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七)

隆隆的雷音彷彿自天邊傳來。

但來自宋國的使者們仰頭上望,看到的卻是一碧如洗的萬里晴空。

“是火炮。”

在炮聲的間隔中,種建中輕聲說着。

使團的成員都從帳中出來了,可無人接下種建中的話語。

使團中不會有人不清楚這是什麼聲音,在京城的時候,他們見識過太多,只是他們都沒想到遼人能夠擁有火炮,並展示出來。

這樣的一件被視爲替代八牛弩的神兵利器,大宋朝野的許多人都以爲能夠繼續嚇阻遼人幾十年,可現在卻已經出現在遼人的手中,併成爲遼人用以炫耀武力的手段。

即便遼國竊取飛船的事例在前,且有關遼國製造火炮的流言也一直在流傳,可是直到此時此刻之前,還是沒人願意相信謠言乃是現實。

王存強作歡顏,指着周圍哈哈笑道:“這般小氣,可見尚父還是心虛。”

“內翰說得是。”向英顫聲應道。

一支千餘人的宮分軍,將使團的營地圍了裡三重外三重。看旗號,是來自景宗皇帝的那一支。本來使團中還有爲遼國達官貴人問診的醫官,現在都被堵在了使館內。王存說,這是遼人害怕使團成員竊取機密、戳穿底細,也不是說不通。

可是這樣的解釋,一廂情願的內容太多了一點。

向英心中直念着阿彌陀佛,道理說得再好,也架不住韃子發瘋,誰知道耶律乙辛得到火炮之後,會如何驕狂?一羣蠻夷,用道理去推測他們的想法,難道不是一廂情願?

當真殺了他們這幾個使節,朝廷還不是要顧全大局?就是太后想爲自己叫屈,下面的重臣都會出來勸說太后不要爲了區區小民鬧得兩國之間再起烽煙。相比起戰爭造成的損失,也算不了什麼。

不僅僅是向英,使團中的很多人都是慘白着臉。這個道理,他們也能想明白。

耶律乙辛使用火炮,正是爲了進一步收攝人心。而大宋使團的拒絕,又會對人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稍微想象一下,就可以知道有多嚴重。

耶律乙辛篡位已是迫在眉睫,拒絕一名大權在握的皇帝,不給他面子,結果會如何——不論耶律乙辛是否正統,手中的權力卻是實打實的——誰都能想明白。

但朝廷不可能與一名篡位者打交道,除非徹底不要臉了,又或是不值一提的小國。如遼國這等平起平坐的大國,雙方天家又通過盟誓締結了兄弟之約,在情在理,朝廷都不會承認耶律乙辛的篡逆之舉。

朝廷視耶律乙辛爲篡逆之賊,他們這個使團就是身處敵境,幾十人的安危,便完全取決於耶律乙辛的理智和心情。

“可惜了。”種建中低聲說道。

“如何可惜?”王存轉頭問道,並非質問,而是請教的語氣。

種建中是種諤的侄子,使團的副使,可終究比不上橫渠門下更受人敬重。

當年胡瑗主持太學,門下弟子皆以守禮著稱朝野,一見舉止便知是否爲安定門人;而橫渠門下,則是以文武兼備、長於實才而聞名。

已經高居廟堂的韓岡就不說了,遊師雄也已入重臣之列,再傳弟子黃裳如今正在西南,而今科狀元、以知兵聞名朝中的宗澤,據聞也可算是張載的再傳弟子。

而種建中這名出身將門世家的親傳弟子,也遠比其餘將門子弟更爲出名。

種建中以明法科入仕,雖比不上進士科,但這也是朝中正經的文班出身之一,比蔭補更爲人尊重。在王存眼中,種建中仍可算是能夠共語的士大夫,而不是粗鄙的武夫。同時種建中歷經戰火,如今的官位也是靠戰功而來。如今衆人身在遼國,爲遼軍圍困,他對局勢的判斷,能決定使團上下行止。

“要是耶律乙辛能再遲兩年篡位,朝廷就能出兵討伐罪臣,爲遼人撥亂反正了,如今多半隻能坐視。”

不要遲兩年,一年就夠了!

向英心中大叫,要是耶律乙辛明年才篡位,肯定不會輪到自己來北方吃苦受累、擔驚受怕了。至於怎麼撿遼國的便宜,那就是兩府諸公的事,與自己這等外戚沒有任何關係。

王存苦笑起來,“彝叔,這是現在你我要考慮的事嗎?”

“擔心遼人是多餘。”種建中笑道,“有些事即便在意,也在意不來。現在閒來無事,不去想如何用兵,還能想什麼?”

種建中笑容中有着無奈。

身處矮牆下,不得不低頭。耶律乙辛要真是想將使團發配北疆,他們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

一行人都在遼人的掌控下,要生要死全憑尚父殿下的一句話,除了堅持不與遼人苟合的態度,使團根本沒有別的辦法。

如果朝廷想要趁機攻打遼國,理由都是現成的;如果朝廷不想作戰,就算遼人殺光了使節團,開封那邊也只會裝聾作啞。

現在還不如多想想日後領軍,怎麼擊敗外面那羣宮分軍。

但朝廷是不會出兵的!

來自關西,在河東又有好友,對京師也瞭解甚深,種建中很清楚朝廷會做出的反應。

耶律乙辛趕着要篡位,現在的大宋卻很難抓到這個機會。

要是連通京城和保州的軌道都已經修好,現在可就能直取燕薊之地,將遼人驅逐至燕山以北。要是關中通往太原的軌道已經與並代鐵路聯通,關中的財賦也能支持河東用兵,收復雲中。日後有機會,還能繼續向北,徹底將契丹、女真等異族征服在漢家的車馬之下。

可上一次的戰爭僅僅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殘破不堪的河東路不說,就是程度較輕的河北路,也不足以儲存出足夠的糧秣,以供軍用。而能夠大量輸送軍資的軌道還在圖紙上。

此時絕非適合出兵的時機,種建中半是遺憾、半是慶幸地想着。

現在與遼決戰,能夠領軍出征的只有功成名就的一干將帥,李信、王舜臣、趙隆之輩,早已在戰場上證明自己,他們還能有機會領有一軍,可自己還沒能來得及積攢戰功和經驗,朝廷豈會重用?再有滿腹策謀,也只能望而興嘆。但再過些年,好歹能來得及輪到自己。

連最爲知兵、又瞭解遼人的種建中都不看好前途,許多使團成員真的就絕望了。

炮聲已經結束很久,使團營地還是死寂一片。

打破了寂靜的是整整一天都沒有過來的館伴使。他向王存行過禮後,便說道:“奉尚父之命,今日晚間,請王大使、向、種二副使赴宴。”

向英臉色頓時煞白一片,他現在最怕的就是與耶律乙辛正面相遇。

不要說禪讓大典,即便是普通的宴會,如果耶律乙辛穿着天子服來到席上,他們這些宋臣便決不能入席,必須掉頭離開。

王存端端正正的向館伴使回禮,接下了邀請。送了館伴使離開,他回頭對種建中、向英道,“各自去準備一下吧。”

向英慘笑着,“朝廷這時候恐怕還是什麼都不知道吧!”

“不。”種建中搖頭,“多半已經知道了。”

……

大宋朝廷此時已經收到消息了。

幾乎是在得到河北邊境急報的同時,一封密信便通過金牌急腳,從代州一路南下,用了三天的時間,抵達開封。

那是來自遼國內部的信件。不是通過河北,而是經由河東傳信。

宋軍曾經打進西京道,也順道留下了些種子。

垂涎大宋的遼人很多,但憎恨耶律乙辛的爲數更衆。

一朝天子一朝臣。而耶律乙辛雖是耶律姓,卻非太祖阿保機之後,作爲一個新勢力上臺,他想要培養屬於自己的勢力,就必須去清洗早已盤根錯節的朝堂。

儘管耶律乙辛掌握遼國朝政多年,但遼國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一個鬆散的國家體系,地方豪強勢力衆多,他想要重新徵服,也沒那麼容易。

遼國國中,高官顯爵中對耶律乙辛心服口服沒有多少,如今大宋勢強,耶律乙辛秉政又名不正言不順,有了反對奸佞篡位的藉口,願意跟大宋這裡合作的還是很有那麼些人。不論怎麼樣,在大宋這邊先留一個善緣總歸不是壞事。

遼國內部對於局勢的變化總要更敏感一點,耶律乙辛在上京道剛剛有了些動作,便立刻有人開始聯絡大宋。

從代州南下的金牌急腳,還附帶了一封遼國乙室部一名重臣的密信。信中的內容無外乎邀請大宋出兵,爲遼國撥亂反正。到了第二天,就是到了第二封,第三天,便是第三封、第四封。

有了這麼多證據,遼國國內有變,此事已是確鑿無疑。擺在大宋君臣面前的就這麼兩件事——

要不要承認耶律乙辛;以及拒絕承認之後,是否要出兵遼國。

不承認耶律乙辛是宰輔們共同的認識,韓岡在其中態度尤其強烈——他若不是儒門宗師的身份,還能講一下變通,可他一旦主張,三綱五常還要不要講了?即便韓岡對此嗤之以鼻,可現在還不是公然拋棄的時候。

但說道是否要出兵的時候,所有宰輔則一起表示反對,唯有一人例外。

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三)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七)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九)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六)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一)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一)第四十章 敗敵逐遠山林深(上)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四)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四)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中)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下)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二)第二百六十章 新議(二十六)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五)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上)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五)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三)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一)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三)第四十二章 潮至東嶗觸山回(上)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權相(下)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一)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三)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二)第六十五章 宴火(七)第一百一十一章 微雨(十八)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行(下)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下)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三)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九)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六)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八)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六)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八)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上)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七)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一)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遷(六)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暗潮(八)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七)第一百四十八章 梳理(十八)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四)第一十六章 三載願終了(下)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六)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上)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三)第一十六章 夜涼如水無人酌(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議(十八)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一)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六)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五)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中)第四十七章 南北(七)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三)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上)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下)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一)第九十七章 微雨(四)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議(十九)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四)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一)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五)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議(二十八)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八)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七)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
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三)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七)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九)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六)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一)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一)第四十章 敗敵逐遠山林深(上)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四)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四)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中)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下)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二)第二百六十章 新議(二十六)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五)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上)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五)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三)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一)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三)第四十二章 潮至東嶗觸山回(上)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權相(下)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一)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三)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二)第六十五章 宴火(七)第一百一十一章 微雨(十八)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行(下)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下)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三)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九)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六)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八)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六)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八)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上)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七)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一)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遷(六)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暗潮(八)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七)第一百四十八章 梳理(十八)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四)第一十六章 三載願終了(下)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六)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上)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三)第一十六章 夜涼如水無人酌(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議(十八)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一)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六)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五)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中)第四十七章 南北(七)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三)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上)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下)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一)第九十七章 微雨(四)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議(十九)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四)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一)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五)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議(二十八)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八)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七)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