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重錘敲擊

一師、四師一萬多人鎩羽而歸、傷亡慘重的消息通過電波傳回興隆,正在進行戰役研討的冀熱遼軍區司令員徐向前、政委陳昌浩、副政委彭真、政治部主任黃華、軍區副參謀長詹才芳、作戰部長王建安等高級幹部大感意外,兵力、火力都佔優勢竟然還吃了虧。

匆匆率領熱河獨立師師長李特、二師師長洪學智、三師師長谷景生、五師師長楊勇、警備師長張硯田等將領、參謀長趕來研判形勢,第三天下午趕到燕山南麓的玉田縣桃花峪。

隨着陳海松的離去、爲了適應敵後戰場的新變化,軍委撤銷了南方戰區、北方戰區指揮機關,把指揮權下移到各大軍區,冀熱遼軍區北方第一軍區的地位受到減弱,增設冀中軍區後又把張慶餘、朱良才、呂正操三個師調歸冀中,軍區實力受到不小影響。

雖然名義上還是是第八戰區司令部,但也只是與國民政府軍委會的溝通協調機構。實際上是與晉察冀、綏遠、東北、冀中平級的一級軍區,統一歸八路軍總部領導。

身處戰略要地、強敵環繞卻又兵力單薄的徐向前對此沒有抱怨,立足自己擴充實力,把陳海松平津戰役搞來儲存的三萬支步槍、五百挺機槍、百餘門火炮拿出來,將基本成型的兩個訓練師改編爲二師五師,從總部要來傷愈準備歸隊的一方面軍勇將王平、楊勇擔任師長。

興隆守備師改編成三師,張硯田離開回到興隆重新編練警備師。從抗大挖來詹才芳、洪學智、王建安三位四方面軍的驍將加強作戰指揮,洪學智接任二師師長。

沒想到新部隊還在磨合整編,主力一師、四師就受到重創真真是雪上加霜,不由得他們不緊張,徐向前、陳昌浩從中感覺到了一些深層次問題的影響,也是陳海松當年採取了措施卻沒能完全根除的山頭主義、宗派主義、自由主義錯誤的殘餘,必須下決心進行根除。

大戰之後同樣遭到沉重打擊的橋本羣放棄了無力據守的玉田,一師一團重新佔據了冀東通道,軍區總醫院醫務人員立即對衆多傷員進行救治。組織後送,徐向前、陳昌浩帶領衆部下主持了烈士安葬、追悼大會,深入到部隊瞭解損失情況、鼓勵部隊穩定情緒重樹信心。

來到幾處交戰地點聽取何畏、潘傳品、劉雄武、王平陸的現場彙報,走訪了附近村莊。

第四天回到桃花峪的冀熱遼軍區組織了戰鬥研討會。戰鬥總指揮何畏彙報了作戰經過,介紹了雙方編制裝備、戰鬥結果、敵我傷亡情況。坦承由於偵察不足、大意輕敵、部署不周。以至於被敵人步兵大隊迷惑。爲鬼子特種部隊所乘,沒有完成殲滅敵人的作戰計劃。

四師政委王平陸、副師長李楚離則檢討了四師日常管理鬆懈、訓練不足、戰術簡單莽撞、戰場組織混亂造成重大傷亡等錯誤,主動承擔領導責任請求上級處分。

徐向前、陳昌浩耐心聽取了彙報,心情也很沉痛。平型關之後,八路軍各部在反圍剿作戰中總是利用多變的戰術形成局部火力兵力優勢,以較小的傷亡取得較大戰果。而此次卻以六倍於敵的兵力、三倍於敵的重火力收穫的卻是三倍於敵的傷亡,實在是沒有想到。

徐向前首先鼓勵了所有參戰部隊表現出來的勇敢頑強的革命精神,在敵情不斷變化的情況下沒有混亂、沒有畏懼。堅持自己的決心,雖然付出了較大代價,但重創了橫行在京東地區的鬼子精銳部隊,短時間內消除了冀東根據地的心腹大患,扭轉了不利的局勢。

巨大的犧牲是讓人痛心的,是主客觀因素造成的,有敵人作戰頑強、裝備精良的客觀原因,也有戰前偵察不夠、戰場外圍缺乏警戒、兵力使用不堅決、戰術選擇過於簡單等指揮問題,也有思想上麻痹、訓練不過硬、頭腦發熱、意氣用事等主觀思想的影響。教訓很深刻。

陳海松同志離開第八戰區時就曾告誡我們,鬼子在拿下武漢之前留在華北的基本是鬼子的二流守備部隊,戰鬥力低下、裝備一般,無法真正威脅我軍的生存和發展。當鬼子意識到我軍威脅到他的戰略實現時一定會調集裝備精良的重兵集團對敵後根據地進行瘋狂圍剿。

種種跡象表明圍剿行動已經展開,兩個新編師團、三個混成旅團、一個飛行集團已經開進了華北。後續估計還有。敵情的變化沒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很多部隊滿足於前期的鬥爭形勢,忽視了對敵人力量的偵察、對敵人編制武器的分析,及時調整自己的戰略戰術。

四師一萬一千人組建快一年。沒有脫離游擊隊、地方軍的作戰思想,對我軍正規化現代化軍事思想的學習理解不夠。靠個人感情、兄弟義氣維繫脆弱的訓練作戰,在遭遇強大敵人時除了拼命、除了勇敢,拿不出有效的辦法,這是新編部隊很有共性的問題,是大隱患。

我們在敵人力量薄弱時擴張了力量,雖然做了很多工作,進行了長時間的軍政訓練,今天看來還遠遠不夠,我們的敵人是兇惡的帝國主義侵略者、軍國主義思想薰陶毒化的反動分子,我們不拿出更堅強的意志、更嫺熟的軍事技能、更靈活多變的戰術就無法戰勝他們。

雖然我們的數量擴大了幾倍,裝備改善了不少,可戰鬥意志、單兵技能、戰術運用不如平型關時期的老八路部隊,主要原因就是紅軍骨幹的缺乏、指揮員缺乏大戰的考驗和系統的培訓,日常訓練不紮實、不繫統,訓練條令、作戰條令貫徹不力,這一點軍區檢查督促不夠。

我們都要吸取教訓,踏踏實實地貫徹三大條例,在理想信念、組織紀律性、單兵技術、班排戰術上下功夫,沒有紮實的基礎、合理的戰術、睿智的指揮就沒有戰鬥力。

一師一個加強營一千餘人及時調整戰術獨自應對一個步兵大隊一個特種部隊打得積極主動傷亡四百卻取得斃敵六百多的戰績,打死鬼子特戰兵70多人,打傷100多人,繳獲12套鬼子特種兵裝備,讓我們對敵人特種部隊的編制、戰術、能力有了清楚地瞭解。

反觀四師三個團三個戰場打得都不理想。伏擊唐山大隊,防線不緊密、火力不集中。沒有充分消耗敵人、沒有選擇突破重點就盲目全面衝鋒。攻打縣城步炮協同時斷時續,巷戰中缺乏相互支援和保護,明顯是訓練不足、戰術生疏。三團的行爲固然勇敢卻相當愚蠢,訓練的不足、技能的欠缺只好用生命來彌補,完全成了一支匹夫之勇的魯莽部隊。

林西戰鬥雖然消滅一千多敵人卻不是勝仗。是一場缺乏精心組織的消耗仗。對於革命力量還很薄弱的八路軍來說就是敗仗,西路軍河西勝利以後再也沒有打過這樣窩囊的仗。

這樣的仗不是八路軍戰略戰術的體現,不是冀熱遼軍區應該有的作戰能力,偵察不足表明各級指揮員思想的輕視。分兵三處無法形成壓倒性優勢表現出盲目的自大,伏擊戰兵力少於敵軍、預備隊遠離前線、炮兵部隊沒有投入主要方向表明我們在戰術運用上極端輕率。

1500多條生命因爲我們的疏忽早早地枯萎,看着他們的新墳我很痛心,最大的三團長才32歲,河西戰役跟着陳司令偷襲張掖、奇襲東十里鋪、潛入倪家營子救出主力。改編以後平型關、陽明堡、雁門關,直至平津戰役、開闢平北、冀東根據地立下過無數戰功。

一營長才23歲曾當過陳政委的警衛員,17歲從陝南跟隨四方面軍走遍了半個中國,跟隨73師打下冀熱遼根據地,還有那些犧牲的戰士大部分都是冀東本地人,他們帶着對鬼子的仇恨、對新中國的嚮往、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參加了八路軍,都是英勇無畏的好同志。

可他們沒有實現自己的願望就匆匆而去,我們這些當幹部的不該好好反省一下,問問自己是怎麼指揮他們的?是怎麼訓練他們的?是怎麼保護他們的?我們盡到領導職責了嗎?

冀熱遼有今天不容易。凝聚着陳海松同志的心血和同志們的汗水,是中國革命整體戰略中掐斷東北華北鬼子咽喉、控制平津的重要環節。黨把他交給咱們,咱們就要珍惜她、保護她、發展她,以這樣的狀態怎麼行?指揮員不學習不虛心,部隊訓練不嚴格不繫統、地方工作不深入不細緻。我們真的強大到躺着也能嚇住鬼子嗎?靠肉搏就能趕跑侵略者嗎?

林西的教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也讓我們發現了許多問題,不單純是軍事問題,主要是幹部問題、思想問題、工作作風問題。爲了黨的事業,爲了抗日大業。必須整頓!

西路軍之所以在險惡的環境中屢戰屢勝,除了陳海松司令員的卓越指揮就是靠技能超羣的特戰部隊神出鬼沒的突然打擊,證明精兵之路是人民軍隊保證勝利的根本。現在鬼子也開始模仿,糾集小股精兵進行敵後襲擾,反過來給我們狠狠上了一課,較量的結果技不如人。

冀熱遼敵情複雜、地位特殊,敵人的封鎖掃蕩將是持久的、猛烈地、殘酷的,要想生存、打破封鎖、立於不敗之地唯有走精兵之路。其他軍區厲兵秣馬捷報頻傳、我們不能停滯不前、自我滿足,各部隊要知恥奮勇、刻苦爭先,各級幹部必須振作、必須下功夫、下氣力抓條令的落實、抓紀律、抓技能、抓戰術,靠勤奮紮實的訓練提高軍區部隊戰鬥力。

鑑於節振國、包森同志重傷,王建安同志任四師師長,率領四師撤回興隆休整,營以上幹部進入軍區教導隊集中學習,在平谷、薊縣一帶活動的谷景生三師開赴冀東做好反掃蕩的準備。

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538章 窩囊透了第572章 最後攻擊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48章 ‘萊歐’落網第628章 閩南敵情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86章 後果很嚴重第67章 收徒第27章 撤離廣靈第195章 第八師團第14章 日本附屬地第506章 意外地收穫第15章 天罰第412章 委員長的誓言第58章 手下留情第189章 飛虎臨穗第55章 旱地育苗第72章 春節茶話會2第556章 陳安寶犧牲第233章 瓊崖失守第436章 向八路軍學習第45章 國民革命軍第19軍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13章 戰場形勢第58章 蔣介石永遠的痛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410章 理想主義者第594章 土豪劣紳第80章 紅軍改編第106章 露餡了第204章 以殺制殺第237章 致命的鎖鏈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350章 出乎意料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233章 瓊崖失守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55章 收編晉綏軍第1章 延安會友3第462章 川軍接戰第440章 四戰區整編第231章 抗登陸部署第306章 再入西安第141章 圍殲36旅團第340章 玩忽職守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656章 雷達站第488章 中國宣戰第237章 致命的鎖鏈第83章 瘋狂計劃第114章 第四飛行團來了第91章 佈局蒙古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29章 新兵周強第471章 空中斬魔第374章 殺奔宋家莊第454章 總部支援第75章 斯大林的決斷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608章 暗中準備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264章 陳布雷的趨勢論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88章 點驗小組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7章 奪寨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335章 陷阱與棋子第22章 朝鮮戰士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37章 準備1第645章 蘇軍受窘第377章 堡壘村第627章 山城永安第3章 公審大會第602章 恩威並用第383章 調虎離山第82章 張靈甫受窘第598章 成功可期第665章 據理力爭第44章 驚動延安2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331章 第獵熊小組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443章 陽西自衛團
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538章 窩囊透了第572章 最後攻擊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48章 ‘萊歐’落網第628章 閩南敵情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86章 後果很嚴重第67章 收徒第27章 撤離廣靈第195章 第八師團第14章 日本附屬地第506章 意外地收穫第15章 天罰第412章 委員長的誓言第58章 手下留情第189章 飛虎臨穗第55章 旱地育苗第72章 春節茶話會2第556章 陳安寶犧牲第233章 瓊崖失守第436章 向八路軍學習第45章 國民革命軍第19軍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13章 戰場形勢第58章 蔣介石永遠的痛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410章 理想主義者第594章 土豪劣紳第80章 紅軍改編第106章 露餡了第204章 以殺制殺第237章 致命的鎖鏈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350章 出乎意料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233章 瓊崖失守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55章 收編晉綏軍第1章 延安會友3第462章 川軍接戰第440章 四戰區整編第231章 抗登陸部署第306章 再入西安第141章 圍殲36旅團第340章 玩忽職守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656章 雷達站第488章 中國宣戰第237章 致命的鎖鏈第83章 瘋狂計劃第114章 第四飛行團來了第91章 佈局蒙古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29章 新兵周強第471章 空中斬魔第374章 殺奔宋家莊第454章 總部支援第75章 斯大林的決斷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608章 暗中準備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264章 陳布雷的趨勢論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88章 點驗小組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7章 奪寨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335章 陷阱與棋子第22章 朝鮮戰士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37章 準備1第645章 蘇軍受窘第377章 堡壘村第627章 山城永安第3章 公審大會第602章 恩威並用第383章 調虎離山第82章 張靈甫受窘第598章 成功可期第665章 據理力爭第44章 驚動延安2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331章 第獵熊小組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443章 陽西自衛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