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族兵啓程

在聽到長老懞薦的叮囑後,蒙仲在家中陪伴了母親與兄長五日。

五日後,蒙氏一族由於此前便收到了商丘城縣司馬「蕭渚(zhǔ)」的軍令,便由家司馬「蒙擎」率領十乘之兵啓程趕往商丘,準備在商丘城外於其餘諸家族的族兵匯合後,再一同啓程前往彭城。

蒙氏作爲商丘、景亳一帶數一數二的大家族,此番爲做表率,派出了十輛戰車以及整整七百五十名族兵,由蒙擎擔任指揮,其弟「蒙摯(zhì)」、包括長老懞薦之子「蒙獻」,十位蒙氏家族的健兒,皆擔任每乘戰車的軍吏,各自統率七十五名士卒。

而蒙仲的兄長蒙伯,就被安排在「蒙摯」的戰車上,作爲一名甲士,以及後者的輔助。

對此,蒙仲必須得感謝蒙虎這位從小一起長大的同伴。

雖說葛氏已拜託過蒙擎,但蒙擎作爲家司馬,他的職責在於對所有的蒙氏子弟負責,很難面面俱到,因此,蒙虎就替蒙仲拜託了他叔父蒙摯——由於父親蒙擎太過於嚴厲,蒙虎從小就跟叔父蒙摯關係親近,且蒙摯亦喜歡這個頑皮搗蛋的侄兒,在受到蒙虎的懇求後,便“假公濟私”地將蒙伯安排到了自己的戰車上。

要知道,縱使是蒙氏子弟,縱使也擁有“甲士”的身份,但有資格乘坐戰車的,總共也就只有三十人,而此番出征的蒙氏子弟有近兩百人,這就意味着有近一百七十人必須徒步,無論是趕路還是作戰。

蒙伯作爲初次出征的新丁,竟然能立於戰車之上,必須承認這是憑關係才能辦到的。

“啓程!”

隨着家司馬蒙擎一聲令下,蒙氏一族的族兵徐徐朝着商丘方向而去。

在此期間,宗主蒙簞,長老懞薦、蒙羑、蒙蜚等族內老人,便站在鄉邑外目送,而少宗主蒙鶩,則帶着族內的相送隊伍,徒步相送自己家族的子弟兵。

在相送的隊伍中,就有葛氏與蒙仲母子,以及後者的同伴蒙虎。

足足相送了十里地,蒙鶩這才停下腳步,且阻止族人繼續相送,改爲目送蒙擎率領的族兵。

此時,相送的隊伍中隱隱出現了幾許壓抑的悲哭聲,蒙仲四下瞧了瞧,便看到幾位族內的嬸嬸、嫂嫂,此時皆忍不住悲哭起來。

少宗主蒙鶩亦聽到了這聲音,本要開口呵斥,但最終,他抿着嘴脣什麼都沒有說。

而蒙仲,亦十分擔憂自己的母親葛氏,他擡頭看向葛氏,只見葛氏雙目微微泛紅,但臉上仍掛着勉強的笑容,但從她死死攥着衣袖的雙手就能看出,母親此刻並不如她所表現的那般平靜。

非但蒙仲看得出來,就連蒙虎都看得出來,他在旁勸說道:“嬸嬸,您不必擔心,我亦拜託了我小叔(蒙摯),我小叔以往最疼愛我,他亦會幫忙照看蒙伯阿兄的。”

“嬸嬸謝謝你,好孩子。”

葛氏一臉感激,將蒙仲、蒙虎二人擁在懷中,目視着遠遠離去的族兵隊伍,帶走了自己的長子蒙伯。

待等到族兵隊伍已消失在視野中,蒙鶩這才催促族人們返回鄉邑,然而此時仍有許多族內的嬸嬸們不肯離去,甚至於一步三回頭,以至於花了近兩個時辰,相送的隊伍這才返回了鄉邑。

回到鄉邑,回到自己的家中後,葛氏的內心情緒似乎也見見平息下來,於是她催促蒙仲道:“仲兒,你本應在莊夫子身邊,因爲你兄的事才返回家中,如今你兄已啓程,你也該回夫子身邊了。”

蒙仲點點頭,但是又擔心地說道:“可是,孩兒若是也離開了,家中就只剩您一個人了。”

葛氏撫摸着蒙仲的腦袋笑着說道:“在這鄉邑內,你還擔心爲娘會出什麼事麼?”

這倒也是,在大家族內,族人一般都會互幫互助,倘若有不長眼的歹人潛入邑內,試圖劫掠行兇,整個鄉邑內的男人都會站出來,因此蒙仲倒也不擔心這方面。

他最擔心的,只是因爲他們兩個兒子都不在身邊,怕葛氏感到寂寞而已。

然而這個問題,長老懞薦卻替他解決了。

大概半個時辰後,正當蒙仲在家中收拾行裝準備返回莊子居時,長老懞薦牽着一隻小毛驢,來到了蒙仲的家中,意在將那隻小毛驢贈予蒙仲,方便他往返莊子居與鄉邑。

“這是宗族對你成爲莊夫子弟子的獎賞。”蒙薦笑着解釋道。

縱使是蒙仲,此時亦難掩心中的驚喜。

畢竟在當代,馬大多都用來行軍打仗、輸運糧草,想要得到一匹馬代步,非常不易,而代替馬作爲代步工具的,便是驢,但這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得到的。

遠的不說,就說蒙虎,他的祖父與父親,接連兩代都是族內的家司馬,也算得上是“官三代”了吧,可他以往到莊子居探望蒙仲與蒙遂二人,那都是徒步趕路,唯獨這次向蒙仲送口訊時,纔得到了其祖父蒙羑的允許,允許他乘坐馬車。

倒不是蒙虎家中沒有多餘的馬車,而是在儒家思想的“禮制”下,嚴格規定了什麼地位的人能享受什麼樣的待遇——蒙虎還沒有自己能擁有馬車、擁有戰馬的資格。

而蒙仲作爲莊子的弟子,有一頭驢子代步,這倒不算僭禮。

因爲這頭小毛驢通體灰毛,蒙仲遂給它取名爲「灰灰」,讓在旁觀瞧的蒙虎好一陣羨慕。

在家中吃過午飯,大概又過了一個時辰左右,蒙仲告辭了母親與玩伴蒙虎,騎着小毛驢灰灰啓程前往莊子居。

灰灰是一頭很普通的毛驢,可能因爲歲數還小,走起路來並不算快,至少不會比蒙仲自己趕路快,但勝在省力,在擁有這樣一件代步工具後,蒙仲縱使每隔幾日就返回家中看看母親,也不至於使他的身體產生疲倦。

在接近黃昏的時候,蒙仲回到了莊子居。

果然,小毛驢灰灰的存在,使得居內的諸子都很驚奇、興奮,其實這些各家族的子弟,以往不是沒看到過驢子,只不過以他們的歲數,暫時還沒能擁有罷了。

“阿仲,我能騎一圈麼?”

華虎興奮地問道。

蒙仲當然不會吝嗇,笑着說道:“當然可以,不過它還小,你們可別讓它太累着了。”

“那武嬰就不能騎了。”穆武笑着調侃武嬰,讓體格魁梧但又嘴笨的武嬰滿臉漲紅。

將小驢灰灰丟給同伴,蒙仲走入了莊子居住的正屋,見莊子正坐在屋內閉目養神,遂輕輕坐在他平日的坐席,低聲問候道:“夫子,學生蒙仲回來了。”

莊子聞言徐徐睜開眼睛,在看了一眼蒙仲後,提筆在一塊竹牌上寫道:送別你兄長了?

“嗯。”蒙仲點點頭,將這五日的經過,包括他今日跟母親相送兄長的經過都告訴了莊子。

莊子深深地打量着弟子,忽而又提筆在竹牌山寫道:你很惶恐。

蒙仲張了張嘴,最終點了點頭:“學生很早就覺得,宋國難以久安,是故想提早做準備,以便日後能保護我的親人,但學生沒想到……”

事實上別說蒙仲,就連莊子亦沒想到宋王偃竟會出兵攻伐滕國,畢竟滕國只是夾在宋魯兩國之間的一個小國,國家面積連宋國國土的一成都不到,但它又是一個推行“井田制”,以仁義爲治的國家,宋王偃此番進攻這樣一個國家,縱使取勝吞併了滕國的土地,也必定會揹負上不小的惡名。

但遺憾的是,縱使他是人人敬仰的莊周,亦無法左右君主的決定。

「安心學業」。

最終,莊子提筆在竹牌上寫道。

他只能這樣來安撫弟子。

又過幾日,天氣漸漸轉寒,當蒙仲騎着小毛驢回鄉邑看望母親時,天空已開始下雪。

此時,葛氏已替小兒子縫補了禦寒的冬衣,但當看着蒙仲穿上禦寒的衣物後,葛氏又忍不住想起了長子。

“你兄此刻想必還在前往彭城的途中吧?這天氣越來越冷了,也不曉得他在途中會不會凍着。”

見母親滿臉擔憂之色,蒙仲便寬慰道:“娘,阿兄啓程時,不是帶上了禦寒的衣物嘛,放心吧,阿兄不會有事的。他可是站在戰車上的甲士,行軍趕路都不用他徒步趕路,若是這樣您還擔心,那讓族內的嬸嬸們怎麼想?”

“這倒也是。”

葛氏點了點頭。

確實,他長子蒙伯能成爲登車的甲士,全憑關係,倘若這樣她還要抱怨的話,那些徒步趕路的族人的母親們,又該怎麼想呢?

見母親點點頭,蒙仲又說道:“對了,娘,我已經請示過夫子,今年冬天您就跟我搬到夫子的莊院居住吧,免得大雪封路,孩兒無法返回家中,讓娘你記掛。”

“這、這如何使得?”

葛氏吃驚地說道。

事實上她對此也很擔心,畢竟快到寒冬了,到時候大雪封路,她兒子勢必很難再往返家中,可是讓她跟着兒子搬到莊子的住所附近……那可是莊夫子啊。

“娘,孩兒已經跟夫子說過這事了,並且,孩兒在莊子居內的同伴,亦一同爲娘在莊院外蓋了一間小竹屋,不會有人拿僭禮說事的。”

“這……”

在經過蒙仲的勸說後,蒙氏這才應了下來,旋即她又問兒子道:“那……那爲娘應該帶些什麼禮物呢?”

“就帶些咱家種的米麥吧。”蒙仲笑着回答道。

他的授師乃是莊子,拒絕擔任宋國國相與楚國國相的莊子,會在意前來拜訪的人帶什麼禮物麼?

當日下午,蒙仲將這件事告訴了族內的長老懞薦,在得到了後者的允許後,他便讓母親坐着小驢,揹着母子倆的包裹,徐徐朝着莊子居而去。

第357章:聯趙之策【二合一】第20章:“僞”之辯(二)第70章:迴歸(二)第367章:懷疑【二合一】第377章:暫退【二合一】第403章:義渠第177章:因地制宜【二合一】第340章:反擊(二)【二合一】第398章:秦軍勢危第411章:形勢大變第256章:騎兵vs戰車【二合一】第117章:夜襲(三)第212章:男大當婚【二合一】第356章:討封!郾城君!【二合一】第403章:義渠第200章:僵持的六月【二合一】第23章:教導第281章:口頭約定【二合一】第245章:大戰前夕【二合一】第77章:六月第317章:騎兵與騎兵的捉殺【二合一】第451章:諸國紛爭(二)第130章:聊談第210章:第一次齊宋之戰結束【二合一】第126章:返回邯鄲第319章:大戰前夕【二合一】第211章:回到蒙邑【二合一】第145章:事後第79章:公子趙章第143章:賭鬥【二合一】第39章:啓程第21章:“僞”之辯(三)第266章:食邑之酬【二合一】第167章:蒙仲與廉頗(五)【二合一】第341章:突圍【二合一】第170章:前狼後虎【補更3/4】第360章:再遇【二合一】第362章:同時展開的遊說【二合一】第191章:劇變的形勢【二合一】第18章:第二堂課第370章:戰前準備【二合一】第430章:奔赴宋國第80章:辛秘第133章:蒙仲與趙王何第184章:最後的突圍!【二合一】第261章:交鋒!【二合一】第18章:第二堂課第63章:孟子第263章:秦軍突圍【二合一】第8章:首日(二)第31章:噩耗第91章:陽文君趙豹第194章:沙場相見【二合一】第328章:司馬錯與暴鳶的反應第435章:兄弟相談第186章:追擊!【二合一】第340章:反擊(二)【二合一】第21章:“僞”之辯(三)第133章:蒙仲與趙王何第449章:兩極第4章:家境第137章:傍晚第373章:正面強攻【二合一】第154章:沙丘事變(二)【二合一】第105章:蘇代第445章:百年同盟、三國共帥第128章:風起邯鄲(二)第138章:六月中旬第69章:迴歸第273章:短暫的空閒【二合一】第218章:婚事罷【二合一】第104章:攻高唐第180章:敗退沙丘【二合一】第36章:想守護的溫馨第294章:六月第103章:趙王四年第369章:出征前夕【二合一】第182章:圍困沙丘【二合一】第38章:拜別莊子新的一年,新的目標!第211章:回到蒙邑【二合一】第156章:潛在的威脅【二合一】第165章:蒙仲與廉頗(四)【二合一】第454章:新時代!(大結局)第248章:入夜【二合一】第430章:奔赴宋國第338章:初陣【二合一】第352章:追擊戰【二合一】第334章:秦魏聯合【二合一】第143章:賭鬥【二合一】第335章:奔赴宋國【二合一】第24章:王欲興兵伐國第201章:互攻互守【二合一】第302章:各自籌劃【二合一】第367章:懷疑【二合一】第343章:魏冉使宋【二合一】第247章:戰場立信(二)【二合一】第384章:背後的利害【二合一】第431章:宋國現狀第172章:九月【二合一】
第357章:聯趙之策【二合一】第20章:“僞”之辯(二)第70章:迴歸(二)第367章:懷疑【二合一】第377章:暫退【二合一】第403章:義渠第177章:因地制宜【二合一】第340章:反擊(二)【二合一】第398章:秦軍勢危第411章:形勢大變第256章:騎兵vs戰車【二合一】第117章:夜襲(三)第212章:男大當婚【二合一】第356章:討封!郾城君!【二合一】第403章:義渠第200章:僵持的六月【二合一】第23章:教導第281章:口頭約定【二合一】第245章:大戰前夕【二合一】第77章:六月第317章:騎兵與騎兵的捉殺【二合一】第451章:諸國紛爭(二)第130章:聊談第210章:第一次齊宋之戰結束【二合一】第126章:返回邯鄲第319章:大戰前夕【二合一】第211章:回到蒙邑【二合一】第145章:事後第79章:公子趙章第143章:賭鬥【二合一】第39章:啓程第21章:“僞”之辯(三)第266章:食邑之酬【二合一】第167章:蒙仲與廉頗(五)【二合一】第341章:突圍【二合一】第170章:前狼後虎【補更3/4】第360章:再遇【二合一】第362章:同時展開的遊說【二合一】第191章:劇變的形勢【二合一】第18章:第二堂課第370章:戰前準備【二合一】第430章:奔赴宋國第80章:辛秘第133章:蒙仲與趙王何第184章:最後的突圍!【二合一】第261章:交鋒!【二合一】第18章:第二堂課第63章:孟子第263章:秦軍突圍【二合一】第8章:首日(二)第31章:噩耗第91章:陽文君趙豹第194章:沙場相見【二合一】第328章:司馬錯與暴鳶的反應第435章:兄弟相談第186章:追擊!【二合一】第340章:反擊(二)【二合一】第21章:“僞”之辯(三)第133章:蒙仲與趙王何第449章:兩極第4章:家境第137章:傍晚第373章:正面強攻【二合一】第154章:沙丘事變(二)【二合一】第105章:蘇代第445章:百年同盟、三國共帥第128章:風起邯鄲(二)第138章:六月中旬第69章:迴歸第273章:短暫的空閒【二合一】第218章:婚事罷【二合一】第104章:攻高唐第180章:敗退沙丘【二合一】第36章:想守護的溫馨第294章:六月第103章:趙王四年第369章:出征前夕【二合一】第182章:圍困沙丘【二合一】第38章:拜別莊子新的一年,新的目標!第211章:回到蒙邑【二合一】第156章:潛在的威脅【二合一】第165章:蒙仲與廉頗(四)【二合一】第454章:新時代!(大結局)第248章:入夜【二合一】第430章:奔赴宋國第338章:初陣【二合一】第352章:追擊戰【二合一】第334章:秦魏聯合【二合一】第143章:賭鬥【二合一】第335章:奔赴宋國【二合一】第24章:王欲興兵伐國第201章:互攻互守【二合一】第302章:各自籌劃【二合一】第367章:懷疑【二合一】第343章:魏冉使宋【二合一】第247章:戰場立信(二)【二合一】第384章:背後的利害【二合一】第431章:宋國現狀第172章:九月【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