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敬賢之道

bookmark

又唏噓一番後,芒卯再道:“城中防禦夜來卻是大梁尉佈置,大梁尉雖在城外,卻也井井有條。”

魏齊道:“樑尉公子雖幼,卻有乃父之風,有子如此,大梁尉之幸也。”

芒卯道:“大梁尉出城,而樑尉公子尚有餘威,卻也能稍減某之任也。”

魏齊聽出其中酸意,開解道:“將軍如此說,卻也不妥。樑尉公子孺兒,臨時處置不亂已是極限,到底不及將軍深謀遠慮,老成謀國。”

芒卯道:“不然。以某之見,倒不如就委樑尉公子參贊軍事,必能使陣伍和諧,號令嚴整。”

魏齊不解其意,躊躇道:“將軍所見必然不差……唯此兒甚幼,似不足廿年,恐難承擔……”

芒卯道:“公子雖然年幼,卻自有胸懷,行事森嚴,見解過人。”

魏齊道:“某卻未曾謀面,不知此子卻得將軍如此風評。”

芒卯道:“少時公子至此,相國一見便知。”

魏齊道:“將軍自處,齊又何干!”

芒卯道:“那便如此議定。如此政出相國,軍出樑尉,某心稍安。下餘治安、差遣之事,芒氏不才,願以犬子當之。”

魏齊道:“如此屈才也。芒家諸子,何人不可獨當一面?或文或武,均爲人傑。”

芒卯道:“願借相國吉言,日後但得其萬一,某死無憾。”

魏齊阻止道:“將軍何出不祥之言,今後萬不可如此,恐沮軍心。”芒卯再三謝罪。

言談之間,日起已高。芒卯道:“時候不早,段子爲何還未到來。少時就要到校場,恐怕誤事。”

魏齊道:“段子住處卻離校場不遠,不如命人傳其改道校場,以免周折。”

芒卯道:“不可。段子之位非比常人,只有與吾等同乘而往,方顯尊貴。”

正說之間,芒辰帶着芒未進來,稟稱段子請到,正在門前。魏齊道:“如此,且請入。”

芒卯道:“不可,此非待賢之道也,正當出門相迎。”

魏齊道:“卻是齊荒唐。將軍所言甚是。如此,貴父子且立堂下,某當出門。”

芒卯道:“不可,相國一國之相,豈可降尊紆貴,立於柴門之下。”

魏齊道:“非也,閫之外,將軍主之。齊正當權充儐相。”

芒卯不再推辭,禮道:“如此,相國屈尊。”隨傳令道:“且更衣。”芒氏父子各自回房更衣,自有舍人領着魏齊到書房,換上寬去的朝服。少時更衣畢,各自就位。霎時間,儀門打開,魏相一身朝服,端正立於門內。芒卯與三子各具皮弁,已是武裝,立於堂前。

魏齊見段子幹立於門前,手中並未執雁,心中有些尷尬,只得主動出門下階道:“芒氏何德,幸得段子親至!”

段子幹一身青衫,見出迎的是魏齊,又自稱“芒氏”,先是一愣,旋即回過味來:這是在長芒家威風,撐芒氏地位;看來魏王還頗器重芒氏,把這麼個重臣弄成芒氏家臣。思想至此,就按見芒氏之禮上見:“將軍呼喚,幹焉能不從。——不意相國在此!”

魏齊道:“上去好生回話。——甚聞段子之德,無緣相見;今以王命得睹尊容,幸何如之。”

段子幹道:“幹何德,得將軍謬讚,無地自容。”

魏齊道:“且入室相見。”引着段子幹升階入庭,並大聲唱道:“段子入見~”。立於堂前的正主芒卯又正了正衣冠,領着三子邁出大堂,步下臺階。魏齊又唱道:“芒氏降階相迎~”段子乾急趨上前,芒卯已在階下躬身下拜:“芒氏卯攜諸兒恭迎段子!”相互三拜後,分賓主上階登堂,芒氏三子照例在堂外侍立。

獻酒後,芒卯直入主題:“段子通曉軍事,值大敵當前,卯恬司軍務,幸得段子相助!”

段子幹道:“生也何人,敢勞將軍下問,惟以身許國家,方稱其願。”

芒卯道:“段子自韓來,必知韓人軍務,敢問與魏如何?”

段子幹不料到一問便是如此尖銳的問題,一時語塞道:“韓之軍務,生實預之,但求條分縷細,卻待時日,非一語能盡。”

芒卯道:“的確如此,是卯魯莽。段子以多策預大王,頗利國家。現大梁危急,段子必有以教我。”

段子幹略一思忖,回道:“幹聞,本固而邦強,邦強則敵國不敢犯。故方今之計,不在御外,而在強本。魏,大國也,吳子以武卒五萬縱橫天下,西河一陣而破秦軍五十萬,何也?本固也。今區區秦遠來兵疲,卻擊北邙,破南關,入啓封,指大梁,如入無人之境,何也?本弱也。”

芒卯聽到“擊北邙”,面色就頗有些尷尬,見段子幹好像還要長篇大論地往下說,連忙打住道:“段子高論,卯頓開茅塞。現軍情緊急,少時就要校場點兵。敢請段子同往,早晚請教。”

段子幹也鬆了口氣,禮道:“敢不奉承!”

芒卯隨道:“備車!二位且安坐,某去便來。”言畢,與芒氏三子一起往後院而去。

魏齊等均禮辭,直到芒家遠去才擡起頭。魏齊斥道:“多曾道過‘小心在意’‘小心在意’,爾偏偏就不小心。什麼‘擊北邙’,這也可以隨便說的?叫芒氏臉面何存!”

段子幹似乎這時纔想起,芒卯就是不久前北邙之戰的主角,頓時面色蒼白,大汗淋漓,慌忙道:“生口不擇言,得罪貴人,卻當奈何!”

魏齊道:“得罪得好,爾也不用出陣了,命也就保住了!”

段子乾急道:“萬望相國美言成全,生結草銜環以報!”

魏齊道:“這是美言所辦成的?且少言,隨車前往,只當不知有失言之事!”

段子幹應喏,抹了把額上的汗,正了正冠,定定神。面色還未完全恢復,芒亥即到堂下請道:“車旗已備,請貴人啓趾。”

魏齊和段子幹應一聲,一起下堂,隨芒亥到了門外,見門外停着五乘車,除三乘戰車外,還有旗車和鼓車各一乘,而芒卯正在中間的戰車之下,執轡而立,車上插着節與鉞。左右的旗鼓車邊,芒氏二子各自領銜。

芒亥把二人領到芒卯車前,芒卯行禮道:“請貴人登車。”

魏齊、段子幹齊道:“怎敢譖越。”

芒卯道:“先王有敬賢之道,而況卯等。”

段子幹道:“生但在帳下爲一小卒,朝夕侍奉,平生之願已足,焉敢望此!”

芒卯道:“帳下小卒又豈是敬賢之道!”

魏齊道:“將軍乃閫外所主,不得過抑。且爲車左,段子爲車右,齊願執鞭,望無推辭。”

卻之再三,芒卯道:“既相國有命,合當從之。”率先登車,魏齊次之,段子幹最後。五乘排成一列,一溜出了里門,裡中人都閉了戶,只從門縫向外偷窺,監門則在門邊深深俯首。五乘車出到道上,列成陣勢,旗車在前,帥車次之,鼓車在後,另二車護衛左右,擂起鼓,直向校場而去。

第73章 樽俎折衝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219章 夜襲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150章 陳筮第52章 私議第177章 點軍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62章 兵符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113章 計糧第152章 賈匏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366章 寧治第196章 張祿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365章 執帚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295章 示警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74章 將相和第238章 議兵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357章 管祭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364章 戒備第103章 危機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146章 黃人張氏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356章 訪圃田第37章 點兵第126章 傭車第61章 席議第104章 夜訪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83章 俠士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356章 訪圃田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12章 張輒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93章 故地重遊第168章 夜襲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144章 訪老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338章 祭壇第190章 須賈訪計第298章 離華陽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92章 整軍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357章 管祭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24章 調兵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169章 誘供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78章 帳議第80章 司馬堂第334章 訪友第25章 仲嶽第47章 龍陽君第122章 豕三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301章 重歸故里第174章 華陽四行第152章 賈匏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338章 祭壇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75章 陳留司士第199章 歸華陽第177章 點軍第131章 麻太公第13章 芒家父子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190章 須賈訪計第348章 管仲明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342章 三牲入城
第73章 樽俎折衝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219章 夜襲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150章 陳筮第52章 私議第177章 點軍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62章 兵符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113章 計糧第152章 賈匏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366章 寧治第196章 張祿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365章 執帚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295章 示警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74章 將相和第238章 議兵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357章 管祭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364章 戒備第103章 危機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146章 黃人張氏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356章 訪圃田第37章 點兵第126章 傭車第61章 席議第104章 夜訪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83章 俠士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356章 訪圃田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12章 張輒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93章 故地重遊第168章 夜襲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144章 訪老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338章 祭壇第190章 須賈訪計第298章 離華陽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92章 整軍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357章 管祭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24章 調兵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169章 誘供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78章 帳議第80章 司馬堂第334章 訪友第25章 仲嶽第47章 龍陽君第122章 豕三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301章 重歸故里第174章 華陽四行第152章 賈匏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338章 祭壇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75章 陳留司士第199章 歸華陽第177章 點軍第131章 麻太公第13章 芒家父子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190章 須賈訪計第348章 管仲明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342章 三牲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