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應賭

上首太子轉頭對上官筠笑了笑,顯然是徵詢的神色,上官筠搖頭對上官麟笑道:“哥哥還是另請旁人吧。”衆人一笑,顯然知道上官筠之意是勝之不武。

五經和說文、字林、爾雅都是國子監和太學必學的,這席上大部分人都是國子監讀過的,自然大部分都通讀過,但要說只要讀出上句便要背出下句,卻非下苦功不可,這些貴族子弟,又有多少個敢誇口,但上官筠卻不同,她生在世家,上官謙一手教養長大,又在國子監裡讀書,學識算得上佼佼者。但這名侍婢既然敢提出來,那必也是有幾分把握的,上官筠若是贏了,衆人只道他們兄妹聯手哄人家的珠子,若是不慎輸了,就更讓人踩着上官筠的名聲上位,上官筠一貫明敏聰慧,自然不會出面去和一個侍婢對賭。

只是上官筠不出面,這滿堂賓客,又有誰會願意和一個女子對賭?

上官麟摸了摸頭,有些爲難道:“那我出去找個清客來?”

席上忽然一個青衣書生站起來道:“願爲上官公子應賭。”這人年約四五十歲,兩邊顴骨甚高,薄脣利眼,身上枯瘦,看起來不甚可親,似是有些恃才兀傲的樣子。

李知璧顯然怔了怔,笑道:“原來是宋霑先生,宋先生能出面,那是最好不過的。”上官麟也大喜上前一作揖道:“勞煩宋公出面!無論輸贏,事後必有重酬!”

趙樸真沒聽過他的名字,但看旁人竊竊私語:“今兒這個拗棍怎麼也來了,平時不是一貫又臭又硬麼。”

果然只看到那宋先生傲然道:“我可不是爲了你那勞什子珠子,我看這小娃娃有點意思,這滿堂朱紫,我看通讀過四書五經的也沒幾個,更別說背出來,可憐女娃娃,得個珠子被人說明珠暗投,和人賭書又配不上,輸了合該給貴人墊腳,贏了怕人說有心計。”居然一副悖謬乖張的樣子。

一時堂上有人忍不住笑出聲來,上官筠窘得滿臉通紅,李知璧溫和解釋道:“宋先生誤會了。”

宋先生卻也不給李知璧面子,直接轉頭對趙樸真道:“女娃娃也別以爲我就會讓你,書我可是倒背如流,你若是輸了,那是你學藝不精自取其辱,下去自己好好再學學,下次知道遇到這種事就別想着出頭露臉,乖乖把寶物捧出來,你家主子也不爲難假裝慈善,大家皆大歡喜。”

趙樸真向前一步作揖:“請先生指教。”

宋先生手一擡:“請太子和王爺選書出題吧。”

李知璧顯然也是早聽說過這位名聲在外的宋先生,看向李知珉道:“珉弟看選什麼書?”

李知珉謙讓:“是我府上的侍女提出的賭書,這書還是由太子殿下選吧。”

李知璧也不再推讓,只是笑着讓人送來了五經來,看了下道:“《春秋左氏傳》有些晦澀,不如就還是《禮記》吧?”

李知珉點頭:“就依太子所言。”

李知璧拿起其中一冊,隨手一翻翻到一頁,遞給身側的李知珉,李知珉就着上頭的內容念道:“君子之居恆當戶,寢恆東首——”

宋先生揚眉道:“——若有疾風迅雷甚雨,則必變,雖夜必興,衣服冠而坐。”

李知珉點頭,又隨手翻了一頁,轉給李知璧,李知璧也依樣念道:“士不衣織,無君者不貳採——”

趙樸真站前一步,揚眉誦道:“——衣正色,裳間色。非列採不入公門,振絺綌不公門,表裘不入公門,襲裘不入公門。”

如此輪換,不多時,上首太子和秦王輪流考問,下邊輪流應答,都是應聲而誦,琅琅熟極,竟沒一絲停頓,漸漸滿堂都安靜了下來,只看他們二人輪流背誦,太子和秦王顯然也開始意外,有意識的挑一些艱澀冷僻的句子考問,然而竟然也未難住他們,後來太子看難不住他們,索性也把《春秋左氏傳》也拿出來考問起來,卻仍然並未難住他們。

“等等”,宋霑忽然說道,“皋陶、庭堅之祀,這裡的‘之’不應該是‘不’嗎?”

堂下也人人交頭接耳,趙樸真略一思忖:“《左傳會箋》註疏此處應爲形近訛誤,我也以爲如此。”

宋霑詫異:“《左傳會箋》?傳言扶桑遊學大儒竹添光鴻有著述傳世,卻未見得其全書,你在那裡看過?”他看向秦王:“王爺得藏此書?”

李知珉搖了搖頭。

趙樸真坦然道:“我曾在內藏嫏嬛書庫當差,有幸看過此書。”

宋霑忽然彷彿十分遺憾地嘆了口氣:“傳言聖後有嫏嬛書庫,內藏珍籍無數,可惜!此生只怕無緣得見!”

李知璧道:“先生如有意,孤可稟告皇上。”宋霑搖了搖頭,趙樸真在一旁道:“先生若不嫌棄,我可默誦抄寫給您”。她若是之前沒有賭書之前說這話,衆人只不會信,她如今一說,衆人卻都不由相信她真有此本事。

宋霑眼前一亮,點頭道:“那就有勞姑娘了!”一邊又溫和道:“竹添光鴻雖然在左氏春秋上考證良多,頗有名望,但未必都是全對,此處雖有爭議,但姑娘不必科考,只管存疑,待來日見多識廣,再確定是否是訛誤。”

趙樸真微微曲膝道:“多謝先生指教。”

宋霑卻又回頭對太子和上官麟說道:“此賭我不如她,已是輸了,我甘願認輸。上官公子若是不服,可再另請高明。”

一時堂上愕然,宋霑卻也不再繼續,只是團團一揖便下去,此時上官筠已站起來對李知璧和李知珉施禮道:“太子殿下、王爺殿下,這賭約就此作罷,我和哥哥認輸了,這位尚宮蘭質蕙心,秦王殿下賜珠,正是慧眼識人,還請秦王殿下和這位尚宮莫要怪罪哥哥莽撞唐突。”

一番話說得落落大方,她耳廓微紅,想其實已是極窘,但是仍是忍着羞替兄長道歉,而上官麟之前一直微微有些發呆的樣子看着趙樸真出神,這時候才反應過來,有些尷尬地笑道:“願賭服輸,珠子不要便是了,只是這位尚宮……能否也替我抄一本剛纔提到的這書?”

衆人忍不住捂嘴,他又忙忙描補:“我會給報酬的!我就是……最近惹了我爹不快活,看宋先生既然如此推崇這本書,弄來孝敬我爹也好。”

趙樸真轉頭看向李知珉,看他點頭讚許,便曲膝點頭道:“上官公子有命,自當遵從。”說完又向李知珉屈膝告退,自下去回了華章樓。

宴散後太子卻沒有走,和上官筠留了下來,李知珉便請了他們在華章樓處,趙樸真安排着茶水之時,聽到上官筠在對李知珉說話:“今兒是我哥哥冒撞了,還請秦王殿下莫要和他莽人一般計較,他平日裡也沒這麼魯莽,只是這些日子呆性子發了,整日裡在家發作下邊人,那日還和我爹爹衝撞,也不知爲了什麼事吵了起來,書房聽說都摔壞了一套瓷器……”

李知珉微笑道:“上官公子赤子之心,天真爛漫,本王見之心喜,如何會怪罪?上官小姐切莫自責太甚。”

上官筠微笑:“感謝王爺不罪之恩。”

李知璧笑道:“珉弟爲人謙厚,最是和氣不過的。”一邊又轉頭對李知珉笑道:“上官麟這性子也是魯直隨性得很,上官家世家子弟,代代都是詩書風流,性子也都極是斯文儒雅的,偏偏出來這麼個人,不愛讀書,整日裡臂鷹走狗,騁馬鬥雞的,這次雖然莽撞了些,卻也實是一片愛妹之心。”

上官筠搖頭笑道:“因着母親過世時他已懂事,猝然失了母親,病了一場,家裡長輩當時憐惜他,也就縱容了他些,沒想到後來卻漸漸恣意隨性起來,只不愛讀書,看到書就頭疼,爹爹下死手管過幾次,打得動不了也沒改過來,祖母護着哭了幾次,加上爹爹也沒有續絃的心,就這一根獨苗,到底最後還是由着他了,只求他不犯法,好好安生便好了。”

李知珉笑道:“讀書雖是正道,但若是爲國效勞,也未必只看讀書,我看上官公子極有習武的天分,來日從戎也是可以的。”

上官筠道:“是,我爹也是打算給他謀個蔭職,打算送他去羽林營裡去管束管束,也省的他在京裡和其他浪蕩子弟整日閒着生事。”

李知璧笑道:“我看令尊也是太嚴了些,其實令兄雖然隨性些,卻十分有孝心,平日裡也是一心護着你,並沒有什麼壞心,何至於如此苛責。”

才說了幾句,門口卻有人通稟:“王爺,齊王殿下和臨汝公主聽說太子殿下和上官小姐還在,想進來敘話。”

李知珉看向李知璧,他是太子,合該他同意,李知璧已笑道:“快請。”

齊王李知璞和臨汝公主李若璇走了進來向李知璧行禮,上官筠也連忙站起來,李知璧制止他們,笑道:“自家兄弟姐妹,也都是熟慣的,不必拘禮了。”

李若璇果然十分親熱地拉了正要行禮的上官筠笑道:“今兒都沒找到和姐姐說話的機會,好不容易散了宴想和姐姐說句話,他們又說你和太子哥哥來找皇兄了。”

上官筠和她交好,笑道:“勞公主牽掛了,還不是我那哥哥,莽撞冒犯了秦王殿下,我只能央了太子殿下居中搭橋,給殿下賠罪呢。”

李若璇道:“早知道你喜歡這珠子,那天皇兄給我我就拿了送你——也不是什麼稀罕物。”

上官筠滿臉慚愧笑道:“公主莫要再提,總是哥哥和我的不是。”

李若璇看了眼李知珉,心裡微微有些不滿,御賜之物,何等珍貴,居然真的就隨手賞給身邊侍婢,上官世家大族,更該着意結交,偏偏任由太子和上官筠交好,大好機會輕輕放過,難怪母后恨鐵不成鋼,氣得日日憂心。但這話不好當着太子面說,她年紀尚幼,卻頗爲老成,直接道:“皇兄在這上頭不太留心,心又軟,一貫縱容下人慣了。”又看了眼趙樸真,冷冷道:“叫我說,別以爲是母后賜下的女官,自己有那麼幾分才氣,皇兄又心軟寬厚,便自恃才高起來,再怎麼也是皇家婢罷了,莫說一顆珠子,就是你整個人都是我們皇家的,才高又如何,能高過外邊的相公們嗎?不要給你點面子,便就自高自大,轄制起主子來了。”

趙樸真垂頭不語,上官筠忙笑道:“這又怎麼說,公主萬萬別爲我又生了氣,更別發作,原是我們的不是,倒連累了這位尚宮。”

李若璇冷笑了聲,到底沒有繼續,李知珉只不說話,李知璧看氣氛又僵了,笑着又問齊王李知璞功課,李知璞性子也是極隨和的,一應一答,把話題說開不提。

第127章 先生第137章 分歧第189章 借銀第26章 再問第145章 發動第106章 舌劍第181章 國破第171章 傾吐第158章 靜好第164章 往事第113章 牽線第118章 無家第172章 會面第75章 陪同第180章 行刺第4章 私語第84章 投石第60章 劫道第3章 第3章 噩夢第61章 震動第54章 喬裝第100章 迷夜第180章 行刺第6章 偷食第3章 第3章 噩夢第5章 母訓第97章 蛛絲第28章 藍箏第76章 製衣第140章 修園第219章第16章 碎語第151章 奪食第190章 發現第145章 發動第146章 皇孫第14章 落水第20章 同情第76章 製衣第72章 騎馬第206章 頌聖第120章 侍妾第130章 施虐第189章 借銀第149章 上香第170章 密信第53章 路途第161章 父母第188章 侍疾第2章 再見第84章 投石第19章 買珠第217章 恨意第122章 小像第197章 冷嘲第83章 使者第124章 相敬第79章 看畫第41章 表妹第200章 馬骨第201章 清洗第104章 驚覺第177章 大亂第23章 拜師第111章 龍肝第110章 土司第122章 小像第96章 媵妾第45章 彈劾第30章 羽林第182章 登基第47章 微服第2章 再見第93章 清靜第188章 侍疾第66章 火災第21章 賭書第223章毒藥第203章 壽禮第131章 女舉第44章 王家第35章 生產第150章 擄走第218章 清算第41章 表妹第132章 應試第111章 龍肝第206章 頌聖第119章 失蹤第182章 登基第148章 秋闈第168章 籠絡第101章 同牀第114章 指路第99章 禮成第94章 密約第145章 發動第214章 夫妻第16章 碎語
第127章 先生第137章 分歧第189章 借銀第26章 再問第145章 發動第106章 舌劍第181章 國破第171章 傾吐第158章 靜好第164章 往事第113章 牽線第118章 無家第172章 會面第75章 陪同第180章 行刺第4章 私語第84章 投石第60章 劫道第3章 第3章 噩夢第61章 震動第54章 喬裝第100章 迷夜第180章 行刺第6章 偷食第3章 第3章 噩夢第5章 母訓第97章 蛛絲第28章 藍箏第76章 製衣第140章 修園第219章第16章 碎語第151章 奪食第190章 發現第145章 發動第146章 皇孫第14章 落水第20章 同情第76章 製衣第72章 騎馬第206章 頌聖第120章 侍妾第130章 施虐第189章 借銀第149章 上香第170章 密信第53章 路途第161章 父母第188章 侍疾第2章 再見第84章 投石第19章 買珠第217章 恨意第122章 小像第197章 冷嘲第83章 使者第124章 相敬第79章 看畫第41章 表妹第200章 馬骨第201章 清洗第104章 驚覺第177章 大亂第23章 拜師第111章 龍肝第110章 土司第122章 小像第96章 媵妾第45章 彈劾第30章 羽林第182章 登基第47章 微服第2章 再見第93章 清靜第188章 侍疾第66章 火災第21章 賭書第223章毒藥第203章 壽禮第131章 女舉第44章 王家第35章 生產第150章 擄走第218章 清算第41章 表妹第132章 應試第111章 龍肝第206章 頌聖第119章 失蹤第182章 登基第148章 秋闈第168章 籠絡第101章 同牀第114章 指路第99章 禮成第94章 密約第145章 發動第214章 夫妻第16章 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