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與天違(中)

見到王安石,門前衆官紛紛向道路兩邊退避過去,恭迎宰相騎馬進宮。而曾布,章惇和王雱則停了下來,他們可不夠資格在宮中騎馬。

王安石騎馬入內,而王雱三人下馬,隨着衆官一起進宮。

今日是百官大起居的日子,天子駕臨文德殿,接受羣臣朝拜。

衆官進宮後,通過文德門,就在文德殿外的東西閣門處列隊。王安石立於最前,而只是朝官最後一級的王雱,則站在班列的末端。

王雱正靜等着文德殿的大門打開,參知政事馮京就從他的眼前仰首而過,目不斜視。而樞密使吳充緊跟着在後面,這兩位今天到得都算遲了。

眼角餘光瞥着自家妹婿的父親挺着脖子上的瘤子從身邊過去,王雱心知,要想說服天子,就必須駁倒執掌西府的吳充,還有參政的馮京。雖然從父親那裡得不到助力,但王雱還是想到了崇政殿後,再試上一試——他並不是父親說什麼,自己就做什麼的那般乖順的兒子,總有着自己的想法。

冷笑一聲。

一個是宰相,一個是樞密使,王安石和吳充這對親家可謂是把持大宋的軍政大權。不過現在吳充可是明擺着跟王安石走不到同一條道上,新法之事沒有少反對過,而今次攛掇天子撤軍河州,也是他所主持。

越是反對王安石,天子就越是能安心,只要行事穩定在天子容許的底線上,吳充的地位就會越來越是穩固,他接任樞密使後的一番作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只是吳充事事與新法擺出勢不兩立的姿態,其中有幾分是因爲他偏着舊黨,有幾分是怕被人拿着他與王家的姻親關係而逼他引避,王雱倒是很想弄個究竟。

閣門使吟唱般的讚詞響了起來,高大的殿門毫無聲息地被推開。在編鐘玉罄的韶樂中,文武百官排着隊,小碎步地走進文德殿中。

御史中丞鄧綰還是照三獨坐的規矩,以一張小交椅坐在殿中西南面的門後。而殿中侍御史則分列在殿中後端的兩個角落中。但兩位殿中侍御史其中的一位,現在去了河州。所以知諫院的唐坰代替了呂大防的位置,站到了殿堂一角。

王雱隨班走進殿中,一眼瞥過去,唐坰的身影讓他不禁皺了一下眉。

唐坰曾經依附過王安石,爲了得到舉薦,還說過要斬韓琦、富弼的首級來推行新法。雖然是個狂生,但他是曾公亮的親戚,本身又有文名,所以才被王安石薦爲御史。

不過不論是王安石,還是王雱,都不喜歡這個瘋狗一般的傢伙。薦爲御史後,就再沒有薦他更進一步的想法。唐坰小肚雞腸,已經多次在公開場合口吐怨言。所以當他升任知諫院後,應該照規矩晉升本官官階的,但就給王安石壓了下來,以正八品的太子中允知諫院,這還是立國以來的第一遭。

王雱聽說這些日子以來,唐坰已經上書二十多道,全是議論如今的時事,將新法從上到下批了個遍。不過全是無用,都被天子留中了。

但這種瘋狗,也只有一張嘴皮子厲害,汪汪叫着狠而已。

王雱將心神從唐坰身上收回,他沒多餘的心思去想着瘋狗的事,他還有正事要做。

……

百官大起居,是禮儀性質的朝會。並沒有多少事情需要贅言。趙頊只要如常例坐在御榻上,按部就班地完成被重複了千百遍的程序。

大宋天子端坐着,身形紋絲不動,但腳尖不停地移來移去,分明在說着心中的不耐煩。

他還要考慮如何處置韓岡的問題。昨日崇政殿中的一番爭執,馮京提及河湟時,並沒有將橫山之事拖出來當例子。要是引起天子的逆反之心,事情反而會多生枝節,只是明着說要依律治韓岡抗旨矯詔之罪。

趙頊絕不想將處置韓岡,在他看來,最多申斥一句便可了事,治罪那就不必了。怎麼看韓岡都是憂心於國事,無暇謀身,說是貪功就未免太過,韓岡當初在羅兀撤軍和咸陽平叛之後,可是推了多少功勞,分開來,足夠好幾個選人轉官了。

趙頊都想好了,如果今天馮京再提起處置韓岡的事。他就用一句“將功贖罪”給打回去。前日韓岡在羅兀、在咸陽,立下的多少功勞都沒有封賞,今次就以此抵數好了。怎麼都能抵得過的!

趙頊不想治罪韓岡。就如他前面所說,有功不賞,有過便是大加責罰,這讓外面的臣民如何看他?他趙頊豈是如此刻薄之君。身爲大宋天子,寬宏的器量絕不能少,公平賞罰纔是御下之道。

大宋天子一邊想着朝會完結後崇政殿中的要處理的政事,一邊在御座上等着一整套無聊的流程結束。這是上百年延續下來的規則,趙頊自登基以來,已經經歷數百次,從無一點意外。但今天卻破了例,趙頊從沒想過,在百官大起居上,竟然出現彈劾宰相這一樁奇事。

知諫院的唐坰,拿着長長的奏章就站在離趙頊只有七八步的地方,王安石也同樣站在御座前。唐坰方纔一句“陛下前猶敢如此,在外可知!”逼着王安石走到御座前,聽着他的彈劾。

偌大的殿堂中別無聲息,連樂班的韶樂都停了下來,只有唐坰興奮的聲音在迴響:“安石專作威福,曾布等表裡擅權,天下但知憚安石威權,不復知有陛下。吳充、馮京知而不敢言。王珪曲事安石,無異廝僕!”

王珪聽得低下頭去,似有慚色,馮京與西班中的吳充對視一眼,眼中都有着一點疑惑,他們只是“知而不敢言”,一向秉持聖意的王珪卻成了廝僕——“這是誰的主意?”

“元絳、薛向、陳繹,安石頤指氣使,無異家奴。張琥、李定爲安石爪牙,臺官張商英乃安石鷹犬。逆意者雖賢爲不肖,附己者雖不肖爲賢。”

唐坰繼續高聲讀着手上的奏摺,將新黨衆臣一個個拿出來叱罵。

趙頊聽得按捺不住,幾次命他住口。但唐坰卻半步不讓,絲毫不理會天子的金口玉言。侍臣衛士,人人爲之大驚失色,卻都不敢上前去,將唐坰拖出宮去。

以無可阻擋的氣勢罵完新黨衆官,唐坰話頭一轉,又直指橫山和河湟。連同天子趙頊的一番作爲,全被說成是好大喜功,而王安石知而不諫,是李林甫、盧杞之輩。

馮京低下頭去,吳充垂眼頂着空無一字的笏板,宰執們竟無一人上前阻攔。王雱按捺心頭火,狠狠地看過去,東西兩班的最前面,只有王珪在望着唐坰。

“這是唐坰一個人的反撲?”瘋到這種程度,反而讓人不敢相信了。但馮京、吳充豈會如此不智?王雱只覺得走進了一團迷霧,根本想不通一個究竟來。

而唐坰瘋狂的行爲還在繼續。

一條條地念着給王安石擬定的罪狀,唐坰的臉上都泛起了紅暈。尤其是說到了最近的河州慘敗,他的聲音更是響亮把屋瓦都能震下來。

沒辦法,王韶、高遵裕生死不明,景思立則是明明白白地全軍覆沒。失蹤一個經略、一個總管,死了一個都監。說句難聽話,河潢的戰局到了朝堂之中,已經變得跟三川口、好水川還有定川砦一樣了。甚至還有有過之——

“幾十年來,官軍外戰敗陣所在多有,可何曾戰歿過一個經略安撫使?!”

“王韶只是一時斷了音信,並不是戰歿……”

王安石被唐坰彈劾着,不敢自辯,只能低頭聽着。而趙頊都感覺到唐坰的口水濺到了臉上,又被罵着好大喜功,坐立不安,一時忍不住,便開口出言辯解。

終於引動天子的話頭,唐坰的眼神都亮了,他正等着呢。手中的奏摺一收,更響亮的聲音直衝着趙頊而去:“王韶失蹤已經一月有餘!道路再如何艱險,也不該這麼長的時間毫無音信。分明是貪功之故,以至於全軍覆沒。王韶、高遵裕死不足惜,卻連累了數千將士,這番罪過他百死莫贖!”

趙頊陰沉着一張臉,好好的一場朝會被攪成了菜市口。朝廷大臣撒潑罵街,傳到外面,他這天子的臉面如何還能留着。

“還有那韓岡,”提及此人,唐坰就怒不可遏,二十歲就成了於己平起平坐的朝官,屢立功勳,天子垂青,世人讚頌,還從親王手上搶了一個花魁,這天理何在!“出身鄙俚,不學無術。僥倖得功,立身於朝堂之側。不知報天子深恩,而貪功妄進,致使景思立敗亡。其罪不在王韶之下,當斬其首以謝亡人!”

趙頊求援的視線掃過殿上,但衆臣中竟然沒有一個能站出來幫忙的。不論是被彈劾指責的,還是沒有彈劾的,都是低着頭去。突然看見執掌皇城司、控制着宮廷門衛的石得一就在殿門外躊躇不前。趙頊看到他,彷彿看到了救星,“石得一,何事?!”

石得一滾着進來,跪在進門後不到一丈的地方。

馮京、吳充都暗暗搖着頭,“這能拖幾刻?”被天子打斷了說話的唐坰更是心頭怒起,擰起眉,就要將敗壞國事的宦官也一起罵進去,“王中正交接韓岡,抗旨矯詔,大壞國事……”

只是石得一的高聲稟報,文武百官們卻聽着更爲清楚:“啓奏陛下,宮外有捷報傳至。熙河露布飛捷,王韶已復洮州,生擒木徵!”

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悖(一)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七)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慶雷(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六)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六)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九)第一十六章 三載願終了(下)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二)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六)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八)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八)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京師(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二)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二)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中)第六章 流水(下)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中)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下)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五)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三)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四)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五)第九十二章 塵囂(二十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梳理(十七)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一)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三)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三)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八)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六)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風(一)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一)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九)第一百三十六章 梳理(六)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五)第九十一章 塵囂(二十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狂浪(上)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五)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四)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三)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二)第八十章 塵囂(十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阻卜(上)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上)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六)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七)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二)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下)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三)第一十五章 廟堂(六)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長風(五)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變故(十九)第二百三十三章 變故(三十)第六十章 宴火(二)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九)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三)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六)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一)第三十七章 異鄉猶牽故園夢(下)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下)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五)第九十五章 微雨(二)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七)第一十八章 霽月虛明自知寒(下)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一)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變故(十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上)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三)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三)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上)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四)第三百零九章 僞帝(上)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上)
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悖(一)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七)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慶雷(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六)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六)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九)第一十六章 三載願終了(下)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二)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六)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八)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八)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京師(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二)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二)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中)第六章 流水(下)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中)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下)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五)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三)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四)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五)第九十二章 塵囂(二十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梳理(十七)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一)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三)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三)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八)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六)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風(一)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一)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九)第一百三十六章 梳理(六)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五)第九十一章 塵囂(二十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狂浪(上)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五)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四)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三)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二)第八十章 塵囂(十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阻卜(上)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上)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六)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七)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二)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下)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三)第一十五章 廟堂(六)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長風(五)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變故(十九)第二百三十三章 變故(三十)第六十章 宴火(二)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九)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三)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六)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一)第三十七章 異鄉猶牽故園夢(下)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下)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五)第九十五章 微雨(二)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七)第一十八章 霽月虛明自知寒(下)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一)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變故(十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上)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三)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三)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上)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四)第三百零九章 僞帝(上)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