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8章 北門學士

紫宸殿中。

宰輔們皆已退去。

皇帝手支在案上撐着頭。

“大家可是龍體不適?”樞密院使、知殿中省、左監門大將軍楊思勖上前輕聲問道。

年輕的天子卻只是擺了擺手,“你們說,剛纔武安王突然提議設行省,有何深意?”

四十多歲的楊思勖雖非宣徽院使,但因爲能打、夠狠,也足夠忠心,所以深得年輕的天子寵信。一介宦官,卻授正三品的金紫光祿大夫階,又授左監門大將軍職,同時爲樞密院使兼知殿中省,號稱最能打的宦官。

中宗天寶年間,就已經數次帶兵在邊地平定叛亂,戰績絲毫不比武將差,他用兵打仗就一個特點,狠。軍紀嚴明,對待敵人對待自己都狠,抓到的叛亂蠻夷首領,都是直接凌遲,他坐一邊欣賞,還要把割下來的肉當着對方面的下酒吃。

曾經有幾次他麾下的宦官收受賄賂以及違反軍紀等,結果楊思勖一樣把他們凌遲下酒,甚至有一個還是他十分寵愛的義子,結果也被他殺了吃了。

這樣在外面凶神惡煞,但對皇帝忠心耿耿的太監,皇帝當然喜歡。

“秦相提議於臨邊之地設行省,確實有不少利處。”楊思勖是個比較有見識的太監。

“朕想知道深意。”

深意?

楊思勖馬上明白了,皇帝想知道秦孝忠提出設立行省的用意,不僅僅是公事上,而是私底下,是不是有什麼私心。

“你們幾個,也都說下看法。”

李昊很年輕,繼位纔不到半年,但畢竟做了二十多年太子,很早就確定了繼承人的儲位,也很早就配齊了東宮班子,很早開始學習處理政務,甚至在中宗身體不適的時候,還會監國。

所以李昊不是什麼都不懂的皇帝,他平時對兩府宰輔們表現出言聽計從的樣子,不過是個姿態。

皇帝可以事事都照準兩府宰輔的提議,但他得先弄明白他們的意圖,就算現在還不能在朝堂上表明自己的態度,但得做好準備。

“朕覺得設立行省,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年輕的皇帝對着自己的心腹宦官奴才們,表現出了在外臣面前沒展現過的一面。

“當年來濟、裴行儉、上官儀爲宰相時,推動了邊疆廢大都督府設節度使的改革,雖然改設節度使之後,邊疆確實安穩多了,邊臣處置邊事更有效率,但是到如今,你們也看到了節度使的一些隱患,他們的權力太大了。”

當年的節度使改制,背後是兩府宰執聯合推動的,這後面肯定也是有秦琅這位太師的同意的。

而現在秦孝忠突然提出要搞行省制,這背後是不是又暗藏了什麼玄機,打着什麼埋伏?

皇帝不得不這麼想。

在推行節度使制後,現如今邊地一共有十三鎮,這些邊鎮掌握着數十萬精銳邊軍,長期鎮守邊疆,形成了幾大邊軍集團,就算是洛陽宮裡的皇帝,對這些邊軍也只能是勉強的盯着,卻無法再像過去那樣,完全掌握着軍隊。

以前府兵制時,兵歸府,將在朝,兵將分離,除部份輪流番上外,多數都是在鄉里務農的,而現在,邊軍已經形成了強大的常備軍事力量,節度使是長期直接統領着數以萬計的本鎮兵馬的。

過去邊疆的都督府,雖也有都督統邊軍,但那時與現在還是有很大的區別,都督沒有如今這麼大的兵權。

而更不要說,改節度使以來,功臣集團通過控制着這十三鎮邊軍,掌握着這支強大的邊軍力量,越發的穩固着他們功臣集團在軍中的威望。

而秦家,也一樣得益於這節度使改制,保持在軍中的影響力。

比如大唐最強大的西軍,就一直是由秦家控制着。

河中節度使李秀剛入京晉升樞府參知政事,然後馬上黑齒常之就去接任了,這兩人都是秦家的舊部和姻親。

然後滇越道節度使秦彥道,朝鮮道節度使秦俠,更是秦琅的兄弟和兒子。

三江節度使程伯獻、麗水節度使吳師德,這兩人分別是程咬金的孫子和吳黑闥的兒子,跟秦家的關係非常親近。

節度使制度,增強了軍功集團的實力,也穩固着秦家的勢力,這都是如今不爭的事實。

甚至十三鎮節度使,讓皇帝都感覺有幾分力不從心的感覺,有種不是那麼聽指揮的感覺,這種感覺很不好,但幾十年下來,想改卻又難了。

現在秦孝忠說要在中原內地與邊疆十三節度之間,再把一些道改設爲行省,介於節度使管轄和朝廷直轄之間。

比如說西昌道、三江道、黔中道、廣西道、福建道、湖南道、朔方道、燕北道、青海道、河西道、山南道等,皆可設行省。

而關中、隴右、河南、河東、河北、山東、淮南、湖北、江西、江東、浙江、廣東等兩京十二道,則由政事堂直管。

要劃出來設行省的,基本上還是屬於比較偏僻落後的地方的。

可就算是這些地方,皇帝李昊也不敢說輕易就答應,他怕又如當初搞節度使一樣,最後尾大不掉。

“老楊,你給朕參考一下。”

楊思勖也覺得這個事情不簡單,可他雖忠心耿耿,但也只是比較能打,而且這種能打和狠厲,其實是骨子裡帶來的。

別看皇帝繼位之初,就對這位太監十分寵信,還特意讓楊思勖歸入弘入楊氏,大大擡舉。但其實楊思勖並不姓楊,他本姓蘇,原是廣東道羅州豪酋蘇歷之子,其母親家族同是羅州大酋陳氏,兩家屬於土酋間的政治聯姻。

不過在他六歲的時候,羅州蘇陳這兩個世代豪酋因爲捲入叛亂事件中,最後被連根拔起,年僅六歲的他,被免於一死,但被淨身入宮爲奴。

入宮後,拜了楊姓宦官爲養父,這也是宮中的一種傳統。

改名楊思勖後,他因爲打小比較狠,又肯用功讀書識字等,又有宮中楊氏宦官家族的幫襯,所以倒也漸漸上位。

可說到底,皇帝讓他去砍人,這毫無問題,他可以親自上陣衝殺,殺起人來毫不手軟,甚至他初次帶兵立功,就是奉旨去嶺南家鄉故地,殺那些曾經的同族俚僚蠻夷們,那次他把俘虜的叛亂蠻夷,全都給殺了。

但要說到這設行省,背後真正的深意,楊思勖一時想不明白。

也不願意費那心神,直接對皇帝道,“大家何不召北門學士們前來參謀?”

北門學士,其實不是一個正式的朝廷編制的學士官職,朝廷的學士很多,比如有館閣職的三館三殿三閣,也有特別的翰林院學士。

這北門學士其實本是民間的一種稱呼。

在中宗天寶年間,中宗親政之後,就開始以編書、整理等名義,召一些文章做的好,但出身不是外戚、功勳之家的寒門年輕學士們入宮。

實際上這些年輕的優秀士子,經過皇帝的面試挑選後,最後會挑出一些比較有能力的,充做自己的私人顧問,皇帝會把一些自己不理解的朝廷大事等,拿出來跟這些人秘密商議。

因爲這些人都不是正經學士,是以編修整理皇帝書籍等名目召進宮,所以他們不經南衙入宮,而是從北門入宮,因此被民間私下稱爲北門學士。

兩府宰執們其實也知道這些北門學士的存在,這些人本來是沒有資格跟皇帝商議軍國大事的,但大家也不好過多幹涉,所以只要不在正式場合出現,大家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本來皇帝的正式秘書是中書舍人,六位中書舍人就是爲皇帝起草詔令的,但事實上皇帝跟中書舍人其實不親密,所以很早起,皇帝就又設了翰林院,分了內製之權。

但漸漸的,翰林院的學士們,也不再是皇帝信任的私人秘書了,於是皇帝又用宣徽院的宦官們,可宦官們往往學問才識有限,因此皇帝最後又從秘書監、弘文館等這些館閣裡,挑選一些年輕、有才,地位不高,且不是外戚、功勳集團,也不是宰相大臣學生、親戚的直學士、待講等入宮參謀。

這批人被稱爲北門學士,官方正式頭銜是在本職外加一個待詔銜,意思是可以隨時聽候詔命,入宮侍君。文章寫的好就是文學待詔,棋下的好,就是棋待詔,諸如此般,甚至醫學卜卦等等,只要有特殊才藝,都可能成爲待詔。

當然,事實上這些待詔,入宮到底幹嘛,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但官方正式的說法,就是才藝待詔。

所以北門學士們就算有才也得皇帝賞識,其實始終還是難登大雅之堂,地位也一直是受到限制的。

不過仍然有很多年輕才子,因爲出身不高,或者不被當朝相公們賞識等原因,所以很樂於成爲皇帝的北門學士。

皇帝疑惑,他們也是願意積極參謀建議的。

李昊想了想,點頭。

“詔弘文館直學士劉禕之,秘書監著作郎元萬頃,起居舍人範履冰、苗楚客,起居郎周思茂、韓楚賓六人入宮待詔!”

第492章 走人第1217章 兄弟之爭第663章 戰爭之王第685章 挑釁者第280章 甩不脫的承乾第535章 風塵僕僕遲一步第817章 句町女王第833章 君臣較量第251章 冬筍炒肉第1051章 齊忠武王第352章 劍斬僞帝第321章 釜底抽薪第767章 滿朝流氓第829章 野心第188章 槍打出頭鳥第384章 銀樣蠟槍頭第650章 自古以來第542章 積石山下第1249章 秦租界第825章 黃雀第246章 任人唯親第1398章 宣慰南洋第881章 投懷第493章 馬革裹屍第58章 長樂郡馬第1183章 不死軍第1321章 廢蘇立韋爲哪般第1199章 震驚朝野第445章 做我的女人第1468章 秦氏家法第547章 汝之妻兒吾養之第1150章 過江猛龍第676章 名門千金第566章 節制第634章 宮門攔駕第1426章 選婿招親第1283章 皇帝的瘋狂試探第1197章 呂宋國第1433章 優撫厚賞第405章 貴族庶子的野望第46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牆角挖不倒第283章 太子承乾第909章 鐵鎮霧城第1242章 鷹揚碎葉第1335章 禁軍譁變第488章 拒懷龍種第769章 海中之國第12章 武裝囚徒第1167章 返航第372章 皇商第1265章 武才人第1418章 毒殺太上皇第113章 孤親守長安(第十五連更,求訂閱!)第1188章 圍攻舊金山第124章 太上皇第80章 匹馬孤劍,崩圍陷陣第1079章 邊功第515章 打的一拳開第1177章 富可敵國第885章 唐人街第1210章 少帥第1456章 平衡第972章 武鎮九州第235章 以一稅十第372章 皇商第1202章 塵埃落定第69章 烽煙驚長安第89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328章 都督第560章 御駕親征第1020章虎狼第15章 火燒長安第858章 慘烈第853章 掃穴第1385章 狄仁傑第1136章 白馬銀袍方天戟第365章 做妖的太上皇第85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036章 若無嫡長孫,即立嫡次子第1450章第1116章 秦琅第376章 自古太子不將兵第1209章 秦俊第636章 舌戰羣儒第9章 新羅婢投毒盜金第938章 貞觀四貴第836章 長弓鎖陣第744章 宰相家的八百石胡椒第1231章 一軌同文宏家業第875章 新世界第1173章 太子發難第177章 謀危社稷第1480章 超凡入聖第1162章 公主太平第171章 遠水難解近前渴第772章 流求王子第1004章 聖心難測第1086章 雷動第204章 李存義第1166章 遠征崑崙
第492章 走人第1217章 兄弟之爭第663章 戰爭之王第685章 挑釁者第280章 甩不脫的承乾第535章 風塵僕僕遲一步第817章 句町女王第833章 君臣較量第251章 冬筍炒肉第1051章 齊忠武王第352章 劍斬僞帝第321章 釜底抽薪第767章 滿朝流氓第829章 野心第188章 槍打出頭鳥第384章 銀樣蠟槍頭第650章 自古以來第542章 積石山下第1249章 秦租界第825章 黃雀第246章 任人唯親第1398章 宣慰南洋第881章 投懷第493章 馬革裹屍第58章 長樂郡馬第1183章 不死軍第1321章 廢蘇立韋爲哪般第1199章 震驚朝野第445章 做我的女人第1468章 秦氏家法第547章 汝之妻兒吾養之第1150章 過江猛龍第676章 名門千金第566章 節制第634章 宮門攔駕第1426章 選婿招親第1283章 皇帝的瘋狂試探第1197章 呂宋國第1433章 優撫厚賞第405章 貴族庶子的野望第46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牆角挖不倒第283章 太子承乾第909章 鐵鎮霧城第1242章 鷹揚碎葉第1335章 禁軍譁變第488章 拒懷龍種第769章 海中之國第12章 武裝囚徒第1167章 返航第372章 皇商第1265章 武才人第1418章 毒殺太上皇第113章 孤親守長安(第十五連更,求訂閱!)第1188章 圍攻舊金山第124章 太上皇第80章 匹馬孤劍,崩圍陷陣第1079章 邊功第515章 打的一拳開第1177章 富可敵國第885章 唐人街第1210章 少帥第1456章 平衡第972章 武鎮九州第235章 以一稅十第372章 皇商第1202章 塵埃落定第69章 烽煙驚長安第89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328章 都督第560章 御駕親征第1020章虎狼第15章 火燒長安第858章 慘烈第853章 掃穴第1385章 狄仁傑第1136章 白馬銀袍方天戟第365章 做妖的太上皇第85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036章 若無嫡長孫,即立嫡次子第1450章第1116章 秦琅第376章 自古太子不將兵第1209章 秦俊第636章 舌戰羣儒第9章 新羅婢投毒盜金第938章 貞觀四貴第836章 長弓鎖陣第744章 宰相家的八百石胡椒第1231章 一軌同文宏家業第875章 新世界第1173章 太子發難第177章 謀危社稷第1480章 超凡入聖第1162章 公主太平第171章 遠水難解近前渴第772章 流求王子第1004章 聖心難測第1086章 雷動第204章 李存義第1166章 遠征崑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