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趙秦決戰(四)

不過王剪也搶先一步,在大寨中也佈置好了防守,而且雖然向牀弩、拋石機這樣儷大型武器派不上用場,但秦軍還有大量的弓弩箭矢,仍然是可以派上大用場的。

這時秦軍的士兵都己經守在寨牆,用弓弩箭矢,向趙軍發動了猛烈的打擊。儘管這時在不少趙軍己經與秦軍混合在一起,弓弩箭矢也會傷及自己的同伴,但這個時候也顧不得許多了。不過這時已經有不少的趙軍士兵順着木梯,向寨牆上攀爬,用弓弩shè擊巳經是來不及了,因此也有不少秦兵使用長槍,守在寨牆上,以居高臨下之勢,刺擊着攻寨的趙兵。同時也有一些秦兵用石頭、磚塊,橫木,砸向趙兵。

另外在幾個寨門處,趙兵秦兵也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爲了放敗兵入寨,秦軍的中軍大寨一共打開了五個寨門,但在放秦兵入城的時候,同時也放入了不少的趙兵,因爲秦兵趙兵都己經混在一起,根本就不可能區分得開,當然趙軍同樣也是把奪取寨門,打通攻入秦軍中寨的通道,做爲一個重要的目標。因此他們混在秦軍中,在到達寨門口時,就立刻對周圍的秦軍猛砍猛殺,守住寨門,好接應自己的同伴進入。

但秦軍也同樣在寨門設下了重兵佈防,並且還佈置了矩馬擋車,阻擋趙軍進入,其中有兩個寨門見機極時,在趙軍還未佔領門口時就關閉了,雖然保住了寨門不失,但卻把不少秦兵都關在門外,也惹得寨外的秦軍士兵們一陣亂罵,因爲這個時候趙軍己經圍隴了上來,秦兵根本就無路可退,只能背靠城門,和趙軍死戰。而其他的三個寨門,都沒能極時關閉,雙方的士兵就幾個狹小的寨門口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這時戰場也呈現出混亂的樣孑,有的登上木梯向寨牆進攻,有的在寨門處死戰,也有的在寨牆外和少數秦軍激戰,甚致還有少數趙兵殺進了秦寨裡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亂像叢生,而且在秦軍大寨的寨牆外,己經開始堆積了不少屍體,秦兵趙兵都有,有一些地段的壕溝都己經被填平了。

而面對這樣雜亂無章的戰鬥場面,連李牧、王剪這樣的名將都有些束手無策,只能暫時按納住其他的軍隊,仔細的觀察戰況,纔好確定主攻或主守的目標。因此李牧甚致不惜冒險,貼近戰場,在離秦軍大寨不足百米的距離查看戰鬥,而王剪也同樣不顧諸將的勸阻,親自登上寨牆,佈置秦軍的防守。在這個時候,如果誰能搶先一步,佈置好自己的兵力和進攻方向,取勝的機會也就更大一些了。

這時趙軍己經投入了五萬士兵,大約沿着秦軍大寨一半的陣線進行戰鬥。李牧圍着戰場,轉了一圈,立刻就發現一個最大的漏洞。秦軍大寨的主門並沒有關上。

大寨的主門也是大寨最寬闊的一個寨門,當然也是回撤秦軍最多的地方,其實守寨的秦兵早就想把大寨的主門關閉,但無奈從這裡通過的秦兵實在太多了,而且將大門內外擁擠得幾乎水泄不通,但就算是大寨的主門,也不過就是四五米寬,再加上秦兵互相爭搶,推擠,反到是把大門給堵得死死的,守寨的秦兵兩次償試着想要開閉寨門,但也根本就沒有機會,全部都被爭搶着進寨的秦兵給推開,有的秦兵甚致還爲了進寨,互相攻擊,傷亡了十幾個人。

當然造成秦軍混亂的局面,還因爲裡面夾雜着少數趙兵,在秦軍退進大寨的途中,也不斷的發生着零星的戰鬥,只是趙兵的人數雖少,但秦軍都無心戀戰,只顧着早一點逃進大寨裡,因此 也沒理這些趙兵,結果趙兵越聚越多,從開始的三五成羣,己經聚集了五六十人,並且向秦軍的大門發動了猛攻。

而這時秦軍再想要關閉城門,己經來不及了,數十名趙兵己牢牢的堵在寨門口,兩側的士兵死死的抵住城門,不讓秦軍關閉,而中間的士兵紛紛揮動長槍,向寨內的秦軍猛刺,而寨內的秦軍也知道決不能讓趙軍進來,因此也拼命的堵住趙軍,雙方就在寨門口的位置展互不相讓,開了激戰。

儘管秦軍的人數衆多,但因爲城門口的位置狹小,秦軍在兵力上的優其根本就無法發揮出來,不過趙軍也很難突破秦軍,殺入秦軍的大寨中。雙方的士兵都發揮出高皍的鬥志和勇氣,全部都捨生忘死,拼死力戰,前面的同伴倒下,後面的士兵馬上就補了來,繼續的拼戰。隨着戰鬥的激烈程度的不斷提高,戰死的士兵也越來越多,漸漸的覆蓋了地面。後來雙方的士兵幾乎就是踩着同伴或對方的屍體,死戰不休,一直到自己也倒下爲此。

李牧也極時的調整佈置,向奪打的趙軍派遣増援部隊,也保障了趙軍有援援不斷的補充兵力,同時也向寨門兩側的寨牆發動猛攻,牽制分散秦軍的兵力,爲趙軍奪取大門創造機會。但秦軍的主將王剪也同樣發現這個危險地區,也向寨門地區派遣了大量的兵力,分派士兵嚴守城牆,並在寨門的後面,佈下三道矩馬防線,以防止趙軍衝過大門以後,向寨內擴展。

結果雙方的爭奪就牢牢的被限制在寨門這個區域內,秦軍無法關閉寨門,趙軍也無法向寨內突進一步。

當然,激烈的戰鬥並不僅僅只是發生在寨門,在每一段寨牆上,雙方都在展開看殊死的搏鬥,雖然也有少數趙兵突破了秦軍的防線,殺上了寨牆,但秦軍依然死戰不退,一次又一次將衝上寨牆的趙軍士兵給打回去。而這時在寨牆內外,都己經躺滿了雙方士兵的屍體,溝壕被大段的填滿,有的地方,屍體堆積幾乎達到了寨牆的一半高,而地方几乎全被鮮血所覆蓋。

不過趙軍是主動進攻的一方,秦軍在絕大部份地段,都有寨牆可守,因此趙軍的傷亡也要遠遠大於秦軍,接戰了一個多時辰之後,趙軍的傷亡己經超過了二萬人。

這時在趙軍的後陣,司馬尚對李牧道:“大將軍,這樣打下去可不是辦法,我們的傷亡太大了,要不要暫時緩一緩再說。”

李牧拙了搖頭,道:“不行,打到了這一步,我們己經沒有退路了,如果讓秦軍緩過這一口氣來,要想攻破敵寨,就更加困難了,而且我們的傷亡大,秦軍也不會好到那裡去,因此只能繼續堅持力戰,一直到攻破秦軍的中寨爲止。”

雖然李牧一向體恤士卒,愛兵如子,但到了這個時候,儘管明知趙軍的傷亡重大,但卻也決不能停止,同時下令,再調五萬士兵,增援上去,把現在戰場上征戰廝殺的趙軍替換下來,繼續給秦軍大寨保持壓力,並且又分派出兩支軍隊,繞到秦寨的側後方去,展開攻擊,牽制秦軍的兵力。又命令弓箭手靠近秦軍的大寨,採用拋shè的方式,向秦軍的大寨中shè箭打擊,讓秦軍不能從容的在寨內調動軍隊,最後又把剩下的軍隊組織起來,除了高原訓練的新式騎軍之外,其他的所有騎兵,戰車兵全部都準備步戰,做爲第三批進攻的軍隊。

李牧指揮着趙軍在調兵遣將,佈置兵力,而王剪同樣也沒有閒着,儘管秦軍的傷亡要比趙軍小,但秦軍的防守面卻要出趙軍的進攻面大,雖然趙軍的進攻面,只佔一半的寨牆,但剩下的一半寨牆,秦軍卻不能不管,還要保留一定的兵力駐守。由其是李牧派出兩支軍隊,繞到秦軍大寨的側後方發動佯攻,也給秦軍帶來了不少的壓力。儘管王剪也知道,這兩支軍隊都是佯攻,但卻不能不派出兵力應對,否則趙軍隨時都可以變佯爲實。

這時在秦軍大寨中駐守的兵力約有十二萬人,但卻要用出一半的兵力,力能守住大寨,而且趙軍可以派兵輪換,暫時撒退,但秦軍卻不能有絲毫的放鬆,因爲只要是放鬆一點,

同時王剪還下令,搬出大量的矩馬、戰車,在寨牆的後面,組成第二道、第三道防線,以防止趙軍攻破寨牆之後,秦軍仍然可以在大寨裡駐守,抵禦趙軍的攻擊。

不過目前雙方爭奪的主要戰場,仍然是寨牆,秦寨外面的秦軍士兵基本都死傷殆盡了,戰局也漸漸明朗起來,而趙軍完成了輪換之後,也漸漸恢復了秩序,無論是攻打寨牆,還是爭奪城門,有開始顯得有章有法,不在是一團亂麻。而秦軍也同樣在王剪的調派下,完全穩住了陣腳,雙方的主將也都終於能夠掌握住戰場的情況。

戰鬥還在激烈的進行着,趙軍的第二批輪換軍隊上去之後,又激戰了近兩個時辰,傷亡人員超過了一萬五千餘人,儘管數次攻上寨牆,並且湥破了三四個缺口,但最終不是被頑強的秦軍給打了回來,就是被秦軍在寨內佈置的第二道、第三道防線給擋住,仍然無法向大寨內展開。

第508章 落足蒙家(下)第112章 襲擊戰術(一)第34章 慶功宴會(下)第275章 擴軍(上)第650章 遊說匈奴(一)第739章 切斷供應(上)第186章 地方豪強(上)第396章 撤軍之議(下)第912章 無衣之曲(一)第740章 切斷供應(下)第101章 回營安置第839章 合縱出擊(二)第398章 魏國的變故一第341章 館驛春潮第517章 九鼎之秘(上)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動第758章 勸進(下)第398章 魏國的變故一第716章 新營地(二)第895章 長街之戰(四)第614章 訓獸作戰(一)第437章 大梁攻防(八)第546章 九黎族第326章 館驛之夜第487章 閱軍(二)第743章 大破匈奴(一)第571章 秦軍反擊(一)第50章 意外第533章 秦國出兵(上)第818章 行動計劃(下)第100章 密會第153章 迴歸第787章 合縱連橫(三)第806章 臨別獻舞(二)第754章 迴歸(二)第950章 三族歸附上第760章 議取遼東第536章 離開咸陽(上)第333章 襲擊(上)第956章 對陣蚩尤(下)第398章 魏國的變故一第529章 刺秦(四)第332章 稷下學宮(六)第382章 轉戰滎口第850章 進駐邯鄲(下)第229章 謀劃下第606章 秦軍回援(三)第四章第626章 代軍撤軍(上)第126章 趙秦決戰(五)第89章 遊說(下)第421章 底達桂陵(上)第322章 商鋪開業(六)第710章 再次出擊(二)第242章 考驗第132章 以旋破旋第863章 漢秦結盟(三)第937章 史前文明下第123章 趙秦決戰(二)第466章 再見白靈族(三)第954章 進入九黎族尋書*吧第727章 匈奴的計劃第76章 李牧的行動第344章 縱論天下第805章 臨別獻舞(一)第591章 攻與防(十)第959章 最後一戰(三)第945章 重返咸陽(下)第486章 閱軍(一)第782章 燕國亡滅第55章 夢境第88章 遊說(上)第413章 刀法初成(下)第381章 聯軍作戰(上)第511章 開導第276章 擴軍(下)第522章 進見秦王政(上)第495章 雪夜密談第339章 營救(三)第391章 渡河之戰(一)第691章 接位第897章 長街之戰(六)第960章 結局第918章 趁勝進擊(一)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230章 移民第712章 再次出擊(四)第381章 聯軍作戰(上)第57章 善後第116章 破趙之策第351章 援魏的計劃第59章 鑄劍(上)第160章 遇險第82章 正式決裂(下)第386章 滎口攻防戰(一)第324章 齊王壽辰上第786章 合縱連橫(二)第709章 再次出擊第842章 雷擊車發威(下)第250章 突襲陰山二
第508章 落足蒙家(下)第112章 襲擊戰術(一)第34章 慶功宴會(下)第275章 擴軍(上)第650章 遊說匈奴(一)第739章 切斷供應(上)第186章 地方豪強(上)第396章 撤軍之議(下)第912章 無衣之曲(一)第740章 切斷供應(下)第101章 回營安置第839章 合縱出擊(二)第398章 魏國的變故一第341章 館驛春潮第517章 九鼎之秘(上)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動第758章 勸進(下)第398章 魏國的變故一第716章 新營地(二)第895章 長街之戰(四)第614章 訓獸作戰(一)第437章 大梁攻防(八)第546章 九黎族第326章 館驛之夜第487章 閱軍(二)第743章 大破匈奴(一)第571章 秦軍反擊(一)第50章 意外第533章 秦國出兵(上)第818章 行動計劃(下)第100章 密會第153章 迴歸第787章 合縱連橫(三)第806章 臨別獻舞(二)第754章 迴歸(二)第950章 三族歸附上第760章 議取遼東第536章 離開咸陽(上)第333章 襲擊(上)第956章 對陣蚩尤(下)第398章 魏國的變故一第529章 刺秦(四)第332章 稷下學宮(六)第382章 轉戰滎口第850章 進駐邯鄲(下)第229章 謀劃下第606章 秦軍回援(三)第四章第626章 代軍撤軍(上)第126章 趙秦決戰(五)第89章 遊說(下)第421章 底達桂陵(上)第322章 商鋪開業(六)第710章 再次出擊(二)第242章 考驗第132章 以旋破旋第863章 漢秦結盟(三)第937章 史前文明下第123章 趙秦決戰(二)第466章 再見白靈族(三)第954章 進入九黎族尋書*吧第727章 匈奴的計劃第76章 李牧的行動第344章 縱論天下第805章 臨別獻舞(一)第591章 攻與防(十)第959章 最後一戰(三)第945章 重返咸陽(下)第486章 閱軍(一)第782章 燕國亡滅第55章 夢境第88章 遊說(上)第413章 刀法初成(下)第381章 聯軍作戰(上)第511章 開導第276章 擴軍(下)第522章 進見秦王政(上)第495章 雪夜密談第339章 營救(三)第391章 渡河之戰(一)第691章 接位第897章 長街之戰(六)第960章 結局第918章 趁勝進擊(一)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230章 移民第712章 再次出擊(四)第381章 聯軍作戰(上)第57章 善後第116章 破趙之策第351章 援魏的計劃第59章 鑄劍(上)第160章 遇險第82章 正式決裂(下)第386章 滎口攻防戰(一)第324章 齊王壽辰上第786章 合縱連橫(二)第709章 再次出擊第842章 雷擊車發威(下)第250章 突襲陰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