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很守信用,打發了大批的人手在暗中給王天找人,點點滴滴的人物資料通過指定聯絡的官府送到王天面前,但這些收集到的資料都不正確,以至於王天東南西北的奔波卻沒有一絲收穫,半年時間過去了,大半個中國留下了王天的足跡,他帶着富可敵國的財富,花起錢來也是大手大腳,每到一個地方,總要遊山玩水,品嚐美酒佳瑤,收羅當地特產,有時碰到貧苦百姓,同情心一發就散錢接濟一下,從十五皇子那裡敲來五萬兩黃金的巨財,足夠他花上一段時間。
爲了想辦法拉攏王天,乾隆差點絞盡了腦汁,父子經過幾天的商議,還是覺得封王賜爵拿得出手點,敕封王天爲“逍遙王”,見皇帝平禮,那意思就是天下任你逍遙,千萬不要干涉朝政,當然這樣的王位是個不能擺上檯面的,更不會見諸於史書,自然也不敢讓王天到京城受封,要是此人又忽然發瘋,誰能抵擋得住?所以還是派個偷偷的送去,話說得好聽點,也算是一份情禮。
王天不由哂笑,這算什麼?攏絡人嗎?不過想想朝庭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有封王賜爵,這也算是朝庭向他示好的一種方式,既然乾隆如此識相,那就給個面子,雖然這些東西對他來說沒一點用處,於是把證明身份的王印玉璽、聖旨等物件往乾坤戒指裡一丟便飄然而去。
雖然乾隆嚴厲的控制住了王天大鬧皇宮的密聞在平民中擴散,但天地會和榮華會的眼線們都是些無孔不入又溜達於官場的人,迅速的把王天怒闖皇宮、挾持皇子大臣威脅的事蹟傳給了各自的首領。爲了能招攬這位有絕強武力的漢家子弟,便自覺的使出渾身解數替王天尋人,以討好王天,拉近與王天的關係,如果因此而得到王天的幫助,只他一人就勝過雄兵百萬,這種生意不做那就是傻瓜一個了,他們與官府不同,平常活躍在平民之中,自有不同的路子,也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了當年揚州官府的花名冊,又排查了出逃的大小富戶和打聽當年事蹟,居然被他們先後打聽到了王天后人去向。
當年清軍來勢洶洶,王氏兄弟眼見不妙,立即拋棄家產,收拾細軟帶着幾個兒子女兒跑到了南京,但很快就聽說揚州落陷,清軍屠城,先鋒部隊也向南京撲來,二兄弟一商量,覺得南京也不是個安全的地方,於是再次南逃到了泉州住了下來,但南明政權軍心渙散,根本抵不住清軍猛烈的攻勢,明軍節節敗退,慢慢的連江南這個財賦之地都丟失了,於是兄弟倆再次收拾細軟搭上出海大船,至於他們去琉球還是南洋,榮華會和天地會就再也查探不出來了。
得到這個消息後,王天這才放了心,他最怕的是兒子們死在亂軍之中,連個後人都沒人傳下來,雖然天下之大人海茫茫,但只要有血脈在傳承,他有的是時間,總能有尋到後輩子孫的日子。
既然子孫遠遁海外,自己在大陸也無所事事,不如去海外溜達一圈,在古時那裡可是古人們都向往的海外仙山所在之地,也許一不小心碰上個仙蹟也不說定。
東方大海上羣島無數,自古以來傳說,那裡仙山無數,最爲有名的自然是蓬萊、方丈和瀛州,另外還有懸空島、金鰲島、火龍島、九龍島等等海外仙島,雖然誰也沒有親身登陸過,但這不妨礙王天對仙山的嚮往,一邊尋親一邊遊覽羣島,說不定真的會找到個仙山。
他有上天入地的本事,自然不用象凡人一樣搭船或租船出海,先在京城進了瘋狂的採購,日常生活用品、野外露營用具,又去各大酒樓,訂做了大量的各類菜餚食品,連裝菜的盤碗都一齊買下,全部存入進乾坤戒指,因爲乾坤戒指的空間是靜止,這些食物存放在裡面最久都不會變質,進去時怎樣,拿出時便怎樣,這實在是居家旅遊的極品。
一切完畢後,王天便從大沽口出海,先在渤海上尋訪一遍海島,在飽覽了一番海島風情之後繼續向東探訪,到達了日本國,日本國很窮,神州大地的物華天寶讓他很是鄙視這個小國,小小的幾個海島上列國無數,一個小山村都可以稱之爲城市,互相間又攻伐不斷,時時打斷王天遊覽的興致,讓他直皺眉頭,雖然鄙視這個小國,但他對這個國家的女人很感興趣,當然,他不會在別國的女人身上留下種子。從南到北,只要有國人出沒的地方,他都一個一個的打聽過去,只可惜一直沒有找到,東遊西晃的遊覽完這個國家的幾個有名的地方後,時間已過去了幾個月了,於是折道南下進入東海,沿着一個個海島,到了琉球國,這個明、清兩朝的屬國,依舊保留着明朝的裝束,這讓厭惡清庭服飾的王天看過去大是順眼。
這個島國是神州戰亂時百姓們避禍的天堂,各朝各代流落到此處的人多不可數,很多人家在這裡落地生根,同文同宗,處處鄉音。雖然這裡王姓不少,卻都不是他後輩,這讓他有些氣餒,有好心人說,再向南千里還有幾個大島嶼,也有國人無數,也許他要找的人就在南方大島上。
此時王天對尋找後輩子孫已失去的耐心,早不找得到已是無所謂了,至於威脅乾隆皇帝的話早就丟在腦後,雖然有些虎頭蛇尾,但如今朝局穩定,若自己真的拿乾隆的幾個皇子報復,朝庭必起大變,到頭來受苦受難的還是躬耕的百姓,那他就是千古罪人了。
本着遊山玩水的心情,王天再次起程,向南尋訪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