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第二次羅馬涅戰爭的開始

帕西奧利修士拿着一堆寫得很潦草的紙正在反覆看着,這上面的東西他一開始還沒有弄明白是怎麼回事,直到摩爾人把一塊石頭扔出去,然後比劃着石頭飛過的軌跡,修士纔開始認真的考慮起紙上寫的這洋洋灑灑的一大堆是在講些什麼。

其實烏利烏也不知道老爺在那張紙上寫的東西究竟有什麼意義,不過當初亞歷山大就是這麼給他解釋的。

這些紙上寫的東西,其實就是個拋物線公式。

對亞歷山大來說,有時候令他煩惱的不是如何該把他所掌握的什麼知識教授給別人,而是該如何把這些只是教給這些連小學生水平都沒有的中世紀晚期文盲。

即便是一些最睿智也最有名望的人,他們的知識也大多集中在神學,藝術,哲學與修辭學上,能夠學習和精通數理化的人在這個時代是太少了,所以他纔會那麼重視達·芬奇和帕西奧利修士,因爲這兩個人絕對可以說是如今這個時代最接近讓他滿意的“學生”水平之一的人物。

譬如修士如今正在苦苦思索理解的拋物線公式,亞歷山大曾經試圖用最簡單的方法教給貢帕蒂,畢竟要說起活學活用,再也沒有人比貢帕蒂更適合的人選了,可即便是這樣,經過一番努力後亞歷山大發現學習的收效甚微,雖然多少能夠理解公式裡“定點”“軌跡”“焦點”“準線”這些詞的名稱,但是當把這一切聯繫在一起時,貢帕蒂就會露出他特有的那種暴暴躁躁的神情,那樣子就讓亞歷山大不由想起了當初第一次見到他在比薩的酒館裡煽動暴動時候的樣子。

正因爲這樣,亞歷山大才需要帕西奧利修士這樣的人才,好在摩爾人把活幹的既漂亮又幹淨,相信即便是到了現在,米蘭也還不知道突然失蹤的達芬奇和他的夥伴的下落。

雖然一開始對於摩爾人半劫持的方式感到憤怒,但是在帕西奧利修士的勸阻下達·芬奇還是勉強忍耐了下來。

特別是在見到巴倫娣後,達·芬奇的脾氣又稍稍好了點。

巴倫娣對兩位大師的到來表示出了足有的重視和尊重,她親自帶人到城堡外歡迎這兩位貴賓,在向兩位大師正式表示了對摩爾人採取的手段的歉意後,巴倫娣很誠懇的邀請兩位大師能暫時留在蒙蒂納“休息一段時間”。

對未來的伯爵夫人表示出的善解人意的安排,達·芬奇雖然還因爲之前的遭遇有些不滿,不過他也知道人家其實是在暗示,他可以在這段兵荒馬亂的時候暫時在這裡避難,對於如此婉轉的建議,即便是喜歡挑刺的大師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於是兩位大師決定暫時居留在蒙蒂納看看形勢再說。

而這一看,就讓他們陷入了重重意外之中。

亞歷山大在蒙蒂納的時候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穹室裡度過,這其中包括辦公,休息,甚至是和巴倫娣親熱的時候,穹室都是他最滿意的地方。

所以在穹室裡自然也就留下了很多他平時寫寫畫畫留下的東西,當看到那些旁人好不注意,或者即便好奇可也不太明白是些什麼東西的內容時,達·芬奇卻被那上面描述的內容深深吸引了。

他第一次走進穹室是受到巴倫娣的邀請,不過進去之後他就再也不願意離開,在他不停的發出聲聲充滿詫異的驚呼時,巴倫娣不得不挪到穹室另一個角落的一張小桌子邊去辦公。

達芬奇相信自己遇到了個他以前從沒遇到過的天才,這個人的那奇思妙想即便只是在紙上寥寥幾筆都可以從中領略到說不盡的靈感,這讓他不由想起了之前烏利烏帶來的那個對數尺,那一刻大師開始覺得自己被拐騙到這個窮鄉僻壤的鄉下領地來,或許也不是那麼糟糕了。

而接下來他們接觸的東西,則讓兩位大師都深深意識到或許他們應該多留些日子見見那位蒙蒂納伯爵,很顯然這個人和他們以往所認識的貴族都不一樣,他同樣醉心藝術,這從他收藏在穹室裡的那些畫作就可以看出來,但是這位伯爵似乎對知識的深入瞭解又要比那些往往用藝術給自己裝點門面的貴族不同,他顯然有着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而這些知識讓兩位大師有着強烈的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的衝動。

所以達芬奇開始挑剔起了自己的房間不夠舒適,因爲他已經決定讓自己在這裡休息的時間稍微延長那麼一陣,既然這樣,當然是要讓日子過的舒坦些。

烏利烏立刻滿足了大師的這個要求,而且不只是達芬奇,帕西奧利修士,佐羅阿斯特羅,還有他們帶來的那些學生,工匠等等一羣人都被重新安排了更舒適寬敞的住處。

然後烏利烏才用有些歉意的口吻說:“請原諒大師,我知道這裡的確是太簡陋了,這絕對不符合你們應該得到的待遇,而且這也不能讓我的主人滿意,不過請你們稍微忍耐一下,按照主人的安排,很快就可以有一個安全而又舒適的地方供你們使用了。”

達芬奇沒有費神去問那是什麼地方,他如今完全被穹室裡的那些亞歷山大留下來的東西吸引去了注意力,他注意到這些東西有些在蒙蒂納已經開始實現,譬如正在修建的城堡就使用了一種看上去十分複雜的絞車運送材料和工人,這種用扣釘連接固定,主要用木頭做爲材料的絞車是由大大小小不同的各種齒輪相互牽引的,然後由一根很粗的主柱帶動,而這一切的動力則是幾頭套上牽繩,繞着主柱拉動的牛。

而另一種讓達芬奇感到意外的就是一座被當地人稱爲自鳴鐘的東西。

每當一個特定的時候城堡一座塔樓裡就會響起一陣聽上去稀奇古怪的號角,每當號角響起時,聽到號角的蒙蒂納人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而達芬奇卻從沒見有人影出現在那座塔樓上。

直到他有一天終於忍耐不住好奇心進了那座塔樓之後,他才發現這裡除了有一大堆用皮筋帶動,而且還需要經常給那些皮筋上緊的碩大齒輪外,還有個頗爲稀奇古怪的很大的爐子,

那個爐子即便是在這麼炎熱的天氣裡也點得旺旺的,爐子上面一個有着個很長脖頸的銅製大壺裡則燒着不停冒泡的熱水。

“那個大脖子裡有個東西連着個塞子,絞緊之後會自己動,每到一個時候塞子就會自己打開,然後壺裡的熱氣就跑上去了,順着不同的管子吹響了上面的號角。”看守自鳴鐘的工人很熟練的解釋着,他顯然已經不知道對來好奇的參觀這個鐘的人說了多少次,特別是在拿到了賞錢後,他就越發的來勁了“這都是伯爵大人做出的,不過說實話我不喜歡這東西,它看上去太古怪了,可大人就是喜歡擺弄這些怪里怪氣的玩意。”

“的確是掛曆怪氣的,”達芬奇這麼回答,雖然接下來他被拒絕了爬到上面去看看的要求,不過他也沒像平時那樣生氣“這個東西很有意思,難道大人就只做了這麼一個沒有再造點其他的什麼嗎?”

“這個我可不清楚了,我只是派來看這個鐘的。”工人微微撇撇嘴“不過總管老爺應該知道不少,大人什麼事都吩咐他去做的,甚至包括揹着伯爵夫人爲他安排那些情婦……”

達芬奇顯然沒有時間聽工人聊那些關於伯爵大人的花邊消息,他完全被那些奇思妙想吸引了,他甚至隱約有種這樣的感慨:“這麼一個人居然是個整天要整天把心思放在打仗和爭奪領地這種無聊事情上的貴族,這真是太可惜了,他完全可以用他的聰明才智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不過雖然渴望能儘快與伯爵一訴衷腸,不過達芬奇也知道伯爵這個時候應該正忙着很重要的事,所以他決定在蒙蒂納停留的時間再“長上那麼一點”。

當他把這個決定告訴他的朋友們時,帕西奧利修士和佐羅阿斯特羅都表示出了積極的贊同,前者是因爲與達芬奇一樣發現了很多令人振奮的好東西,而後者則是因爲這裡提供的食物真的很好吃。

至少據說是由伯爵發明的幾種燻肉的辦法,讓佐羅阿斯特羅吃得流連忘返。

不過這樣的好日子沒有能持續多久,隨着教皇軍入侵費拉拉的消息傳來,原本安詳的蒙蒂納立刻被緊張與躁動籠罩了。

達芬奇已經見過那些蒙蒂納軍隊,雖然他與軍事之間的聯繫更多的是對設計各種武器有關,不過這讓他與軍隊多少也有些接觸。

在達芬奇看來,蒙蒂納軍隊不但與米蘭軍隊的確有着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和他所知道的任何軍隊相比都顯得很不相同。

他說不出這種不同究竟在哪,直到教皇軍入侵費拉拉的消息傳來,他在擔心安穩日子可能就此結束的同時,也頗爲明顯的感覺到了這支蒙蒂納軍隊的特殊之處。

對於可能會到來的戰爭,蒙蒂納軍人表現出的不是對不可知的命運的驚恐不安,或是渴望榮譽和戰利品的興致高昂。

他們顯得很平靜,似乎可能到來的戰爭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場如同平時一樣的訓練而已。

而讓達芬奇對蒙蒂納軍隊印象最深刻的,恰恰就是他們的訓練。

在達芬奇印象中米蘭軍隊幾乎是不怎麼訓練的,他們往往是在戰爭即將到來之前纔會進行一些常規的練習,譬如辨認自己與即將與之交戰的敵人的旗幟,還有就是學會聽懂各種不同的號角命令等等。

而在達芬奇看來,蒙蒂納軍隊似乎一天從頭到晚都是在不停的訓練。

隊列,號角,隊列,旗幟,隊列,突刺,隊列,射擊……

每天都能看到大隊的蒙蒂納士兵拿着用木棍代替的長矛排成各種隊形的訓練,還有就是即便爲了珍惜馬力,可依舊由騎兵們在地上徒步奔跑也要反覆不停的衝擊,分散,集中,迂迴的種種練習。

這樣的訓練是單調無聊的,這連在一旁看着的達芬奇都能夠感覺得出來。

士兵們也同樣趕到枯燥而又難以忍受,但是這時候嚴厲的軍規就開始發揮作用。

皮鞭和軍棍是這些士兵平時最好的夥伴,而能讓桀驁不馴的巴爾幹人忍受這一切的,則是雖然並不多卻能準時發放的軍餉,還有據說是來自這些巴爾幹士兵家鄉瓦拉幾亞的土地獎賞。

戰爭消息剛剛傳來時,的確引起了一些騷動,這是因爲伯爵本人並不在蒙蒂納,這不止讓達芬奇這樣根本不瞭解蒙蒂納的人趕到有些恐慌,甚至連領地裡的民衆也變得不安起來。

不過很快他們就發現軍隊似乎對這些表現得有些過於冷靜,或者說是冷漠更加合適。

士兵們依舊日復一日的訓練,他們似乎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不停的重複那些單調的訓練動作。

不過這倒是讓原本有些恐慌的領民們漸漸平靜了下來,至於達芬奇,他開始的驚慌只是對戰爭本能的恐懼,當發現這些似乎並不會影響到蒙蒂納的時候,他就又被那些伯爵留下來的奇思妙想吸引去了注意力。

至於伯爵夫人哥哥的到來,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但是突然的,戰爭毫無徵兆的降臨了。

貢帕蒂的突然到來讓所有人意識到了巴倫娣的決心。

很顯然,伯爵夫人不能容忍教皇軍威脅到蒙蒂納的安全,當包括凱撒本人在內都認爲在亞歷山大不在蒙蒂納的時候,巴倫娣不可能冒險出兵干預,所以才挑選了這個時機入侵費拉拉,準備不但一舉吞併這座位於蒙蒂納與威尼斯之間的城市,更要趁着各方混亂的時候,在羅馬涅楔入一根釘子。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就在人人都認爲蒙蒂納會面對這種局面選擇沉默的時候,巴倫娣卻決定出兵干涉。

7月29日,就在法國人在倫巴第地區取得第二次大勝,再次擊敗了米蘭軍隊,然後趁勢逼近米蘭,米蘭公爵盧德維科·斯福爾扎倉皇逃離米蘭,法軍於當天晚間順利進入米蘭城的第二天,按照巴倫娣的命令,貢帕蒂帶領蒙蒂納軍兩個巴爾幹團,以及以阿格里人爲主的蒙蒂納第一團共計4500人,向費拉拉出發。

繼與威尼斯人在1497年五月在奧拉爾附近交戰之後,相隔兩年,第二次羅馬涅再次爆發!

第一百四十章 佛羅倫薩迫在眉睫第一百二十六章 勝敗之道第六十六章 第三次羅馬涅戰爭第八十五章 女王時代第六章 亞莉珊德拉與亞莉珊德拉與亞莉珊德拉第一百五十四章 主宰比薩第九十二章 大合圍戰(五)第三十九章 聖羅莎莉亞紀念日的好戲(地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聯盟初成第一一四章 聯姻進行曲的序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伊比利亞之網第八十三章 羅維雷家第八十九章 箬莎的舞臺(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夜空之下第四十四章 破門第五十章 阿方索的逆襲第三十七章 顛覆(下)第九十七章 三角戰(一)第一0二章 “箬莎宣言”第四十一章 山頂遭遇第七章 奧拉爾鎮(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停戰協議第七十七章 格羅根寧第二百零四章 不可迴避的戰爭第六十二章 成名第二百三十七章 奧地利,何去何從第一百七十六章 努力吧,馬基雅弗利第二百七十一章 好戲落幕第一二三章 騎士夏爾侖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爭與和平第八十六章 答案是什麼?第一一零章 一年之遇第一八八章 城下戰第一零八章 教皇第一百七十四章 行軍隊長第九十章 初戰(下)第十九章 烏利烏在行動第四十六章 箬莎的王妃日常第十三章 北波斯尼亞的來客第二百二十六章節 女王宣言第四十四章 改變,從藝術開始第一百六十五章 索菲婭的歸來第六十六章 低頭還是不屈第六十章 錯與亂第五十六章 燃情時刻第三十八章 變味的“家書”第一百零三章 戰後第一百六十三章 三件事第七十三章 忠心不二烏利烏第十章 奧拉爾之殤(四)第八十五章 籌碼第十二章 虔誠的伊比利亞第七十三章 戰歌如潮第二十九章 美蒂奇兄弟倆第二十八章 上船吧,美蒂奇!第六十九章 多瑙河三角洲之戰(八)第八十二章 普拉託與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第五十一章 覺醒第五十八章 奪還之前第二百八十五章 亞歷山大的“帝國”第九十二章 好妹妹第十一章 回眸一顧第一百三十五章 米蘭攻略第二十七章 倫巴第來信第一百六十二章 紅衣主教馬希莫第三百二十六章 歷史的拐點第一百一十九章 仇恨的價碼第九十六章 故地第三十八章 聖羅莎莉亞紀念日的好戲(暮夜)第七十四章 “擲彈兵~射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烏利烏的高光時刻(中)第十一章 “回家真好”第六十七章 戰爭,外交,親情,愛情第二百五十二章 簡單任務第六章 來自王后的邀請第一百八十七章 歐陸風雲第一百一十四章 瓦倫西亞秘事第十四章 勇敢的斥候兵第一二九章 方陣初顯!第六十七章 哥倫布日記第一百三十七章 君主第二十五章 好大一筆錢第一百三十六章 英雄迴歸第一百六十一章 布爾格斯慘案第二百零一章 果然還是妹妹可愛第一百九十三章 費拉拉來人第四十八章 商人克立安第十八章 復活節之夜(中)第三百零一章 助人爲樂馬希莫第一百一十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一章 “仇敵”第二十三章 波提科宮的女人們第三百二十四章 夜空之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56年,命中註定的戰爭?第一六五章 聖德蘭的女僕們第一百八十四章 “卡斯蒂利亞的埃拉迦巴盧斯”第一百二十五章 卡斯蒂利亞的黃昏與黎明之教皇,國王,公爵與女王第十一章 搶奪第一百二十七章 停戰協議第二百零五章 1503:歐羅巴之戰(三) 我的妹妹是女武神
第一百四十章 佛羅倫薩迫在眉睫第一百二十六章 勝敗之道第六十六章 第三次羅馬涅戰爭第八十五章 女王時代第六章 亞莉珊德拉與亞莉珊德拉與亞莉珊德拉第一百五十四章 主宰比薩第九十二章 大合圍戰(五)第三十九章 聖羅莎莉亞紀念日的好戲(地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聯盟初成第一一四章 聯姻進行曲的序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伊比利亞之網第八十三章 羅維雷家第八十九章 箬莎的舞臺(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夜空之下第四十四章 破門第五十章 阿方索的逆襲第三十七章 顛覆(下)第九十七章 三角戰(一)第一0二章 “箬莎宣言”第四十一章 山頂遭遇第七章 奧拉爾鎮(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停戰協議第七十七章 格羅根寧第二百零四章 不可迴避的戰爭第六十二章 成名第二百三十七章 奧地利,何去何從第一百七十六章 努力吧,馬基雅弗利第二百七十一章 好戲落幕第一二三章 騎士夏爾侖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爭與和平第八十六章 答案是什麼?第一一零章 一年之遇第一八八章 城下戰第一零八章 教皇第一百七十四章 行軍隊長第九十章 初戰(下)第十九章 烏利烏在行動第四十六章 箬莎的王妃日常第十三章 北波斯尼亞的來客第二百二十六章節 女王宣言第四十四章 改變,從藝術開始第一百六十五章 索菲婭的歸來第六十六章 低頭還是不屈第六十章 錯與亂第五十六章 燃情時刻第三十八章 變味的“家書”第一百零三章 戰後第一百六十三章 三件事第七十三章 忠心不二烏利烏第十章 奧拉爾之殤(四)第八十五章 籌碼第十二章 虔誠的伊比利亞第七十三章 戰歌如潮第二十九章 美蒂奇兄弟倆第二十八章 上船吧,美蒂奇!第六十九章 多瑙河三角洲之戰(八)第八十二章 普拉託與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第五十一章 覺醒第五十八章 奪還之前第二百八十五章 亞歷山大的“帝國”第九十二章 好妹妹第十一章 回眸一顧第一百三十五章 米蘭攻略第二十七章 倫巴第來信第一百六十二章 紅衣主教馬希莫第三百二十六章 歷史的拐點第一百一十九章 仇恨的價碼第九十六章 故地第三十八章 聖羅莎莉亞紀念日的好戲(暮夜)第七十四章 “擲彈兵~射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烏利烏的高光時刻(中)第十一章 “回家真好”第六十七章 戰爭,外交,親情,愛情第二百五十二章 簡單任務第六章 來自王后的邀請第一百八十七章 歐陸風雲第一百一十四章 瓦倫西亞秘事第十四章 勇敢的斥候兵第一二九章 方陣初顯!第六十七章 哥倫布日記第一百三十七章 君主第二十五章 好大一筆錢第一百三十六章 英雄迴歸第一百六十一章 布爾格斯慘案第二百零一章 果然還是妹妹可愛第一百九十三章 費拉拉來人第四十八章 商人克立安第十八章 復活節之夜(中)第三百零一章 助人爲樂馬希莫第一百一十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一章 “仇敵”第二十三章 波提科宮的女人們第三百二十四章 夜空之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56年,命中註定的戰爭?第一六五章 聖德蘭的女僕們第一百八十四章 “卡斯蒂利亞的埃拉迦巴盧斯”第一百二十五章 卡斯蒂利亞的黃昏與黎明之教皇,國王,公爵與女王第十一章 搶奪第一百二十七章 停戰協議第二百零五章 1503:歐羅巴之戰(三) 我的妹妹是女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