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文明的曙光

一行人帶着木炭回到部落。

老樹下,擺放着一個個正在晾乾、還沒有燒製的陶器,有一米高的大陶缸,也有一些茶壺、杯碗等生活陶器。

這是部落的女人處理完野柿就造出來的陶器,她們知道陳昊建了一個大窯,所以就特意去造陶器。

部落正需要造大量的陶器,每到冬季,大家有空就會製陶。

大家制陶的陶料都經過刷選、粉碎、熟料等一行列的工序,而且還會爲陶器刷上一層用長石粉末製成的釉。

部落人現在的製陶都是按照陳昊定下來的最先進的技術去製造,所以造出來比附近一帶的部落造的陶器,要更結實耐用。

“怎麼會有畫和字符!”

陳昊蹲下來觀察着這些陶器,可他很快就發現在一些碗、罐的表面的釉,有很多種顏色和圖案,甚至是文字。

也許是受到陳昊的影響,部落人在這些陶器的表面刷上了漢字、數字。

除了這些漢字和數字外,還有部落的老祖母傳承下來的圖字符號,比如之前的“呆”、“伏”、“歷”、一根根“豎”的數字。

“陶文!”

“我以前也看過一些舊陶器上也有圖案,只是當時沒怎麼注意,原來這些就是陶文。”

“部落之前忙於採集,所以陶器隨便造,並沒有向藝術方面發展,現在部落擁有足夠的食物和空餘的時間,所以部落人就有更多的心思創造藝術。”

“從舊石器時期開始,人類就懂得什麼叫藝術,那些幾萬年前、冰河時期的壁畫就是原始藝術。”

“藝術圖畫,也是文字的由來。”

陳昊看這裡的陶器,突然想到了一些事情。

陶文,是華夏古人在陶器上刻畫的文字符號,較有名的如半坡陶符、丁公陶文、高郵陶文等,另有學者指出陶文可能比甲骨文更早而成爲華夏最早的文字。

不過因爲華夏陶文比西方出現文字的時間要早得多,所以一衆人西方學者選擇性失明,他們不把華夏陶文視爲文字,反而把那些與結繩記事沒有兩樣的、數千年不變的造假楔形符號作爲人類最早的文字,就連華夏更晚的夏朝都否認!

“文字,是人類文明出現的象徵,有文字,就有文明。”

“現在的媧氏族、風姓族羣是一個剛剛起步的文明。”

陳昊拿着一個陶器,看着上面的原始陶文不禁發出無盡的感慨,金屬工具、古城、文字便是西方學者制定的所謂的文明標準。(ps:公元前4600~前4400年姜寨文化完全符合標準)

這個時候,老祖母走了出來,她看到陳昊呆呆地看着她上釉的陶器,她不禁問陳昊,她畫得怎麼樣。

這些陶器上面有原始陶文,也有陳昊教她的漢字和數字。

“太,你造得真好看,我喜歡你畫上去的字,我希望你能夠將先祖傳授給你的字,塗在部落的陶器上,以後我們部落的陶器,都畫上我們風姓先祖傳承下來的文字,我傳授給你的字就不用塗上去了。”陳昊醒了醒鼻子,突然有些感動地說道。

風姓族羣太偉大了,風姓先祖們經歷萬難,把經驗和知識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

尤其是這些陶文,雖然是很落後,但確實很偉大!

這是漢字的祖先,陳昊不忍心看到它們被自己的影響而消逝,他想將這種古老而又偉大的文字傳承下來。

讓數千年後的子孫看看先祖的偉大,是先祖們一步一個腳印、讓偉大的風姓族羣一步步壯大,讓風姓成爲萬姓之祖!

老祖母聽到陳昊的讚美,就感到十分高興,她剛纔還以爲自己這些先祖傳承下來的落後的文字不會被陳昊認同,沒想到他不但十分喜歡,還讓自己把先祖傳承的字都塗在陶器上。

“嗯,以後我們部落的陶器就印上先祖傳承的字。”老祖母點頭,高興地回道。

讓風姓族羣古老的文字,印在陶器上永遠地傳承下去!

“用來當藝術品,也相當不錯,以後給死去的族人陪葬,埋在地底裡,也是一種傳承,若干年後,讓後世的人們看看,我們風姓族羣建立的文明是多麼的偉大!!”

“我還要讓風姓族羣的文明變得更加燦爛無比!”

陳昊將手中刻着陶文的陶碗放下。

他回到家裡,拿出了那串墨綠色的項鍊,還有那塊以前在採人蔘的時候撿的、帶有金屬光澤的銀灰色石塊。

其實,他早就試驗出這種銀灰色石頭到底是什麼物質,而且他在很早之前就燒製好煉化金屬的陶器皿和工具。

拿着墨綠色石頭項鍊和銀灰色石頭,以及工具和木炭,陳昊還找了石叔幾個幫忙。

他們來到部落外面的一片草叢上,不遠處便是休耕的農田。

寒風呼呼,有些冷。

陳昊架起一個比較厚的圓筒狀的爐子,將陶坩堝架在筒子上。

又將墨綠色石頭捶成粉末混合一些木炭粉倒進坩堝裡面。

他將木炭放在陶筒裡面點燃。

“換你來吹!”

陳昊拿着樺樹皮卷,對着陶筒一側的添炭口吹氣,將裡面的木炭吹得通紅,筒子和坩堝的溫度也是在急劇上升,他吹累了,就把樹皮筒交給石叔幾個繼續吹。

隨時時間流逝,只見坩堝裡面的綠黑色粉末開始融化變紅色的水。

陳昊見狀,臉上露出了微笑:“果然是銅啊!因爲孔雀石渾身墨綠,長得很好看,所以原始人類都會用這種孔雀石造成飾品,在各種大小的史前遺蹟中,就出土過不少孔雀石飾品。”

“其實也因爲這樣,所以人類最早的金屬工具便是銅器!”

“不過,人類最先發現的金屬並不是銅,而是這種銀灰色的石頭!”

陳昊磕下一小塊銀灰色小石子,投入坩堝裡的銅水,只見這塊小石子落入銅水裡,其表面很快就融化,體積也縮小,最後變成石頭渣子。

“人類最早發現的金屬是錫,因爲錫的煉化溫度只有兩百多度,一般的篝火都能將錫燒出來,原始人類在撿石頭造篝火的時候,不小心撿了一些錫礦石,他們就能發現石頭的表面出現一層軟金屬。”

“銅錫合金便是青銅!”

不過,陳昊帶回來的只有一條孔雀石項鍊,而錫礦石也只有一塊,如果將這串孔雀石項鍊都煉化了,也煉不了一把匕首。

五個人忙碌了大半日,終於將孔雀石項鍊煉化成一坩堝赤紅的銅水,。

太消耗人力物力了,如果部落要發展金屬產業,就必須要有一部分人去尋礦、挖礦、煉化,這些人不從事食物生產方面的工作,憑媧氏族現在的生產力,就算髮現一座銅礦,也無法進行開採。

“銅量不夠啊,連一把匕首都造不了,唉,還是造些東西玩玩,就當積累經驗。”陳昊將坩堝裡取下來,打算用來造兩個小物件。

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35章 地籠第78章 割禾第449章 工業的糧食第342章 風聲鶴唳第315章 河道圍殲(下)第507章 兇族危機第312章 相遇第239章 初級貿易(月票突破二十張加更)第301章 國庫與餘糧第292章 攻伐戎人(一)第333章 點兵出征第456章 戰略物資第431章 繁華的商業第453章 借糧第509章第24章 占卜與刀耕火種第297章 攻伐戎人(六)第324章 偷鹽賊第554章第398章 太昊族,現第331章 廟算(下)第439章 巴第21章 摘枇杷第267章 防備第410章 獸林族的請求第20章 建造雞欄第37章 分配權與私有第37章 分配權與私有第41章 製陶第64章 捕魚比賽(下)第123章 大建造第396章 女媧失利第115章 新飼料第531章 扶風族人的陰謀第501章第362章 牛族第245章 破弓不破決定好好經營這本書(附加更規則)第443章 能源難題第508章 運勢之戰第173章 換牛羊(下)第350章 鹽山寨第450章 躺着賺錢第426章 養馬易村第77章 秋獵第237章 小賺一筆(上)第153章 香菇與樹莓第444章 事故第294章 攻伐戎人(三)第507章 兇族危機第461章 算賬第448章 木軌道運輸第404章 朝貢與貿易第225章 糧食問題第524章 攻城戰第196章 糾正曆法第438章 收編第59章 生產工具決定生產力第364章 原始市場(一)第258章 工場倉庫第54章 狩獵(三)第168章 秋收第495章 大反擊第523章 殘酷第400章 息壤第95章 富饒的河灘第263章 關鍵的獸皮 (推薦票破2000加更!)第337章 佔山爲王(二)第112章 種田忙第160章 採蜜(上)第82章 市日第475章 織機與工業基礎第521章 能人第356章 停戰第526章 軍事決議第454章 朱襄族的陰謀第165章 養魚業第364章 原始市場(一)第194章 大豐收第426章 養馬易村第538章第199章 孔雀石與豬鬃(下)第361章 天下之主第29章 孵化和菜乾第466章 新軍糧第401章 京觀第72章 飛石索第254章 不能說的秘密(補上月30張月票)第365章 原始市場(二)第395章 牛族撤離第233章 四年秋收第121章 蒲草與製品第163章 蠟燭、酒、醋第509章第158章 桃林(上)第477章 新潤滑油和羽絨製品第237章 小賺一筆(上)第235章 糧倉計劃與育種
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35章 地籠第78章 割禾第449章 工業的糧食第342章 風聲鶴唳第315章 河道圍殲(下)第507章 兇族危機第312章 相遇第239章 初級貿易(月票突破二十張加更)第301章 國庫與餘糧第292章 攻伐戎人(一)第333章 點兵出征第456章 戰略物資第431章 繁華的商業第453章 借糧第509章第24章 占卜與刀耕火種第297章 攻伐戎人(六)第324章 偷鹽賊第554章第398章 太昊族,現第331章 廟算(下)第439章 巴第21章 摘枇杷第267章 防備第410章 獸林族的請求第20章 建造雞欄第37章 分配權與私有第37章 分配權與私有第41章 製陶第64章 捕魚比賽(下)第123章 大建造第396章 女媧失利第115章 新飼料第531章 扶風族人的陰謀第501章第362章 牛族第245章 破弓不破決定好好經營這本書(附加更規則)第443章 能源難題第508章 運勢之戰第173章 換牛羊(下)第350章 鹽山寨第450章 躺着賺錢第426章 養馬易村第77章 秋獵第237章 小賺一筆(上)第153章 香菇與樹莓第444章 事故第294章 攻伐戎人(三)第507章 兇族危機第461章 算賬第448章 木軌道運輸第404章 朝貢與貿易第225章 糧食問題第524章 攻城戰第196章 糾正曆法第438章 收編第59章 生產工具決定生產力第364章 原始市場(一)第258章 工場倉庫第54章 狩獵(三)第168章 秋收第495章 大反擊第523章 殘酷第400章 息壤第95章 富饒的河灘第263章 關鍵的獸皮 (推薦票破2000加更!)第337章 佔山爲王(二)第112章 種田忙第160章 採蜜(上)第82章 市日第475章 織機與工業基礎第521章 能人第356章 停戰第526章 軍事決議第454章 朱襄族的陰謀第165章 養魚業第364章 原始市場(一)第194章 大豐收第426章 養馬易村第538章第199章 孔雀石與豬鬃(下)第361章 天下之主第29章 孵化和菜乾第466章 新軍糧第401章 京觀第72章 飛石索第254章 不能說的秘密(補上月30張月票)第365章 原始市場(二)第395章 牛族撤離第233章 四年秋收第121章 蒲草與製品第163章 蠟燭、酒、醋第509章第158章 桃林(上)第477章 新潤滑油和羽絨製品第237章 小賺一筆(上)第235章 糧倉計劃與育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