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進入新疆

再送八十萬!不算安置他們的住處、被褥、服裝,光養活這些人就需要十萬噸糧食,還要送給蘇聯政府十萬噸糧食,根據地擴大後糧食的需求越來越大,靠繳獲僅僅能夠保證野戰軍隊的需要,守備部隊、工程部隊、鐵道部隊、企業、學校、機關還有上千萬人呢!

陳海松作爲一個穿越者在後世從來沒有爲糧食、彈藥、裝具發過愁,所以信心滿滿地勾畫了打造八路軍、打敗侵略者、打倒蔣介石的三步規劃,覺得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覺把握住機會就能輕鬆實現。誰知抗戰一年多來現實的嚴酷不能不讓他感慨一聲:“革命真難!”

混亂的社會組織、混亂的思想觀念、自私愚昧的民衆、爭權奪利的官員、幾乎空白的工業基礎、產出低下的農業生產,到處是野心家、投機分子,再加上鬼子的殘暴統治瘋狂進攻,沒有堅強的意志氣都能氣死,在這樣一個國度裡搞建設謀發展既要有能力還要有耐心。

他也越來越能體會得到前世領袖們的不容易,能讓這樣一個古老羸弱、腐朽沒落的國家重新站立起來、煥發出勃勃生機根本就不像電影裡表現的那樣簡單,就明年開始的持續三年的華北中原地區的嚴重乾旱就得讓各根據地扒一層皮,讓抗日力量元氣大傷。

所以他部署關中、河西、河套、山西汾河流域等地區抓緊興修水利工程,改變耕作方式提高單位產量,爭取再來幾次大豐收,以應付可能發生的饑荒,保持根據地的穩定、部隊的戰鬥力。現在剛開春國內的春耕陸續展開,具體產量不好評估,可河南難民鐵定要來數百萬,即使分到寧夏、青海一部分,還是要準備200萬人的口糧,再增加八十萬老毛子行嗎?

想想陳雲、李卓然、鄭義齋他們消瘦的身軀他就挺自責。自己把攤子鋪的太大了,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期也增添了預期之外的辛勞,幸虧共產黨人能吃苦否則早就破產散夥了。

他擡頭看了看靠在沙發裡叼着菸斗眯着眼睛看自己的鐵腕強人,看來斯大林是餓瘋了,世界大戰就要開始了。他還在削弱自己的力量。八十萬軍人、工人、技術幹部培養起來容易嗎?無論是送上戰場還是留在工廠、農莊都是保衛國家的力量呀,就這麼踢到中國來了。

一旁陪同的貝利亞見陳海松面露難色、低頭沉思,趕緊說:“陳將軍,據內務部張掖、包頭管理小組反映你們的管理很嚴格。政治犯們在中國都在從事技術性工作沒有發生任何攻擊布爾什維克、蘇聯政府的言論和故意破壞工廠生產的行爲,說明把他們放在中國是對的。

不瞞你說,此次暗殺事件暴露出大批帝國主義間諜、仇視蘇維埃的反動富農、貴族、知識分子、技術工人甚至於軍隊的軍官士兵,總數數十萬人關在礦山勞動改造,但他們的反動思想依然存在。他們的肉體繼續生活在蘇聯土地上都是隱患,會危及蘇聯的安全與穩定。

你也說了中國的工業建設需要大批文化素質、技術水平較高的人蔘與,接受勞改營裡的政治犯是你首先提出來的,他們不正是你所需要的嗎?你們已經接受了180萬效果很好,還有20萬正在運送途中,再增加80萬對於糧食充足的你們來說不應該造成壓力吧!”

陳海松說:“我不是嫌棄這些人,我巴不得再多來一些,可是貝利亞同志,張掖包頭的土地面積有限。糧食產量也很有限,僅僅去年一年我們就接收了蘇聯政治犯180萬、因爲河南水災逃難到西北的難民300多萬、東北華北難民100多萬,總計600萬呀!

今年準備前來西北逃難的民衆不下500萬,雖然我們新增了關中、山西根據地,可兩地人口本來就稠密。糧食增加的空間有限,收攏難民的任務還是要落在張掖包頭兩地,新開墾出來的300萬畝耕地養活這些難民都難,陳雲、李卓然正在爲這事發愁。我也很爲難呀?”

“河南的大水是蔣委員長乾的,他爲什麼不組織安置?”被這些數據嚇着的斯大林問。

“他要是安置我們還操這個心幹什麼嘛。不就是他不肯管、管不好,我們才管的嘛!畢竟都是中國人,總不能看着他們流離失所、飢寒交迫不聞不問吧!”陳海松無奈地攤開手。

“就沒有其他地方安置這些難民嗎?”貝利亞急着讓偉大領袖的計劃落實追問道。

“有!新疆,那裡地域遼闊、荒地很多,我來蘇聯之前見到了盛世才,向他提出租借一些荒地創辦農場安置200萬河南難民,收購當地的農牧產品創辦一些糧食、肉食加工廠就近運到內地、蘇聯來,條件很優厚可他就是不答應,理由很可笑他說他很討厭河南人。”

“河南人真的很討厭嗎?”地域歧視在蘇聯也有,貝利亞好奇地問道。

“純粹是藉口,河南人還討厭他們東北人呢!他和其他軍閥一樣就是怕我們的力量進入他的地盤,動搖他的獨裁統治。聽說他把提拔重用他的恩師都關進了大牢,毒的很!”

眯着眼睛的斯大林眼前一亮,想了想說:“這個問題我來解決,移民新疆對於你們擺脫壓力、對於新疆增加勞動力都是有好處的,我們在新疆開礦修路建廠到處僱不上人,這不是充足的人力嗎?盛世才同志確實有一些軍閥傾向,這件事上看他沒有戰略眼光和發展理念。

你們的難民什麼時候可以趕到新疆?能有多少人?需要多少生產生活物資?”

“難民正在陸續趕來,張掖就有20多萬還沒有來得及分配土地的可以立即動身。”

“那你就通知他們動身吧!盛世纔會熱烈歡迎他們的。”斯大林用力地揮了揮手菸斗。

“斯大林同志,我必須向您提前說明,難民的組織是一個龐雜的系統工作,我們不能像國統區那樣任由難民自生自滅,進入西北的難民都是奔着共產黨的認真態度來的,所以我們做事一定要達到最佳的效果,200萬人前往新疆不是一件小事,做不好會損害我黨的聲譽。

可我在新疆逗留期間感覺新疆沒有相應的組織和制度,大片的宜耕土地被荒廢而很多流民在乞討。我很擔心這200萬難民們能否像在張掖包頭生活的難民們那樣得到新疆地方當局的妥善安置,有飯吃有房住、獲得農具、種子,開墾出土地、修起水渠、種出糧食、蔬菜。”

新疆是斯大林向南擴展的目標之一,盛世才積極的親蘇態度讓這個願望變成可能,維護盛世纔對新疆的統治是蘇聯的利益所在。中共現在也開始關注新疆很讓斯大林疑惑。他不知道陳海松到底是什麼計劃,是爲了經濟利益小規模滲透還是有政治企圖的武力顛覆?

心機深沉的斯大林叼着菸斗不動聲色地問:“你的擔憂我很理解,你是個做事認真的人,想的很細緻。願望很善良,僅僅靠盛世才顯然是達不到你的要求,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陳海松明白斯大林會有疑慮,針對蘇聯需要闡述自己的觀點:“新疆土地遼闊卻沒有很好開發,盛世才上臺以後更多地關注自己的統治和個人的利益。在經濟管理方面還不如他的前兩任有作爲,他藉助蘇聯政府的庇護卻無法向蘇聯提供急需的糧食、肉食證明了他的無能。

他作爲一個政治上的投機分子是沒有道德可言的,蘇聯一旦陷入與德國、日本的戰爭他一定會翻臉不認人,拋棄蘇聯另覓靠山,這種貌似進步內心陰險的人在中國很多。希望通過他穩定中蘇邊境西端的安全穩定、維護蘇聯在新疆的利益是危險的、不可靠的。

我們八路軍還很弱小,無力向新疆發展,卻可以組織大量的流亡民衆去新疆搞建設,目的無非是把人口壓力轉移出去,到土地廣闊的新疆去發展農業、畜牧業、建立起一個個像蘇聯集體農莊一樣的農場。生產出糧食肉食養活他們自己的同時支援內地和蘇聯的建設。

我計劃開墾500萬畝荒地,給他一畝地十元錢的租金,一年就是5000萬元的收入,他說人口太多管理不過來,我說我派人集中管理。保證這些難民不損害地方秩序他還是推諉。”

“你的人怎麼管理?有多少人?”斯大林聽陳海松要插手一下緊張起來,冷冷地問道。

“河西、河套地區已經組織了華北、河南、蘇聯三次大規模的移民安置,有一整套成熟的制度和富有獻身精神的幹部,他們的愛心、責任心、管理經驗是實現有序安置的基礎。

按他們的做法應該是100戶人家建立一個村落。4、500人開墾2000畝左右的荒地,有一個我們的同志擔任村長組織勞力們蓋房修路、開荒修渠。十個這樣的村莊組成一個鎮。設立鎮長、小學校、公安所、衛生室、農業技術站、農具廠、倉庫等機構,200萬難民預計要建立4000個村莊、400個鎮,需要管理和技術幹部一萬餘人。”

斯大林一聽心裡笑了笑,這陳海松改不了中國人的天性,只是個對土地糧食比較貪婪的農民,連縣一級的機構都不設立,全是些農村管理人員其中沒有一個是軍人,點頭認可。

他對貝利亞說:“給盛世才同志發報,允許內地流民進入新疆生產生活,由新疆方面在塔里木河、伊犁河、開都河、孔雀河、瑪納斯河沿岸適於耕種的地區劃定屯墾點,由張掖的移民幹部帶領難民前去墾荒,新疆方面提供農具、糧種和三個月的口糧,但不要插手具體事務,爭取儘快獲得好收成,糧食、肉食廠可以興建。”

第37章 準備1第32章 繼續北上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209章 飛翔在寶島上空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623章 平民官員第509章 屈辱的放行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443章 陽西自衛團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253章 激戰潼關第376章 掉進陷阱第630章 川石島上第34章 兵臨平型關第220章 報仇雪恨第589章 邊境糾紛處理綱要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25章 交流戰術第348章 對策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568章 死亡的詛咒第217章 南澳島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307章 取之於民第291章 抵達重慶第176章 還得靠他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487章 緊急備戰第28章 調動敵人1第494章 法國的天真第445章 村口衝突第34章 氣的就是你第663章 老大不情願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462章 川軍接戰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24章 談心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176章 還得靠他第49章 深山練兵第492章 低調處理第323章 執政經驗第482章 國軍的整編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59章 勸降第171章 軍人責任第3章 看誰狠第249章 西安在望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432章 薛雲龍發飆第203章 鬼子的報復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101章 神兵天降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120章 沉重的話題第124章 現學現賣第440章 粵軍備戰第6章 謀劃勝利3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78章 民樂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208章 116師團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17章 表裡山河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78章 慘烈的攻防第2章 血洗討伐隊第80章 蝴蝶翅膀第609章 隔山觀虎鬥第383章 調虎離山第19章 當個座山雕第42章 勸說2第76章 亂中取勝第45章 說服黑虎第584章 原則底線第434章 獨家出戰第89章 肅反的糾正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587章 初步設想第418章 藉機脫離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530章 天上掉餡餅第44章 驚動延安2第24章 迎接考驗第169章 爭奪皖南南第328章 最後的手段第87章 國際友人第533章 藉機勒索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528章 粵軍不是孬種第66章 拿下包頭第98章 星星峽第213章 新來的指揮官第542章 謀算104師團
第37章 準備1第32章 繼續北上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209章 飛翔在寶島上空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623章 平民官員第509章 屈辱的放行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443章 陽西自衛團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253章 激戰潼關第376章 掉進陷阱第630章 川石島上第34章 兵臨平型關第220章 報仇雪恨第589章 邊境糾紛處理綱要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25章 交流戰術第348章 對策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568章 死亡的詛咒第217章 南澳島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307章 取之於民第291章 抵達重慶第176章 還得靠他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487章 緊急備戰第28章 調動敵人1第494章 法國的天真第445章 村口衝突第34章 氣的就是你第663章 老大不情願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462章 川軍接戰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24章 談心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176章 還得靠他第49章 深山練兵第492章 低調處理第323章 執政經驗第482章 國軍的整編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59章 勸降第171章 軍人責任第3章 看誰狠第249章 西安在望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432章 薛雲龍發飆第203章 鬼子的報復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101章 神兵天降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120章 沉重的話題第124章 現學現賣第440章 粵軍備戰第6章 謀劃勝利3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78章 民樂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208章 116師團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17章 表裡山河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78章 慘烈的攻防第2章 血洗討伐隊第80章 蝴蝶翅膀第609章 隔山觀虎鬥第383章 調虎離山第19章 當個座山雕第42章 勸說2第76章 亂中取勝第45章 說服黑虎第584章 原則底線第434章 獨家出戰第89章 肅反的糾正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587章 初步設想第418章 藉機脫離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530章 天上掉餡餅第44章 驚動延安2第24章 迎接考驗第169章 爭奪皖南南第328章 最後的手段第87章 國際友人第533章 藉機勒索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528章 粵軍不是孬種第66章 拿下包頭第98章 星星峽第213章 新來的指揮官第542章 謀算104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