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謀劃勝利2

葉劍英問道:“周副主席前面談到你對華北形勢的估計,認爲大戰在即,需要做好準備。我們還有些不明白之處,所以把你找來一起參詳一下。”

朱總司令問道:“我們現在無法判斷日軍會投入多少力量用於侵略戰爭?在華北敵後我們可能承受多少敵人的進攻?友軍的立場態度會怎樣?要知道這關係到全軍的安危,不能草率行事。”

陳海松站起身來,堅定的說:“各位首長,首先我們必須下定一個決心,不論戰場選擇在哪裡、不論敵人多強大、不論我們的環境多麼惡劣,帶領敵佔區的人民拼死抗爭,浴血奮戰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不這樣,無法彰顯我們**人爲國爲民、不畏強暴的高尚品格,無法獲得全中國人民的普遍尊重和認同,無法利用這次民族戰爭的機會成爲中國政治舞臺上代表進步、光明的政治力量。這對我們很重要,周副主席在做大量的宣傳工作,但怎麼宣傳都不如前方頻繁傳來的捷報打動人心。

“至於日軍,我個人認爲本次抗戰是中日兩個民族的你死我活的總決戰,最終會有一個要爲另一個成爲世界強國奠基,雙方都想獲勝,只能拼死搏殺。他們的貪婪狂妄決定了他們會傾盡全力實現佔領全中國或迫使中國投降的戰略目標。

所以我們的敵人是強大的,這也就是我們提前進行整編訓練的原因,我們就是要用這個近乎於野獸的部隊來磨練我們的鋼鐵雄師。

但島國的弱點註定了日本無力長期支撐寬廣的戰線、承受巨大的消耗,因此前期我們要避其鋒芒,在側後遊擊。中期的運動戰、後期的進攻戰都是在戰場態勢有利的情況下依託地形等有利條件方可展開,直到最後階段我們纔會伸出鐵拳。只要我們堅持保存自己,消耗敵人的基本原則,即使他有一半的兵力用於進攻我們也是徒喚奈何。”

所以從我黨未來發展來考慮,不管蔣介石、地方實力派採取何種戰略戰術,我們都要成爲中國抗日戰場上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讓軍閥部隊在我們面前黯然失色,用堅定地態度和巨大的戰果吸引愛國力量匯聚在我們的旗幟之下。”

毛主席帶頭鼓起掌來,幾個人都被鼓動起信心,不愧20歲當軍政委,講話太有鼓動性了,眼光真是長遠,分析的也有道理。

主席說:“不錯,打敗日本侵略者是當前最大的政治,堅決抵抗、狠狠打擊侵略者才能贏得全國人民的信任和尊重。但是我們畢竟力量弱小,硬拼的話咱們這點家底很快會拼光的。”

“通過張掖反覆推演和此次平津之行的接觸瞭解,我得出的結論是我們四個師一個旅6萬8千人可以出動6萬人分五個階段來贏得勝利。

第一階段,摸清對手。利用正面戰場的膠着,在敵人側後伏擊、偷襲敵人輜重部隊、物資集散地,或集中全力對孤立之敵打幾場漂亮的殲滅戰。重點是瞭解日軍作戰特點、建立信心、獲得物資和技術裝備,打響第八路軍的名頭,收容解救潰兵,既支援了正面戰場、又壯大我軍力量。”

周恩來問道:“這很可能引起國軍部隊的不滿,我們很有可能被編入某個正面戰場中擔任正面阻擊任務。跟隨國軍主力部隊一起防守不是會更安全些嗎?”

“國軍部隊打法呆板,全部是依託要點消極防禦,純粹是拼消耗,呆在一地,承受飛機大炮的蹂躪是愚蠢的,我們也拼不起。再者國軍部隊成分複雜、軍心不齊,韌勁不足,某處戰線一旦被突破,就會形成潰敗,我們也會被殃及池魚。所以我們要力爭深入敵後,獨立作戰。我想,國軍巴不得我們自生自滅呢。”

幾人相互看了看,覺得有道理,還真不能去給國軍當擋箭牌。任弼時問:“那第二階段呢?讓我猜猜,是不是就該進入山區創建根據地了?”

“對,在我們獲得物資兵員補充後,國軍部隊已撤到千里之外了,日軍追擊而去,敵後一片空虛,我軍乘亂對敵後漢奸政權進行嚴厲打擊,搗毀敵運輸線,收編雜牌部隊,進入山區一邊建立根據地一邊加快部隊整編訓練,不能因隊伍壯大而導致戰鬥力下降,我估計此時我軍總兵力將達到20萬以上。”

“幾十萬國軍會如此不堪一擊?戰局會崩潰如斯?”

“這就是舊軍隊的特點,沒有國家觀念,沒有爲民族獻身的勇氣,軍閥、地方實力派一貫喜歡保存實力,加之訓練不足、裝備低劣,即使個別部隊奮勇作戰也很難有效阻止敵人進攻,只能潰敗。大量散兵遊勇可供我們收編,大批武器彈藥被遺棄可以被我們用來武裝新部隊。”

葉劍英說:“這樣的部隊咱們敢用嗎?都是羣毫無鬥志的綿羊只怕還會拖累我軍。”

“紅軍是個大熔爐,任何人都會被我們的愛國激情和戰鬥意志所感化,通過思想教育讓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成爲革命戰士是可能的。建議各部不要急於擴大編制,先收編、設立訓練營最少訓練3個月、從中擇優補充部隊。一次不超過原有兵力一半的人員,差不過能有十萬人的強悍精幹的主力部隊,承擔機動作戰任務。其他人員編制爲地方守衛部隊,承擔根據地保衛任務。”

彭德懷點頭說:“這樣比較穩妥,可以防止戰鬥力下降的問題,也爲創建和鞏固根據地創造了條件。關鍵是對收編人員的改造,思想和軍事都要加強,帶兵的幹部要選派好。”

朱德說:“依託山脈建立根據地,佔據地利,限制敵人機動能力和裝備優勢,進可攻,退可守,是堅持敵後抗戰的根本,也是當初我們提出開展山地游擊戰的基礎。太行山俯瞰華北平原,是平津屋脊必須首先控制,待站穩腳跟後,逐步向外發展。”

彭德懷補充說:“穩定住太行山後,應該逐步向山東、綏遠、熱河等地發展,泰山沂蒙山是華東制高點,陰山、燕山南通華北、北接東北、蒙古,是陝北、華北屏障,以這些山區爲中心,逐步擴大到周圍平原地帶。”

陳海松聽着大家的討論很自豪,任何事最難的是事前的準確謀劃,當目標清楚、以這些老將軍們的智慧,基本不需要自己參與。不過他們還是太過於小心,對當時華北的混亂空虛沒有心理準備,謹慎而坐失最佳機會有些可惜。必須提醒一下,把局面做大。

“首長們眼光真毒,找的都是戰略制高點,對今後我軍的華北攻略意義重大,我完全贊同。我個人認爲第二階段時不妨一步到位,各師劃定防區,同時出擊,分兵在各地攻打城鎮,收集物資,然後進入山區建立敵後根據地,獨立發展,相互支援,

太行山由總部和兩到三個師從北向南分別駐守,向冀中、冀南、豫北發展;泰山沂蒙山區一個師,逐步控制山東、蘇北;燕山、陰山條件艱苦、補給困難,四面環敵,機動性要求高,獨立旅符合條件願意前往,逐步控制綏遠、晉北、察哈爾、熱河、滲透東三省。”

彭德懷不解地說:“我們兵力本就不多,一下撒開無法形成合力,還怎麼作戰?”

毛主席思索了下說:“乘亂出擊、搶佔要點、不動聲色、埋頭髮展。不能不說是個好計策,老彭的顧慮也有道理,分兵四進很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你將如何應對?”

陳海松耐心地說:“首長們的顧慮是存在的,我是這樣分析的:戰爭初期,日軍的作戰目標是要點防禦的國軍重兵集團以及象徵意義大的城市和交通要地,目的是沿交通線快速佔領中國或逼迫蔣介石政府投降。

所以,日軍在作戰初期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國軍主力部隊身上,不會太在意我們這樣的小規模地方武裝。佔領區的敵人留守部隊實力較小,忙於組建漢奸政權,對我們的大舉進入毫無準備,完全可以大鬧一場,滿載進山。敵人正面進攻直到打到山前地帶後,纔會回過頭來對佔領區進行殖民統治、掃蕩清剿,給我們第二階段的準備提供了最少半年的時間,半年多的時間裡足夠各部建立根據地、訓練部隊了。”

朱德說:“如果戰場局勢真如海松所預料的那樣,還真是我們立足打基礎的好機會。等我們站住腳跟、部隊整編完畢以後,是不是就該對付敵人的掃蕩了?”

“總司令英明,第三階段,就是戰略相持。此時纔是對我們真正的考驗,我們將逐漸成爲日軍的主要敵人,是敵人殖民統治的心腹大患,必然要調集重兵反覆清剿,我們既要保護羣衆發展生產,還要頻繁與日僞軍作戰,還很有可能與友軍發生摩擦。

好在根據地各級民主政府相繼建立,地方部隊、民兵游擊隊組織訓練已畢,各種防禦設施、情報眼線佈置到位,我們任何一個根據地都不懼怕日軍師團以下規模的進攻,可以在羣衆基礎鞏固的寬廣的空間裡由地方部隊牽着敵人的鼻子轉,主力部隊適時出擊,發動中等規模的運動戰、破襲戰予敵以重大殺傷。經過反覆爭奪,擠壓敵人生存空間,與敵長期相持。”

彭德懷說:“如果敵人調集重兵對某一個根據地進行瘋狂進攻怎麼辦?我們每一個根據地都還是處於劣勢中呀!”

感謝各位書友在書評區的論戰,讓冰雪倍受鼓舞,增強了寫好此書的的使命感和信心,你們的思想觀點也讓我很受啓發,請大家經常提出寶貴意見。

感謝書友齊格弗裡德.馮.奧斯卡、fugudoku、瘋狂宇少、魔欲縱橫在二月第一天的厚愛打賞。冰雪真的很感動,冰雪年近五十,職位不低,收入穩定,寫書純粹是表達一種願望、宣泄一種情感,確實不願書友們破費,請大家成全。謝謝!

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14章 過河抗日第106章 露餡了第101章 廬山3第189章 飛虎臨穗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248章 第十戰區第340章 玩忽職守第300章 痛斥投降派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97章 土匪逞兇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352章 燕山阻擊第560章 攔截火車第589章 邊境糾紛處理綱要第75章 戰爭開始了第537章 燃燒的港灣第620章 社會組織第67章 收徒第33章 張網第186章 草包參總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38章 最後的瘋狂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652章 俞濟時到寧波第359章 兩敗俱傷第258章 陝北留守兵團第27章 代價慘重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487章 緊急備戰第57章 獨立一團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434章 獨家出戰第64章 會戰尾聲第29章 新兵周強第237章 致命的鎖鏈第29章 調動敵軍2第638章 鎮海要塞第40章 衝突第81章 各有千秋第36章 欺軟怕硬第459章 前景堪憂第13章 馬踏東野第78章 民樂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436章 向八路軍學習第22章 朝鮮戰士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438章 確實不同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587章 初步設想第112章 搬不動的兵工廠第44章 驚動延安2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20章 中固鎮第523章 秘密協議第526章 難以決斷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206章 烈火焚魔第48章 戰後大勢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239章 安藤利吉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41章 懲治惡魔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188章 接受條件第214章 煞神託生第592章 奇異的聯合第493章 做客藍宮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426章 難以置信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61章 擊斃笠原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13章 計劃出臺第576章 日軍新戰略第655章 軍工建設第521章 不做犧牲品第117章 走馬上任第372章 小野偷襲第92章 這裡就是你們的家第295章 又見閻錫山第315章 路線的分歧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453章 戰術檢討第19章 繁忙的一天(3)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462章 川軍接戰第472章 算計飛虎師第9章 盤點家底第91章 抗日誓師第5章 抉擇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1章 延安會友2第417章 大義凜然
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14章 過河抗日第106章 露餡了第101章 廬山3第189章 飛虎臨穗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248章 第十戰區第340章 玩忽職守第300章 痛斥投降派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97章 土匪逞兇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352章 燕山阻擊第560章 攔截火車第589章 邊境糾紛處理綱要第75章 戰爭開始了第537章 燃燒的港灣第620章 社會組織第67章 收徒第33章 張網第186章 草包參總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38章 最後的瘋狂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652章 俞濟時到寧波第359章 兩敗俱傷第258章 陝北留守兵團第27章 代價慘重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487章 緊急備戰第57章 獨立一團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434章 獨家出戰第64章 會戰尾聲第29章 新兵周強第237章 致命的鎖鏈第29章 調動敵軍2第638章 鎮海要塞第40章 衝突第81章 各有千秋第36章 欺軟怕硬第459章 前景堪憂第13章 馬踏東野第78章 民樂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436章 向八路軍學習第22章 朝鮮戰士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438章 確實不同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587章 初步設想第112章 搬不動的兵工廠第44章 驚動延安2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20章 中固鎮第523章 秘密協議第526章 難以決斷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206章 烈火焚魔第48章 戰後大勢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239章 安藤利吉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41章 懲治惡魔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188章 接受條件第214章 煞神託生第592章 奇異的聯合第493章 做客藍宮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426章 難以置信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61章 擊斃笠原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13章 計劃出臺第576章 日軍新戰略第655章 軍工建設第521章 不做犧牲品第117章 走馬上任第372章 小野偷襲第92章 這裡就是你們的家第295章 又見閻錫山第315章 路線的分歧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453章 戰術檢討第19章 繁忙的一天(3)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462章 川軍接戰第472章 算計飛虎師第9章 盤點家底第91章 抗日誓師第5章 抉擇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1章 延安會友2第417章 大義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