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星宇和陸媽又到半山的地裡挖了一籮筐紅薯,挑回家後拿來曬紅薯幹。
陸媽翻出家裡的大笸羅,拿刷子刷洗乾淨,放到太陽下曬着。
陸星宇則把紅薯倒進大盆裡,搓洗乾淨表面的泥土,放到另一個盆裡,再用水沖洗一遍。
“曬紅薯幹嘛?”方嬸喂完豬走了過來。
“是啊,這些都曬成幹,平時當個零食吃。”陸媽笑着說道。
“我過來削皮。”方嬸搬了矮竹凳坐在陸星宇的旁邊,從清水裡撈起一個個洗乾淨的紅薯,快速去皮放到桌子上去。
陸媽洗完幾個笸羅,到廚房拿了刀和砧板,拿起去完皮的紅薯,切成一瓣一瓣的,大的紅薯切六瓣,小的紅薯切四瓣。
切夠了一鍋就拿到鍋裡去蒸,中間用籠屜隔開,一鍋可以蒸上不少。
蒸了三次,總算把收回來的紅薯都蒸上了。
蒸熟後,陸媽端了出來,說道:“你們過來嚐嚐。”
方嬸和陸星宇都用筷子夾着吃了幾塊,甜甜的,軟軟的。
等蒸紅薯放涼,要把它們攤開到笸羅裡晾着,放到太陽下曬,曬個五六天的,曬乾後可以保存上大半年。
曬紅薯乾的過程,從蒸熟出鍋一直到曬乾都可以拿來吃。
陸星宇記得小時候曬紅薯幹,曬的時候是一笸羅,每天進進出出都要拿上兩塊,曬乾就只剩下不到一半了。
閒下來的時候,陸星宇到苗木場買了五棵楓樹苗,不到兩米高,葉子看着還嫩,顏色倒是紅得很正。
四棵楓樹苗被他穿插着種到了小溪的邊上,剩下的一棵種到了雞窩和狗窩的旁邊。
樹木還小,但效果達到了他想象中的樣子,紅色的楓葉點綴在綠色的葉子中,好看且醒目。
陸星宇前一刻剛把楓樹種完,下一刻它們的照片就出現在白雲村話題裡了,過來玩的遊客一看到出現的新鮮事物,忍不住第一時間分享了出來。
陸星宇自己也拍了幾張,選了光線最好的一張,跟挖紅薯和曬紅薯乾的照片一起發到白雲村話題裡,同步更新到他的首頁上。
瀏覽了一下話題裡的內容,租地種菜的農場活動依舊是熱門,其次是釣魚,還有很多這個季節逃不開的桂花和菊花,以及各種各樣的成熟、待成熟的野果。
陸星宇現在每次一登錄賬號,都能收到很多私信,看都看不過來,他基本上是一劃而過,隨機點開,只看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以前有不少遊客過來都是私信給他訂房間的,自從賬號的關注者多了,私信多了,陸星宇特意說了一下,讓他們別私信訂了,有需要的直接打電話。
不過,那是在初期了,現在的遊客好多是之前來過的,特別是種菜的一幫子人,就算不每個星期過來,一個月至少來上一兩次,都是住過之後留了電話的,要來直接打電話到住的人家裡。
陸星宇翻了翻私信,收起手機,去看他放在小木屋養着的蘭花。
他經常開啓植物系統的視角去觀察這三盆蘭花,拿出蘭花大棚的時候,三盆蘭花身上都有未吸收完的優化能量,而且擁有的綠色光點數量差不多。
離開了優化區域,它們身上的優化能量處於單箭頭的消耗狀態,不能再得到補充。
陸星宇觀察它們一段時間了,看着它們身上的綠色光點一點點消失。
他發現它們在擁有同等數量的綠色光點情況下,從綠色程度深的優化區拿出來的蘭花,它的優化時間持續得長,從淺色區拿出來的蘭花,它的優化時間持續得短。
雖然陸星宇的店鋪以及直接銷售,蘭花的價格都有按照優化區顏色的深淺來劃分。
但那是基於植物系統給出的說明,深色區的蘭花優化效果比淺色區好。
至於怎麼個好法,陸星宇也說的上一二三點,可對於其中的變化過程,尤其是離開蘭花大棚之後的變化過程,他就不夠了解了。
默默在心裡總結了一番,陸星宇仔細觀察這三盆蘭花的生長狀態,要在優化區域外好好照顧它們,要做一個對自己的蘭花了解的養蘭人。
“小宇,我們又來了。”
聽到門外的聲音,陸星宇走了出去,看到何浩海和周阮玲沿着鵝卵石小路走過來,後面還跟着一個林旭峰。
“歡迎,歡迎,只是你們怎麼湊一起了?”陸星宇問道,要是他沒記錯的話,林旭峰跟他們不是一個城市的,相隔挺遠的。
“湊巧,真的太湊巧了。”何浩海笑着解釋道,他和林旭峰都是混跡蘭花話題的人,不知道什麼時候加上了好友。
這次何浩海過來時發了個朋友圈,林旭峰刷新看到了,主動聯繫他。
何浩海和周阮玲先到的青湖鎮車站,兩人等了一下林旭峰,所以就一起過來了。
“哈哈,都是因蘭花有的緣分,有朋自遠方來。”陸星宇帶他們進了小木屋,準備泡茶招待他們。
“講真,我都不記得什麼時候加了他,不過他的ID我倒是很眼熟,海晏河清嘛,經常看到。”林旭峰笑着說道。
“哈哈,當初我跟玲玲也是這樣認識的,在蘭花話題裡過於活躍,加了不少好友,忽然有一天不知怎麼地就跟玲玲聊上熟悉起來了。”何浩海說道。
“怎麼了?說我嘛?”蹲在門外看多肉的周阮玲聽到自己的名字,茫然地擡頭。
“沒事,誇你漂亮,誇你可愛……”何浩海眼裡帶着笑意說道。
“沒個正經。”周阮玲搖搖頭。
陸星宇:來人,把虐單身狗的兩人拖出去!
“我要去看蘭花,我已經聽到很多很多關於企劍白墨之心花芽的說法了,眼見爲實,我瞧瞧去。”何浩海喝完一杯茶說道。
陸星宇帶三人去了蘭花大棚。
他們認真觀察企劍白墨之心的生長狀態,陸星宇看向腦海裡的樹狀圖,被子植物上的枝椏長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