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劉明遠他們已經進入橫澗山兩個月之久,橫澗山也初具規模,六百人馬的訓練已經完全進入正軌,此時又陸續有大量豪傑之士,連帶着他們帶來的人馬來到橫澗山。
來自定遠的華雲龍,懷遠的花雲,濠州的陳德和唐勝宗,還有虹縣胡大海,宿州的張龍、陳桓,都是兩淮豪傑之士,他們也帶來了數百人馬,連同家眷,一時間橫澗山上聚集了將近兩千人,劉明遠馬上將兩隊人馬進行了擴編,並且一一任命。
劉明遠將兩隊人馬擴編到了三隊,分辨命名爲一隊、二隊、三隊,隊正分別爲常遇春、傅友德和花雲,花雲勇猛過人,擅長使用長劍,武藝更不在常遇春之下,名震兩淮,所以劉明遠單獨令花雲令一隊人馬。三隊人馬依然是每隊三百人,設置百長三人,仕長三十人。
同時劉明遠認命了三個隊副,也就是副手,協助隊正工作,分別爲陳德、張龍、陳桓三人,這三人雖然武藝不錯,但是還是有些欠缺威嚴,所以劉明遠將三人安排在副職上,也算是一種歷練了。
還有兩人有勇有謀,那就是胡大海和華雲龍,劉明遠單獨組建了一個侍衛隊,都是從衆人中挑選出來的勇武之士,這些人有一百人,全部交給胡大海訓練,單獨作爲突擊力量使用,同時華雲龍協助胡大海,並且擔任一千人的刀槍教官,負責全部士兵的刀槍訓練。
一切編制完畢之後,劉明遠又繼續了他的訓練,之前的六百人已經接受了一些訓練,所以這次劉明遠將衆人打亂,重新編制,讓會的帶着不會的訓練,效果非常好,轉眼又過去了一個月的功夫。
一日,劉明遠站在訓練場上,朝着衆人喊話。
“你們知道如何打勝仗嗎?”
劉明遠朗聲地問道,看着下面站立的整整齊齊的四隊人馬,對於將近一個月的訓練成果還是非常滿意的。
一時間下面衆說紛紜。
“刀劍功夫好,那就可以多殺韃子,就能打勝仗。”
“不怕死,就能打贏,對手是誰都能打過。”
“人多才能打贏,一個打一百個絕對打不贏。”
……
“哈哈。”
衆人隨後都大笑起來了,因爲回答實在是太多了。
劉明遠隨後說道:“你們說的都對,但是也都不對。”
衆人一聽,頓時有些迷糊了,不明白劉明遠說的是什麼意思,什麼是都對,爲什麼又都不對。
劉明遠接着解釋道:“你們心中打勝仗的想法還是江湖思維,十個八個的人打一架而已,但是咱們是軍隊,一隻上千人的軍隊,那麼我告訴你們,你們要是再用這樣的方式打仗,必敗無疑。”
“一個軍隊想要打勝仗靠的是什麼?第一就是服從命令,然後就是刻苦的訓練,最後一點就是勇猛頑強,團結一心。”
衆人好像明白了,紛紛點頭,認爲劉明遠說的有道理。
“服從命令是每個士兵的天職,只有服從軍官的指揮,纔可以將戰術發揮出來,還有那就是你們要刻苦訓練,你們要明白軍官讓你們幹什麼,讓你們往前,你們卻後退,讓你們防禦,你們進攻,明明是防禦的陣型,你們卻站成了攻擊的架勢,這楊能打勝仗嗎?還有最後一點,那就是勇猛頑強,團結一心,每個士兵都貪生怕死,那麼再好的軍官和將軍都無法指揮你們取勝,再好的戰陣都是無用的。在勇猛的將軍領着一羣貪生怕死的士兵,上來都逃命去了,只剩下一個將軍了,他怎麼可能打勝?”
衆人都明白了,同時也隨之大笑了起來,劉明遠簡單通俗的講解,讓他們明白打仗可不是江湖打鬥。
“同時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一千人,一萬人團結在一起,你們彼此信任,相互依靠,團結在一起,每個人都牢牢地守衛着自己的崗位,那你們的戰陣就不會被沖垮,而你們進攻的時候,就可以沖垮任何敵人的戰陣,明白了嗎?”
“明白了。”
衆人立刻一陣嘹亮地回答。
“你們的隊列已經訓練的非常好了,從今天開始,你們將接受刀槍的訓練,還有學習各種陣型的排布和各種軍事指揮語言,也就是說,你們的訓練纔剛剛開始,之前的訓練都是爲後面的訓練打基礎。”
劉明遠隨後說道。
只是下面的很多人都非常不解,甚至就是劉明遠的兩位哥哥都有些聽不懂,軍事指揮語言是什麼?
而且衆人都沒有想到劉明遠訓練一支人馬竟然如此麻煩,本以爲隊列訓練完就已經結束了,大家走到整齊了,口號響亮了,拉出去就可以打仗了。
但是聽到劉明遠的話之後,衆人都有些發矇,感情這還沒有結束,但是大家也不反對,畢竟劉明遠的才華已經讓衆人看到了,尤其是軍官每天晚上接受的教育,更是讓衆人對劉明遠充滿了敬服。
在這幾個月裡面,劉明遠到處蒐羅這個時代的兵書,在結合自己後世論壇中學到的一些關於排兵佈陣的東西,彙總出來了十幾個戰陣圖形,準備按照這個演練。
排兵佈陣是打仗的前提,所以士兵必須要接受這個訓練,不然到戰場上就亂套了,就像當初在劉福通的義軍中一樣,一團散沙,雖然後來劉福通的義軍也漸漸強大起來,打仗也有了章法,但是這都是在前期大量傷亡的基礎上建立的,而且劉福通此時出戰傷亡已讓非常大,即使是勝仗也是要付出巨大傷亡,這都是沒有專業周密訓練的原因,劉明遠可不想走劉福通的老路,一個軍隊必須要接受正規的訓練,這纔是一支軍隊。
刀槍訓練就相對容易一些了,華雲龍負責,這段時日劉明遠和華雲龍,還有幾個隊正、隊副們坐在一起,結合大家實戰中的經驗,制定了一套刀法和槍法,這些都是簡單高效的招式,只爲了殺人,沒有花哨的動作。
至於軍事指揮語言,是劉明遠後世的詞語,但是這個時代早已經有了,就是命令的傳遞,劉明遠也制定了一套指揮傳達命令的方法,其中以鼓聲和牛角爲主,同時還有旗語等,結合這個時代的特點。
劉明遠將這些全部編制好之後,然後開始着手先教授給軍官,然後再由軍官訓練下面的士兵。
軍官經過劉明遠的訓練,已經對劉明遠的思維接受能力很強了,再加上劉明遠制定的指揮方式也都是結合這個時代的特點,像戰鼓旗語之類的早就有了,所以衆人學習起來也不困難,而且在課堂上軍官們也暢所欲言,對一些不足和疏漏的地方進行了補充,劉明遠全部虛心接受。
陣法的練習也進展的非常順利,軍官們首先接受了訓練,然後再領着自己的手下進行訓練,有了之前隊列的訓練,士兵們的底子都非常好,結合鼓聲行動起來也不是很費力,雖然起初在陣型轉變的時候還有些混亂,但是一段時間之後,衆人也開始適應了,並且很快就熟悉了幾套簡單的陣法陣型。
刀劍訓練也全部展開了,雖然兵器嚴重不足,但是本着每個士兵都要摸到真武器的原則,華雲龍將全部的兵器都集中起來了,湊夠了環刀五十把,長槍一百支,還有各種短劍匕首。
然後將一千人分成若干小隊,先使用木質的刀劍和長槍訓練,然後再每個小隊輪番拿着真武器訓練。
一時間訓練場上鼓聲隆隆,士兵們練得熱火朝天,和之前隊列訓練的枯燥相比,這次是實打實的刀槍,而且各隊之間相互比拼,每個隊正和隊副都在吆喝着嗓子訓練着手下的士兵,就怕在對抗中輸了丟人。
這樣的訓練一直持續了兩個多月,直到至正十二年的秋季,劉明遠用了半年的時間纔算真正完成全部的訓練,一千人馬完全脫胎換股了,戰鬥水平和技能都提升了,而且思想也從漸漸脫離小農思想,尤其是文化課的學習,讓這些人都認識字了,這是最大的改變,也是劉明遠最願意看到的。
第一支人馬的訓練,劉明遠不想留下遺憾,所以用的時間就比較長,但是經過這半年的訓練,劉明遠也總結出了一套訓練方式,全部書寫成冊,並且在訓練中挑選出了一些細心成績突出的士兵作爲教官,然後訓練新兵。
經過之前的摸索和總結,劉明遠估計以後的訓練三個月足夠了,所以他也制定了新兵訓練週期爲三個月。
然後劉明遠就準備將這支剛剛訓練完成的人馬帶出去,打一仗,只有真正經歷過廝殺的軍隊,才能更快地成長起來。
而且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促使劉明遠出山打仗,那就是山寨的糧食已經不多了,之前劉明遠就多次下山,想盡各種辦法勉強解決了山寨兩千多人的口糧問題,此時剛剛入秋了,山寨種下的莊稼也沒有長成,況且種的也不多,也根本不夠兩千多人吃的,所以劉明遠要出去搶一些糧食回來。
劉明遠在訓練的同時也不忘記種地,大洞所有人耕種,也是在灌輸屯田的思想,讓士兵走到哪裡生產到那裡,畢竟這個時代的百姓實在是太苦了,想要向他們徵糧也是非常困難,如果處理不好,還可能讓百姓認定自己是一羣土匪,所以劉明遠決定從建軍之初就實行屯田戰略,讓士兵接受屯田思想,爲以後的壯大打基礎。
劉明遠最後選中了一個下手的目標,是一個蒙古大戶,佔據近千畝田地,護院有五百人,裝備要比劉明遠他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