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六)

素淨慘淡的正旦已經過去了。

大宋及其諸多藩屬國的億萬子民,終於辭別了動盪不安的元豐四年,迎來元祐元年的新春。

經過了半個多月的時間,縱然依然還是在喪期之內,但趙頊的死已經在民間沉澱下來。提起來嘆幾聲,不提的也沒人去掛念,該過日子的還是過日子。排除掉離奇的死因,那彷彿雜劇中的故事,剩下的,也不過是十幾年來,又一個駕崩的皇帝。

對宗澤來說,雖然身邊還時時有人提到,但也不是需要特別關心的事了。

今年的進士科舉將照常進行,迫在眉睫的禮部試,更讓如他這般的貢生感到緊張,並無餘暇去考慮無關緊要的問題。

除了吃飯睡覺,宗澤恨不得將所有時間都投入到學習中去。

“汝霖,狗肉燉好了,要吃嗎?”

門外傳來鄰居周文璞的聲音。同爲考生,周文璞也沒時間出門,不過他有個好伴當,能在寺廟裡借鍋燒狗肉。

“狗肉啊。”宗澤摸了摸嘴邊的燎泡,鑽心的疼,推門而出,向周文璞帶着歉意道:“多謝宗琳兄美意。不過今天是不行了。不知是不是這段時間常吃狗肉吃的,火氣太盛,燎泡總不見好,得上吃幾天清淡的。”

“你也不吃,伯才兄方纔也說吃不了了。難道讓小弟一個人吃不成?”

“還有多少?”

“做了實驗的有幾十只。說是毒死的,都不肯吃,你看看,多浪費?!”

“是浪費。”宗澤附和着,他是不在乎,出身江南人,河豚都吃過,還怕被毒死的狗肉嗎?

“說實話。小弟鄉里多山,山中多猛獸。野豬常見,大蟲也不少。那些被獵人用藥箭射殺的野豬、大蟲,拿出來有誰會不吃。藥箭上塗抹的可都是見血封喉的劇毒。一點菸氣算什麼?煙燻的肉吃得多了。”

周文璞扯住宗澤絮絮說了一通,方纔告辭離開,多吃、多話,這樣算是他放鬆考前心情的一種手段。

宗澤也是一樣,所以能體會周文璞的心情。他自己能調節,但有時候與朋友一起大吃一頓效果會更好一點。尤其是最近,與周文璞一起把狗肉吃得太多,幾乎都吃傷了。

之所以近日常有狗肉入肚,倒是多虧了《自然》和韓岡。

太上皇之死,離奇古怪。照常理,京城中多會爲此產生謠言,而且肯定會不利於太后,或說她暗害上皇,或說是她護持不利,讓別人暗害了上皇,然後將事情推到才六歲的小皇帝身上,甚至可能會與太祖皇帝之死聯繫起來。

但韓岡的出面,卻讓謠言沒有了傳播的土壤,給太后和宰輔們減輕了無謂的壓力。

那並非是空口白話的辯解,而是一個有關炭毒的實驗。

在新一期《自然》期刊中設計出來的驗證炭毒的對比實驗,是拿着最常見的狗來做試驗品,一次就要同時做三組。

同樣箱子,同樣放在箱子中的暖爐,同樣大小的狗。其中兩個箱子被密封,一個箱中暖爐的煙氣能通到外面,一個煙氣則排在內部,而三個箱子中的另外一個,則是箱子本身不加密封,有洞來透氣。點燃暖爐後,將這樣的三個箱子放置一個晚上,到了第二天早上打開來查看結果。

據宗澤所知,這一對比試驗,很多看到這個實驗的人都饒有興致的做了。狗不值錢,去肉攤上買幾隻很方便。箱子、暖爐等實驗器材,同樣很容易就能弄到手。與傳說中太上皇的死因相關,對此有興趣的人很多。

通過事後的交流,實驗的結果也出來了。

沒有密封的箱子中,狗都活着。而密封的箱子中,暖爐也不通氣。而暖爐對外排氣的密封箱中,狗有的活着,有的則死了。

另外有一點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全然密封的箱子中,實驗動物死時基本上都是無聲無息,動靜很小,而暖爐對外排氣的密封箱裡面,死掉的狗,全都是在臨死前經過了一番劇烈的掙扎。

在這一期《自然》中,在公佈實驗的同時,也向世人徵詢其原因和原理。

儘管暫時還沒有人能夠闡明其中的原理,可不管怎麼說,有了這個實驗打底,很多人對朝廷所公佈的趙頊死因,也就沒有太多的疑心。即便朝堂中還有人認爲上皇之死是被謀害而不是意外,但在市井上,基本上已經沒人再懷疑了。

實驗總是很有意思。可之後收拾殘局卻很麻煩。被毒死的狗肉沒多少人願意吃,偶爾有個周文璞這般的老饕願意承接,卻也是鳳毛麟角。被丟棄的試驗品實在是讓人覺得可惜。

訂購全年的《自然》期刊,能成爲當年的皇宋自然學會的通訊會員,而想成爲正式成員,必須有超過三篇論文在期刊上發表才行。一旦成爲正式成員,便能夠得到一枚徽章和一份證書,同時不用再訂購期刊,直接由學會免費寄送。

吃了點清淡的飯菜,宗澤準備午後去不遠處的圖書館一趟。上京時能帶在身邊的書籍並不多,但省試在即,許多典故、文章都要在考前重溫一邊,免得到了考試時都給生疏了,去圖書館看書就是最好的方法。而且還能見到不少士人,相互切磋一下,學藝也能有所進益。

整理了一下行頭,宗澤正準備出門,就聽見外面一片嘈雜。

走出小院,只見一羣人從前殿走了過來。住持和尚在人羣中點頭哈腰,不知在說些什麼。

宗澤在人羣外遠遠地看過去,突然驚訝地瞪大眼睛,人羣正中央竟然是韓岡。

這一位怎麼來寺廟裡了,難道是來燒香的嗎?可傳言中不是說他對浮屠一向沒好感?

一個個問題從腦中泛起,宗澤一時間都忘了要去圖書館。

韓岡慢悠悠的走着,一邊與身邊的王厚說着話,一邊裡裡外外打量着這間寺院。

他可不是來燒香,而是打算來拆遷的。

正諂媚地說着奉承話的胖和尚臉上堆滿了笑,韓岡帶着惡意的想着,如果他將內情告訴這位一身狗肉味的主持,不知還能不能笑得出來?

皇宋大圖書館理所當然的要設在城中,但京城之內,寸土寸金,每一片可以利用的土地都是有主的。想要修建一棟新建築,就得推倒另一棟舊建築。

如果要修皇宋大圖書館,至少要十數畝的土地,要徵用大片的地皮。如果是民間的土地,朝廷也不能強奪,就得花錢買下來。

圖書館以教化黎庶、普及文事爲由而設立。其建築結構,依韓岡的想法,從木結構改成磚石建築,以防火災。裡面的藏書更是得以十萬計。要花的錢很多,可現如今,朝廷窮得叮噹作響,從鑄幣局出來的錢幣,轉天就能給用出去,肯定是拿不出錢來買地。不過幸好開封府名下就有土地,比如這一間寺廟,是開封府中選出來的幾處適合的地點之一,這前後數進左右皆有偏院的寺廟,其地皮不是廟中的產業,而是開封府名下的土地。

“玉昆,你覺得如何?”

王厚上了三炷香,爲亡父祈求冥福,然後問韓岡。

韓岡搖搖頭,“離開封圖書館太近了。”

他更希望兩家圖書館能離得稍微遠一點,這樣才能能普惠更多人。

“近又如何?”

“我這個館長難道不要擔心買賣好壞?人氣多了,才能聚才啊。”

韓岡好像是生意人的口氣,但王厚知道他想聚的是什麼“才”。

“說起來這館長的稱呼真的不怎麼樣,怎麼不起個好點的官名?”

“可以了。難道還能是提舉皇宋大圖書館?”

“不帶使職,不加學士,就是一個光禿禿的館長。朝廷也真拉得下臉皮的。”

“朝廷能同意設立大圖書館就可以了。沒聽過善財難捨四個字嗎?要是跟韓、蔡二位相公說一下,用建圖書館的錢鈔,換個大圖書館使的虛名,你看他們願不願意。”

朝廷前日已經下令要在東京城中成立皇宋大圖書館,面向普羅大衆,由剛剛卸任的前宣徽北院使、資政殿學士韓岡出任館長。不僅僅是王厚,很多人對圖書館沒有起一個更有蘊意的名字頗有微詞,但韓岡的態度則是越直白越好。

前後走了一遍,韓岡也沒注意到寓居在其中的考生們,跟王厚道:“換個地方吧。再走走。”

王厚哪裡會有反對的意見?與韓岡一起出來,上了馬,向另一處要查看的地點趕過去。

“對了玉昆,方纔就想問了。”王厚在馬背上問道,“早間在驛館裡面聽人說,日本敗了,向遼國割地稱臣。每年要繳歲幣白銀百萬兩,黃金十萬兩。這事是真是假?”

“日本敗了是真的。”

遼國這段時間在日本高歌猛進。來去自如的騎兵戰術,讓數百年只在島嶼中上進行小規模戰爭的日本守軍吃足了苦頭,兩次會戰據說皆以全軍覆沒告終,被攻下平安京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不過繳納歲幣百萬兩銀,十萬兩金就純屬胡說八道,把現在的日本朝廷賣了都沒那麼多錢。”

王厚嘖了一下嘴,“我就說嘛,果然是胡扯。”

“若遼人當真奪取了日本,當地的金銀礦藏便能爲他們所利用,若是全都能挖出來,說不定還真能有那麼多,至少白銀不會少。”韓岡又補充道,“只是那些礦藏還都埋在地裡呢。”

在前一期的《自然》中,因爲遼國入寇日本,所以裡面有幾篇地理文章都與日本有關。其中韓岡還化名寫了一篇,以鐵、銅、銀、金爲例,說金屬分輕重,越輕的在地表越多,越重的地表就越少,都沉在地底深處。只有火山從地底噴發出岩漿,能將地底的礦藏給噴出來。日本多火山,理應金銀礦居多。

這是明擺着下套,讓遼國儘量多的輸送兵力去日本,反過來逼迫朝廷向海軍加大投入。也因此,日本多金銀的謠言也傳了出去。

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三)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第二百二十七章 變故(二十四)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五)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六)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中)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九)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七)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一)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五)第九章 君臣(下)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九)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九)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五)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八)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中)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二)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二)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九)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第一百七十五章 變遷(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七)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一)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五)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一)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一)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一)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八)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七)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二)第三十一章 馬鳴蕭蕭辭舊歲(下)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九)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八)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反擊(下)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覺春風酣(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九)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上)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四)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五)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六)第三百二十四章 反擊(上)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二十)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議(十九)第五十一章 南北(十一)第六章 氣貫文武與世爭(下)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八)第九章 鬧市紛紛人不寧(上)第三十五章 願隨新心養新德(上)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一)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二)第六十七章 宴火(九)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五)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七)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五)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一)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上)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六)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三)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三)第四十二章 潮至東嶗觸山回(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四)第二十章 廟堂(十一)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九)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五)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中)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五)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二)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三)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中)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三)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八)
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三)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第二百二十七章 變故(二十四)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五)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六)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中)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九)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七)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一)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五)第九章 君臣(下)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九)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九)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五)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八)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中)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二)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二)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九)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第一百七十五章 變遷(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七)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一)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五)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一)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一)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一)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八)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七)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二)第三十一章 馬鳴蕭蕭辭舊歲(下)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九)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八)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反擊(下)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覺春風酣(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九)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上)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四)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五)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六)第三百二十四章 反擊(上)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二十)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議(十九)第五十一章 南北(十一)第六章 氣貫文武與世爭(下)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八)第九章 鬧市紛紛人不寧(上)第三十五章 願隨新心養新德(上)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一)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二)第六十七章 宴火(九)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五)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七)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五)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一)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上)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六)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三)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三)第四十二章 潮至東嶗觸山回(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四)第二十章 廟堂(十一)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九)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五)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中)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五)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二)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三)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中)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三)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