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陳海松的戰略構想

由於華南軍區是以飛行部隊支援第四戰區作戰的合法身份駐紮嶺南地區,地面部隊並不強大,劉茂容的陸戰團應該是廣東境內我軍最大的一個機動作戰單位,其他的大都是營級規模擔負機場、基地守備任務,還有許多連、排級小部隊分散在大山深處導航、訓練自衛團。

組建的各地自衛軍數量不少卻有很強的地方特點,地方宗法勢力相當雄厚頑固,對國民政府、國軍認可程度高,自衛團素質參差不齊,也受到地方劣紳、戰區政治部的阻撓限制,裝備訓練還在低層次上徘徊,沒有一兩年的教育引導難以形成戰鬥力,後備兵員嚴重不足。

有文化的廣州市民學生、港澳青年、南洋華僑大多派到技術部隊和工業基地,加上瓊崖帶走大批精銳,粵東地區地面部隊的發展反而落在了後面,即使在廣州作戰期間,八路軍也僅僅是出動飛行部隊、炮兵部隊、特種部隊,主要藉助8軍、64軍的力量取得地面勝利。

鑑於中國戰場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國共日三個方面都將進入調整時期,日本軍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佔領了廣州、武漢,表面風光無限卻是受了嚴重內傷後勁不足,國民黨拼盡全力當了回硬漢,也是實力不濟元氣大傷,雙方不得不收縮兵力休養生息。

唯有共產黨部隊藉機獲利擴大了勢力範圍,可是過快的擴張速度導致戰略不明、幹部不足、根基不穩、戰力下降,不經過較長時間的總結完善,根據地政治建設、經濟建設。軍隊現代化建設都會受到影響。急需轉入經驗總結、思想統一、幹部教育、制度完善中。

華南的現狀就很說明問題。地盤有了羣衆基礎還很薄弱,武裝人員有數萬人之多可以獨當一面放心使用的兵力不多,重型裝備增加不少能熟練操控發揮出裝備威力的技術兵不多,生產製造設備就要來了有大工業生產技能的產業工人寥寥無幾,不得不依靠外國技工。

大部分幹部對驟然而至的勝利既興奮又惶恐,對未來既憧憬又茫然,不知道自己的實力究竟處在什麼水平上,盲目樂觀的有謹小慎微的有擔驚受怕的也有。普遍希望守住現有地盤缺乏開拓精神,想發展又不知道怎麼壯大根據地、軍隊力量,不知道如何與周圍國軍部隊相處,想發展工業卻沒有建設的經驗和相關的專業知識,看似形勢大好其實隱患很多。

這樣的內外形勢下,中國革命的工作重點必須向強基固本內涵發展方向轉移,工農革命出身、長期依附於共產國際的共產黨八路軍必須彌補自己人員結構、知識結構上的先天不足,通過系統的學習加強文化積澱、提升思想修養、開闊戰略視野、明確革命理想和現實目標。

在他的謀劃中至少在歐洲爆發大戰之前,我軍有一段相對平穩的作戰空隙,應該全面開展思想整風運動、新式整軍訓練。用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羣衆、實事求是的思想武器統一全黨認識,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把共產主義的理想與建設新民主主義的現實目標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成果毛澤東思想來具體指導黨的建設、根據地建設、軍隊建設、經濟建設和統一戰線工作、民生髮展工作。

同時利用世界大戰前最後的和平時期,藉助歐美技術人員和製造裝備的到來完善工業體系、提升勞動者技能和製造業水平、壯大產業工人規模,實現工業提速、軍工發展。

在去蘇聯之前他就提出了這方面的建議,延安、西安、太原、張掖、包頭相繼開始整風,在取得一定經驗後華北、東北、華東、華南各部隊在粉碎敵人掃蕩後也陸續展開新式整軍,所以華中大戰期間除華東華南搶抓戰機發動敵後打擊外其他部隊並沒有投入戰鬥。

現在秦基偉的軍情局劉錚電信小隊、王凱的特戰隊精銳、轟炸東京後一直在錫林浩特訓練的王慶義獨立團數十架蘇制、日製戰機秘密進駐興安盟阿拉山區,挑起了日軍與蘇軍的邊境衝突,蒙古騎兵六師、蘇軍前線機場受到日軍重創,滿洲國興安騎兵師和日軍3師團搜索聯隊遭到蘇蒙軍的報復性打擊,雙方開始調兵遣將,醞釀着更大規模的直接衝突。

這場再次由他導演的戰爭勢必會超過前世,王凱特戰隊、已經受領任務返回東北的李強國際特戰中隊、周純麟興安獨立旅會毫不猶豫地對佔據上風的一方發起突襲,確保雙方在均衡戰場條件下拼命廝殺損兵折將,牽制雙方的精力兵力、消耗雙方的國力軍力。烏蘭夫的騎兵軍、李聚奎的機械化軍將在條件成熟時越境進入外蒙古,奪取離散國土的控制權。

他對越來越善於把握形勢的軍情局、特戰部隊的戰場執行能力一點也不擔心,交代了作戰方略後依然把注意力放在戰鬥在敵人心臟、掌控長江以南戰場形勢的第三戰區身上,他有信心把這裡打造成一把鋒利的尖刀,在需要的時候給駐華日軍主力的11、13軍以致命打擊。

不過首要的任務是部署兵力佔據各個要點,整合兵力,給採購來的工業設備找到一個穩定安全的生產環境,有色金屬豐富的江西、海岸線綿長港灣衆多的浙江、福建必須牢牢控制在中國軍隊的手裡,浙贛、湘贛鐵路、蘇皖浙贛閩粵之間的公路運輸線要保持暢通。

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建立浙北防線,擋住第五師團可能的南下行動,在華南海軍配合下奪取麗水、溫州獲得出海口,把美國、德國、法國採購的機器設備、招聘的技術人員平安送到金華,分路進入他規劃的徽州各類發動機、自動武器、火箭炮、無坐力炮等裝備彈藥精密加工基地。德興銅、鐵、鋁、煤炭生產基地。贛州鎢、錳、錫、鉬有色金屬生產基地。

第三戰區現在擁有譚震林第1集團軍、王峰4集團軍、陳明仁第3集團軍、粟裕37集團軍番號1萬餘人。雖然處在敵13軍的包圍之下,可他對這些分散部署的守備師團確實沒太當一回事,只要限制住機動性強作風兇悍的第五師團,江西境內的三個師團只需要王峰、粟裕兩部來回拉動幾次就能在空軍配合下予以掃除。只是各部連續作戰需要休整,後方疫情尚未完全解除,收容的三四萬國軍需要編入訓練,新裝備需要適應,一時還顧不上。

隨着粵東地區納入第三戰區的管轄。孫飛所部獲得38集團軍的正式番號,八路軍在粵閩贛交界地區可以堂堂正正建立正規部隊,華東華南連成一體的設想成爲可能。

陳海松計劃移防海豐陸豐的64軍將和梅州的獨立1旅以及粵東十幾個縣的保安團編成新的64軍,接受八路軍作戰條令、訓練大綱的指導恢復戰鬥力,承擔惠陽、惠州一線的守備任務。而調給38集團軍的6軍番號只能在八路軍陸戰隊、各機場守備部隊的基礎上全新組建,訓練成不亞於程世才、王大勇、劉震、黃克誠那樣的重裝骨幹部隊。

陳海松到不急於把6軍迅速擴充到位,沒有骨幹部隊支撐、長時間的訓練、頻繁的實戰演練,一羣烏合之衆很難在險惡的環境裡生存發展,他不可能把肩負重要戰略任務的江南部隊派到這來,38集團軍的建設只有靠孫飛、歐陽毅立足粵東閩南去謀劃了。他對陶鑄、廖承志的統帥能力,孫飛、歐陽毅的練兵能力、指揮能力還是充滿信心的。

他又問起潮汕地區的部隊分佈情況。劉茂容回答道:潮汕地區基本是在陸戰團的控制之下。所部一營二營帶領揭陽、澄海自衛團僞裝成日軍控制汕頭,先後接收臺灣旅團一個步兵聯隊、1軍一個野炮大隊、一個高炮大隊、一個港務大隊、一個通訊站,俘虜日軍四千多人,全部集中在豐順、興寧之間的礦區與惠州、惠東戰場上俘虜的日軍一起勞動改造。

裡湖總部訓練基地派來多新戰士接手鬼子重裝備,展開正規訓練和實彈演練,計劃整合粵東地區我軍重裝備組建集團軍炮兵團、高炮團、通訊營、工兵營、汽車營。

三營和瓊崖派來的海軍分艦隊一起學習操控繳獲鬼子的十六艘水面艦艇,組建華南第二艦隊,依託閩粵沿海地區衆多的港灣隱蔽訓練、配合地面部隊向北發展,截取物資。已經在大亞灣以南海域截獲3艘日本運輸貨輪,繳獲從港澳運出的數千噸鎢砂、錳礦、油料。

牛文國率揭陽機場守備營、炮兵營、工兵連向粵閩交界處無兵防守的饒平、詔安等地發展,安撫當地民衆、收攏國軍殘兵、清剿爲患多年的山匪惡霸,已經在當地站穩腳跟。

該地廣東第九區民衆抗日自衛團統率委員林先立,雖是黃埔軍校第二期畢業,卻因同情共產黨無法在北伐軍中立足,返回家鄉澄海組建民團剿滅南澳匪患,歷任南澳縣長、鶴山縣長,卻難容於當局屢遭誣告,憤然卸職赴香港經商,與張炎、趙一肩等人交好。抗戰爆發回國參加抗日救亡運動,被餘漢謀、李煦寰授予少將軍銜派回家鄉組建民軍。

在第八區統帥委員翁照垣將軍聯絡下與我黨合作,接受我黨聯合抗日主張,邀請八路軍揭陽機場守備隊官兵舉辦第九區民衆抗日自衛團分隊長教導隊訓練班,我黨幹部、青年六十多人蔘加培訓,陸續進入澄海、潮安、饒平三縣自衛團成爲抗日骨幹,隊伍發展到兩千多人。

潮汕淪陷駐軍聞風而去,他率領6多自衛軍駐守饒平堅決不退,目前已同意接受我軍整編,出任潮州市長,所部在潮安與我軍裡湖基地警備二連和一個新兵營一同訓練。(未完待續……)

PS:鞠躬感謝書友ha1846的月票支持,祝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昨天冰雪單位有事外出,回家已是晚上九點,疲憊不堪沒有咬牙堅持,

第148章 戰役計劃第670章 開始顧問第82章 比拼技術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13章 計劃出臺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590章 關東軍的態度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145章 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557章 重新啓用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36章 打架更不行第609章 隔山觀虎鬥第664章 花花腸子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12章 期待輝煌第673章 斯大林的煩惱第56章 展望未來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53章 決戰3第378章 各打各的第64章 部隊編制3第16章 開原城破第110章 石原後悔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245章 洛陽告急第509章 屈辱的放行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2章 血洗討伐隊第167章 繼續膺懲第404章 國軍也要露露臉第668章 整頓藏區第82章 張靈甫受窘第11章 獨立團第404章 國軍也要露露臉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42章 勸說2第1章 延安會友3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76章 教育的奇蹟第231章 抗登陸部署一百零三章 廬山5第339章 華中震怖第27章 撤離廣靈第56章 嘴邊的肥肉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55章 決戰5第111章 東北換帥第30章 送他們下地獄第60章 延安會議第353章 死不瞑目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99章 廬山第292章 又壓又擡第214章 煞神託生第555章 天不助我?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75章 斯大林的決斷第411章 拼血本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438章 確實不同第39章 會合第38章 準備2第603章 文體事業第5章 謀劃勝利2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510章 配備隨員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7章 奪寨第239章 安藤利吉第445章 村口衝突第55章 旱地育苗第436章 向八路軍學習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238章 陳海松的無奈第521章 不做犧牲品第641章 客觀評價第318章 利益交換第264章 陳布雷的趨勢論第13章 馬踏東野第665章 據理力爭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35章 牛刀小試第677章 不同的管理第41章 板垣徵四郎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16章 開原城破第378章 各打各的第57章 不一樣的陽明堡第540章 惠州失守第231章 抗登陸部署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334章 孔策沃別墅第125章 頂過這一週
第148章 戰役計劃第670章 開始顧問第82章 比拼技術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13章 計劃出臺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590章 關東軍的態度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145章 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557章 重新啓用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36章 打架更不行第609章 隔山觀虎鬥第664章 花花腸子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12章 期待輝煌第673章 斯大林的煩惱第56章 展望未來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53章 決戰3第378章 各打各的第64章 部隊編制3第16章 開原城破第110章 石原後悔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245章 洛陽告急第509章 屈辱的放行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2章 血洗討伐隊第167章 繼續膺懲第404章 國軍也要露露臉第668章 整頓藏區第82章 張靈甫受窘第11章 獨立團第404章 國軍也要露露臉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42章 勸說2第1章 延安會友3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76章 教育的奇蹟第231章 抗登陸部署一百零三章 廬山5第339章 華中震怖第27章 撤離廣靈第56章 嘴邊的肥肉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55章 決戰5第111章 東北換帥第30章 送他們下地獄第60章 延安會議第353章 死不瞑目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99章 廬山第292章 又壓又擡第214章 煞神託生第555章 天不助我?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75章 斯大林的決斷第411章 拼血本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438章 確實不同第39章 會合第38章 準備2第603章 文體事業第5章 謀劃勝利2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510章 配備隨員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7章 奪寨第239章 安藤利吉第445章 村口衝突第55章 旱地育苗第436章 向八路軍學習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238章 陳海松的無奈第521章 不做犧牲品第641章 客觀評價第318章 利益交換第264章 陳布雷的趨勢論第13章 馬踏東野第665章 據理力爭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35章 牛刀小試第677章 不同的管理第41章 板垣徵四郎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16章 開原城破第378章 各打各的第57章 不一樣的陽明堡第540章 惠州失守第231章 抗登陸部署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334章 孔策沃別墅第125章 頂過這一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