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故地重遊

bookmark

大梁尉一行乘船直到滎陽才登岸。啓封失陷似乎真地擊倒了大梁尉,一夜之間,他不再像之前那麼殺伐決斷,言語極少,甚至連偉岸的身軀都似乎縮小了。他聽任呂伯安排上了岸,又在就近的館驛僱了車乘,將運來的糧食裝上車,就要辭去。衆公子見大梁尉渾渾噩噩,一齊要求呂氏兄弟隨行;大梁尉也一手拉着一個道:“吾心已亂,難以應事,惟願呂伯、仲臺再送一程,直至軍中,深感恩德。”呂氏兄弟看着這羣人,老的失魂落魄,少的畏畏縮縮,全無陣前赴死的模樣,心中嘆息着,口中只得應諾下來,道:“如大梁尉和諸公子定要某等隨行,且不要換裝,只着商旅運糧。”衆人承應。於是三名年齡大的,大梁尉、呂氏兄弟乘馬車在前,諸公子各執一支桿棒,坐在運糧的牛車上。車主人趕着,沿着長城外的大道而行。待到與信陵君後軍相遇時,已是黃昏時分。

大梁尉還算沒糊塗,按儀驗過節符,卻意外發現晉鄙竟在後軍。晉鄙與大梁尉雖不十分交往,畢竟同朝爲臣,時時相見;今在疆場相遇,竟同生相惜之情。晉鄙連忙將大梁尉迎到後軍主帳,與後軍將偏率司等相見。聽說大梁尉乃出陣,替回信陵君,諸有司不敢怠慢,連忙派出一隊武卒,護送大梁尉一行直入信陵君所在的小城。呂氏兄弟和一應僱來的車主,一併被要求前往小城。

滎陽名義上是韓國領地,韓王往這裡派駐的官員,首先要八面玲瓏,與各方能搞好關係,不然一天也呆不住。這裡沒有駐紮強大的軍隊,但並不代表武力孱弱,各方勢力在這裡的爭奪幾乎全是都以武力爲背景。四面八方生產的武器也都在這裡彙集,只是不可能公開上市,但只要有錢,沒有買不到的。大梁尉原來計劃,到滎陽後,利用這裡魏國的勢力,爲自己這一小隊添置裝備。但計劃趕不上變化,這些公子哥不僅未能在滎陽換裝,甚至連短褐都不能換,仍舊一身破破爛爛地往軍營去,人人心中都有些不爽。

芒申故地重遊,心中生起無限感慨。他一身短褐,手中拿上一支木棍,一個人斜坐在運糧的牛車上,身邊只有趕車的車主。車主自然是魏國一方安排下的,也知道這些人不是一般商旅,一個個都大有來頭,心中添了十分小心在意。芒申最關心的,自然是幾天前的那場慘敗。路上他以閒聊的口吻問車主道:“前幾天我大魏在這裡死了好些人,是個什麼緣由?”

車主看了一眼這位口無遮攔的公子哥,道:“這位公子,軍事國事,還是少說爲佳。”

芒申道:“爲何如此?大梁城中都講動了。”

車主道:“大梁都講些什麼?”

芒申道:“無非是說將軍無能,二千精銳,一千武卒,不過半日即全軍覆沒。”

車主道:“大梁城中哪裡知道疆場險惡。”

芒申一聽這話,立即來了興趣,催問道:“這疆場有何險惡?老父且言,小子也好長識見。”

車主道:“公子可是首次出陣?”

芒申道:“小子年幼,還未遇上出陣。”

車主道:“出陣這事,要麼出人頭地,要麼人頭落地,啪嗒一響,就出結果。”

芒申道:“那前日,魏軍爲何一敗塗地,二千精銳盡爲人所屠,連一個都未逃出?”

車主道:“二千人,如果要逃,自然是可以逃回幾個的。但魏律,陣前脫逃,全家連坐。所以只能自己一個死,換得全家安了。”

芒申道:“原來魏律如此嚴峻,小子領教了。二千死士拼死作戰,定能斬得不少秦軍!”

車主道:“公子的確初次出陣。爾當兩軍陣前,是兩人打架,拼命就有用?當你看到敵軍陣滾滾而來,你手裡不管有何等利器,都是無用。”

芒申道:“那敵陣向前,吾當如何?”

車主道:“惟一可做的,就是立定陣中,保持陣型不亂。交鋒之時,就看祖上之德了。”

芒申道:“老父出陣幾何?”

車主道:“老兒十五歲出陣,於今卅年又五矣。”

芒申道:“老父如此英雄,爲何不應武卒?”

車主道:“汝道武卒英雄,其實不堪。如公子少年英雄,亦非武卒。”

芒申道:“小子何敢當此!武卒自吳子起兵,以一當十,何以不堪?”

車主道:“吳子與最下之士等,而今何人?而農閒練兵,各國均已奉此,武卒反而輕易了。”

芒申道:“老父如此見識,當是出入廟堂。”

車主大笑道:“老兒何德,敢承公子厚意!”

車隊行經一片原野時,車主遙指道:“前面就是戰場,公子只要前往一觀,一切自有答案。”

芒申一聞此言,恨不得立即下車前往,卻只能在心中呼喊,根本不敢提出來。大梁尉魂不守舍,全隊士氣低落,這時如果提點額外要求,只能成爲公敵,以後再也不要在公子中混了。他只能不捨地遙望一眼,連站高點都沒有。

車主道:“昨日一支魏軍已經將骸骨收斂,現在已經看不到什麼了。”

芒申驚道:“昨日?哪裡的魏軍?”

車主道:“自然就是那支剛打了敗仗的魏軍。真是不顧顏面:興軍在前面打生打死,後軍一動不動,連收屍都要等到三天以後。”

芒申面紅耳赤,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心中一面認可着父親謹慎行事,一面又認爲老父的斥責也不無道理,而且似乎理由充足。

沉默了片刻,芒申道:“魏軍戰敗之日,老父就在滎陽城中?”

車主道:“還能在別處?”

芒申道:“老父何以知戰敗詳情?”

車主道:“公子如果身往一觀,也自然一目瞭然。”

芒申道:“老父親往一觀乎?”

車主道:“怎的不去?公子不知,無論戰勝戰敗,剝衣甲兵器都是大有利的生意,吾等食利之人豈能坐視!”

芒申心中又是苦澀,又是噁心,道:“老父也剝戰死者衣甲?”

車主道:“本想獲點小財,不意,衣甲兵器已盡爲人所取,老兒只能空手而歸。——以後再有此事,下手還要早。”

第94章 再入小城第143章 夜行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19章 邂逅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238章 議兵第237章 圖秦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78章 驚訊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24章 調兵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56章 計謀第79章 掌兵第357章 管祭第137章 軍市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91章 美酒美姬第273章 練兵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63章 商賈第260章 議連衡第99章 義士曹包第231章 戰後覆盤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243章 伐兵第138章 席次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333章 積竹柲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98章 敵乎友乎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35章 計議第234章 旦夕評第81章 換防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63章 商賈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31章 陷城(二)第99章 義士曹包第263章 密議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363章 韓警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53章 私授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45章 入韓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46章 入國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23章 大梁門衛第19章 邂逅第320章 封賞第57章 樑尉公子第66章 濮陽呂氏第81章 換防第121章 豪強第94章 再入小城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79章 掌兵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206章 洗塵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282章 疑雲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43章 等待第73章 樽俎折衝第202章 倉城第369章 賜婚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22章 俠客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136章 宴前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126章 傭車第103章 危機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3章 祭旗出征第279章 晉見魏齊
第94章 再入小城第143章 夜行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19章 邂逅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238章 議兵第237章 圖秦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78章 驚訊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24章 調兵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56章 計謀第79章 掌兵第357章 管祭第137章 軍市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91章 美酒美姬第273章 練兵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63章 商賈第260章 議連衡第99章 義士曹包第231章 戰後覆盤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243章 伐兵第138章 席次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333章 積竹柲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98章 敵乎友乎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35章 計議第234章 旦夕評第81章 換防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63章 商賈第101章 信義所在第31章 陷城(二)第99章 義士曹包第263章 密議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363章 韓警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53章 私授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45章 入韓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46章 入國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23章 大梁門衛第19章 邂逅第320章 封賞第57章 樑尉公子第66章 濮陽呂氏第81章 換防第121章 豪強第94章 再入小城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79章 掌兵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206章 洗塵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282章 疑雲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43章 等待第73章 樽俎折衝第202章 倉城第369章 賜婚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22章 俠客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136章 宴前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126章 傭車第103章 危機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3章 祭旗出征第279章 晉見魏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