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八章 人口

機器,一般而言,總是會越造越多,越來越物美又價廉的。

然而另一方面,人類士兵的“原材料”,聯邦社會中生活着的三億民衆,未來的代際更替則值得憂慮。

身在IBM夏洛特研發中心,兼具宅男與員工的雙重身份而極少出門,透過屏幕窺視公司內網乃至整個人類世界,大半年來,方然甚至一次都沒邁出研發中心的大門,對聯邦社會,也很缺乏直觀的感受和體驗。

即便如此,從網絡截取的統計數據,卻一定是真實的。

聯邦的政-府機構,一般而言,發佈的數據多少都會有水分,在當今時代,沒有真正獨立的媒體,也沒有完全自主的社會機構,數據又容易造假,可想而知很多關鍵性的指標和公開數據都被刻意修飾過。

相比之下,利用功能日益強大的人工智能,從浩如煙海的互聯網絡中打撈有價值的信息,進而綜合出的數據,可信度就會高得多。

譬如每年的新生兒數量,這一數據,聯邦當局已連續幾年沒有披露過。

生育率,對人類社會至關重要、同時又很敏感的數據,這樣的諱莫如深,令人生疑,但即便沒有官方披露,結合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乃至自己的親身體驗,大多數聯邦民衆的猜測也會與真實情況相去不遠。

就方然而言,雖然到了二十幾歲的年紀,出於對永生的追逐,他自然沒時間、也沒興趣參與到人類的代際更替中。

不僅他是這樣想,放眼研究中心的近千名員工,組建家庭的也佔不到大多數。

更不用提育有後代的比例,至多三分之一,或許更少。

僅僅是觀察周圍,樣本空間太小,所得結論當然不一定有普適性。

但藉助ASA、乃至其他人工智能數據篩查系統,把從“嬰幼兒用品銷售”到“人用疫苗批生產記錄”的諸多數據整合在一起,分析所得的數據則確切無誤的顯示,過去若干年來,準確地講,自從西曆1430年代的高峰後,聯邦的年度新生兒數就一直在下降,總的趨勢是不斷跌落。

新生人口萎縮,放到當今時代的大環境下,是一件不值得奇怪的事。

無需面對數據,僅通過切身的體驗,聯邦民衆其實也不難察覺到這一點,繼而,將生育率的下降歸罪於高昂的房價。

甚至於,喊出“高房價是最好的避產藥”這樣尖銳的口號。

不過在方然看來,房價,或者其他經濟上的壓力,並非生育率持續低迷的原因,至少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就說自己,供職於“國際商用機器”這樣的大企業,收入可觀,居住地又在郊外,甚至不需要直接付錢,也有一個基本現成的女友,如果他想生養一個、甚至幾個子女,也並不稱其爲嚴重的負擔。

而聯邦的普通民衆,現如今,即便深受人工智能的崗位擠壓,實打實的講,眼下也還沒到無力生育、有了孩子就得全家餓死的程度。

放眼全世界,更可以發現這樣一個事實:

除少數傳統濃厚的國家、地區外,不論在聯邦這樣的列強,還是在並不富裕的發展中國家,各自的生育率走向都是一致的,或多或少,都在大趨勢上呈現出穩定的、持續跌落的令人擔憂趨勢。

這種普遍性的現象,並不能簡單直白的用“高房價”來解釋。

更深層次的原因,一言以蔽之,是當今時代的社會變遷,以及人之自我意識、自我滿足、自我實現的泛化。

生育,不管當事者怎樣想,本質上也和人的其他行動並無差別,不過是一種需要權衡利弊的經濟活動,一個人,一個羣體,在做出是否生育的決策時,DNA的繁衍衝動,事實上遠不如經濟上的利弊取捨更有力。

從這一角度觀察,方然很容易想明白,生育,在當今時代就是一樁極不合算的買賣。

這情形,在過去幾千年的歷史中,幾乎未曾出現過。

在生產力低下的舊時代,生育,原本是一種比今天更沉重的負擔,是母親可能因此喪命,幼崽夭折率居高不下,長期佔用生活資料的冒險行徑,這種很有風險的事,之所以古人們幾乎一個個都踊躍去做,顯然並非只因追逐那短暫的繁衍快樂。

否則,即便古時沒有小雨傘,古人也大可直接棄子、拒絕承擔巨大的經濟投入。

然而事實卻是,除非在戰亂、饑荒等極端情況下,舊時代的人類選擇出奇的一致,不同羣體、不同種族、不同文明對生育的推崇程度,都近乎狂熱,這其中固然有種羣延續的壓力,根本上講,還是因爲繁衍的有利可圖。

在農業爲主要產業的過去,生育,意味着關鍵生產元素——勞動力的代際更替。

舊時代的人類社會,基本單位是家庭,準確地講,是父母與若干子女組成的勞動聯合體,在這種組織方式中,生育,意味着獲得可用勞力,是普通家庭生存、發展的唯一可行途徑,擁有更多的後代,就意味着家庭生產力的擴張,對父母而言,利益是不言而喻的。

如此也不難明白,爲保證家庭這一基本單位的穩定,鞏固統治,歷代統治者都會宣揚孝道,讓父母獲得實打實的收益。

唯有如此,才能促進人口的增殖,直接擴張古代農業國家的國力。

但是在當今時代,生育,則不再具有如此顯明的利益,甚至還會成爲一樁賠本生意。

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對勞動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一個人要想在今天的聯邦社會謀生,最起碼的義務教育和職業培訓,是必須的。

然而現代教育體系的經濟開銷,和長期教育不事生產的時間開銷,讓培養勞動力的代價,日漸提升,越來越成爲父母的沉重經濟負擔;甚至於唸到大學時,大部分聯邦普通家庭都很難負擔學生的學費,而要讓年輕人自行貸款解決。

培養勞動力的成本水漲船高,對生育而言,顯然並不是什麼好消息。

另一方面,現代人類社會的基本理念,“自由”,又讓承擔這一切成本、至少是承擔其大部分的父母,面臨着收益上的重大風險。

第八六一章 支持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八八八章 火山第四二九章第四三〇章 會議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八一二章 講理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七六四章 遙遠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五〇三章 治療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二六〇章 衍生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三六七章 計算第八十五章 避難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二四〇章 苟活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六四六章 抽薪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一五一章 預算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六一三章 替換第五六六章 海默第四七一章 因素第一九三章 開銷第四九七章 調試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四九九章 存儲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九章 保障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六九七章 規劃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六五四章 拜託第六六七章 使命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七三五章 少年第六六七章 使命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二六四章 崗位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二九二章 反抗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二二七章 價格第六六八章 指責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三九一章 零點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七一四章 工程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七八〇章 擴容第八二二章 疾病第一一四章 自動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七六二章 近日第四二九章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五八一章 壓縮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二二七章 價格第五九三章 憐憫
第八六一章 支持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八八八章 火山第四二九章第四三〇章 會議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八一二章 講理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七六四章 遙遠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五〇三章 治療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二六〇章 衍生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三六七章 計算第八十五章 避難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二四〇章 苟活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六四六章 抽薪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一五一章 預算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六一三章 替換第五六六章 海默第四七一章 因素第一九三章 開銷第四九七章 調試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四九九章 存儲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九章 保障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六九七章 規劃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六五四章 拜託第六六七章 使命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七三五章 少年第六六七章 使命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二六四章 崗位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二九二章 反抗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二二七章 價格第六六八章 指責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三九一章 零點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七一四章 工程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七八〇章 擴容第八二二章 疾病第一一四章 自動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七六二章 近日第四二九章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五八一章 壓縮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二二七章 價格第五九三章 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