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兩敗俱傷

受到突然打擊傷亡慘重的鬼子第三小隊雖然處境不妙卻沒有崩潰,服從的天性、求生的本能與執着不屈的性格交織在一起繼續在松岡大尉的指揮下困獸猶鬥,按照平日的訓練程序撤退。一羣殘兵沒有驚慌,依然分工明確,有專門的偵察組向外警戒發現了接近的三排。

松岡雖然三處中彈頭腦還很清醒,知道身在敵後,不重創追兵很難脫身,悄悄佈置反擊,手榴彈響起,三排衝了進來,早有準備的20多隻衝鋒槍對着煙霧區一通掃射,十幾個手雷扔進煙霧騰起更大的煙霧,同時又向炮兵陣地方向扔出手雷,這才忍着傷痛全力後退。

鬼子的強悍頑強、冷靜狠辣的確出乎劉雄武、王東生、張亮的意料,等硝煙散盡,三排位置上只有一挺機槍十來支步槍不甘地射擊,明顯吃了大虧,讓小瞧鬼子的張亮悔恨交加。

劉雄武顧不上安慰張亮,命令危險解除的迫擊炮連戰士們從隱蔽處出來繼續戰鬥,九門迫擊炮對着交叉掩護步步後退的兩股敵人火力覆蓋,把這兩個無處下手的小刺蝟炸爛。

緩過勁來的張亮立即組織一排二排跟蹤追擊,遠距離纏住被火炮追逐逃跑的鬼子,給他放血,自己帶着火力排跑到三排救助傷員。劉雄武和王東生觀察了戰場形勢決定發力拿下防禦圈裡的鬼子殘兵,偏偏這時候公路上車燈大亮,十二輛汽車送來了鬼子的增援部隊。

來的是山本大隊的另外兩個步兵中隊和炮小隊,他們在橋本羣的計劃中應該是最後壓垮八路軍的那棵草,在他看來有兩個步兵中隊正面吸引,擁有強悍的野戰突擊能力的特戰隊外線突破完全能打破八路軍團一級的伏擊,第三波的兩個中隊就是乘勝追擊擴大戰果的作用。

可他們趕到戰場時,雙方正在激戰,從火線位置和火力密度感覺皇軍似乎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兩個中隊長下車後大致判斷了戰場形勢和大隊長的位置,迅速率部向防禦圈趕來。

誰知快到跟前時從北面衝來一大羣八路軍。少說也有上千人,雖然隊形散亂氣喘吁吁,可手裡的槍也在發射子彈。一個高大強壯的八路軍軍官揮舞着日軍指揮刀帶領端着有阪步槍的士兵直接衝進了兩個行進中的中隊,兩隻任務相同的增援部隊倉促間撞在一起。

雙方使用着相同的三八步槍,僅僅對射了一輪就攪在一起。八路軍仗着人高力大佔了上風。那個八路軍軍官更是兇狠,威猛的身材、有力的臂膀、快捷的劈砍,公路上的隊列硬硬被他沖垮斷爲兩節,第四中隊長龜田大尉也是武士出身。揮舞着祖傳長刀迎上前來。

加入戰團的龜田雙手握刀架住那把砍向一個曹長的尉官指揮刀,眼睛掃向刀的主人,比他高出一個頭的身材孔武有力,單手掄起的長刀壓得他喘不過氣,左手還提着一把駁殼槍。年輕的長方臉劍眉星目,高高的鼻樑透着硬氣,厚厚的嘴脣掛着不屑的笑意。

龜田雙手發顫,被迫撤刀後退,此人力大如牛不可力敵只能智取,想到這再次舉起長刀作勢要劈,想引誘對手擡刀上架,他好橫刀進斬剖開對方的小腹,這是家族立足日本武林1300年的不傳之密。輕易都不使用,今天爲了活命第一次拿出來,可對手竟不上鉤。

節振國反手劈倒一個準備向部下出槍突刺的鬼子,晃了晃鮮血淋淋的長刀,驟然掄起如泰山壓頂迅猛劈下。龜田知道自己擋不住對手這雷霆一擊,連忙落刀後退,而高大的對手如影相隨,眼前一花。刀已到了臉前,生死關頭龜田慌忙舉刀上磕。哪知腹部一涼,那把詭異的長刀已經狠狠切斬在自己腹部,對手臉上露出冷酷的快意,曲臂收刀,自己胸腹全開。

他無力地落刀拄地穩住身體,棉衣被刺穿挑破,鮮血從一尺長的切面流出,隨着內壓擠出的還有被切斷的腸子,這不就是家傳獨門絕技切腹斬嗎?他怎麼會的?莫非他是家族傳說中大唐師傅的後人?可惜沒有人能回答他的疑問,節振國早就竄到別處去練刀法了。

防禦圈裡的小野十分鬱悶,自己一頭撞在了有備而來的八路軍精銳部隊身上,苦練的戰術、技能無法有效發揮,戰局僵持、傷亡慘重,對方兵力火力層次分明、配合默契,更兼有皇軍的勇敢和頑強,以自己的現有實力擊垮對方是不可能的,唯一可以爭取的是兩個後續中隊的到來加強防禦圈的力量拖到天亮,在航空兵和地面部隊掩護下安全退回。

好不容易等來了援軍,又一股敵人出來攔截,八路是下了本錢調動了重兵要置自己於死地呀,他看了一陣發現了對方的無序,果斷命令收縮回防禦圈裡的一二小隊出擊接應援軍。

衝下來的八路軍是節振國的四師三團,留在指揮部當預備隊的,寶坻偵察組再次來電又有敵人出動讓何畏一愣,敵人還藏了殺手鐗,幸虧及時發現不然預備隊相距十多裡到時再出動遠水難解近渴,戰局逆轉只有撤退,很可能蒙受重大傷亡,他不免有些後怕,真是懸!

他和潘傳品、節振國商量後認爲現在形勢有利,應繼續保持攻勢,儘可能多地消耗掉這支精銳部隊的實力,三團應果斷出擊把鬼子增援部隊攔截下來,爲劉雄武爭取時間。

剛入黨不久的節振國執行上級命令歷來堅決沒有什麼意見,呆在指揮部也沒他什麼事,親自帶着三團跑步趕往林西鎮。他走後不久劉雄武的電報判斷敵機動部隊很有可能是精心組織的特戰部隊,驍勇耐戰、裝備先進、服飾獨特,頻頻向後方突擊,雖被打退,很有可能向後防滲透請司令部及四師各部做好防範。提着日本軍刀行進中的他並不知道自己面臨危險。

一口氣跑了將近一個小時,隊形散了建制亂了,可命令必須完成。節振國大聲吆喝着鼓勵部下咬牙堅持,衝到前面殺鬼子去,參謀長包森看到了戰場邊緣,請示稍微停一停。把部隊組織一下、火力配置好再前進,可汽車燈光讓節振國放棄了調整,揮舞着軍刀殺了上去。

28歲的包森是蒲城人,在學校積極參加黨領導的學生運動,領導學潮蹲過監獄。32年加入共產黨。長期在關中從事地下工作,建立渭北根據地。33年陝西省委遭破壞他也鋃鐺入獄,直到西安事變後獲釋,回到延安進入抗大學習。38年初畢業被分配到冀熱遼軍區。

跟隨何畏、施俊福、李特徵戰熱河,對滿族敵僞武裝作戰靈活,總是出奇制勝,受到何畏、施俊福賞識從營長、團長一路升遷到四師參謀長,協助節振國組織四師訓練作戰。

包森眼看着師長血性大發殺敵心切。隊伍混亂、缺乏火力掩護,連忙組織後邊的機槍上前支援,前面已經打響了,等他帶着收攏的三挺機槍趕過來,敵人防禦圈子裡一傢伙衝出七八十個端着衝鋒槍的精壯鬼子,毫不在乎零星的三八步槍射擊,像潑水一樣傾瀉子彈。

他情知不妙大聲招呼部隊臥倒,搶過一挺機槍就往前衝,前面的部隊遭受突然打擊傷亡極大。數百人中彈倒地,和鬼子絞殺在一起的節振國此時只有百十多人,形勢岌岌可危,他衝到屍橫遍野的戰場,腳下快速向前移動、懷裡的ZB26向着繼續前衝的鬼子噴吐着火蛇。

礦工們雖說軍政素質一般。可他們受節振國的影響講義氣、重感情,師長大哥還在和敵人拼殺,書生參謀長不顧個人安危抱着機槍掩護,激發出血性吶喊着衝了進去。團隊中需要的是精神激勵,一個人的行爲往往會影響整個團隊的面貌。幾挺機槍支援過來,數百人衝上公路,更多的趴在地上編織火網攔截同樣悍不畏死的鬼子特種兵,迸發出激撞的火花。

一場混戰在小野的命令下慘淡收場,一二小隊付出三十多人傷亡的代價換回來一百五十多個士兵回到防禦圈。而四師三團幾乎打殘,師長、參謀長重傷,團長以下400多人犧牲,600多人受傷,留下280多具鬼子屍體和4門步兵炮,幹掉17名鬼子特戰兵。

隨後趕來的何畏怒不可遏,組織受損不大的三團三營向停在後方的敵人汽車發起攻擊,擊斃一個小隊50多人、摧毀汽車16輛,繳獲兩輛,再次付出一百多人的傷亡。

一師部隊也付出了很大傷亡,不過潘傳品、劉雄武要冷靜的多,死守着外圍遠距離打擊,所有火器不要錢似地拋灑子彈炮彈、炸得防禦圈裡煙塵瀰漫彈片四濺血肉橫飛。

戰場的慘烈讓天宮裡的嫦娥不忍目睹,隨着月下西梢東方漸白,何畏無奈地下達了撤退的命令,三團在民兵幫助下率先收殮烈士遺體、後送傷員,打掃戰場、收集武器。隨後步兵連、機槍連、炮兵連也相繼帶着遺體、傷員、繳獲武器有序撤離,留下偵察連監視。

等天色大亮,一箇中隊的戰鬥偵察機趕到戰場上空時已經沒有一箇中國軍人,公路上20幾輛汽車燒得只剩骨架,公路兩側躺着幾百具皇軍屍體,焦黑的防禦圈裡頭滿是彈坑。

從通州連夜趕來的一個步兵大隊清理開路上的汽車殘骸、士兵屍體趕到防禦圈時只有60多個疲憊的特戰中隊士兵在小野中佐統領下分佈在防線上堅守,其餘包括山本少佐在內的兩百多經過簡單包紮的傷員躺在地上,衣服、手臉全都燻黑、目光呆滯。

橋本羣一夜沒閤眼,眼巴巴地等着捷報傳來,可惜戰鬥並不順利,從小野的報告中得知八路軍投入作戰的是其精銳部隊,山本大隊遭受重創,自己的中隊雖予敵重大殺傷,但遇到頑強抵抗難以突破訓練有素且人多勢衆的八路軍防線,被迫退入防禦圈等待救援。

而唐山守備大隊也來電在玉田縣城外十里的西査家屯遭遇八路軍正規軍優勢兵力伏擊,經過兩小時激戰無法突破,今晨四時玉田陷落,本大隊傷亡過半被迫撤回,救援失敗。

這還得了!兩路兩千多皇軍加上特戰中隊,不僅未能救下玉田,還損兵折將。特戰隊可是大本營的寶貝,戰力強悍、裝備精良竟也被人圍攻,一戰被殲豈不成了皇軍的笑話,栽在自己手裡那還有個好嗎?連忙去電命令小野堅守同時調動通州的地面、航空兵部隊救援。

通州大隊一番檢點山本大隊除留守寶坻的輜重隊、兩個步兵小隊230人外,戰死760多人,傷員120多名,特戰中隊出戰213名,戰死87名,其餘全部帶傷,70多人屬於重傷。

小野顧不上休整,帶領手下倖存的三個小隊長查看了夜間戰鬥的戰場,推演戰鬥進程,分析失利的原因,得出結論,皇軍特戰隊縱然佔有單兵優勢、火力優勢,卻不適合與精銳敵軍野戰攻防,尤其是在缺乏重火力支援的情況下完全發揮不出單兵優勢。在發現敵人強大兵力時應主動避戰,繼續向側翼和敵人後方堅決迂迴,在運動中攻擊敵人重要目標。

以巷戰、近距離衝鋒、掩護坦克對集團目標掃射爲目的設計的衝鋒槍野戰對峙中暴露出射程不足、精度不足、彈藥消耗過快等嚴重缺陷,分隊中缺乏足夠的狙擊步槍、輕機槍、擲彈筒、迫擊炮等長程壓制兵器,吃虧不小,後來不得不使用步兵的有阪步槍與敵人對射。

很快橋本羣參謀長、百武晴吉特務機關長、辻政信作戰課長等人匆匆趕來,在小野陪同下視察了一片狼藉的戰場,爲戰場上表現出來的慘烈動容,參加了800多名日軍的焚化哀悼儀式,對特戰隊表現出來的頑強精神和強大戰力表示欽佩,勉勵小野中佐針對暴露出來戰術、裝備、配合等方面的問題進行整補,方面軍全力支持特戰中隊的恢復補充。

激戰一夜及時撤到北部游擊區村鎮的一師、四師幹部們雖然躲過了多批次敵機大範圍低空偵察搜索,卻沒有絲毫的慶幸和喜悅,各宿營地裡愁雲慘淡、垂頭喪氣。

12000人的八路軍部隊圍攻兩個大隊兩個中隊,三處戰場激戰一夜斃敵1400餘人,不僅沒有實現全殲,竟然造成一名團長以下1300多人犧牲,師長、參謀長以下2800人負傷。

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675章 不是僥倖第51章 決戰1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第1章 廣靈接敵第114章 第四飛行團來了第74章 蔣介石的煩惱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62章 死裡逃生第418章 藉機脫離第652章 俞濟時到寧波第462章 川軍接戰第231章 抗登陸部署第117章 走馬上任第477章 新兵碰撞第331章 第獵熊小組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42章 戰後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223章 準備突襲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68章 各方反應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32章 激戰羊投崖第280章 志在必得第64章 會戰尾聲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30章 殺向山西第3章 看誰狠第408章 大後勤第64章 部隊編制3第61章 徐州撤退第352章 燕山阻擊第224章 澎湖基地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92章 全面佈局第598章 成功可期第91章 佈局蒙古第218章 兩島合作第523章 秘密協議第586章 天大的笑話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第26章 戰術推演第17章 抗聯往事第9章 盤點家底第219章 拿下南澳島第627章 山城永安第472章 算計飛虎師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636章 聯合起來第6 百五十九章 並肩作戰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532章 慘勝第21章 繁忙的一天5第337章 計劃公開第314章 螳螂捕蟬第42章 五常自衛軍第543章 躍躍欲試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47章 攻入魔窟第443章 陽西自衛團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78章 民樂第535章 等待夜晚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22章 板垣爭先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633章 海軍職責第576章 日軍新戰略第29章 新兵周強第63章 撤離南京第144章 必須嚴懲第482章 國軍的整編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17章 表裡山河第469章 地空配合第36章 打架更不行第236章 南洋軍第396章 把事搞大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572章 最後攻擊第24章 接收平型關第370章 國籍問題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三百五十八八章 精銳碰撞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7章 奪寨第657章 國軍接戰第296章 軍政分離第444章 陳章 駕到
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675章 不是僥倖第51章 決戰1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第1章 廣靈接敵第114章 第四飛行團來了第74章 蔣介石的煩惱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62章 死裡逃生第418章 藉機脫離第652章 俞濟時到寧波第462章 川軍接戰第231章 抗登陸部署第117章 走馬上任第477章 新兵碰撞第331章 第獵熊小組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42章 戰後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223章 準備突襲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68章 各方反應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32章 激戰羊投崖第280章 志在必得第64章 會戰尾聲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30章 殺向山西第3章 看誰狠第408章 大後勤第64章 部隊編制3第61章 徐州撤退第352章 燕山阻擊第224章 澎湖基地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92章 全面佈局第598章 成功可期第91章 佈局蒙古第218章 兩島合作第523章 秘密協議第586章 天大的笑話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第26章 戰術推演第17章 抗聯往事第9章 盤點家底第219章 拿下南澳島第627章 山城永安第472章 算計飛虎師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636章 聯合起來第6 百五十九章 並肩作戰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532章 慘勝第21章 繁忙的一天5第337章 計劃公開第314章 螳螂捕蟬第42章 五常自衛軍第543章 躍躍欲試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47章 攻入魔窟第443章 陽西自衛團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78章 民樂第535章 等待夜晚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22章 板垣爭先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633章 海軍職責第576章 日軍新戰略第29章 新兵周強第63章 撤離南京第144章 必須嚴懲第482章 國軍的整編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17章 表裡山河第469章 地空配合第36章 打架更不行第236章 南洋軍第396章 把事搞大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572章 最後攻擊第24章 接收平型關第370章 國籍問題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三百五十八八章 精銳碰撞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7章 奪寨第657章 國軍接戰第296章 軍政分離第444章 陳章 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