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對策

人,生物學意義上的同一個物種,有些身居偌大豪宅,有些卻睡在地鐵站。

反差,如此突兀,但凡稍有良心的人都不免爲之憤慨,而不會像某些被豢養的經濟學家那樣,爲凡此種種的醜惡現象塗脂抹粉,甚至做自欺欺人的合理化論證。

況且這些論證,又何嘗能欺騙得了飢寒交迫的流浪漢們:

謊言,可以充斥民衆的頭腦,卻無法填飽民衆的肚子,最終,該來的還是會來。

合理也好,憤慨也罷,世界的運行規律,是客觀存在的,並非一廂情願的憤慨就能改變,方然也沒有這種幻想。

西曆1471年春,經歷了一年多的經濟衰退,聯邦的各項經濟指數幾乎都跌到了谷底,即便置身於溫暖的舊金山灣區,也能感受到空氣裡瀰漫的寒意,大蕭條在繼續,治安則因警方的高壓政策,反而有所好轉,破產者的反抗零散、且毫無威力,很快就被清掃乾淨。

多少曾經的中產,現如今,已經和他們手中的資產價值一樣,從蓋亞中徹底消失。

危機的持續,正如方然所預料,由自動化、智能化引發的這一輪經濟衰退,規模空前,由民衆失業、收入滑坡而導致的危機,也並非常規的開閘放水所能緩解,近兩年的危機進程中,聯邦央行進行過兩次大規模的量化寬鬆,試圖向經濟中注入貨幣、重振經濟,卻不出意料的幾乎沒有效果。

危機當前,誘因則從生產的過度擴張、變成了智能系統的滲透,危機的根本原因發生了變化,曾經暫時有效的興奮劑,自然難免失效。

當產品根本就沒有市場時,利率再低,也沒人會去貸款擴大生產、重啓經濟循環。

面對危機,民衆的怒火令當局心驚肉跳,量化寬鬆失效之後,盤點可用的經濟刺激手段,就只剩下聯邦政府擴大赤字、增加投資這一條路。

民間的信用紛紛破產,無法投入經濟循環,那麼,就由政府來兜底。

當年夏季,正在伯克利大學度過又一個暑假的方然,從網絡媒體上看到消息,聯邦即將啓動新一輪發展戰略,未來十年,將在IT領域投入巨資,一方面維持聯邦的技術優勢,一方面也讓經濟掙脫泥潭。

具體的規劃,洋洋灑灑,方然瀏覽後歸結出了一個大概。

按聯邦總統在公開講話中的基調,危機當前,政府將開列規模空前的赤字,將天文數字般的資金投入以下幾個領域。

首先,是聯邦產業自動化、智能化的升級,爲此將重點支持自動化、智能化系統的研發、製造、部署、運維;其次,是聯邦各網絡的互聯、融合,爲此將重點支持網絡技術的研發,和現有網絡的升級與統一;最後,是聯邦安全層面的升級,將重點推進智能駕駛,智能安防與智能武器平臺的研發與應用。

以上幾個領域,未來十年,政府的總投入將超過十萬億馬克。

按慣例,政府投資主導,民間資本也會聞風而動,如此規模龐大的計劃,表面上,似乎的確可以將聯邦拽出經濟危機的深淵,甚至開啓新一輪的經濟增長。

但在方然看來,所有這一切,只表現出這樣的趨勢:

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經濟的刺激,一言蔽之,總要有新的增長點,和對應的資金投入。

從這一角度講,聯邦政府在歷次經濟危機中的應對,並沒有原則上的失誤,總之,搞來搞去還是凱恩斯的那一套,不是舉債、就是放水,坐等科學技術的進步來消弭社會矛盾。

上百年來,這一招幾乎屢試不爽,才讓聯邦的經濟一步步走到今天。

但今時不同往日,這一次,即便再怎樣使出渾身解數,最終的拯救者——科技進步,卻很可能永遠不會降臨。

在這方面,方然相信自己的判斷,他並不認爲當今時代的科學技術研究,特別是基礎科學研究,能提供足以化解經濟危機的巨大成果;以現有的科技水平,刺激只能導致新一輪的重複建設,暫時拖延危機的總爆發,僅此而已。

刺激,不管利弊如何,畢竟是當下唯一的手段;

但選擇自動化、智能化作爲投資方向,則是在未來埋下一顆自戕的重磅炸彈。

聯邦當前的經濟危機,正是由智能系統的滲透所致,聯邦政府的對策,卻是加速這一進程的推進速度,這樣的決策可以在短期內緩解危機,卻會在不遠的將來造成更嚴重的後果,不論智能系統的部署,還是網絡的互聯互融,甚或交通、安防與軍事領域的智能化,都是在強化智能系統的應用,進而,將人在社會運轉中的地位進一步弱化。

既然如此,未來可以想象,短暫的經濟繁榮之後,失業、衰退等問題就將捲土重來。

其實,要觀察智能化系統對人類世界的蠶食,又何須等到下一次的經濟危機,且看當前,大批失去工作、生活無着的聯邦貧民,就已經完全、永久的喪失了參與聯邦經濟循環的資格,每日只靠救濟度日,勉強苟活。

即便新的經濟刺激政策,大規模被執行,這些貧民也無法憑空獲得算法設計、系統規劃與工程實踐的專業技能,而原本掌握的勞動技術,仍然是被機器所取代;

他們,什麼也做不了,只能把救濟一直領下去。

隨着技術的演變,智能化不斷滲透到社會每一個角落,加入救濟大軍的民衆將越來越多。

而從這勉強度日的大軍中脫離、重返經濟循環的人類個體,卻將是萬中無一,如果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出現的話。

一旦社會演變到這種程度,失業大軍的閘門變成了只進不出,危機的形態,也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從消費能力不足以覆蓋所有的產品,變成擁有智能系統、擁有產能的工場主,不再願意將產品無償分配給毫無價值的貧民。

或者,在工場主的立場,不再願意白白供養這些甚至連勞動力都不再有價值的,

活的垃圾。

第六一三章 替換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五〇四章 生態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五二二章 要塞第四六五章 漂移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三十四章 種羣第七十章 遷徙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三六一章 區別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八五七章 音樂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十章 升學第三三二章 東北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八二五章 波束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四十五章 建樹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十二章 壽限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七〇五章 箴言第八六三章 夜空第七九五章 審美第七六三章 規劃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四八六章 牴觸第七九三章 綁定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一〇三章 請教第六八三章 推進第一八五章 利益第四四六章 遊蕩第四一六章 價值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一四三章 孤島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一九一章 防禦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三七六章 隔絕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十六章 概率第二五一章 意志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二十七章 端粒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二一一章 交往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五二三章 盤桓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三〇四章 總值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四三八章 科研第六五二章 使命第二九四章 封鎖第五六九章 風險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七九四章 皁色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三四五章 中繼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三章 衰老第二十章 分裂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七八五章 老邁第一二二章 冬季第七十六章 工具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七五四章 預計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一五五章 保密第二一二章 心靈第五一六章 划算第六十四章 重組
第六一三章 替換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五〇四章 生態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五二二章 要塞第四六五章 漂移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三十四章 種羣第七十章 遷徙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三六一章 區別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八五七章 音樂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十章 升學第三三二章 東北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八二五章 波束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四十五章 建樹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十二章 壽限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七〇五章 箴言第八六三章 夜空第七九五章 審美第七六三章 規劃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四八六章 牴觸第七九三章 綁定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一〇三章 請教第六八三章 推進第一八五章 利益第四四六章 遊蕩第四一六章 價值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一四三章 孤島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一九一章 防禦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三七六章 隔絕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十六章 概率第二五一章 意志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二十七章 端粒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二一一章 交往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五二三章 盤桓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三〇四章 總值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四三八章 科研第六五二章 使命第二九四章 封鎖第五六九章 風險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七九四章 皁色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三四五章 中繼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三章 衰老第二十章 分裂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七八五章 老邁第一二二章 冬季第七十六章 工具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七五四章 預計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一五五章 保密第二一二章 心靈第五一六章 划算第六十四章 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