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背式籃

太陽從東面那片延綿的山巒冒了出來,碎金般的陽光斜散在人的身上懶洋洋的...

一大早,女族長又帶着部落人出外採集。

連續好幾日都是吃枇杷粟食,沒有半點肉,大家早就吃膩歪了,所以幾乎每個人都思索着,今日多采集肉類和蟲子。

再次來到北面那片種滿禾的山地,也許是多日沒過來採摘,現在這裡變了樣,那些草和菜都明顯地長高了,那些紫蘇和香蔥都茁壯成長。

而中間這條溪流的水位似乎上漲了不少,這應該是穀雨過後,下雨多了,溪流的水位變得更深。

“我們採集菘。”

女族長將大家帶到山坡北面那片靠近樹林的山頭,她便拿着一棵類似小白菜的作物(菘菜)分給大家看,還表示今日的主要任務是採摘這種也菜,還說要將這山頭上的野菜都採摘過來。

只見山腳下那些雜草叢中崛起一棵棵顯眼的菘菜,大多都比後世市場賣的菜還要大一些。

不過,在菜地裡面,有很多菘菜被刨了出來,這一片綠色的植物,滿目瘡痍,甚至還有大片的草...以及山坡上面種的禾都被壓倒,似乎有一些動物在這片莊稼地裡睡覺。

女族長安排婦女去摘菜後,又過來吩咐陳昊和那十個少年去釣蛙,陳昊點頭答應,女族長就繼續去安排那些狩獵的男人去辦其它的事情了。

風裡希和藤嫂,以及耘嫂這三家人作爲一隊。

大家拿着藤籃在工作,她們將一棵棵的野菘菜挖出來,灑了泥土,然後放入那些沒有耳的藤籃裡面。

她們挖菘菜時,連那些還很小棵的菘菜都挖走,這就搞不懂了,爲什麼那些沒長大的菘菜也要挖走呢?

大傻和二傻則被女族長安排去跟着柏叔到不遠處的樹林裡收集木柴。

十個少年拿出工具和收集草餌準備釣蛙。

陳昊看着這片草叢想了會,便走到耘嫂的身旁。

“耘嫂,這些小菘還可以繼續長大啊,爲什麼要挖走?”陳昊蹲下來,幫忙挖菜,一邊問道。

耘嫂指着旁邊幾個被某些動物糟蹋過的菜坑,說道:“豕羣過來吃菘,我們要把菘挖了,再燒草種菘!”

豕即是野豬,部落人說的野豬應該是上次在枇杷林裡看到的那羣原豬。

陳昊想了想,又問道:“我們要把這裡所有的菘挖了嗎?”

“嗯,豕羣每歲的這個時候就會過來吃菘,豕羣不吃禾,吃菘不好,會壓壞禾。”耘嫂一邊挖菜一邊認真地回答。

“採完菘,燒了草種菘,豕羣不會再來?”陳昊問道。

“嗯嗯。”耘嫂點頭回道。

“我明白了,這個時候是野豬繁殖期,也是野豬羣最活躍的時候,野豬愛吃菜,如果不把粟苗附近的野菜採摘,就會時常吸引野豬過來,野豬偷吃菜的時候,就會破壞山上的粟苗,只有趁着這個時間把菜都割了再下種,等野菜再長大的時候,就過了野豬羣活躍的時期,粟米就能平安長大,部落人真是有智慧啊!”陳昊恍然大悟,心裡暗暗佩服起來。

這個時候,那十個釣蛙少年都準備好了,就喊陳昊過去釣蛙。

陳昊帶着他們沿着溪流釣蛙,也許是多日沒過來釣蛙,這條溪裡有非常多的蛙類,小夥伴們很快就釣到很多的大蛙,很多人已經幻想着蛙肉的美味。

不過,陳昊卻是覺得這樣下去有點不妥,因爲蛙類是吃蟲的,如果把部落附近的蛙釣走,這必然會造成蟲害氾濫,以蛙肉爲主要的肉食,這實在不合適,太不合適了,這無疑等於殺雞取卵!

現在,部落的肉食來源主要是蛙肉,這肯定不行的,看來得想過另一種肉食的來源。

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時分,大家要回部落進食。

因爲女族長下令要將這片山頭的菘菜採集上來,所以大家的藤籃裡都裝滿了菘菜,可這些藤籃只是一個盛器壯的籃,

大家將野菜運回去的時候只能用兩隻手抱着,這些藤籃也造得不大,運量很少,同時,這也是陳昊昨天找藤嫂商議要解決的事情。

大家採集到很多野菜,小夥伴們也釣到很多蛙肉,而那些狩獵男人竟然打到一頭三十多斤重的獐,獐是鹿的一種,但個頭較小。

狩正扛着這頭獐返回來的時候,部落人個個高興得不得了。

甚至那十個小夥伴都跟上去去摸摸那頭獐,向狩獵的大人詢問怎麼狩獵的獐。

陳昊抱着一捆樹枝,也連忙跟了上去聽聽他們怎麼獵獐,畢竟這是他見過部落人打的最大的一頭獵物。

當狩正把這頭獐運回部落的時候,整個部落都沸騰起來,上下四十多口人高興得像過年。

老祖母也是十分高興,老祖母要了那塊獐皮,然後吩咐庖婦去處理這頭獵物。

陳昊拿着收集到的樹枝,返回自己的家裡,而藤嫂也放下煮食的工作過來幫忙。

藤嫂的編織技術可以說是部落裡最好的,陳昊之前看到的一些帶耳的藤籃便出自她手。

昨天他跟藤嫂研究過現時部落的藤籃,部落的藤籃都沒有挽耳,人只能抱着運送。

藤嫂說她造的那些帶耳的藤籃是她看到部落人不方便而改進的,不過她造的帶耳藤籃不能裝太重的東西,而且使用的壽命不長,容易散架,後來藤嫂就沒有再造這種帶耳的藤籃了。

但陳昊昨晚觀察完藤嫂編造帶耳藤籃的時候,他一眼就看出問題所在了。

陳昊記得前世隔壁村有一個竹匠,那個竹匠編造竹背籮的時候是先選擇幾根堅韌的竹子作爲主心框架,這樣這些粗的竹框架就能承重。

但部落編織的籃子是用一種小樹的樹枝作爲材料,這看上去像藤籃,這種藤籃沒有承重框架,所以當藤嫂加上一個耳上去,或者在籃子一側面直接綁上揹帶的時候就容易出現散架。

發現問題所在,陳昊就打算改進部落這種生產工具。

於是,陳昊選擇了數根比較堅韌和粗大的樹枝作爲主框架,先把一個大致的框架造出來,然後在這些框架之間織上一些較小的、像藤的樹枝。

中午吃完飯的時候,還沒做好,到了傍晚回來繼續造,陳昊和藤嫂花了一日的時間,終於把這個新的藤籃造了出來。

這個藤籃比現時的藤籃大了三分一,不同的是它的構造多了四根粗大的主心骨。

而肩帶也是綁在這些主心骨上面,這樣當藤籃裝重物的時候,那幾條主心骨便會承受絕大部分的重力,藤籃不容易散架。

陳昊設計的這種背籃比較粗糙,是一種背式籃,這樣部落人背上這種藤籃就可以解放雙手,將採集到的野菜和野果直接丟到後面的背籃裡,十分方便。

而且它可以承受三十多斤的重量,這比現時部落的藤籃增加了三分一的運量,而且更方便省力,部落人揹着這種藤籃採集,效率也會提高一倍!

第210章 這豬打架受內傷了第471章 結盟書第407章 古菱齒象第20章 建造雞欄第363章 展現實力第70章 割豬草第46章 節氣與日晷第114章 咬人草第17章 耕種之始第530章第33章 潑水抓魚第487章 關外異族第518章 困境第328章 大型裝備—榨油機第208章 蠶與織第257章 五年秋收 (月票10張加更!)第524章 攻城戰第530章第414章 叛民第503章 孤軍第14章 採花菇第163章 蠟燭、酒、醋第162章 養蜂大計第375章 歸來第157章 馴貓記第555章第473章 紡第341章 夜襲第486章 心中理想的目的第450章 躺着賺錢決定好好經營這本書(附加更規則)第116章 蕁麻的妙用第67章 下水道第297章 攻伐戎人(六)第34章 全民種菜第139章 採鹽果第302章 治國之道第216章 果園摘果第280章 男人的地位第232章 產鉗第347章 軍法第532章 糧道第477章 新潤滑油和羽絨製品第422章 進與退第128章 長刺的豬第198章 孔雀石與豬鬃(上)第152章 朱襄氏族的養殖場第256章 第一個礦第209章 原始農藥第265章 昊英土城第206章 大改造第37章 分配權與私有第244章 居龍氏第481章 奴隸的秘密第385章 市場與外貿(下)第311章 慄陸城第325章 瞠目結舌第262章 各種的難題第412章 虎患第246章 傳信之鳥第269章 竹林第146章 血親復仇第550章第286章 六年秋收第281章 第一個奴隸第481章 奴隸的秘密第552章第408章 樹葉第252章 你們是以風爲姓?第392章 交戰第342章 風聲鶴唳第348章 改變策略第99章 謹慎的朱襄氏第375章 歸來第22章 曬枇杷第528章第539章第90章 墨與“紙”第461章 算賬第378章 大興土木第304章 司法體系第229章 出口農具第476章 印染第329章 車第135章 漁業的初想第240章 鹽貿(上)第33章 潑水抓魚第405章 縣鎮八部第101章 曬河鮮第553章第179章 文明的曙光第205章 紅泥與三合土第301章 國庫與餘糧第360章 神秘來客第309章 外貿第490章 援軍第310章 第八年第402章 進貢第423章 穩定的發展第166章 捕盤羊
第210章 這豬打架受內傷了第471章 結盟書第407章 古菱齒象第20章 建造雞欄第363章 展現實力第70章 割豬草第46章 節氣與日晷第114章 咬人草第17章 耕種之始第530章第33章 潑水抓魚第487章 關外異族第518章 困境第328章 大型裝備—榨油機第208章 蠶與織第257章 五年秋收 (月票10張加更!)第524章 攻城戰第530章第414章 叛民第503章 孤軍第14章 採花菇第163章 蠟燭、酒、醋第162章 養蜂大計第375章 歸來第157章 馴貓記第555章第473章 紡第341章 夜襲第486章 心中理想的目的第450章 躺着賺錢決定好好經營這本書(附加更規則)第116章 蕁麻的妙用第67章 下水道第297章 攻伐戎人(六)第34章 全民種菜第139章 採鹽果第302章 治國之道第216章 果園摘果第280章 男人的地位第232章 產鉗第347章 軍法第532章 糧道第477章 新潤滑油和羽絨製品第422章 進與退第128章 長刺的豬第198章 孔雀石與豬鬃(上)第152章 朱襄氏族的養殖場第256章 第一個礦第209章 原始農藥第265章 昊英土城第206章 大改造第37章 分配權與私有第244章 居龍氏第481章 奴隸的秘密第385章 市場與外貿(下)第311章 慄陸城第325章 瞠目結舌第262章 各種的難題第412章 虎患第246章 傳信之鳥第269章 竹林第146章 血親復仇第550章第286章 六年秋收第281章 第一個奴隸第481章 奴隸的秘密第552章第408章 樹葉第252章 你們是以風爲姓?第392章 交戰第342章 風聲鶴唳第348章 改變策略第99章 謹慎的朱襄氏第375章 歸來第22章 曬枇杷第528章第539章第90章 墨與“紙”第461章 算賬第378章 大興土木第304章 司法體系第229章 出口農具第476章 印染第329章 車第135章 漁業的初想第240章 鹽貿(上)第33章 潑水抓魚第405章 縣鎮八部第101章 曬河鮮第553章第179章 文明的曙光第205章 紅泥與三合土第301章 國庫與餘糧第360章 神秘來客第309章 外貿第490章 援軍第310章 第八年第402章 進貢第423章 穩定的發展第166章 捕盤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