓大家品評一番,也好證實兄臺真的兄藏錦繡。”

“好,”那仕子起身,在草棚前慢慢踱步,楚韻歌在心中暗數他的步數,走到第七步,他停住了,“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爲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詩出:宋祁《玉樓春》)

果然是好詩,只覺得詩風清新,尤其是那一句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個鬧字寫盡那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機,渲染出一個極盛的境界氣氛。

“好,”楚韻歌合扇擊掌,“好,兄臺果然文才過人,敢問兄臺貴姓?”

“袁,”也許是楚韻歌的讚歎引起了那個仕子的注意,他越過人羣走到楚韻歌桌邊,不待邀請便坐了下來,“袁維朗。”

伸手提起茶壺,含笑爲他斟了一杯茶,“袁兄七步成詩,果真是才高八斗,不知袁兄從何處來?以你的才華,不入朝爲官,真真的有些可惜。”

袁維朗也不拘禮,伸手捧起茶杯,舉手對楚韻歌示意,然後仰頭一飲而盡,“唉,我是從果格來的,爲了這次詩會,我足足走了半年,但是到了汴倉,卻大失所望。”

“爲什麼?”楚韻歌面露驚訝之色,“詩會所有仕子都可以參加,其實詩會也是國家挑選人材的一種途徑。”

“對,”袁維朗放下茶杯,“也許楚宰相在組詩會的初衷是爲了挑選人材,我也希望能夠以我自己所學奉獻給國家,但是我在城門無意中衝撞了大貴族陳……的車架,所以他們不讓我參加詩會。”

竟然有這樣的事!楚韻歌心下大怒,可是又不便表露身份,只得強忍着怒意,“袁兄如此才華,如果埋沒在鄉間着實可惜了,依在下看,袁兄不如將適才的詩寫下,也算沒有白到汴倉參加這個詩會?”

“對,”袁維朗似乎恍然大悟,滿面笑容,“夥計,取紙墨來。”

待夥計將紙墨奉上,袁維朗伸手將桌上的茶壺一應事物掃到地上,將紙鋪在桌上,楚韻歌放下扇子,在硯臺內注入清水,快速幫他硯好墨,袁維朗提筆醮墨,筆走龍蛇,轉瞬寫完了適才的詩,然後狂放不羈的將筆扔到一旁。

一首詩寫得龍飛鳳舞,極爲大氣,整篇字煙霏露結,離而不絕,字跡骨氣洞達,楚韻歌微笑着坐下,將那首詩取到自己而前,取出側袋中的硃筆,擡首對袁維朗一笑,“袁兄,這首詩以在下看應爲今年詩會的頭名。”

“頭名?”袁維朗苦苦一笑,對楚韻歌長拘一禮,“袁維朗謝……,請問小兄弟貴姓?”

起身回禮,楚韻歌滿面燦爛的笑容,“在下姓楚,名韻歌。”

一衆的人跪倒在地,楚韻歌埋首凝神在袁維朗的詩篇上快速的寫下評語,“大哥,命人送回去,告訴他們,這首詩,是今年的頭名。”

“袁維朗謝宰相大人,”五體投地的袁維朗似乎在哭。

“袁兄請起,”楚韻歌伸將將袁維朗扶起坐下,示意楚韻清命人奉上清茶,“袁兄說在城門邊與陳家發生了衝突,我知道陳家的人出行都在儀仗開道,你怎會……?”

“其實……,其實是我刻意上前的,”袁維朗似乎猶豫了一會兒,才擡首注視着楚韻歌,“我在十數日前,得知了一個驚天的消息,可是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窮仕子,進不了各處的衙門,可是那個消息又很緊要,我只好兵行險着,在城門邊等候有達官貴人經過……。”

這般說來,他衝撞陳家的車架,到也合情合理,聽上去,此人一片熱血,赤膽爲國,更難能可貴的是願意犧牲自己,真真的一片赤誠。

“你得罪了陳家的人,”楚韻歌笑容可掬,“所以詩會的人不敢讓你報名?”

“是啊!”袁維朗點了點頭,“詩會的人說雖然詩會是楚宰相主持,但陳家是邊越的大貴族,是皇上的心腹,得罪了陳家,即使我能中選,也不會有前途。”

握緊拳頭,面上笑容不變,“袁兄,請用茶點。”

說話間,詩會的評判趕到了茶棚,滿頭大汗,一見楚韻歌,顧不得其他,“大人,這個袁維朗前些時日在市集衝撞了陳……。”

“我知道了,”楚韻歌沉下臉來,“你們想教我怎麼做事?”

一衆的人噤若寒蟬,不敢再開言,“你們是在爲國家挑選人材,不是爲某一個人,某一家人,我還奇怪,這幾年的詩越來越差,我道是邊越無人材,原來是你們這些人從中作梗。”

怒斥着一衆的評判,卻見一個評判滿面的不服氣,楚韻歌盯着他,“你想說什麼?”

“大人,這個袁維朗膽大包天,他擋住陳大人的車駕,說龍皇姬問風和月帝贏嫣然將到邊越……。”

果真是驚天的消息,楚韻歌猛的轉頭看着袁維朗,聲音止不住的顫抖,“他說的是真的?”

“是啊!”袁維朗點了點頭,“我的朋友在安楚遊歷,前些時日寫信給我,說月帝贏嫣然被太極箭所傷,雖然龍鱗黑甲吸出了她體內九成的太極箭,但餘下的一成只能到咱們邊越的陽泉才能化解,所以龍皇親自揹負她到陽泉療傷。”

第4節 不忘第5節 賞花會(下)第2節 百日(下)第7節 預言第5節 掩護第4節 搶劫(中)第6節 執着第6節 反目(上)第4節 不捨第5節 摒棄第2節 開端第5節 血洗(二)第4節 人質第6節 招賢(下)第4節 鼎足之論第5節 投桃報李第7節 血洗(四)第4節 援軍第1節 攻城第3節 災劫第5節 棋局第5節 驚雷第5節 密旨第5節 忠誠第6節 歸來第1節 夜聚第7節 大試(下)第3節 威脅第5節 龍鱗黑甲第5節 回宮第5節 迫在眉睫第4節 奸細第2節 改變第6節 反目(上)第5節 噩夢第2節 激將法尾聲第2節 嫉妒第2節 惡魔第4節 援軍第6節 仗義多是屠狗輩第6節 私心第4節 來日大難第2節 悲痛若狂第7節 密室(上)第1節 復仇第4節 邪念第6節 襲擊第7節 局第4節 門第2節 爭鋒第4節 心病第2節 改變第6節 兵不厭詐(上)第7節 密室(上)第3節 賭約(中)第5節 賞花會(下)第1節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7節 綁架第7節 怨恨第1節 爾虞我詐(上)第5節 掩護第7節 厭惡第6節 災星第2節 等待第3節 斗轉星移第4節 不忘第1節 兵不厭詐(下)第6節 拍賣第5節 賞花會(下)第4節 掛冠第4節 投桃報李第5節 暗殺(上)第5節 驚雷第4節 山崩第5節 回宮第3節 全勝第2節 月出正午第5節 回宮第3節 賭約(中)第1節 一無是處第3節 龍隱(下)第1節 後悔第2節 開端第7節 愛與恨第4節 禍起蕭牆第1節 初生第7節 罅隙(下)第4節 懷疑第2節 幽谷第4節 天將降大任第5節 暗殺(上)第7節 大試(下)第6節 大試(上)第1節 心戰第6節 災星第7節 馬革何需裹屍還第6節 連環套第7節 了無痕跡
第4節 不忘第5節 賞花會(下)第2節 百日(下)第7節 預言第5節 掩護第4節 搶劫(中)第6節 執着第6節 反目(上)第4節 不捨第5節 摒棄第2節 開端第5節 血洗(二)第4節 人質第6節 招賢(下)第4節 鼎足之論第5節 投桃報李第7節 血洗(四)第4節 援軍第1節 攻城第3節 災劫第5節 棋局第5節 驚雷第5節 密旨第5節 忠誠第6節 歸來第1節 夜聚第7節 大試(下)第3節 威脅第5節 龍鱗黑甲第5節 回宮第5節 迫在眉睫第4節 奸細第2節 改變第6節 反目(上)第5節 噩夢第2節 激將法尾聲第2節 嫉妒第2節 惡魔第4節 援軍第6節 仗義多是屠狗輩第6節 私心第4節 來日大難第2節 悲痛若狂第7節 密室(上)第1節 復仇第4節 邪念第6節 襲擊第7節 局第4節 門第2節 爭鋒第4節 心病第2節 改變第6節 兵不厭詐(上)第7節 密室(上)第3節 賭約(中)第5節 賞花會(下)第1節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7節 綁架第7節 怨恨第1節 爾虞我詐(上)第5節 掩護第7節 厭惡第6節 災星第2節 等待第3節 斗轉星移第4節 不忘第1節 兵不厭詐(下)第6節 拍賣第5節 賞花會(下)第4節 掛冠第4節 投桃報李第5節 暗殺(上)第5節 驚雷第4節 山崩第5節 回宮第3節 全勝第2節 月出正午第5節 回宮第3節 賭約(中)第1節 一無是處第3節 龍隱(下)第1節 後悔第2節 開端第7節 愛與恨第4節 禍起蕭牆第1節 初生第7節 罅隙(下)第4節 懷疑第2節 幽谷第4節 天將降大任第5節 暗殺(上)第7節 大試(下)第6節 大試(上)第1節 心戰第6節 災星第7節 馬革何需裹屍還第6節 連環套第7節 了無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