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九章 軸心

然而另一方面,憑藉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體系,有意或無意的向“造終產機、自給自足”的前景邁進,歷史上頭一次,資本的代理人有了反抗職責的機會,在謀劃策略時,越來越有條件、有資格謀取私利,而不必再殫精竭慮的爲資本增值而捨身賣命。

對資本的擴大再生產,也越來越不感興趣。

或者,即便出於貪婪、或者野心,想要掌控更大的資本,在當今時代IT橫行的大勢之下,也只需要僱傭少數專業人才、資深專家,就能進行從傳統計算機領域到“自產機”研發製造的投資。

至於其他大多數勞動者,他們的技能,乃至於勞動力,對有產者而言已失去意義。

進而,在這些傢伙眼中,也就成爲了無用的廢物。

一邊忌憚着大多數,因聯邦民衆的怒火萬丈而心驚,一邊又被時代裹挾,將社會中大多數人視作累贅,因緊急狀態而暫時迴避了投票的聯邦政府,其政策與行爲,仍不免充斥着大量的互相矛盾。

但不管怎樣矛盾,大趨勢卻是一定的:

隨着IT不斷滲透社會,崗位,會越來越少,無事可做、生活無着的勞動者,則會越來越多。

出於對信息技術領域的深刻理解,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這一判斷,方然是很容易思考並得出,也確信這未來遲早會來。

但是在基礎研發組,偶爾爲之的閒談,卻讓他發現很多人並不這麼認爲。

赫伯特*西蒙,之前在與這位項目負責人打交道時,方然就隱約意識到,身爲FSCIM專家組成員、信息描述與處理領域資深專家的西蒙先生,對這一切自有深刻的洞察,不僅如此,也願意將想法分享給給基礎研發組的年輕人。

但是說者有心,聽者,卻不一定能理解透徹。

身在信息技術領域,從事底層構建的設計、實現,在“國際商用機器”工作的年輕人,可想而知,都具有一流的頭腦和思維,事實卻證明,一個人在專業技術領域成就斐然,並不意味着在社會人文領域,也會有同樣深邃的分析與洞察。

工作中,閒談時,方然不止一次聽同事們談及,人工智能的發展會怎樣改變世界。

這其中,固然有不少人看法與自己相近,認爲一大批人將因爲AI而失業、就像眼前正在發生的那樣,但也有些人,看法就非常樂觀,非但如此,還援引歷史上的幾次工業革命,論證當今時代的信息技術變革,也會像以往每一次技術革命那樣,帶來更多就業崗位,讓文明更加繁榮。

這種看法,到底荒謬在哪裡,方然一早就看得明明白白,他也不想參與辯論。

畢竟,就在這些滔滔不絕、似乎對世界未來充滿信心的同僚裡,會不會潛藏着“同類”,他並無多少分辨的把握。

不過和幾年前相比,自己的閱歷,見識,顯然又有了長足的進步,對“信息技術革命”的理解,也比年輕人更近了一步,讓他意識到這喧囂的自動化、智能化浪潮裡,究竟蘊含着怎樣的基本矛盾。

崗位競爭,AI持續將人取代,這些都只是表象。

深層次的原因,在於人類社會的運行規則,即便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本質上,卻仍然與動物羣體有某種微妙的相似性。

即便這微妙的相似性,所體現的規律,在當今時代似乎已被絕大多數人遺忘;

但規律始終是存在的,看不見,並不代表其就不存在。

從古到今,一切人類文明的組織形態,向上追溯到久遠的原始社會末期,當暴力爲羣體中一部分人、甚或是一小部分人所壟斷,其他所有人的生活,乃至於生存,就完全被捏在暴力掌控者的手上。

說的更直白一點,對未掌控暴力、未擁有暴力的個體來說,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天經地義、自然而然的。

除非暴力掌控者,出於種種考慮而格外開恩,否則,就連“活着”這麼一件自然而然、天經地義的事,都不見得能做到,更常見的,則是在大災年份成批餓斃,或者在揭竿而起的鬥爭中沙場喪命。

這種情形,不需要追溯到多麼久遠的上古時代,至多在幾百年前,蓋亞表面的各人類文明都是這樣的一種態勢:封建時代的貧苦農民,僅僅出於納糧當差的能力而被允許生存,一旦這種能力喪失、或者不再被需要,其性命則如同草芥,可以被暴力機器任意擺佈,以任何微不足道的理由橫加抹殺。

黑暗而殘酷的現實,折射出的,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

生而爲人,如同一切動物,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沒有任何東西是不需要爭取、鬥爭,就可以如雨水般自然而然、從天而降的。

道理,如此淺顯,短短几十年、至多不過一百餘年的繁華光景,就讓很多人將其拋諸腦後。

正彷彿,踏着科技進步的階梯,人類社會已脫胎換骨、徹底告別了野蠻與愚昧,人的自由得以張揚,世界大同就在眼前——

直到面對AI戰鬥機器人的黑洞洞槍口,幻夢,纔會一夕破碎。

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的繁榮,不言而喻,能極大提升人類世界的生產力水平,在脫離現實的幻想層面,也的確能夠將無數人從繁重、枯燥、有損健康的辛勞中解放出來,張開雙臂擁抱更加光明的前途。

然而與理論推導相反,現實世界裡,這一天卻註定不會降臨。

一切問題的焦點在於,生產過程,當今世界運轉的軸心,並不是爲滿足一切人的生活所需,而是以滿足有產者、統治者的欲-望,作爲最本質的訴求。

一切生產過程的產品,其中,滿足頂層需求的那些奢靡之物,纔是這龐大生產體系之所以轟隆隆運轉的,最根本的目標。

從這一角度,在聯邦,絕大多數生產,都不過是這體系轟然運作的餘波;

只有像長島別墅,羅爾斯*羅伊斯大型轎車,光芒四射的真絲鑲鑽曳地晚禮服,和填充其中的搖曳身姿,

纔是讓整個世界忙忙碌碌,旋轉不停的軸心。

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二十章 分裂第四五〇章 轉移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三七六章 隔絕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六二〇章 兩線第三七一章 羅斯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六一〇章 海軍第一九一章 防禦第三十七章 告誡第七十章 遷徙第八章 無限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五一七章 偵查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五一一章 差異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六十四章 重組第五二三章 盤桓第十四章 適者第四八八章 憤怒第四四四章 囚徒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七三七章 物性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六九四章 同類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二十章 分裂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四八七章 替代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四六〇章 理由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八十六章 儀式第一四二章 重任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一九九章 領域第六七〇章 選擇第五三一章 獨斷第七五二章 解除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一一二章 手段第七九四章 皁色第三一八章 消耗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六五六章 身後第八三七章 快樂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一七二章 意義第三二三章 冷僻第八二六章 光斑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一五五章 保密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八四五章 限制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一〇四章 依賴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五六六章 海默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二六五章 金融第二三四章 無用
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二十章 分裂第四五〇章 轉移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三七六章 隔絕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六二〇章 兩線第三七一章 羅斯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六一〇章 海軍第一九一章 防禦第三十七章 告誡第七十章 遷徙第八章 無限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五一七章 偵查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五一一章 差異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六十四章 重組第五二三章 盤桓第十四章 適者第四八八章 憤怒第四四四章 囚徒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七三七章 物性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六九四章 同類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二十章 分裂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四八七章 替代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四六〇章 理由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八十六章 儀式第一四二章 重任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一九九章 領域第六七〇章 選擇第五三一章 獨斷第七五二章 解除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一一二章 手段第七九四章 皁色第三一八章 消耗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六五六章 身後第八三七章 快樂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一七二章 意義第三二三章 冷僻第八二六章 光斑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一五五章 保密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八四五章 限制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一〇四章 依賴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五六六章 海默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二六五章 金融第二三四章 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