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三)

“太尉,天使很快就要到了!”胖糧官卻很沉穩地提醒着。

啪嚓一聲,種諤一下擰斷了交椅的扶手,從牙縫裡迸出聲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太尉,下官只是來傳話的。”胖糧官頓了一下,又着重強調道,“是奉了李運使的吩咐!”

“哈哈哈……好個李稷!”猛然間慘笑起來的種諤,宛如走上末路的孤狼,“真夠狠的!真夠狠啊!!”

“五叔!”種建中叫了起來,“小侄回去說服李運使!”

“有屁用!”種諤回頭衝着侄兒吼着。

“還是有用!”種建中毫不退讓地在種諤的面前站直了身子,與他對視着:“李運使是功名中人,只要能讓他相信五叔可以給他帶來潑天的功勞,完全可以說服他把聖旨頂回去!”種建中毫不在乎在李稷親信面前這麼說話,他咬着牙,“這時候,只要能頂住聖旨,打下夏州、宥州後什麼都有了!”

“讓李稷頂着聖旨沒什麼關係,可他不敢得罪其他人啊。這麼多人都伸着雙手想要功勞,京營的三萬廢物上陣沒屁用,但在京中使壞可是拿手啊!李稷已經打定主意了,要不然他讓糧官上來送信做什麼!?”

種諤指着來傳話的糧官,讓這個胖子縮着脖子不敢多說一句廢話。李稷派他來,等於是明擺着說糧草別指望了。

如果只有聖旨,李稷還可以壯着膽子頂回去;如果只是其他幾路文武官員的嫉妒,李稷也可以不在乎;但同時得罪天子和其他幾路的將領、官員,李稷無論如何還沒有瘋到那個地步。這樣的情況下,只有選擇逼種諤退軍。

“都想着分功,盡知道扯人後腿。”種諤回頭嘶吼,聲嘶力竭:“這一仗他孃的還沒贏呢!”

種諤的吼聲讓外院起了一陣騷動,一羣將校擁到了門口。

“現在回師,到一個月後再出兵,是打算要我們在六月過沙漠嗎?!”種諤憤怒的吼叫着。

“回師?”衆人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怎麼能回師?!”

種諤捶胸頓足:“此時還是雪水,天還不熱,尚能在大漠裡走。回去後再出來,可就是他孃的要在六月酷暑的時候,穿過沒有任何遮攔的瀚海了!”

“河東路、鄜延路的人馬過不去,就憑高遵裕,他能打下靈州城?!”

“鄜延路完了……”

“鄜延路完了啊!”

瞪起的眼睛裡燃燒着熊熊的怒火,一道殷紅的血痕從種諤的嘴角溢了出來,染紅了已經斑白的鬍鬚。

看着種諤這般模樣,門外的衆將人人面色慘然。但要讓他們出來勸種諤繼續進兵,至少在外人尚在場的情況下,沒人敢出頭。

種建中這時候反而冷靜了下來,這件事已經瞞不住下面的兵將,而在全軍只剩幾天糧秣的情況下,也不可能繼續指揮他們攻打夏州。

他在種諤身邊低聲提醒道:“五叔,軍心已亂,還是退兵吧!”

……

“種諤退兵了?”

只用了三天的時間,銀夏的最新戰況就傳到了興慶府中。

可不論是梁氏兄妹,還是嵬名榮、嵬名阿吳、仁多零丁、葉孛麻等重臣,都不敢相信自己有這麼好的運氣。

西夏如今的高層人物再三確認,負責情報消息的樑乙逋則十分肯定:“路上跑死了二十匹好馬,三個方向的哨探同時傳遞消息回來,不會有錯。”

確認了消息之後,疑問隨之而生。樑乙埋疑惑道:“是不是有什麼詭計?”

“都這時候還要什麼詭計?”仁多零丁耷拉下來眼皮掩不住眼中的精光,“種諤全力攻城,夏州守不住三天。他會退兵肯定是後方出問題了。”

代替被囚禁的兒子坐在御榻上,梁氏問着:“能有什麼問題?”

仁多零丁皺着眉頭,即便以他之智,也想不通後方出了什麼問題,能逼着種諤要在大捷將至的時候退軍。這完全不合常理。

“會不會因爲斷了糧?”葉孛麻猜測道。

“罔遇厄他哪裡有這本事,將銀州、石州的糧草都掃空了,不給種諤留下一點?”嵬名阿吳反問。

在打探到宋人的戰略之後,由於上上下下都缺乏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決心,銀夏之地幾乎已經給放棄了,精兵強將全被抽回興靈,只剩最前沿的寨堡還留有一部分守軍。這樣的情況下,名臣亦要束手,何況一向沒有什麼表現的一干庸碌之輩。

嵬名榮也跟着補充:“且要是當真缺糧的話,種諤就不該浪費時間去攻打彌陀洞,可見他手上的糧食很充分。”

葉孛麻的臉色難看起來,嵬名家是宗室,但葉家也是外姓的大族,嵬名阿吳和嵬名榮還真是一點面子都不給。

“呃……”樑乙逋突然出聲,將殿中所有人的視線都吸引到自己的身上後,他說道:“其實有消息說,種諤此次出兵是鄜延路自作主張的行動。當初得到的宋軍出兵時間,其實是正確的,只是種諤貪功沒有理會。”

“這又如何?”嵬名阿吳問道。

“所以會不會是因爲種諤私自出兵,惹怒了東朝皇帝,所以被召回去了?”樑乙逋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殿上一片寂靜,而下一刻,寂靜便被一陣狂笑聲砸碎。

嵬名阿吳毫無顧忌地放聲大笑。他絲毫不在乎梁氏的臉面,沒有他所代表的宗室支持,梁氏在囚禁了兒子後還想穩定興慶府中形勢,只會是做夢。何況樑乙逋的猜測的確是可笑。

他收住笑聲:“東朝皇帝的聖旨,頂回去有什麼大不了的?種諤都要打下夏州了,只要佔了夏州,罪名都是功勞。”

嵬名榮冷笑道“當年的羅兀城,要是種諤不遵旨退兵,橫山早幾年就給宋人佔了。吃過一次虧,他還能犯第二次蠢?”

仁多零丁嘆道:“就算種諤之前是自作主張地出兵,可他一路進展順利,當是讓涇原、環慶、秦鳳、熙河即刻出兵配合,何至於將種諤調回去。”

樑乙逋的臉一陣青一陣白,他哪裡想到隨口一句,就讓嵬名家的人給抓到了。梁氏在上面板起臉,就連樑乙埋看兒子眼神都多了幾分恨鐵不成鋼的羞怒。

“其實也說不準,樑副樞的猜測也許是對的。”一直站在最下首處的李清突然打破了長久以來的沉默。

太后梁氏神色一動:“李卿,此話怎講?”

李清站出來,先行了一禮,依然是漢人的禮節,讓梁氏看了,就有兩分不喜,梁氏反對漢禮漢俗,曾經下詔嚴禁朝臣用漢人服飾、朝堂上也禁用漢家禮儀。但李清是漢人,而且還是在幫樑乙逋說話,只能先忍了下來。

李清自從他因爲在囚禁秉常一事立下功勳之後,重臣議事時就有了他一個位置,雖說比仁多零丁的侄兒保忠還要靠後,但畢竟進入了重臣的行列。不過李清對自己的位置擺得很正,卻從沒有主動發言過,今天還是第一次破例。

他環顧殿中,朗聲道:“東朝如今國勢強盛,又趁遼國內亂之際來攻我大夏,朝堂、軍中,無視我等爲釜中魚,俎上肉。故而從河東到熙河,人人都想着搶一個頭功。要不然,就不會有眼下六路齊發的戰法。”他頓了一下,讓衆人有時間思考,繼而接下去道:“種諤提前出兵,等於是搶了其他幾路的功勞。其他幾路當不是不想出兵,但他們連糧秣還沒有籌備完成,這就只能設法將種諤拖回來了。不光是東朝皇帝一人的功勞,還有陝西各路將帥相助。”

“沒錯,正是這個道理。”樑乙逋連忙點頭。李清在殿上幫他說話,讓樑乙逋心中多了幾分感激。他還想繼承父親樑乙埋的位置,人望和臉面是萬萬丟不得的。

梁氏兄妹,嵬名家的兩位大將,還有仁多零丁、葉孛麻都在深思一陣之後,承認李清說得的確有幾分道理……不過也僅僅是有幾分道理而已。

“全都是猜測。又不是種諤肚子裡的蛔蟲,誰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嵬名榮依然嘴硬。

但樑乙埋卻不可能不站在兒子一邊,“想想倒是在情理之中……”他嘆了一口氣,“景詢若還在,倒還能問問他了。”

“且不管究竟是什麼原因,種諤回軍讓我們緩了一口氣。”仁多零丁道,“至少可以確定,一個月之內,鄜延路的兵馬很難再出徵。”

“希望能如此。”梁氏嘆了一聲。她才三十多歲,但眼角、額頭都有了明顯的皺紋。秉國十餘載,在得到權力的同時,付出也一樣很多。

退回班列的李清頭略略低了下去一點。

換做是十年前,一國之主哪裡會說出如此弱勢的話。但李清更清楚,西夏已經離滅亡不遠了,就算沒有宋人的攻擊,也維持不了幾年了。

這幾年西夏國內的形勢岌岌可危,爲了維持國用,舊年積攢下來的一點老本幾乎都給掏空了。

而且西夏國中的財政狀況本來就是入不敷出,從立國時開始便是如此。如果沒有通過與宋人的回易、劫掠和歲賜來填補虧空,西夏國內的統治根本維持不下去。

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七)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消息(中)第四十二章 望斷南山雁北飛(下)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第一十三章 上元驚聞變(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阻卜(上)第二百章 火箭(八)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六)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六)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八)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四)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五)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消息(中)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長風(四)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議(十三)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五)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一)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下)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六)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梳理(二十三)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三)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五)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七)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九)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七)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一)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五)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議(二十二)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中)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一)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慶雷(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五)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八)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九)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一)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上)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上)第九十四章 微雨(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七)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議(一)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二)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下)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九)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變故(二十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暗潮(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二)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七)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五)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下)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一)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八)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二)第一章 劫後夢醒世事更第四章 流水(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並行(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變故(十)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下)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三)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七)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一)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七)第二百八十三章 興波(上)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三)第二十二章 早趁東風掠馬蹄(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八)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中)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三)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五)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二)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三)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六)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梳理(二十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三)
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七)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消息(中)第四十二章 望斷南山雁北飛(下)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第一十三章 上元驚聞變(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阻卜(上)第二百章 火箭(八)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六)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六)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八)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四)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五)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消息(中)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長風(四)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議(十三)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五)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一)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下)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六)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梳理(二十三)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三)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五)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七)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九)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七)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一)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五)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議(二十二)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中)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一)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慶雷(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五)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八)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九)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一)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上)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上)第九十四章 微雨(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七)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議(一)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二)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下)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九)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變故(二十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暗潮(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二)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七)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五)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下)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一)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八)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二)第一章 劫後夢醒世事更第四章 流水(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並行(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變故(十)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下)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三)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七)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一)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七)第二百八十三章 興波(上)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三)第二十二章 早趁東風掠馬蹄(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八)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中)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三)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五)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二)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三)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六)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梳理(二十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