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一)

午後的陽光落在福寧殿上,穿過了透明的門窗,映進了門後的殿堂。

從殿內向外望去,緊閉的門窗也阻擋不住視線,近處的侍衛、遠處的殿宇,全都映入了眼底。

這是玻璃。

透明且平直均勻的平板玻璃。

儘管這些平板玻璃最大也只有兩三寸見方,全都是嵌在門窗上鏤空的格子中,但也讓福寧殿的殿堂完全變了一個模樣。

隨着將作監的玻璃工坊終於開始出品平板玻璃,皇城的門窗變成了首先要更替的目標。尤其是在河東的戰局陷入困境之後,政事堂只看了一眼報價,便立刻批准了這一項提議——這可是修葺宮室,在一般的情況下,想通過政事堂的批准不會那麼容易——只是爲了安定人心,而且這麼做的成本並不算高。

雖然纔過去不過半個月,此時外殿還沒有變化,宮內的小殿也只是在測量門窗的尺寸,可福寧殿已經替換掉原本糊着窗紗和窗紙的宮門和窗戶,而改用嵌上了透明玻璃的新型門窗。這使得天子的寢殿在白天時更加敞亮,而不像過去,就是天晴日好,也得在殿內點上幾盞照明的燈。

平板玻璃成本很低,物美價廉,是政事堂下定決心的主因,而向皇后本人,也是希望通過這一件事,而讓她的丈夫不要去懷疑現在每日向他通報的戰局。

但向皇后本人,每日都在批閱着戰報的她,不可能像她的丈夫以及京師的百姓,能通過僞飾過的前線奏表而安心下來。

她正沉默地坐在福寧殿的外殿中,殿門上的小窗中透射進來的陽光正照在她身上,但御座上的空間卻仍是沉浸在晦暗之中。

河東局勢正一日險過一日。

三天前的入夜時分,傳來了遼軍南下的消息;昨日凌晨,帶着遼賊圍城的金牌急腳從太谷縣趕到了京師,並隨即叩關而入。到了今天,奏報至今未至,但向皇后她完全可以想見太谷那邊的戰局究竟會有多麼激烈。

遼軍氣勢洶洶,又有着十倍以上的兵力,韓岡縱然此前在奏報上說得輕描淡寫,但完全不可能瞞得過正努力去學習軍事的向皇后。

微微弓起的腰背,讓向皇后原本就纖細的身形顯得更加脆弱,眯起來的迷茫雙眼,正毫無目標地掃過門頂的小窗。

充溢在皇后心中的,全都是後悔。早知道會變成如今的局面,她寧可坐視太原陷落,也不會將韓岡派出去的。

萬一韓岡有個好歹,太子怎麼辦?官家怎麼辦?朝廷怎麼辦?國家怎麼辦?而她……又該怎麼辦?

不,一定可以的!韓岡一定能夠守住太谷,守住河東!

“聖人!聖人?!”

向皇后聞聲身子一震,隨即睜開了眼。脆弱和迷茫消失得無影無蹤,冷漠下來的神色頓時讓她變得凜然威嚴而不可侵犯。

“聖人!”宋用臣正躬身在陛前,高高託舉的雙手上正放着一份奏章:“通進銀臺司急報,遼軍攻城不克,已然北退,太谷圍解,城中安然無恙!”

“真的贏了!?”向皇后失聲而叫,甚至下意識地站起了身來。

宋用臣連忙雙手將奏章奉上。

幾乎是用搶一般地拿過奏章,匆匆瀏覽了一遍,她就再難以扼制住心中的欣喜和興奮。

這段時間以來,縱然也有猶疑的時候,但對韓岡的信心最終還是堅定如初。當最後這一份信任終於得到證明,心中的喜悅,也讓向皇后一時間忘了一國皇后應該有了穩重。

“不愧是韓樞密!!”

步履輕快地在小殿中央來回走着,過了半日,她才勉力恢復了平靜。

坐回原位,她笑意盈盈:“從敵軍圍城的軍情急報,緊跟着便是露布飛捷,纔不過一日而已,從來都沒聽說過有這麼快的捷報!”

“聖人……”宋用臣在旁小聲地提醒着,“這一份奏報,並沒有露布飛捷。”

向皇后聞之一愣,反問道:“爲何不是捷報?”

宋用臣立刻搖頭,“奴婢不知。”軍情重事,給宋用臣十個膽子他也不敢亂說,一句話都不行。

“那就去喚王中正來。”向皇后立刻道。爲何不是捷報?她突然間覺得這件事有哪裡不對勁,讓她想要找人諮詢一下韓岡的用心。

王中正就在外面,轉眼就過來了。

“斬首五百零六,還有許多被燒爛的無法證明身份,傷亡加上損失的遊騎也只有一百多……”

王中正拿着奏章越看越是迷糊,當對手是契丹人的情況下,這一份戰果,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都是一場大捷。

其實就算沒有這些戰果,就算損失再大,只要遼軍沒有攻下太谷城,最後退了兵,卻也是一場貨真價實的大捷。爲了振奮人心,朝廷必定會不惜用遠超平日的封賞,來犒勞讓天下軍民就此安心的功臣。

思慮再三,王中正小心翼翼地道:“可能是韓樞密心高氣傲吧,畢竟呂樞密在陝西,是把整個興靈都奪下來了。”

“僅僅是怕會爲呂樞密笑?!”向皇后面如重霜,“笑什麼?呂惠卿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局面,韓樞密面對的又是什麼局面!?對手都不一樣,手上的兵馬差得更多!”

“但韓樞密一向心氣高……”王中正瞅瞅臉色不豫的向皇后,連忙改口,“韓樞密學究天人,才高當世,他的心意,臣也想不明白,不如請王平章入宮相詢……”

畢竟是翁婿,把頭疼的事推到他身上更名正言順一點。只是王中正話剛出口便心頭轉念,這時候招宰輔多半無事,但去招已經一如平常回家休息的王安石,卻顯得很不適當了,趕緊再次改口,“把這封奏章送給王平章看看?”

“……好。”向皇后思忖了一下點頭,“楊戩,你速去把韓樞密的奏章送去平章府上,請平章入宮共議。”

王中正張了張嘴,然後聰明地又閉上了。

小半個時辰後,已經得知太谷戰情的王安石步履輕快地跨進了福寧殿。只是當他雙眼左右一掃,卻不見宰輔在庭,他的腳步便立刻沉了下來。

這份奏章來得蹊蹺,內容也不對,方纔興奮得沒注意,可現在一想,卻覺得不對勁了。難道是爲了維繫京師穩定而假造的軍情!?要不然怎麼會是連個宰輔都不在。

自家女婿在做些什麼事,不可能瞞得了他這位平章軍國重事。以己身爲餌,其實險到了極致。如果石嶺關沒有陷落,局面不會變得這麼壞。但當遼軍斬關縱馬,衝入太原府界之後,擺在韓岡面前的選擇就不多了。甚至可以說,韓岡是不得不拿自己做魚餌。

領兵日夜兼程的趕去援救太原,只會被遼軍以逸待勞地輕鬆擊敗。若是韓岡選擇了穩重行事,又會爲人攻訐,不是言其膽怯,就是說他心懷叵測。只有將自己放在最危險的地方,才能堵上一切異聲。

有此膽魄的文臣,世間也沒有幾人。不過以王安石對自家女婿的瞭解,與其說是膽魄,還不如說是自信。是充分信任自己的判斷和決策。從接到石嶺關失手後的軍情急報,就立刻訂下了以太谷縣爲戰場,吸引遼軍南下決戰的方略。

這絕不是什麼膽大包天的賭博,而是有充分的信心,纔會敢於置身危地。而且那還不是爲了維繫聲名,而是執行着他作爲河東制置使的任務。既然韓岡有這樣信心,王安石唯一的選擇,就是相信他。相信韓岡能夠扭轉危局。相信韓岡能支撐到河北、陝西的援軍趕來的那一刻。

可是,王安石現在已經不是這麼想了。

“殿下,可是奏報不對?”王安石匆匆行禮,便立刻發問。

“奏報正是韓樞密帳下的機宜文字所撰,字跡沒問題,印章簽押同樣沒問題,吾相信韓樞密不會謊報軍情,結果定然就是奏章上說的那般。只是吾想知道,爲什麼這一封不是捷報,沒有露布飛捷,韓樞密在其中是否有何深意需要朝廷來配合?”

長長的一通話,一口氣給說下來,向皇后已經有了些喘息。她張大了雙眼,等待着王安石的回答。

王安石想了一想,道:“殿下當知,自犯界後,河東的遼軍四處劫掠已經一月有餘,即便南下,也沒有太長的氣力來圍困太谷太久。”

“吾是如此作想。”向皇后坦誠地說道,“就算蕭十三南下攻打太谷,最多也只是試探,絕不會拼盡氣力,三數日即會解兵去。”

這是韓岡之前奏表中的說法,王安石點點頭,“殿下所言甚是。”

“韓樞密說過,北人那就是一羣強盜。之前劫掠已多,不可能用性命來換功勞。”

“臣亦是如此想。”

“而韓樞密又將援軍放在太谷縣南,讓蕭十三不敢全力攻城。”

“的確如此。”王安石雖是附和,心中還是輕嘆,想不到皇后如此信任韓岡,只是載着捷報的奏表沒有露布飛捷,便想方設法地去窮究其中深意,而不是懷疑韓岡的戰報本身。

又暗歎了一聲,他說道:“不過太谷一戰關聯甚多,遼軍退後,河東局面亦是大變。接下來當如何行事,當招兩府共議。”

向皇后手扶着額頭,王安石的回答讓她有些失望。來來回回想了一陣,覺得兩府宰執一時間也不可能將韓岡的想法看得清楚,還是讓他們多想一陣:“……既然韓學士僅是奏報,那就不需急。送去兩府,明日上殿再議不遲。”她輕聲說道,“平章當也明白,宰輔們遽然再入寢宮中,怕是會再有流言出來了。”

王安石也不知該苦笑還是該生氣,這還要人提醒他?還有,皇后招自己進來到底是做什麼的?!

不過他也沒有再多話,起身告退。

待王安石離開,向皇后也隨之起身,準備先去武英殿用沙盤對照一下改變了的河東戰局。但這時,楊戩站在門口輕咳了一聲,皇后停了步,回過頭來,“什麼事?”

“回聖人,官家在問軍情如何了。”楊戩低頭回話道。

向皇后的臉沉了下來,她知道丈夫現在已經有了疑心,畢竟給趙頊的戰報不可能完全作假,總會有破綻產生,“……暫時還是別說河東的事。只說河北。”

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三)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九)第一百五十四章 梳理(二十四)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三)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四)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三)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上)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變故(九)第九十五章 微雨(二)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二)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七)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下)第八十三章 塵囂(十四)第一十五章 一筆定黜陟(上)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九)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三)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一)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六)第二百一十章 變故(七)第一百八十二章 變遷(九)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三)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八)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變故(十九)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七)第六十章 宴火(二)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五)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七)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九)第二百一十六章 變故(十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一)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故(二十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故(二十一)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上)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八)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三)第三百零一章 不悖(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二)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二)第一十八章 霽月虛明自知寒(中)第八章 戰鼓尤酣忽已終(上)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一)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四)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七)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七)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上)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三)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七)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一)第一十四章 臥薪三載終逢春(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四)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上)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上)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八)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四)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中)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一)第一百六十章 京師(二)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七)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九)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五)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九)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三)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九)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一)第八十五章 塵囂(十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八)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六)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三)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一)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十)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下)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下)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三)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第八十六章 塵囂(十七)
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三)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九)第一百五十四章 梳理(二十四)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三)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四)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三)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上)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變故(九)第九十五章 微雨(二)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二)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七)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下)第八十三章 塵囂(十四)第一十五章 一筆定黜陟(上)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九)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三)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一)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六)第二百一十章 變故(七)第一百八十二章 變遷(九)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三)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八)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變故(十九)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七)第六十章 宴火(二)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五)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七)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九)第二百一十六章 變故(十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一)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故(二十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故(二十一)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上)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八)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三)第三百零一章 不悖(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二)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二)第一十八章 霽月虛明自知寒(中)第八章 戰鼓尤酣忽已終(上)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一)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四)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七)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七)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上)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三)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七)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一)第一十四章 臥薪三載終逢春(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四)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上)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上)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八)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四)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中)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一)第一百六十章 京師(二)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七)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九)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五)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九)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三)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九)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一)第八十五章 塵囂(十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八)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六)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三)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一)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十)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下)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下)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三)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第八十六章 塵囂(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