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

楚國,陳郢。

在聽到了來自魯國前線的消息之後,楚王元的心情頓時就是大好。

雖然說以楚國的國力滅掉魯國的確是一件非常輕鬆的事情,但是凡事總要聽到確定的消息才能讓人安心嘛。

雖然說魯國確實是弱雞,但不管怎麼說,這畢竟是一件開疆拓土的功勞。

對於一位君王來說,開疆拓土就是最大的成就,沒有任何一項成就能夠與此相提並論!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楚王元的心中突然覺得,自己這一年來對於春申君黃歇的打壓,似乎的確是有點過了頭了。

黃歇這個傢伙雖然吃了敗仗,但不管怎麼說也是對楚王元忠心耿耿的。

當年如果不是黃歇的計謀,楚王元也根本無法從背信棄義的秦王稷手中逃脫,自咸陽迴歸楚國繼承王位。

而且隨着這一年來對黃歇的打壓,楚國政壇之中又開始漸漸的出現了昭、景、屈三大家族做大的趨勢。

種種因素相加,讓楚王元覺得或許是時候該給黃歇一些甜頭了。

所以楚王元幾乎想都沒有想,就開口下達了命令:“春申君黃歇爲楚國開疆拓土,實有大功於寡人,有大功於楚國!既然有功,那寡人自然要賞!傳令下去,將春申君先前被削之封邑,統統歸還!”

此言一出,楚國大殿上下就是一片寂靜,諸多楚國大臣們不停的交換着眼神,神情頗爲複雜。

而提前趕回來覆命的黃歇更是激動不已,直接大禮參拜:“臣謝大王恩典!”

而在另外一邊,昭、景、屈三家的大臣們神色就不免有些難看。

黃歇原先的封地是十二個縣,如今被削再重新歸還,也仍舊是十二個縣。

十二個縣的封地對於三大家族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任何一個家族手中都擁有着遠超十二個縣的土地和人口,之所以這三大家族的主心骨們神色如此難看,主要是因爲楚王元封賞之中更深層的意味。

這封地的恢復,其實也就代表着楚王元對黃歇信任的恢復。

這也就是說,一年以來黃歇在三大家族猛烈進攻下一直搖搖欲墜的令尹之位,現在基本上就又坐穩了。

等到下一次再有機會扳倒黃歇,又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了。

這如何不讓這些黃歇的政敵們心中鬱悶?

也便是在這個時候,有侍衛前來稟告:“大王,趙國使者鄭朱求見!”

心情大好的楚王元擺了擺手,道:“來人啊,讓趙國使者進來。”

片刻之後,鄭朱出現在了楚王元的面前,躬身行禮:“外臣鄭朱見過大王!”

楚王元看着鄭朱,笑呵呵的說道:“使者不必多禮,想必使者此次前來,應當是希望寡人出兵支援趙國,不知寡人所說對也不對?”

鄭朱恭聲道:“正是如此!”

楚王元哈哈一笑,開口道:“此事事關重大,寡人還需要和諸位大臣們商量商量,便請使者在偏殿稍後片刻,等到商量出了結果,寡人再告知使者便是!”

楚王元一揮手,幾名宮廷侍衛立刻出現,客客氣氣的將都還沒有來得及開口、一臉懵逼的鄭朱給“請”走了……

等到鄭朱走後,楚王元臉上的笑容就收斂了起來:“諸卿以爲,寡人是否應當在此刻援趙?”

春申君黃歇眼珠一轉,立刻出列奏道:“大王,趙國和楚國乃是多年盟友,在長平、河東兩戰之中皆並肩作戰,相互援手,如此盟友焉能不救?臣願爲大王前驅,出兵魏、齊兩國!”

對於黃歇來說,戰功就代表着一切。

但黃歇的政敵們當然不會讓黃歇就這麼輕易的主導楚王元的意志。

當過一次秦國人俘虜的上柱國景陽立刻就跳了出來,說道:“大王,如今諸國圍攻趙國,正是重現當年五國伐齊之景,若是楚國也隨同伐趙,那麼趙國必定四分五裂,不復爲戰國霸主,更不能爲我大楚之患也!”

黃歇一聽這句話就忍不住冷笑了起來,斥責道:“景陽,汝此言何其愚蠢!當年楚國之所以參與到五國伐齊之中,乃是因爲楚國可從齊國手中奪得淮北地。如今楚趙兩國並不接壤,趙國即便分崩解體,又於我楚國有何益處?而且一旦趙國敗北,秦國若是聯合魏齊兩國來攻,天下又有誰能夠對大楚伸出援手?”

景陽一聽這黃歇竟然當衆罵自己愚蠢,心中也是惱怒異常,立刻反駁道:“春申君此言,簡直鼠目寸光!若是放任這趙國繼續強大下去,那麼豈不是重現當年秦國之景?難道春申君希望看到一個強大如昔日秦國一般的趙國不成?”

黃歇哼道:“昔日之秦國的確強大,但那又如何?還不是一樣被大王聯合趙國連續兩次大戰而勝之?即便是趙國再強,只需要大王聯合諸國,仍舊能夠戰而勝之!眼下秦齊魏皆對大楚虎視眈眈,大楚需要趙國這一盟友!”

兩名重臣你來我往,頓時在大殿之中吵成一團。

這兩大頭面人物都已經噴成了這個樣子,就差挽袖子直接幹仗了,那麼兩派的小弟們自然也不可能無動於衷,紛紛開口幫忙罵架。

於是整座大殿之中一時間口沫橫飛,簡直比菜市場還要熱鬧幾分。

“夠了!”楚王元聽得心煩意亂,忍不住重重的拍了一下面前的桌子,喝道:“吵吵嚷嚷,成何體統?”

被楚王元這麼一喝,大殿之中頓時就安靜了下來。

楚王元目光犀利如刀,在殿中所有大臣的臉上一一看過去,直到將所有人都看得低下頭去之後才冷聲道:“將趙國使者帶回來!”

片刻之後,早就已經在偏殿之中得等望眼欲穿的鄭朱回到了大殿之中。

還沒有等鄭朱開口說話,楚王元就已經宣佈了自己的決定。

“使者,汝且回去轉告趙王,寡人如今剛剛對魯國用兵,損失不小,因此需要一定的時間來修整兵馬!但請趙王放心,只要寡人的兵馬修整完畢之後,寡人便會立刻命大軍北上,支援趙國!”

在說完了這句話之後,楚王元完全不給鄭朱開口的機會,直接喝道:“來人,送使者!”

看着鄭朱無奈離去的身影,一絲異樣的神情從楚王元的眼中一閃而過。

楚王元並不傻,身邊也不缺少有才能的智謀之士。

在經過整整一年時間之後,這位楚國君王早就已經明白了一年前趙國在河東郡之戰中“圍秦救楚”,想讓秦國兩敗俱傷的決策。

正所謂一報還一報,既然他趙王丹算計寡人,那麼寡人也等到趙國和齊國魏國兩敗俱傷的時候再出兵增援趙國好了!

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八十七章 藺相如之死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頗的小心思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結局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四百四十九章 鳴金,收兵!第七章 趙括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二章 會議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五百九十一章 八牛弩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第三百三十章 寵臣的讒言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五百二十章 未知來客第二百一十三章 燕後的幫忙是有條件的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零八章 詳情和應對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封推感言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河南地的處理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六百八十二章 趙丹的意見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
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八十七章 藺相如之死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頗的小心思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結局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四百四十九章 鳴金,收兵!第七章 趙括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二章 會議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五百九十一章 八牛弩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第三百三十章 寵臣的讒言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五百二十章 未知來客第二百一十三章 燕後的幫忙是有條件的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零八章 詳情和應對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封推感言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河南地的處理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六百八十二章 趙丹的意見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