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墨者與井闌

滕城,作爲滕國的都城,也是「滕元公滕弘」幾乎用了半生歲月所建造的城池,雖然它的佔地規模遠不如邯鄲、陶邑、商丘、臨淄等當世的大城,但也稱得上是一座堅城。

這得歸於孟子的勸告。

滕元公滕弘,他在仍作爲滕國世子的時候,就曾親自登門向孟子請教。

而在其父死後,滕弘在繼承滕侯的位子後,亦曾向孟子請教。

他曾問孟子道:“滕國是個小國,夾在齊國和楚國之間,應該投靠齊國呢,還是投靠楚國呢?”

孟子便對他說道:“謀劃這個問題不是我力所能及的。如果一定要我說,就只有一個辦法:深挖這護城河,築牢這城牆,與百姓共同守衛城池與國家,使百姓寧可獻出生命也不逃離,那麼這就可以行得通了。”

這即是孟子主張的“王道”、“仁政”思想。

滕元公深以爲然,於是在他執國的幾十年裡,善待國人,高築城牆,深挖護城河,這纔有了今日這座讓宋國打了三年仍未攻陷的城池,滕城。

當然了,使宋軍耗時三年都未能攻陷滕城,這當然並非只是城池的作用,更主要的,還是在於守城的人。

除了現任滕國君主滕虎以及他率下的臣民外,城內亦有諸多墨家弟子,甚至還有齊國秘密派遣的兵將。

不錯,除了墨家弟子外,還有齊國暗中支持滕國抵擋宋國的進攻,這纔是滕城被宋軍打了整整三年都沒有陷落的原因。

八月初一,宋國軍司馬景敾再次率軍攻打滕城,墨家鉅子「丘量」當即登上城樓,查看究竟。

墨子死後,墨家陸續分裂成三派,即相里氏之墨(秦墨)、鄧陵氏之墨(楚墨)、相夫氏之墨(齊墨)。

而丘量所率領的墨家弟子,就屬於「鄧陵氏之墨」,也就是俗稱的「楚墨」、「墨俠」。

這支墨家弟子,以最初的首領「鄧陵子」爲首,以俠客的身份行俠仗義,「孟勝」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人物,其最著名的事例莫過於爲陽城君守城一事。

這件事的起因,在於楚悼王去世,當時吳起在楚國擔任令尹,得罪了許多貴族,因此楚悼王去世之後,這些楚國貴族作亂,欲誅殺吳起。

吳起見自己不能倖免,便逃到安放楚悼王靈柩的陵園,故意伏在楚王的屍身上被亂軍的箭矢所殺,導致有一些箭矢射中了楚悼王的遺體。

按照楚國的法律,毀壞王屍是罪連三族的大罪,吳起藉此報復這些楚國貴族。

隨後,楚國太子繼位——即「楚肅王」,他下令殺光「射吳起並中王屍者」,共有七十多個家族被牽連,而孟勝的好友陽城君,亦是其中的一名楚臣。

當楚國王師前來攻打陽城的時候,陽城君自己率先逃跑了,卻將自己的邑城託付給好友,即當時的墨家鉅子孟勝。

孟勝知道他不能倖免,但爲了守“義”,他又不能違背對陽城君的承諾而放棄守衛城邑,爲了不使墨家的傳承斷絕,他派了三個人到齊國,將鉅子之位傳給同爲墨家弟子的「田讓(即田鳩、田襄子)」,而他則率領着近兩百名墨家弟子慷慨赴死,堅守陽城到最後一刻,直到被楚軍攻破。

此後,「田鳩」成爲墨家鉅子,但是他本身屬於「相夫氏之墨(即齊墨)」,齊墨與楚墨不同,他們不以行俠仗義爲己任,而是以學者辯論爲主,他們周遊諸國,講授墨家的“兼愛”思想,反對一切暴力——包括起義行爲,希望用柔和的態度獲取和平,是墨家中的最理想派。

至於最後的相里氏之墨(即秦墨),此派注重科技研究,認爲秦國的制度最接近他們墨家的理想,便試圖幫助秦國。

若干年前,「田鳩」前赴秦國,欲實現墨家的抱負,然不幸死在秦國,隨後,遊俠派的楚墨,以及辯論派的齊墨,陸續選出了自己一派的鉅子,而其中游俠派,也就是楚墨,他們的鉅子即「丘量」,一名齊人出身的墨家弟子。

八月初一,得知宋軍再次於城外西郊聚集的消息,墨家鉅子丘量不敢怠慢,立刻登上城牆,窺探宋軍的動靜。

別看丘量一身布衣草鞋的打扮,可城牆上的滕國軍民,皆對他格外尊重,在其經過時尊稱“墨家鉅子”,由此可見,墨家已經得到了滕國臣民的信賴。

“鉅子!”

當丘量登上城牆後,當即有一名墨家弟子招呼道:“您快來看。”

聽聞此言,丘量走上前去,順着那名墨家弟子手指所指的方向,旋即立刻就望見了宋軍陣列中的那四架井闌車。

這也難怪,畢竟那四架井闌車比滕城的城牆還要高,在一隊隊宋軍的陣列中彷彿鶴立雞羣,怎麼可能看不到。

“樓車?”丘量微微皺了皺眉。

他所說的「樓車」,其實就是井闌車,不過是墨子早些年所發明的,後來曾被楚國用來攻打宋國,那時墨子便率領墨家弟子幫助宋國抵擋楚國,且又發明了用火攻在摧毀這種樓車的辦法。

不過,這種樓車與蒙仲所繪的井闌車又有所區別,前者還不具備“步卒通道”的功能,只是一種“移動箭塔”。

“可惡的宋人,竟敢盜用我墨家的發明。”

在旁有墨家弟子憤憤地說道。

丘量皺着眉頭沒有說話,因爲他覺得這件事很奇怪:宋將景敾攻打了滕城兩年多,以往從不見他打造這種樓車,只會叫宋兵用「蟻附」的戰術攻打城池,怎麼忽然間就改變了原來的戰術呢?

不過他暫時無暇細想,對左右弟子吩咐道:“你等應該都知道這種樓車以及對付它的辦法。……叫城內的弟子立刻打造木盾,發給城上的守兵,只要人人手中都有一面盾牌,便能將這種樓車的威脅降到最低。”

“是!”

當即有墨家弟子應聲而去。

平心而論,墨家鉅子丘量此刻並不是很在意那種他所認爲的“樓車”,因爲在他的印象中,這種樓車需要配備弓弩手,才能對守城方造成巨大的威脅,然而,弩在宋國仍是比較稀罕的東西,畢竟宋國並非韓國——韓國是生產強弩的國家,素有“天下勁弩皆出自韓”的美譽。

在缺少弩的情況下,縱使宋國用弓手來代替,他們對滕城的威脅度也不會太大,畢竟拉弓射箭是一件非常消耗體力的事,哪怕是一名優秀的弓手,一場戰爭或許最多也只能射出七八支箭矢,更別說弓的打造也不易。

“嗚嗚——嗚嗚——”

“咚咚咚咚——”

就在丘量暗自思量時,在城外的西郊,號角與軍鼓齊鳴,旋即,宋國的軍卒們奮力推動着那四架井闌車,使其徐徐靠近滕城。

“鉅子。”

丘量的背後,傳來了一個洪亮的聲音。

Wωω▲ ttκǎ n▲ ℃ O

丘量轉頭一瞧,便看到滕國的君主滕虎,不知幾時已經來到了城上,遂朝着後者微微頷首,作爲禮節:“滕侯。”

滕虎,或者稱爲滕侯虎,這是一位身高九尺的猛士,身高九尺、虎背熊腰,當面對墨家弟子與滕國臣民時,臉上時常帶着爽朗的笑容,尤其是此刻當他懷中抱着一名六七歲的女孩時,很難想象如此具有親和力的人,竟是讓無數宋兵感到畏懼、感到驚恐。

“不知是誰家的小丫頭,說是想讓我抱抱。”

見丘量的目光盯着自己懷中的女孩,滕虎笑着解釋道,旋即,他彎下腰將女孩放在地上,拍拍後者的腦袋笑着說道:“好了,小丫頭,我要去打惡人了,你趕緊回家吧,省得你爹孃擔心你。”

“君侯,您一定要打很多很多的惡人。”女孩拉着滕虎的衣角一臉期待地說道。

滕虎咧嘴哈哈大笑,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放心吧。”

看着那個小女孩高高興興地離開,墨家鉅子丘量心中暗暗感慨。

雖然墨家與儒家一向關係惡劣,但滕文公沿用孟子“王道”、“仁政”思想所治理的這個國家,卻頗爲符合墨家崇高理想中的那個“聖國”,即沒有貴族傾軋、沒有迫害,縱使是滕弘、滕虎這等君主,亦能平易近人,與普通的平民打成一片。

然而這樣的國家,卻遭到了宋國的進攻。

“景敾老兒又來自討沒趣麼?”

在那個小女孩離開之後,滕虎臉上那發自肺腑的笑容便逐漸褪去,取而代之的,則是冷笑,是對宋國將領景敾的輕蔑。

見此,丘量提醒道:“滕侯莫要輕敵,滕侯且看,宋軍打造了四架樓車……”

說着,他向滕虎簡單介紹了一番。

而此時,那些在城牆上的滕兵們,已經將稱爲乙壁的守城器械架在城牆上,畢竟那些扛着梯子前來攻城的宋兵們,已然快攻到城底下。

“射箭!”

隨着一名滕國將領的命令,城上稀稀拉拉地射出一波箭雨。

沒辦法,畢竟製作弓具是一件非常不易的是,整個滕城也只有數百張弓而已,根本做不到箭如雨下——而事實上,城外的宋軍也做不到。

就比如城外那四架井闌車上的頂部平臺上,每架井闌車只有二十幾個弓手,這種程度,如何能壓制城牆呢?

見此,滕虎笑着說道:“景敾老兒試圖藉此物攻破滕城,當真是……”

剛說到這,他的聲音戛然而止,因爲城外的那四架井闌車,徐徐放下了垂吊的木板,砰地一聲架在了城牆上,蓋住了幾塊乙壁,以此構築了一條井闌車與城牆之間的通道。

而在“通道”的另一頭,那是一隊嚴正以待的宋兵步卒。

“什麼?!”

墨家鉅子丘量面色大變,死死盯着最近的那架井闌車。

『不好!這不是我墨家的樓車!』

他一臉驚愕地想道。

第421章:序幕第7章:首日第404章:誘說李兌第352章:追擊戰【二合一】第73章:初至趙國第254章:應勢而生,魏國騎兵(三)【二合一】第383章:糾結【二合一】第188章:同室操戈【二合一】第128章:風起邯鄲(二)第303章:第二次方城之戰【二合一】第167章:蒙仲與廉頗(五)【二合一】第271章:安排諸事【二合一】第10章:辯論第366章:聯軍會議【二合一】第167章:蒙仲與廉頗(五)【二合一】第182章:圍困沙丘【二合一】第314章:十二月(二)【二合一】第60章:戰後第153章:沙丘事變【二合一】第201章:互攻互守【二合一】第215章:廣邀賓朋【二合一】第130章:聊談第286章:屈原的改變【二合一】第61章:戰後(二)第75章:前往沙丘第265章:言和停戰【二合一】第224章:年末【二合一】第447章:故人第40章:惠盎第186章:追擊!【二合一】第445章:百年同盟、三國共帥第375章:函谷關首戰(二)【二合一】第126章:返回邯鄲第158章:各方事態(二)【二合一】第71章:三月第389章:相互算計(三)【二合一】第126章:返回邯鄲第348章:馳援郯城【二合一】第324章:宛城遭襲【二合一】第451章:諸國紛爭(二)第65章:孟子(二)第1章:宋國蒙氏第55章:墨者與井闌(四)第332章:僵持【二合一】第415章:各有謀劃第222章:再會田文(二)【二合一】第339章:反擊【二合一】第403章:義渠第452章:諸國紛爭(三)第154章:沙丘事變(二)【二合一】第370章:戰前準備【二合一】第187章:抵達高唐【二合一】第303章:第二次方城之戰【二合一】第388章:相互算計(二)【二合一】第343章:魏冉使宋【二合一】第401章:跡象第452章:諸國紛爭(三)第311章:十月末【二合一】第5章:商談第94章:點兵(二)第447章:故人第291章:方城初戰(二)第259章:追至!【二合一】第104章:攻高唐第137章:傍晚第373章:正面強攻【二合一】第300章:秦軍暫退【二合一】第422章:七月第41章:惠盎(二)第423章:抉擇第134章:蒙仲與趙王何(二)第448章:趙王回都第169章:蒙仲與廉頗(七)【二合一】第122章:匡章第68章:入冬(二)第150章:七月下旬【二合一】第356章:討封!郾城君!【二合一】第137章:傍晚第348章:馳援郯城【二合一】第116章:夜襲(二)第269章:劇辛之信【二合一】第3章:蒙仲(二)第132章:聊談(三)第275章:屈原【二合一】第358章:出使趙國【二合一】第386章:約見【二合一】第425章:二人的交涉第63章:孟子第444章:出使韓國第344章:齊燕聯軍現狀【二合一】第27章:次年四月第294章:六月第367章:懷疑【二合一】第382章:商議【二合一】第119章:夜襲(五)第209章:約見(二)【二合一】第168章:蒙仲與廉頗(六)【補更2/4】第330章:深夜追擊【二合一】第235章:故佈疑陣【二合一】第424章:抉擇(二)
第421章:序幕第7章:首日第404章:誘說李兌第352章:追擊戰【二合一】第73章:初至趙國第254章:應勢而生,魏國騎兵(三)【二合一】第383章:糾結【二合一】第188章:同室操戈【二合一】第128章:風起邯鄲(二)第303章:第二次方城之戰【二合一】第167章:蒙仲與廉頗(五)【二合一】第271章:安排諸事【二合一】第10章:辯論第366章:聯軍會議【二合一】第167章:蒙仲與廉頗(五)【二合一】第182章:圍困沙丘【二合一】第314章:十二月(二)【二合一】第60章:戰後第153章:沙丘事變【二合一】第201章:互攻互守【二合一】第215章:廣邀賓朋【二合一】第130章:聊談第286章:屈原的改變【二合一】第61章:戰後(二)第75章:前往沙丘第265章:言和停戰【二合一】第224章:年末【二合一】第447章:故人第40章:惠盎第186章:追擊!【二合一】第445章:百年同盟、三國共帥第375章:函谷關首戰(二)【二合一】第126章:返回邯鄲第158章:各方事態(二)【二合一】第71章:三月第389章:相互算計(三)【二合一】第126章:返回邯鄲第348章:馳援郯城【二合一】第324章:宛城遭襲【二合一】第451章:諸國紛爭(二)第65章:孟子(二)第1章:宋國蒙氏第55章:墨者與井闌(四)第332章:僵持【二合一】第415章:各有謀劃第222章:再會田文(二)【二合一】第339章:反擊【二合一】第403章:義渠第452章:諸國紛爭(三)第154章:沙丘事變(二)【二合一】第370章:戰前準備【二合一】第187章:抵達高唐【二合一】第303章:第二次方城之戰【二合一】第388章:相互算計(二)【二合一】第343章:魏冉使宋【二合一】第401章:跡象第452章:諸國紛爭(三)第311章:十月末【二合一】第5章:商談第94章:點兵(二)第447章:故人第291章:方城初戰(二)第259章:追至!【二合一】第104章:攻高唐第137章:傍晚第373章:正面強攻【二合一】第300章:秦軍暫退【二合一】第422章:七月第41章:惠盎(二)第423章:抉擇第134章:蒙仲與趙王何(二)第448章:趙王回都第169章:蒙仲與廉頗(七)【二合一】第122章:匡章第68章:入冬(二)第150章:七月下旬【二合一】第356章:討封!郾城君!【二合一】第137章:傍晚第348章:馳援郯城【二合一】第116章:夜襲(二)第269章:劇辛之信【二合一】第3章:蒙仲(二)第132章:聊談(三)第275章:屈原【二合一】第358章:出使趙國【二合一】第386章:約見【二合一】第425章:二人的交涉第63章:孟子第444章:出使韓國第344章:齊燕聯軍現狀【二合一】第27章:次年四月第294章:六月第367章:懷疑【二合一】第382章:商議【二合一】第119章:夜襲(五)第209章:約見(二)【二合一】第168章:蒙仲與廉頗(六)【補更2/4】第330章:深夜追擊【二合一】第235章:故佈疑陣【二合一】第424章:抉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