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

郭彥在十幾年前就來京城, 謝簡一直知道秦家有這麼一個人在皇子身邊,但始終不知這人的具體身份,也不知道他在哪位皇子身邊。昨天他終於知道秦家安插的這枚暗棋是誰, 他不禁有些驚訝, 他以爲秦家會把人派到太子身邊,可轉念一想,太子身邊人才濟濟, 郭彥出身尋常, 就算因才華而得太子賞識,太子也不會像大皇子那般倚重他。

謝簡看着郭彥不惜暴露身份也要派人傳來的信件,上面讓他勸拓跋曜饒了大皇子, 讓拓跋曜將他貶爲庶人。他這是在爲大皇子求情?謝簡微微搖頭,他不信一個能被秦紘委以重任的人, 會在秦家如此危及的關頭,不顧秦家而只顧大皇子, 他肯定有別的計劃。

不過這事也礙不到他什麼,太子快死了,拓跋曜再狠心也不至於把長子也殺了,貶爲庶人對大皇子來說也是個不錯的去處, 就他那性情, 沒了太皇太后的庇護, 留在宮廷遲早是個死。謝簡將信件丟入火盆, 親眼看着信件化成灰燼才起身去行宮御書房。

書房裡拓跋曜神色有些陰沉, 他那兩個“好”兒子給他惹了一堆爛攤子, 讓他難得有焦頭爛額的感覺,他見謝簡來了,擡手示意太傅坐下,也不跟他寒暄,直接切入正題,“彭城王給朕上了請罪摺子,要以死謝罪。”拓跋曜真後悔把太子安排給彭城王,早知道他們這麼不爭氣,隨手讓人安排就是,何必讓彭城王在這時分心。

謝簡斟酌了下說:“陛下,依臣看彭城王罪不至死。”彭城王是拓跋曜的左膀右臂,他不可能自斷臂膀。謝簡也不覺這次太子出事是意外。他懷疑那柔然精兵是秦家派人假扮的,只是他們爲何要殺太子?殺太子對他們有什麼好處?他們想牽制拓跋曜,讓他暫時分不出心思來對付秦家?謝簡默默否決了這猜測,莫說是死個拓跋曜早想廢掉的太子,就是殺了拓跋曜內定的儲君三皇子,都不會讓他動搖絲毫處置秦家的決心。

拓跋曜冷哼,“他有何罪?他們兩個自己找死,與彭城王何干?太皇太后這是在給朕添亂!”太皇太后先前下懿旨,讓彭城王回平城請罪。彭城王對付秦家,目前尚是隱秘,秦宗言在外替自己打仗,拓跋曜在後方清算他的家族,這種還沒過河就拆橋的舉動,難免會傷別的臣子心,大戰在即,拓跋曜不想動搖軍心,是故所有人都以爲彭城王坐鎮柔玄鎮大營。

柔玄大營離太子遇險處不遠,彭城王坐視太子和大皇子遇險,是他不可推脫的責任。大家都贊同太皇太后讓彭城王回平城交代事情緣由,這又不是要她以死謝罪,就算太皇太后讓彭城王以死謝罪,也是理所當然。太子可是國之副君,國之根本,彭城王又算什麼?

可在拓跋曜心目中太子和大皇子兩個人加起來的份量都不及彭城王半分,他惱太子死的不是時候,在這關卡遇險,不是給自己添亂嗎?這小子果然生來就是克自己的,拓跋曜面沉如水。

謝簡見拓跋曜面沉如水,沉吟了一會,向拓跋曜提議,“陛下何不讓大皇子解決這件事?”

“他?他怎麼解決這件事?”拓跋曜挑眉看着謝簡,心中若有所思,如果老大肯出來認罪,把所有事都攬下,彭城王也能順利脫身,只是這小子願意做這種事?“他來找你求情了?”

謝簡從袖中取出一封信件,“大皇子沒有親自前來,他只派人給我送了一份禮物,這封信件同禮單放在一起。”大皇子回來後便再也沒有出過自己的行宮院落,連隨行的愛妾都見不着他,何況是謝簡。他爲了避嫌,跟任何皇子都不親近,哪怕是娶了孫女當太子妃的太子他都不親近。

拓跋曜接過信件掃了一眼,嗤笑道:“怎麼突然不蠢了?是有人提點他了?”拓跋曜對太子不在意,對長子就是有意的漠視,他厭惡這個長子,又蠢又惡,小小年紀不知從哪裡學了宮鬥那一套,生生在阿蕤身上潑了一盆污水,他想不通自己怎麼會有這種蠢貨兒子,想來是李氏太蠢的緣故。

謝簡說:“歷練了一回,大皇子心性也沉穩多了。”如果大皇子不蠢,他早應該來請罪,父子哪來隔夜仇,如果他早些過來請罪,將大部分罪名擔下,拓跋曜還能懲罰兒子不成?最多也就是訓斥幾句,罰幾年俸祿而已,再不濟就是懲罰他身邊人,他是絕對不會有事的。所謂王子犯法,庶民同罪,這話不假,可同罪又不代表同懲。即便說出這句話的公孫鞅也沒有懲罰秦世子,他懲罰是世子太傅。

可惜大皇子這會纔在有心人提點下來找自己求情,本來該讓陛下認下的情分全沒了,不過他能留條命也夠了。謝簡暗想,太皇太后殺了林季華,三皇子又不是蠢人,肯定將仇記在心裡,大皇子這會能順利脫身也是他的運氣。這小子幾次三番做蠢事都有人給他兜底,也算有福氣了,就是不知他這福氣能庇護他多久。

對謝簡的評價,拓跋曜不置可否,隨手將信件往書案上一丟,“等他來了再說。”他頓了頓又道:“老二也就這兩天的功夫了,你派人盯緊太皇太后,不要讓她把手伸回京城。”他這生母這一輩子心裡只有權勢,太子是她晚年最後的支柱,也是她最後的權利依仗。

如今這依仗死了,拓跋曜倒是不怕她狗急跳牆,他防了她這麼多年,不可能給她狗急跳牆的機會,但他要防她魚死網破,對老三有什麼不利。他年紀也不小了,太子死了,他必須馬上再立太子安撫人心。老三不是太好,但在這麼多兒子中屬於資質不錯的,讓他暫當太子也好。

“唯。”謝簡屈身領命,他不止要保護三皇子,還要安撫自家曾孫女,免得她太傷心。

拓跋曜又對謝簡道:“太傅,再過段時間,你派人去南樑一趟,把廣陵公主接回來。”這是拓跋曜第一次正式對謝簡提及謝知將來的身份。

謝簡一怔,廣陵公主?難道拓跋曜收拾完秦家後,還想讓阿菀回到他身邊?甚至想恢復阿菀公主身份?

拓跋曜微微一笑,“我已經讓工匠在鑄金人,阿蕤福氣好,連祭紅珠都能一次成功,想來鑄金人也會成功的。”

謝簡不禁面露錯愕,他是真沒想到時至今日,拓跋曜還願意讓孫女爲後,他跟拓跋曜君臣多年,太瞭解他的脾氣性情,他對孫女也是一片真心了。老奸巨猾如謝簡,面對此時的拓跋曜都有一瞬間的動容。孫女這輩子能讓拓跋曜、秦紘這兩人傾心相許也不虧了。他下跪道:“臣何德何能——”

“太傅,阿蕤當得起。”拓跋曜示意謝簡起身,他是故意提早讓謝簡知道自己有意立謝知爲後,爲得就是安撫謝簡。他讓彭城王對付秦家,彭城王行事隱秘,但肯定瞞不了謝簡,謝簡跟秦宗言是兒女親家,兩家兩代人聯姻了好幾個孩子。他去了秦家,對謝家也是大損失,不過一個皇后足夠把謝簡安撫下來,將來阿蕤能給自己生個兒子就更好了。

謝簡起身道:“等臣回了平城,再派人去南樑將廣陵公主接回。”如果那時你還有這個機會的話,謝簡心中暗道,當然從私心講,他還是希望秦家能贏。帝心難測,尤其是拓跋曜這種多疑的帝皇,他現在對孫女是求而不得,是故將孫女一切都美化了。等人到手,他跟阿菀想要謝家在魏國立足,必須提起二十萬分精神來伺候他,稍有不慎就是謝家滅族之禍,與其這樣還不如讓秦家上位。

謝簡的話讓拓跋曜冷了許多天的臉稍稍回暖,“你退下吧。”

謝簡屈身退下,離開御書房後就派人隱秘去大皇子行宮,當然這些所謂的隱秘都沒瞞着拓跋曜,本來他做這些事都是拓跋曜授意。謝簡站在行宮外,遙遙看着秦宗言的府邸,心裡有些擔心女兒,也不知秦宗言對阿鏡有什麼安排?照着阿鏡的脾氣,她應該不會樂意離開,可平城馬上就亂了,她要是不走——謝簡動了動手,強行按捺下派人去看女兒的衝動,他要相信秦宗言,他現在輕舉妄動,對女兒、孫女沒有絲毫幫助,只會害了他們。

大皇子木然的聽着宮中人的傳話,先生讓他給謝簡寫信時,他心裡還存了一絲指望,他怎麼說也是父親的兒子,只要父親對自己有一絲憐愛,就不會讓自己承擔所有責任,他這一出頭,就代表跟曾大母徹底決裂。可沒想到他才傳信給太傅,宮中就有人來了,大皇子澀澀一笑,父親就這麼迫不及待嗎?其實他根本不認自己是他親兒子吧?

“殿下?”郭彥關切的望着大皇子,他不會想臨陣反悔吧?

“我沒事。”大皇子下意識的摸了摸頭上的髮簪,簪子上淬了見血封喉的毒,“等我走以後,先生你就去找太皇太后。”父親靠不住,就靠曾大母,曾大母一定會幫他的。

郭彥頷首道:“殿下放心。”他又指着垂手站在大皇子身邊的兩個內侍道:“這兩人皆是以一擋百的猛士,一定會拼死保護殿下的。”

大皇子說:“你一定要讓太皇太后早點過來。”殺了父親後,能救自己的唯有曾大母。

郭彥道:“臣拼死都不會讓殿下出事。”

大皇子深吸一口氣,頭也不回的走了,去刺殺皇帝是需要絕對的勇氣,可大皇子明白,自己不拼也是死了,拼了還有登頂的機會,富貴險中求,他何不拼一把?

第7章 書房談話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241章 平城大亂(四)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76章 沒有遊戲規則的皇宮第283章 宮廷瑣事(五)第114章 守城(六)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16章 試探第109章 守城(一)第51章 年前(一)第18章 夫妻閒話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109章 守城(一)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65章 賞雪(三)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104章 敵襲(下)第2章 流亡北朝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23章 書房議事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158章 秦家新婦(四)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160章 生波(二)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23章 書房議事第19章 謝家往事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12章 誠意(上)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21章 到家第68章 道觀偶得第22章 入宮第106章 逃命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22章 入宮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70章 叔侄談心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196章 奔喪(中)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93章 暗中籌謀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173章 瑤姬廟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156章 秦家新婦(二)第200章 弟妹們的婚事(三)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110章 守城(二)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230章 京城風起(八)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137章 風生水起(四)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5章 暖閣敘話(下)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64章 賞雪(二)第153章 謝知的規劃第27章 日常生活(下)
第7章 書房談話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241章 平城大亂(四)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76章 沒有遊戲規則的皇宮第283章 宮廷瑣事(五)第114章 守城(六)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16章 試探第109章 守城(一)第51章 年前(一)第18章 夫妻閒話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109章 守城(一)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65章 賞雪(三)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104章 敵襲(下)第2章 流亡北朝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23章 書房議事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158章 秦家新婦(四)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160章 生波(二)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23章 書房議事第19章 謝家往事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12章 誠意(上)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21章 到家第68章 道觀偶得第22章 入宮第106章 逃命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22章 入宮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70章 叔侄談心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196章 奔喪(中)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93章 暗中籌謀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173章 瑤姬廟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156章 秦家新婦(二)第200章 弟妹們的婚事(三)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110章 守城(二)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230章 京城風起(八)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137章 風生水起(四)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5章 暖閣敘話(下)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64章 賞雪(二)第153章 謝知的規劃第27章 日常生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