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重新啓用

第四戰區堅守了半個月還消滅了一個104師團,即使失利也能接受,可第三戰區的迅速潰敗的確出乎蔣先生的預料,經過整編補充的三個集團軍在極短時間裡被重創,除了指揮因素外,更多的反映在作戰意志、協同配合上的差距,國軍沒有戰勝日本重兵集團的實力。

有了這樣的認識,再看看五、九戰區勉力血戰的無奈,始終對共產黨保持警惕的他決定收縮兵力逐步退出戰鬥,他需要時間來重新組合、武裝、提升國軍,國軍是維繫國民黨統治、遏制共產黨奪取政權的根本,必須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形成足以戰勝八路軍的強大實力。

退是要退,不能都退到後方去,應該在大別山脈、皖南懷玉山脈、浙西南的仙霞嶺山脈、閩西北的武夷山脈、贛西的羅霄山脈留下敵後部隊,像八路軍一樣襲擾、牽制鬼子的進攻,否則大西南也得不到安心整訓、埋頭建設的機會,他開始爲退出武漢進行戰略部署。

第三戰區地位重要,是華中聯通江南的主要通道,顧祝同這個泥菩薩毫無戰略眼光、作戰勇氣和指揮能力,放在那難有作爲,不如去雲南練兵吧,他本想讓薛嶽收拾了13軍後接管第三戰區,薛嶽一口回絕,表示自己德薄才淺難以勝任,陳誠也以戰區需要爲由表示反對。

他心裡清楚那裡羣山環抱、交通不便,不大的金華衢州平原、信江平原又被鬼子佔據。五個師團一百多架飛機,敵情太重、條件太艱苦、基礎太差。部隊少了活不下去,部隊多了更活不下去,薛老虎猛是猛,讓他獨自在那生存戰鬥確實有些勉爲其難了。

又想讓張治中去也被謝絕,稱自己不具備獨立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能力,希望回湖南整頓地方。除了演講無所事事的馮玉祥倒是想去他哪裡放心呀!倒是張治中、陳布雷從改善國共關係、挽救華東危局着想建議起用國防部副部長、外交特使陳海松上將,讓他猶豫了許久。

風塵僕僕趕回武漢的副總參謀長白崇禧第一時間趕到珞珈山面見蔣先生,對取消黃梅反擊作戰很有意見。以至於黃梅的商震集團幾乎拼光,被迫退守長江南岸的富池口、田家寨,退出黃梅、廣濟,對武漢、九江、信陽都形成巨大威脅,回覆到第一次九江戰役時的狀態。

他對國軍統帥部依然採取正面攔堵的陣地防禦戰術提出批評,認爲五個主力軍不能投入對日軍的主動打擊,被鬼子調動的疲於奔命是當前戰局膠着整體被動的主要原因。十幾天來鬼子雖有損傷。卻始終沒有受到致命打擊,因此攻擊意願依舊強烈,蓋因無所顧忌也。

他提議謹守長江防線阻止15師團和兩個獨立混成旅團過江會合,放棄九江把同樣損失較大的鬼子17、22師團放進來,集中撤過長江的薛嶽五個軍予敵以分割包圍,至少消滅一個師團。扭轉不利局面。在他看來孫飛兩個殘破的軍可以全殲104師團,陳明仁一個軍能重創37師團,九江、南昌之間五個主力軍近20萬人消滅兩個師團完全是可能的。

蔣先生反問他,敵人有海空力量保護沿長江西進,我軍如何調動消滅了這兩個師團?即便成功圍住重創了這兩個師團。五個軍還能剩多少人?第九戰區還有沒有能力去阻擊浙贛線上的日軍五個師團?南昌丟了後果會怎樣?武漢還守不守?

白崇禧不知道蔣先生已經準備放棄武漢,還在按照守住信陽、九江、黃梅防線的部署思考戰局。憤怒地說:“第三戰區表現實在糟糕,作戰部考慮到那裡地形狹長、域內多山,極利於防守,用兵得當、相互支援的話,三個集團軍堅守一個月沒有問題,誰知敗得這麼快。

他這一敗造成全局被動,第四戰區退保粵北不至於直接影響華中,浙贛線被突破,直接威脅九江、南昌,即使薛嶽集團全部壓上也未必能將其擊退,遺患無窮啊!”

“顧墨三無德無能我會嚴厲處罰,你看還有什麼辦法補救?”蔣先生也恨的牙癢癢。

“鬼子一旦突破鷹潭就徹底進入平原地區形成多個攻擊目標,無論攻擊九江、景德鎮還是南昌、撫州都將是災難性的,造成我軍兵力的調整防線的鬆動,國軍兵力都被牽制在九江、廣濟前線,抽不出強大兵力圍堵,華中勢必被這隻偏師所攪散,最終不得不放棄南昌、九江。

除非第七戰區突然發力,猛攻杭州、諸暨、金華、衢州等地,將這個重兵集團的後路截斷、彈藥輜重徹底掐斷、最好是把第二飛行團空中力量摧毀,則薛嶽集團、羅卓英集團尚有可能將其阻攔在南昌城下,九江不破的話,還有可能重創這個重兵集團。”

“你說共產黨會聽從軍委會的指揮嗎?你不知道他們陷入瘟疫霍亂包圍中嗎?”

“我都聽說了,但八路軍作戰並不需要太多兵力,而是擅長小股突襲,打擊敵指揮機關、交通樞紐、後勤基地、機場設施,我相信七戰區新八軍有一萬人出動攻佔衢州、上饒兩地即可癱瘓浙贛線,造成前方彈藥物資匱乏,如果特戰隊出動有一千人足以造成敵軍混亂。

可惜葉挺跟我們一樣屬於保定軍校的路數,正面作戰還算勇猛,搞這樣的側翼突襲、特種作戰他也不行,這方面唯有陳海松在行,薛雲龍、孫飛也行,可惜陳海松不在國內,薛雲龍、孫飛只怕沒有權利調動如此多的特種部隊,倉促之下也難以從容應對,唉!可惜了!”

“你的意思是說,特戰部隊統一歸陳海松管理嗎?他不是已經沒有軍內職務了嗎?”

“特戰隊是陳海松一手創辦。指揮員王凱、張峰一南一北具體在哪沒人知道,各戰區雖有特戰大隊。實力一般,最有威力的還是兩人手裡的直屬部隊一千餘人,直接聽命於陳海松在敵後各處執行秘密任務,陳海松不發話葉挺、薛雲龍、甚至彭德懷都指揮不動他們。”

“我要是把第三戰區交給陳海松,他能完成你剛纔說的那些任務嗎?別驚訝,我是認真的。浙贛路對國軍影響很大,需要一個有能力的人來坐鎮。你有這個能力,可是中樞離不開你。薛嶽、陳誠不敢接手,張治中和陳布雷推薦了陳海松,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白崇禧實在沒想到蔣先生有這樣的魄力,在心腹之地放一隻共產黨的猛虎,沉思半晌說:“此事最大的顧慮是把江南富庶之地、黨國的根基交到共產黨的手裡,從東北的張國燾,華北的徐向前、林彪。華東的陳毅、傅秋濤、粟裕,粵東的孫飛,再把第三戰區交給共產黨,整個沿海地區就都在共產黨控制之下了,國軍還能收回來嗎?當地百姓還知道國民黨嗎?

當然好處也不是沒有,顧祝同潰敗以後那裡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敵後。鬼子五個師團實力強大,一般人生存都很困難遑論作戰,也只有陳海松年輕氣盛能翻起風浪。而且共產黨出掌第三戰區,則蘇南、皖南七戰區部隊可以調入三戰區不需要國軍投入太多兵力。”

蔣先生聽了白崇禧的分析,心裡有底了。第三戰區非陳海松莫屬,老子就是退出武漢也要在浙贛留下個大炸彈。不能讓小鬼子太舒服。以陳海松的性格那是要全力撲殺鬼子的,即使不能全殲這五個師團,也會讓澤田茂脫幾層皮、體無完膚、鮮血淋漓。

浙贛國軍部隊基本潰散,把黃埔弟子調回來剩下的交給他調教去,爲了作戰他必須調來江北大批八路軍部隊充實第三戰區,狹長的地域裡餓狼與猛虎相搏死磕,難免兩敗俱傷。

至於尾大難掉倒不用太擔心,此子雖然不吃虧,還是明事理顧大局的,忠誠國家服從中央,說調就走,毫不棧戀權位、擁兵自重,此次出洋也是多有建樹,黨內外對此頗多議論,認爲蔣某嫉賢妒能、過河拆橋。現在看來此子大才,不用在戰場太可惜,放在後方難免惹是生非,放回延安西北工業發展會大踏步趕超西南,只有放在艱苦的第三戰區比較有利。

蔣先生一旦想通,馬上就能轉變態度,付諸實施。他發表文告讚揚29軍英勇不屈血戰到底的可貴精神,追授爲國捐軀的陳安寶中將爲陸軍二級上將,段郎如、王慶華少將爲陸軍中將,在武漢設靈堂爲三人舉行盛大公祭,親自到場鞠躬致敬。授予29軍虎賁榮譽軍號,任命陳明仁繼任29軍軍長,率所部退往贛南與南粵撤回的8、25軍一起補充休整。

同時下令解除統兵無方、作戰不利的顧祝同、鄒文華、上官雲相、劉建緒、韓德勤、莫與碩、宣鐵吾、陶廣等戰區、集團軍、軍、師、旅、團六級軍官的職務,全部押赴重慶軍法審判,通令全軍引以爲戒,弘揚黃埔精神、堅守民族氣節,積極作戰,堅決抵抗。

解除已到紐約的國防部副部長陳海松外交部特使、駐蘇大使職務,由中央宣傳部長邵力子接任,陳應立即啓程回國,出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統一指揮浙江、蘇南、皖南、江西、福建的對日作戰,即時開始部署浙贛路對敵13軍的特種作戰,截斷13軍輜重供應。

戰區編制五個集團軍20萬人,司令部人員由司令長官自定,所缺兵員武器自籌,10、24、32集團軍番號繼續留在第三戰區,增加37、38集團軍新番號,准予組建華東空軍師、炮兵師,第九戰區民衆動員部長李濤少將所屬各縣保安部隊劃歸第三戰區指揮。

13軍殘忍囂張,大規模使用細菌、化學武器,殘殺中國人民,燒殺搶掠劣跡斑斑,是爲浙贛皖蘇民衆之仇敵,着第三戰區所屬部隊積極與之作戰,徹底消滅所屬五個師團。

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50章 準備決戰2第144章 必須嚴懲第51章 你們自裁吧!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532章 慘勝第530章 天上掉餡餅第60章 延安會議第543章 躍躍欲試第98章 星星峽第30章 殺向山西第637章 浙北惡化第351章 將星雲集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83章 暫別華北第58章 營地槍聲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255章 夜襲高陵第464章 強大的防線第134章 揮出鐵拳第614章 國軍回來了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67章 第一混成旅團第86章 後果很嚴重第220章 報仇雪恨第342章 國家別墅第66章 永合村外第3章 看誰狠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377章 堡壘村第398章 激戰官場村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80章 厲兵秣馬第240章 信陽危急第43章 告別平型關第65章 表彰1第555章 天不助我?第70章 簡單化處理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7章 膽大包天第223章 準備突襲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6章 謀劃勝利3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56章 展望未來第73章 發展工商第166章 委座耍賴第453章 戰術檢討第340章 玩忽職守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316章 平心靜氣第556章 陳安寶犧牲第43章 驚動延安1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5章 謀劃勝利2第313章 注視新疆第92章 全面佈局第529章 捕捉戰機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162章 增援華南第112章 搬不動的兵工廠第303章 受領任務第582章 陳海松的戰略構想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410章 理想主義者第193章 進入惠陽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208章 116師團第33章 張網第6章 阜新煤礦第305章 蔣先生的煩惱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33章 張網第624章 洗雪恥辱第384章 奇恥大辱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25章 交流戰術第297章 汪兆銘第208章 116師團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535章 等待夜晚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31章 培訓1第171章 軍人責任第496章 指望不上的法國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11章 獨立團第27章 別不服第263章 國軍羨慕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579章 冷卻的豪情第39章 42聯隊完了第432章 薛雲龍發飆第38章 帝國浪人
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50章 準備決戰2第144章 必須嚴懲第51章 你們自裁吧!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532章 慘勝第530章 天上掉餡餅第60章 延安會議第543章 躍躍欲試第98章 星星峽第30章 殺向山西第637章 浙北惡化第351章 將星雲集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83章 暫別華北第58章 營地槍聲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255章 夜襲高陵第464章 強大的防線第134章 揮出鐵拳第614章 國軍回來了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67章 第一混成旅團第86章 後果很嚴重第220章 報仇雪恨第342章 國家別墅第66章 永合村外第3章 看誰狠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377章 堡壘村第398章 激戰官場村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80章 厲兵秣馬第240章 信陽危急第43章 告別平型關第65章 表彰1第555章 天不助我?第70章 簡單化處理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7章 膽大包天第223章 準備突襲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6章 謀劃勝利3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56章 展望未來第73章 發展工商第166章 委座耍賴第453章 戰術檢討第340章 玩忽職守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316章 平心靜氣第556章 陳安寶犧牲第43章 驚動延安1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5章 謀劃勝利2第313章 注視新疆第92章 全面佈局第529章 捕捉戰機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162章 增援華南第112章 搬不動的兵工廠第303章 受領任務第582章 陳海松的戰略構想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410章 理想主義者第193章 進入惠陽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208章 116師團第33章 張網第6章 阜新煤礦第305章 蔣先生的煩惱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33章 張網第624章 洗雪恥辱第384章 奇恥大辱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25章 交流戰術第297章 汪兆銘第208章 116師團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535章 等待夜晚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31章 培訓1第171章 軍人責任第496章 指望不上的法國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11章 獨立團第27章 別不服第263章 國軍羨慕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579章 冷卻的豪情第39章 42聯隊完了第432章 薛雲龍發飆第38章 帝國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