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留在都拉佐的人

接下來,新羅馬帝國的軍隊沒有休整時刻,三路兵馬就像展開雙翼的雄鷹,利爪如風撲向了海防重鎮都拉佐:南線的阿克羅鮑利忒斯軍團已屯兵在卡斯托里亞隘口,皇帝的中路三翼旅團抵達奧赫裡德,布蘭姆森的北線軍團則早已迂迴深入到扎塔.杜克里亞地區,佔領了重鎮科托爾,並開始着手圍攻沿海的巴爾、烏爾齊尼這兩座杜克里亞最後的抵抗堡壘。

這時候驚恐的拉古薩城主動派來使節請求降服,高文皇帝很寬宏地答應了,並和藹地要求這座貿易都市提供兩萬五千枚拜佔特金幣的賠款,並要派專人接收牽走拉古薩的軍工作坊和工匠,罪名是幫助叛亂敵邦製造火器,準備把這些設備和人員遷往奧赫裡德。“朕的大度是會給威尼斯人做出個好的示範。”皇帝得意洋洋地說到,言外之意就是威尼斯應該早些仿效拉古薩的做法。

這下,兩萬五千名東征的聯軍還沒有走出都拉佐,眼看就要被合圍在集結地,整個軍營人心惶惶,意見不一。

威尼斯城邦當中,前執政官費萊耶在人聲鼎沸的公爵宮當中不斷髮表聲嘶力竭的演說,他引以自豪的“威尼斯豬羣”們也發生了極大的分裂,很多貴族元老要和新的羅馬帝國媾和,否則“三年內威尼斯邦國在東方的航線會盡喪,經濟會徹底崩潰,而我們的城市要塞也會遭到直接的威脅和進攻。”他們舉着拳頭,洶涌地要求現在執政官儘快通過命令,“哪怕擔負沉重的賠款,我們也要存活下來,重新和君士坦丁堡握手言和,爲新的皇帝在海上服役,這是存續下來的唯一可行之道。”

“這樣只會死亡得更加沒有尊嚴!”白髮的費萊耶目光如炬,砸動手裡的小錘不斷敲擊着身前的松木講座,他痛心疾首,“議和、賠款,那等於是自己把自己身上可以用來搏鬥的血流盡,不過十年高文便會更加兇狠強大,他能直接履過伊斯特拉半島(亞德里亞海灣和威尼斯相對的東側小半島)來捕殺我們所有貴族公民,從陸上。”

“威尼斯自古以來憑藉着深峻的地形,從來沒有被攻陷過。”許多人如此喊到。

“此時不同往日了,高文是肯定希望我們死的,因爲他現在是君士坦丁堡皇帝,必須要讓我們死,不想死的話只能抗爭到底——堅守住都拉佐,就是堅守住海洋的門戶,那樣威尼斯還有生機。不然將來暴君皇帝會踩在威尼斯的廢墟上,把所有海洋財富貿易轉移到拉古薩、都拉佐和巴里城這些地方去。”費萊耶極力勸說着大家,但會堂裡到處都是激烈的爭吵和絕望的埋怨,連現任執政官皮埃羅也扶着額頭,頹然靠在講座席位邊,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最後他長嘆口氣,仰面看着穹頂上富麗堂皇的壁畫,“威尼斯要變爲那迦太基了嗎?這真是最可怕的詛咒......”

但最後威尼斯人們還是團結起來,決定再堅持段時間,他們派出了四十艘槳帆戰船入駐都拉佐及各個沿海堡壘,並將克里特島的陸軍傭兵召回,再度從沿海的斯拉夫部落和諸島嶼裡招募新的部隊,並花費資財在湖泊和內陸河流處開始構築堡壘,要堅守死自己的巢穴。

另外,在達爾馬提亞登岸的小羅傑,用遠征軍建立起一個叫“卡林西亞王國”的軍事政權,到處抓捕斯拉夫農民來充實軍隊,還宣佈定都於薩格勒布城堡;而另外個自萊斯沃諾戰役裡逃出來的祖潘貴族扎維達.奈加曼則到了扎塔北方建立起“胡姆王國”,並和波斯尼亞地區的領主結成聯盟,準備繼續負隅頑抗,畢竟當地的貴族是十分死硬的。

在這兩個新興小王國的屏障下,威尼斯人的膽子大起來,開始繼續增援都拉佐營地。

但匈牙利的阿爾摩什卻不幹,君士坦丁.伯丁授首後,他就對整個戰局喪失信心,加上教宗分裂後不管是法蘭西還是阿基坦,或者是海島上的英格蘭,都沒有太大的興致來對抗復興的新羅馬帝國,他們都有自己的利益要運作——或者說在某種層面上,教廷的這種態勢對他們來說反倒是好事,就像小孩子在大人離家後可以自由在花園裡玩耍般。

倒是有羣愛爾蘭和蘇格蘭的窮鬼貴族漂洋過海,居然一路來到托斯卡納,嚷着要保護受迫害的尤金教皇,可是“他們連齊整的鎧甲都湊不出來,裝備可能連高文的邊民都遠有不如。”

“既然連羅馬的長女都不願意拿出她的嫁妝來,就不要對窮酸的小女兒抱任何奢望。”這就是阿爾摩什的心聲,反正他拉着這支隊伍來也是爲了集中軍權,方便回去奪權的,難道要耗在這裡被高文全殺死俘虜嗎?

當亞得里亞海灰色的波浪帶來威尼斯人的船桅時,所謂的總統帥阿爾摩什卻吵鬧着要帶着軍隊離開,不願意堅守都拉佐。

威尼斯的船長們恫嚇說,根本不可能爲你提供船隻。

阿爾摩什卻反過來恫嚇所有人,要是那樣的話他願意帶着一萬二千名匈牙利士兵,直接順着艾格南迪亞大道去投降君士坦丁堡皇帝,引入那羣希臘人把城內所有友軍都殲滅掉。

沒辦法的威尼斯人只能要求阿爾摩什做出承諾,“留下一半的人下來幫助堅守都拉佐。”

原本出征時,匈牙利王科羅曼用三部分人組成了軍隊,即直屬王廷軍、巴羅貴族爲核心的州軍,還有自僱傭的庫曼、塞凱伊傭兵。現在出徵的巴羅們肯定是要回去,不願在都拉佐城耗費時間與性命的;而傭兵們最多能打順風仗,一旦局勢有變他們往往第一個怠工乃至投敵。

所以最後阿爾摩什答應把王廷軍團留下來,因爲這全是國內的小貴族組成的。

這也告訴大家個最樸實的道理:自古以來,最先倒黴的都是中產和小資。

都拉佐港口處,碼頭棧橋上擁堵滿了被阿爾摩什拋棄下來,對他“熱情咒罵”的匈牙利同胞,也有很多義憤的他國士兵,還有人用弓箭射船隻,桅杆下的阿爾摩什和巴羅們低着頭不斷要求船主儘快開船。

隨着總統帥不名譽的脫走,整個都拉佐城的士氣都跌入深淵。

第99章 新普世帝國第21章 圖拉真門第17章 官邸前第67章 犒賞第54章 以梅桑德之名第75章 皇產司黃金第91章 殺意第44章“教宗使者”第87章 鐵牆(下)第101章 普拉尼飛輪第31章 潛蹤第28章 尤多希雅來信第28章 尤多希雅來信第76章 勒令第40章 閱讀與書寫第47章 秀髮之災第30章 經行漫記第61章 畫中獸第86章 金髮灰髮?第15章 軍典條令第91章 對諾曼底伯爵的懲處第121章 調令第91章 新的商約第74章 《從軍苦樂歌》第11章 “物資”登岸第81章 通牒第32章 遺產下落第44章 試探第28章 血毯和“魚皮油”第37章 閉塞的沙漏第57章 看破第1章 馬拉什的策略第83章 再生第67章 犒賞第21章 划水和鯊魚第46章 機智的皇弟第45章 弭亂第56章 金幣旗標第105章 聖誕攻勢第46章 婚禮的警備騎士第4章 毀滅在即第49章 風暴前的平靜第49章 KUR第28章 尤多希雅來信第48章 新式戰船之力第79章 回返第23章 網開一面第71章 四日的進軍第36章 小目標第71章 四日的進軍第38章 大方舟山稱帝第20章 大彗星第50章 哲蘭第14章 小麥與石灰第33章 東谷之戰(中)第22章 進退第5章 阿鐵第96章 印刷機之神第44章 開價者第112章 送別第42章 布拉納斯的賭博心第36章 蹶撲第30章 銃決第25章 人形閘室第1章 金色天門第71章 麻煩製造者第103章 來自巴里城的信函第102章 用餐第20章 突矛第52章 亞吉授首第45章 真正退隱第2章 紅黨第75章 戰端第65章 密友第17章 小翻車魚的發明(下)第72章 宮庭血戰第29章 給安條克的回信第39章 亞美尼亞親王第45章 離去之後第99章 新普世帝國第5章 舞步裡的試探第41章 強硬第87章 無限的金庫第61章 故地第70章 勞迪西亞鷹塔第73章 火銃夾心第4章 王子和聖者第41章 官銜期貨第8章 新月戰術第38章 機動第27章 尼沙普爾(下)第51章 驚恐的卡貝阿米婭第54章 密室會議第82章 末路第68章 “正義”被驅逐第25章 兩支箭第82章 暴力遷徙第36章 西瓜第64章 猛獸之眼第19章 爵位之爭(下)
第99章 新普世帝國第21章 圖拉真門第17章 官邸前第67章 犒賞第54章 以梅桑德之名第75章 皇產司黃金第91章 殺意第44章“教宗使者”第87章 鐵牆(下)第101章 普拉尼飛輪第31章 潛蹤第28章 尤多希雅來信第28章 尤多希雅來信第76章 勒令第40章 閱讀與書寫第47章 秀髮之災第30章 經行漫記第61章 畫中獸第86章 金髮灰髮?第15章 軍典條令第91章 對諾曼底伯爵的懲處第121章 調令第91章 新的商約第74章 《從軍苦樂歌》第11章 “物資”登岸第81章 通牒第32章 遺產下落第44章 試探第28章 血毯和“魚皮油”第37章 閉塞的沙漏第57章 看破第1章 馬拉什的策略第83章 再生第67章 犒賞第21章 划水和鯊魚第46章 機智的皇弟第45章 弭亂第56章 金幣旗標第105章 聖誕攻勢第46章 婚禮的警備騎士第4章 毀滅在即第49章 風暴前的平靜第49章 KUR第28章 尤多希雅來信第48章 新式戰船之力第79章 回返第23章 網開一面第71章 四日的進軍第36章 小目標第71章 四日的進軍第38章 大方舟山稱帝第20章 大彗星第50章 哲蘭第14章 小麥與石灰第33章 東谷之戰(中)第22章 進退第5章 阿鐵第96章 印刷機之神第44章 開價者第112章 送別第42章 布拉納斯的賭博心第36章 蹶撲第30章 銃決第25章 人形閘室第1章 金色天門第71章 麻煩製造者第103章 來自巴里城的信函第102章 用餐第20章 突矛第52章 亞吉授首第45章 真正退隱第2章 紅黨第75章 戰端第65章 密友第17章 小翻車魚的發明(下)第72章 宮庭血戰第29章 給安條克的回信第39章 亞美尼亞親王第45章 離去之後第99章 新普世帝國第5章 舞步裡的試探第41章 強硬第87章 無限的金庫第61章 故地第70章 勞迪西亞鷹塔第73章 火銃夾心第4章 王子和聖者第41章 官銜期貨第8章 新月戰術第38章 機動第27章 尼沙普爾(下)第51章 驚恐的卡貝阿米婭第54章 密室會議第82章 末路第68章 “正義”被驅逐第25章 兩支箭第82章 暴力遷徙第36章 西瓜第64章 猛獸之眼第19章 爵位之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