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藉口(下)

福熙元帥雖然不是混政壇的老手,可是,卻有着這方面的潛力,他把英國人的動向猜了個八九不離十。沒錯,英國是與同盟國各老大之間進行了接觸,而且,還挺有成效的。

早在上個月底,得知戴高樂被軍方軟禁之後,布萊爾就知道這仗已經沒有打下去的必要了,他得想辦法與同盟國講和,爭取儘可能好的投降條件。正如福熙元帥所料的那樣,英國表現上看起來還相當風光,國內沒有遭到攻擊,聯合艦隊中的主力也從敦刻爾克之戰中逃了出來,而且,其精銳部隊大部分還存在,只不過一直呆在法國而已。就連大英帝國的公民們也一直認爲,戰爭雖然處於劣勢,可是,離分出勝負還早着呢,起碼得再打上一年半載的,說不定更長時間。可是,只有布萊爾首相以及軍界、政界的一衆高官知道,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已經真正地日落西山了,戰爭對國家已經造成了相當大的破壞。

戰爭初期,英帝參戰的部隊只有七八十萬,其它部隊都是從各殖民地那裡徵集來的,換句話說,英國是在用奴才來打仗,從而爲自己取得戰爭利益。仗打了兩年多,這種策略都進行得相當不錯,而且,大英帝國的經濟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英國人以戰爭爲藉口,在各大殖民地大肆搜刮財富,其搜刮的程度比戰前狠了好幾倍。不但如此,英國人還趁機逼各殖民地的人民捐款以支持戰爭,其主力戰艦中,就有不少是由各殖民地人民捐款建造的。如戰列艦“馬來西亞”號等等。這些個殖民地人民即出錢又出兵。整個國民生活下降了好幾個檔次,卻讓英國人高高興興地躲在英倫三島數鈔票,日子過得不知道有多舒坦了。可是。中國人一參與進來,啥事情都變樣了。中國跟德國不一樣,德國被幾個協約國大國包圍着,他們只能乖乖地與協約國各老大硬打到底,對協約國各老大的海外殖民地一點兒辦法也沒有。可是,中國本來就是亞洲國家,而且有着強大到了可怕程度地新型海軍。他們一旦出面爭奪起殖民地來,那簡直一爭一個準。對英法等國來說,殖民地是他們地血液,沒有了血液,主體就會漸漸地枯萎甚至於死亡,可以說,中國人的這一招,正好打在英法等國的腰眼上了。果然,隨着戰爭地進行。英法等國的海外殖民地一個一個地落入中國人手中,英法兩國的國內形勢也越來越艱難,英國人也只能不斷地動員本土人民參加軍隊,其國內的經濟一落千丈。等到美國看到勢頭不對,強行退出協約國的時候,英國人再度喪失了一個相當龐大的物質來源基地。那日子過得就更加不堪了。法國還好一些,其國內的礦藏分佈本來就相當廣泛,自給自足是不可能了,如果加大生產,還可以勉強再維持上幾年。可是,英國國內礦藏,早在工業革命地時候。就被貪婪的資本家們挖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沒有多大開採價值的礦藏,勉勉強強維持了兩三年之後。終於在一九一九年初產生了相當惡劣的後果。工廠的開工能力是有,可是,沒有原料,沒有能源,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軍隊一點一點地衰弱下去,看着大英帝國一點一點地衰弱下去。

得知法國總統戴高樂被軟禁之後,布萊爾的腳後跟都變得冰涼了。戰事最最緊張的時候,法國軍方來了這麼一着,擺明了是一種不管不顧、硬拼到底地沒有任何大局觀念的做法,根本就沒有考慮到此事一旦宣揚出去,對整個戰局將會造成多大的影響。而且,法國軍方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不但沒有向英國方面透露半點兒信息,還想方設法瞞着英國人,一付不蒙白不蒙的樣子,福熙元帥的意思相當明白,他們還得讓英國人爲保衛法國而流盡鮮血。老奸巨滑地布萊爾,既然已經看到了戰爭的結局,顯然是不願意任由福熙元帥擺佈。

七月一號,布萊爾就派大英帝國駐瑞士大使薩道義秘密潛入了德國。這個薩道義,在中國人那兒是掛了號的,當年八國聯軍侵華,他做爲大英帝國便宜從事全權大臣,在強逼大清朝簽訂《辛丑條約》時,可是立了大功。當年的薩道義,意氣風發,口舌流利,一番強硬態度,把大清朝的談判大臣們逼得幾天幾夜睡不着覺。要不是共和軍突然橫空出世,那份完全可以載入史冊的條約成了廢紙,薩道義說不定會成爲大英帝國的英雄人物,而被英國人永久地崇拜着。只是,在簽約時,薩道義自作主張,硬逼着大清朝以林氐家族八個人地人頭換八千萬兩銀子,從而導致整個世界發生了巨大地變化。當然,如果沒有薩道義,這個世界的變化也是不可更改地,可是,很多英國人卻把中華共和國的崛起,全歸罪於薩道義的臨機一動,這使得十九年來,薩道義在英國的日子如過街的老鼠一樣,人人喊打,過得不知道有多艱難了。

戰前,由於薩道義那豐富的外交經驗,布萊爾把他派到瑞士去當大使,當然,也是爲了讓他逃脫在倫敦的苦日子。瑞士做爲自稱的永久中立國,在大仗爆發後,處於相當微妙的地位。瑞士與兩大戰爭集團都交好,與兩大戰爭集團都有政治和經濟上的來往,賺足了戰爭財,同時,也負擔着調和兩大戰爭集團的任務。在這樣一個地方當大使,顯然需要有極豐富的外交能力和極強硬的外交態度,而這兩點,薩道義都具備了。薩道義在這個職務上做得相當的好,爲大英帝國爭得了不少利益。只是,隨着戰爭的進程,協約國的日子越來越難過,而瑞士的態度也有了微妙的變化。到上個月底,瑞士終於頂不住同盟國那越來越強大的壓力,不得不宣佈同意同盟國借道,這使得薩道義那好不容易取得的一些成績再度化爲流水。

可是,畢竟是多年的老外交官了,大英帝國對薩道義還是相當器重的,這回,把與同盟國各老大聯繫的重任交給了他。其實,布萊爾這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啊。現在,大英帝國在歐洲的發言人越來越少,歐洲仍然與他保持關係並且有着一定勢力的國家已經基本上沒有了,大部分國家不是宣佈兩不相幫、禁止英國人在本國進行有關此類的外交活動,就是已經被同盟國佔領,或者投入了同盟國的懷抱,而且,英國人實在是頂風臭上十萬裡了,在歐洲國家的眼裡,英國人也沒有多少信用可講,他們也不想着幫這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細數了一下,現在英國駐歐洲的幾個大使中,也就薩道義最適合擔當這份重任了。第一,瑞士表現上還是個中立國,從瑞士到法國或者到德國,路子都還沒有斷。第二,薩道義是這些個大使中唯一的一箇中國通,要不然,他當年也不會被派去大清朝當全權大使了。布萊爾知道,要想與同盟國講和,中國是關鍵,如果中國人不同意,就算德國等幾個歐洲國家同意了也是白搭,畢竟同盟國大部分盟國都聽中國人的,就連歐洲的奧匈帝國,現在也漸漸與中國人走得越來越近了,所以,薩道義這個中國通,多少可以派上一些用場。當然,布萊爾也知道,這個薩道義與中國人的關係不怎麼樣,當年他的表演太出色了,出色到中國人想要把他抓了燒烤的程度,可是,事到如今,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薩道義果然不負重望,於七月一日那天,在當地英國間諜的幫助下,逃過了法國人的監視,偷偷地進入了德國,七月四日抵達柏林,並與還呆在柏林的一些英國人取得了聯繫,還得到了駐柏林一些國家大使的幫助。當然,德國人對薩道義的到來一清二楚,而且,也知道薩道義來此要幹什麼,只是,他們一句話也沒有說,甚至於在很多時候還大開綠燈,使薩道義的行程更加順利。要不然,現在德國國內已經實行了軍管,薩道義這樣一個大名人,怎麼可能無驚無險地進入德國並在短時間內到達柏林呢?

七月五日,薩道義與德國外交部的一些官員取得了聯繫,並表達了大英帝國想盡快結束戰爭的意願。德國外交部官員默許了薩道義在柏林的行動,並主動幫助他聯繫上了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和保加利亞王國的外交人員。當然,在事情還沒有着落之前,薩道義不敢主動去聯繫中國人,他可知道,中國人心裡恨自己,恨得咬牙切齒的,要是沒有其它三個國家出面,說不定中國人一見到自己就把自己給逮了,那時候,別說任務完成不了,就是自己的小命也保不住了,德國人顯然不會爲了自己這條小命而與中國方面鬧摩擦。

第6章 美太平洋艦隊的覆滅(上)第28章 聯軍司令(下)第95章 歐洲戰爭結束(上)第22章 烏克蘭效應(中)第42章 勾心鬥角(下)第8章 輕取海參崴(上)第11章 鬥智(上)第48章 海蛇行動(上)第10章 布爾格之戰(下)第19章 收復天津(3)第50章 登陸(中)第86章 法國新總統(下)第46章 惑敵之策(下)第29章 特種兵出擊(上)第16章 海上攔截(上)第9章 輕取海參崴(中)第10章 鬼子的反擊(10)第35章 中途島海戰(上)第43章 盟友間的交鋒(中)第18章 上京祝壽(3)第38章 德里郊外(下)第43章 意大利人之夜(下)第22章 關門打狗(上)第47章 初見潛艇第二十六章第18章 收復天津(2)第6章 坦克現身(中)第16章 電報交鋒第14章 機會來了(上)第40章 香港迴歸(上)第11章 出賣(下)第53章 狼與狽(上)第13章 天津之戰(9)第45章 勝利果實(五)第30章 軍人感情第6章 攻打北京(3)第23章 關門打狗(中)第41章 火燒德里(下)第24章 關門打狗(下)第38章 窮途末路(中)第21章 犬養太朗(1)第22章 孤注一擲(中)第4章 日本投降(4)第23章 關門打狗(中)第35章 將星墜落(上)第31章 特種兵出擊(下)第22章 盧森堡之戰(上)第42章 波羅的海大海戰(上)第43章 意大利人之夜(下)第1章 進攻伏爾加格勒(上)第7章 承德之役(14)第36章 反攻敦刻爾克(中)第18章 反擊(下)第48章 絕望(中)第44章 戰後總結(1)第41章 勾心鬥角(上)第12章 軍費,軍費第20章 出乎意料的空襲(下)第25章 攻佔種子島(1)第8章 鏈式反應第9章 煸動謀反(2)第11章 科涅夫斯基的疑惑第28章 不一樣的意大利人(上)第10章 鬼子的反擊(10)第19章 日本內亂(中)第42章 明碼標價(上)第32章 仁慈,也是有回報的(中)第39章 秋風掃落葉(下)第37章 收復臺灣(7)第34章 坦克前進(上)第21章 陸軍重組第15章 攻打袁世凱(1)第5章 承德之役(12)第18章 海上攔截(下)第88章 莎朗來訪(上)第33章 徐福之墓(上)第41章 收復臺灣(11)第7章 出擊(上)第57章 衝突忽起(下)第42章 盟友間的交鋒(上)第4章 朝鮮人的第一次戰鬥(上)第33章 美國人的強攻(下)第20章 逃向盧森堡(上)第44章 勝利果實(四)第16章 海上攔截(上)第25章 克里斯諾亞爾斯克的陷落第1章 進攻伏爾加格勒(上)第1章 進攻伏爾加格勒(上)第11章 天津之戰(7)第2章 意大利部隊的用處第39章 窮途末路(下)第5章 承德之役(12)第6章 戰前會議(11)第12章 建國(1)第5章 普塔勒姆的大火(上)第25章 戰前會議(5)第5章 解釋來歷第32章 陳一的生意經(下)第36章 談判(上)第9章 記者招待會(2)
第6章 美太平洋艦隊的覆滅(上)第28章 聯軍司令(下)第95章 歐洲戰爭結束(上)第22章 烏克蘭效應(中)第42章 勾心鬥角(下)第8章 輕取海參崴(上)第11章 鬥智(上)第48章 海蛇行動(上)第10章 布爾格之戰(下)第19章 收復天津(3)第50章 登陸(中)第86章 法國新總統(下)第46章 惑敵之策(下)第29章 特種兵出擊(上)第16章 海上攔截(上)第9章 輕取海參崴(中)第10章 鬼子的反擊(10)第35章 中途島海戰(上)第43章 盟友間的交鋒(中)第18章 上京祝壽(3)第38章 德里郊外(下)第43章 意大利人之夜(下)第22章 關門打狗(上)第47章 初見潛艇第二十六章第18章 收復天津(2)第6章 坦克現身(中)第16章 電報交鋒第14章 機會來了(上)第40章 香港迴歸(上)第11章 出賣(下)第53章 狼與狽(上)第13章 天津之戰(9)第45章 勝利果實(五)第30章 軍人感情第6章 攻打北京(3)第23章 關門打狗(中)第41章 火燒德里(下)第24章 關門打狗(下)第38章 窮途末路(中)第21章 犬養太朗(1)第22章 孤注一擲(中)第4章 日本投降(4)第23章 關門打狗(中)第35章 將星墜落(上)第31章 特種兵出擊(下)第22章 盧森堡之戰(上)第42章 波羅的海大海戰(上)第43章 意大利人之夜(下)第1章 進攻伏爾加格勒(上)第7章 承德之役(14)第36章 反攻敦刻爾克(中)第18章 反擊(下)第48章 絕望(中)第44章 戰後總結(1)第41章 勾心鬥角(上)第12章 軍費,軍費第20章 出乎意料的空襲(下)第25章 攻佔種子島(1)第8章 鏈式反應第9章 煸動謀反(2)第11章 科涅夫斯基的疑惑第28章 不一樣的意大利人(上)第10章 鬼子的反擊(10)第19章 日本內亂(中)第42章 明碼標價(上)第32章 仁慈,也是有回報的(中)第39章 秋風掃落葉(下)第37章 收復臺灣(7)第34章 坦克前進(上)第21章 陸軍重組第15章 攻打袁世凱(1)第5章 承德之役(12)第18章 海上攔截(下)第88章 莎朗來訪(上)第33章 徐福之墓(上)第41章 收復臺灣(11)第7章 出擊(上)第57章 衝突忽起(下)第42章 盟友間的交鋒(上)第4章 朝鮮人的第一次戰鬥(上)第33章 美國人的強攻(下)第20章 逃向盧森堡(上)第44章 勝利果實(四)第16章 海上攔截(上)第25章 克里斯諾亞爾斯克的陷落第1章 進攻伏爾加格勒(上)第1章 進攻伏爾加格勒(上)第11章 天津之戰(7)第2章 意大利部隊的用處第39章 窮途末路(下)第5章 承德之役(12)第6章 戰前會議(11)第12章 建國(1)第5章 普塔勒姆的大火(上)第25章 戰前會議(5)第5章 解釋來歷第32章 陳一的生意經(下)第36章 談判(上)第9章 記者招待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