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我的親孃

看着傷亡累累的徵清第一軍,野津道貫欲哭無淚。一邊收攏部隊重新整編,一邊連忙發電報給第二軍的大山岩大將請求增援。

營口

大山岩正皺着眉頭不展看着地圖發呆,這裡的清軍太老實了。跟本不像海城一樣,敢對孤軍深入的部隊進行反擊。海城戰報到來,他就一直在想利用清軍突襲他的前線孤軍之時,打清軍一個措手不及。但無論他如何佈置,營口的清軍都只是老老實實的守着陣地。

“大將閣下,第一軍發來電報請求戰術指導。”參謀恭謹的遞上電報。

大山岩皺着眉頭看完電報後說:“讓乃木希典旅團去支援吧。第一軍打的很艱苦呀。讓第四師團再抽調一個聯隊上來吧。這裡的兵力也不足呀。”

營口的清軍總兵力還有將近3萬人,全部都是遼東半島退回去的敗兵。徐邦道等人到是不足爲慮,但清軍主將卻是在平壤城給帝國造成重大傷亡的左寶貴。跟據所獲得的情報表明,左寶貴在北洋各部中原本就有比較高的威望,再加上清帝授予的先斬後奏之權,他將自己的親兵在營口後方排成一線,並明言凡是沒有皇上旨意敢後撤之人一律就地槍決。如此一來,沒有退路的營口清軍就和日軍開始死磕。引誘清軍主動出擊不成,幾次試探性進攻也沒找到清軍破綻。這讓大山岩有些頭痛。就如同野津道貫擔心的一樣,帝國軍隊將被迫向依託堅固工事的清軍發動強攻,帝國軍隊將很有可能付出慘重的損失。

“大將閣下。我部已經準備完畢。”接到增援命令的乃木希典第一時間集合好部隊。

“這是第一軍發來的戰報,你看看。”大山岩把電報交給乃木希典:“清國皇帝的親征使清軍士氣大振。這對帝國徵清事業產生了極大障礙,希望你能引起重視。”

乃木希典仔細看完電報後說:“大將請放心。帝國的武勇不是弱懦的清軍可以抵擋的。”

“你有信心很好。等你到達海城後,立刻發起進攻。同時,我也會在營口一起發動進攻。一但突破清軍防線直插田莊臺身後。伊藤閣下已經發來明確電文表明,帝國須要的是活着的清國皇帝。清國皇帝必須要被帝國俘虜。”

“嗨,帝國軍隊一定會將清國皇帝獻於天皇腳下。”

田莊臺這個地名,要放到一個月前,恐怕滿北京城的士紳百姓、旗人閒散,掄圓了也找不出幾個知道田莊臺到底在何處。可如今,彷彿是一夜之間。田莊臺就如同刻在腦子裡,朝野內外,市井民間,一見面開口必言及田莊臺血戰,田莊臺前線哪怕一封電報,一點點的戰況傳回,甭管是朝廷各部,還是滿大街的茶館酒肆,所有人的心都像是提到了嗓子眼上。緊張的跟沒了魂似的。

皇上親征以來,所有的旗人們都提心掉膽的。田莊臺那可是真刀真槍,要是皇上出了點意外這日子可不得亂了套。京城內外翹首以盼,連各處廟宇的香火都是旺盛的很。市井百姓,官員士紳,莫不是爭着到佛前上一炷香。祈盼佛祖保佑皇上旗開得勝,保佑大清度過這場劫難。

皇上到田莊臺後。先是殺了百多提督將官,然後連辮子都給絞了。滿北京城的旗人們。雖然對皇上剪掉了辮子痛心不已,但是仔細一琢磨,皇上不也是爲了激發三軍效死的決心嗎?再者說了,辮子剪掉了還可以長出來,大清要是敗了。這敗的可實實在在是咱旗人的天下不是?

緊接着就是馬家溝大捷,打掉了日本整整一個聯隊1000多人呀。這讓提心掉膽的旗人們安下了心來。國破如此,可田莊臺還在,皇上還在,山河依舊在!

再然後就是皇上下旨問天下人借錢打仗。有不少京城內的商家店鋪,在聽說上海的商人們都在爲皇上籌款籌糧,當下也是不甘落後,紛紛出錢出物。再怎麼說,咱也是天子腳下的,不能折了這份臉面去,難不成還真讓江南的商人們笑話咱這天子腳下還不如他們?

養心殿上,正在早朝的軍機大臣們正手足無措的前瞻後顧。每個人的臉上都是想退下卻又不能退下的尷尬。原因只是今日早朝來了個身份特殊的女人。

“我問你,戶部解往田莊臺的那十萬兩銀子到哪去了?”葉赫那拉?婉貞闖進養心殿,禮也不見。進來就站在中央問着臺上的慈禧。

慈禧爲這個朝廷可是費盡了心力,左右支招搞的是焦頭爛額。光緒的親征讓如今這朝局亂的早已失卻了主張,若不是還有她能安定朝局,這大清朝的天下還不早就亂了套了。她好不容易安定眼下的朝局,可沒想皇上遠在田莊臺,一道道明旨通電天下,讓她所有的努力盡似白費力氣。天下督撫們解送而來的糧餉都分成二份,一份送京城,一份送往錦州。慈禧心裡跟明鏡似的,她明白,一邊是她這個太后所在的朝廷,一邊是天下大義所在的皇上。兩邊都不是哪個督撫們能得罪的起的。

雖然慈禧她不懂軍事,但她也明白,皇上雖小勝兩場,但日軍勢大。皇上若能勝自然是好,要是敗了呢?他一個皇上到是年青氣盛,可這天下朝廷還是要過日子的呀。這不,慈禧接連幾日與衆軍機們商議這後事,還沒有個結果,這邊她親妹妹又來找事了。

慈禧揮手將婉貞身後的侍衛揮退。不是侍衛不攔着,而是不敢攔。這必竟是皇上的親孃,萬一有個閃失,皇上怪罪下來,可就是人頭落地呀。

“這間乃是朝議軍國大事之所,豈是你能胡言亂語之地?”慈禧沒有兄弟,而這個唯一的妹妹卻爲了光緒當上了皇帝。親姐妹兩鬧翻了,從此姐妹二人如同陌路。慈禧話雖嚴厲。但依然透露出對這個妹妹的些許溫情。

可是面前的妹妹卻不領情,只是一再追問:“我就問你。戶部解往田莊臺的銀子是誰把它被扣在山海關,是不是你的意思?”

氣極了的慈禧陰沉的說道:“戶部是朝廷的戶部,每兩銀子的用處,自然是朝廷的意思……”

“皇上的旨意要解往田莊臺,難道皇上的旨意都不能代表朝廷嗎?那還是孫毓汶這個奴才矯詔,奉旨不尊了?那好我這就稟告皇上,斬了孫毓汶這個奴才。”

“微臣冤枉呀——”孫毓汶嚇的跪倒在地,真要太后不出來說個話。就憑矯詔這條罪名,皇上就是殺他全家他也不帶喊冤的。

原來都知道。有備而來呀。慈禧這下是真的生氣了:“皇上在田莊臺禦敵,朝廷在後方練就精兵引以爲援。你不是都清楚嗎?”。

“好一個朝廷呀。戶部不過籌銀三萬兩,你這個朝廷想怎麼用就怎麼用好了。那還有六萬多兩是後宮皇后妃子們籌的。怎麼?自個兒的媳婦攢的銀子,也要受你這個朝廷管了?”

“皇上是大清朝的皇上。”

“好,既然太后不願拿。我這就去山海關,我看看這個劉坤一有幾個膽子敢動我兒媳婦的錢。”說完婉貞轉身離開。

她兒子。她還是不願忘了:“胡鬧。國家大事豈是你一婦人所能干涉。”

沒想到的是,婉貞連頭的不回:“我是婦人,你難道不是了?我只知道,祖宗早有祖訓:後宮不得干政。”

“譁”慈禧猛的把案上的摺子橫掃在地。指着婉貞問道:“是誰?是誰給你這麼大的膽子?”

“皇上爲了朝廷連命都不要了。我這個親孃還在乎自個的命嗎?你不管,好,我管。田莊臺,那可是我的親兒。”說完。頭也不回的走了。

原來還怒火沖天的慈禧一下子萎靡不振跌坐在椅中,他想起了自個兒的兒子。自個兒的丈夫小心的防着自已,唯一的兒子又和自己鬧了一輩子的生分。如今這世上最後一個親妹子。卻當着滿朝文武的面着實羞辱了自己。這是不就是衆叛親離?妹妹呀,我知道你記恨我。可我對你們一家也不錯了。醇親王給了實缺,他上下其手的貪污有多少人上了彈劾的摺子。也是我一手壓下的呀。我盡力補償給你,可你還是爲了兒子和我鬧呀。可你知不知道,你鬧的不是我這個姐姐,而是在鬧這個風雨飄搖的朝廷呀。

旁邊站的着李蓮英忙上前扶着慈禧。慈禧搭着李蓮英的手緩緩的站了起來:“哀家倦了。”說完朝裡面走了去,臨進去前厲聲說道:“今兒這事,誰要說出去,哀家就砍了誰全家。”

城門前,夕陽西下。一夥人圍着車隊頭上的富山。

“富二爺,敢情你真是變賣了全部家產要陪皇上血戰到底?”平日裡和富山相好地一干人都來給富山送行。少不得人羣中便有人鼓譟道。富山居然出人意料的把京城內的幾處房產田產都變賣了,換成滿滿當當地二十來車糧食,要親自押運到田莊臺獻給皇上用作軍需。

富山今日還專門剃了頭,修了面。一身妥帖乾淨的抱拳一拱道,“怎麼着,磕磣我富山不是?祖宗的家業富山不還得留着,要不將來打完了東洋小鬼子,你讓富山抱鋪蓋捲上你家門樓子裡窩着?……不怕大傢伙笑話。現如今皇上連命都不要了,江南各處的漢人都給皇上籌糧籌銀的,難不成讓那些個漢人奴才們來笑話咱旗人?咱丟不起那人!……”

衆人頓時一陣鬨笑,紛紛上前拉着瑞祥的手說些道別珍重的話,冷不丁的從人羣中冒出一聲冷笑:“富山地這份雪中送炭倒也實誠,可你也不想想,皇上身邊那麼多人。你夠得着嗎?”。

富山的臉色頓時黑了下來。這話有些打臉了,顯得他富山此舉是上杆子拍皇上馬屁一樣。當即冷冷地說道:“哪位爺說的話呀,我富山怎麼聽着心頭堵的慌啊?富山打小不喜歡讀書,就愛聽聽戲曲評書,比不得爺的見識。不過富山好歹也聽過點戲文。平生最佩服的,也就是戲文中忠肝義膽的英雄。現如今皇上都豁出命不要了。富山這點銀子又算得了什麼?富山也沒想過要拍皇上的馬屁,就想跟着皇上也這麼英雄一次。不掉咱旗人爺們的身架。”

說罷,雙手向衆人團團一拱,一個大步跨上馬車。京城裡像富山這樣變賣家產報效地旗人,畢竟少之又少。又有一車隊緩緩從門洞裡出來。頭一輛車上坐着就是醇親王福晉,光緒生母葉赫那拉?婉貞。

“聽說沒,這位福晉今兒早上爲了皇上後宮的六萬兩銀子到宮裡面鬧了一翻。回頭就遣散的家奴,看來也是押運錢銀給皇上了。”人羣中有人上前低聲對富山說道。

是沒錯,婉貞從宮中回來後,不顧其它側福晉的意見。遣散的家奴。將家中所有能找着的值錢的東西裝了滿滿八大車,親自押給他的兒子。

富山一聽,立馬上前:“奴才給福晉請安了,大福晉可是去田莊臺?”

婉貞擡頭看看路邊的二十大車糧食,反問道:“你這是?”

“奴才富山聽聞皇上親身要打東洋鬼子。奴才無以爲報,家中財貨也就值這些個糧食。到讓福晉見笑了。”

婉貞面無表情:“有心就好,不在多寡。一同上路吧。”

半空中聽得車伕一聲清脆的鞭響,馬車緩緩向前。

田莊臺皇帝行營中,光緒看着由唐紹儀轉發來的電報。只是自言自語的小聲說了句:“我的親孃呀。”

山海關前,卻又是另外一番讓人心旌搖曳的情景。數千名從全國各地涌來的學子們,青衣長袍,端坐于山海關前。誓言皇上一日不退,衆人也一日不退。這些學子們原本是要出山海關到田莊臺,與皇上共赴生死血戰的。可惜光緒早已下旨關閉山海關。嚴禁這些學子們出關。忠義雖然可嘉,但是卻迂腐。要都死光了,誰來建設國家?

去不了田莊臺。這些學子們卻安坐在了山海關前,無論怎麼勸說,都是矢志不移。其間有一白衣學子四下串聯,一份摺子,不到十數日,竟然聚集了三千多人連署。衆人席地而坐,誦孔孟之春秋大義,吟程朱之道德文章,琅琅書聲,經久不絕……

此情此景,讓剛剛抵達山海關主持大局不久的劉坤一,也忍不住仰天長嘆,大清還有希望。

“皇上讓本欽差帶一句話給諸位:都回去,去生產槍炮,去製造彈藥。如此,何懼一戰?”

所有的學子們頓時都肅然站了起來。秋風過處,學子中,一白衣男子對城牆上的劉坤一跪下說道:“廣東舉子康有爲拜見欽差大人,今日國家危亡之際,康有爲呈《上今上皇帝書》,懇請皇上,下詔鼓天下之氣。遷都定天下之本。練兵強天下之勢,變法成天下之治。”說着從懷中掏出一份條陳,高舉過頭,長跪不起。一時間,所有地學子都像是被感染了一般,全都跪了下去……

田莊臺地商人們畏懼兵禍,早就走空了,就連附近的百姓也被遷往了關內。整個田莊臺已經變成了一個若大的軍營。幾許蕭瑟的秋意中,一隊馬車緩緩的停在了田莊臺行營外。片刻後,一位身着豔麗旗裝的老婦人從頭輛馬車上下來,靜靜地望着田莊臺行營內。新軍軍紀嚴整,寒風中依然站的筆直,除了上前交涉的人外,沒有一個人說話。一股蕭瑟之氣從大營出升起。

光緒快步從營中出來,不等來人行禮便上前扶起老婦人:“這是軍營不興跪的。額娘,你來這個地方幹麼?”說話間狠狠的瞪了眼同來的唐紹儀。眼神中怪罪他爲什麼不攔着。

唐紹儀也是無奈,他就是攔不住:“皇上,微臣押運第一批8000支步槍前來交旨。後續德國軍火將會在一月之內送抵,這一切皆是大福晉之功。皇上,大福晉一日之內變賣家產籌得現銀180萬兩,正好解燃眉之急。”

“皇上……”遠處,張作霖匆匆的跑了過來:“皇上,日軍開始對牛莊進攻了……”

“兒子先謝過額娘了。軍營中不能有女人,任何女人都不可以……”

“我就想看着皇上,都不行嗎?”。。

“不可以。軍情如火,兒子就不送額娘了。”說完,光緒跪下磕了三個頭。轉身朝營中走去。婉貞流出兩行淚水。(未完待續……)

第65章 新年快樂第392章 朝貢的意義第291章 “我沒有來晚吧?”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256章 宣戰的原因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13章 暗流涌動第293章 皇后駕到第358章 洪門致公堂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83章 軍制改革第38章 議事第418章 亂戰第30章 定遠第282章 都是問題第83章 軍制改革第286章 海陸之爭第158章 煩心事第375章 分歧第358章 洪門致公堂第354章 中美洲的煩心事第415章 勝利的歸屬第196章 各方反應第369章 “喏”第15章 調教三傑第61章 主心骨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260章 英國在南洋被搶走的財寶出現了第208章 要造反?第65章 新年快樂第387章 天下大勢第68章 誰纔是倒黴的人第191章 一觸即發第276章 公審第38章 議事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246章 大清的累贅第255章 對荷蘭宣戰第300章 四十四章 平等條約第300章 三十三章 博弈日本第284章 皇后的人選第73章 巧合第63章 有錢了第4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402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173章 這都什麼事嘛第212章 殘龍軍,集結第197章 李鴻章的忠心和憂慮第40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262章 風平浪靜第406章 戰鬥的意志第3章 各懷心思第404章 艦炮逞兇第213章 對馬大捷第196章 各方反應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390章 準備就緒第165章 工業浪潮第275章 深夜茶話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結局第47章 開學之日第399章 豆芽引發的悲劇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238章 誰說我們沒有辦法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144章 炮擊在繼續第39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178章 方子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結局第205章 瘋狂的計劃第372章 勢在必行第31章 水師操演第396章 中俄大戰,一觸即發第300章 四十六章 混亂第133章 設伏第6章 朝堂之外第377章 9月12日第61章 主心骨第218章 捷報頻傳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第184章 衝突第178章 方子第88章 生絲大戰第292章 同命運第167章 第三把火第383章 後繼有人第289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195章 乙未宮變(下)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363章 家事 國事 天下事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300章 二十四章 偷天換日第362章 備戰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241章 海狼初現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
第65章 新年快樂第392章 朝貢的意義第291章 “我沒有來晚吧?”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256章 宣戰的原因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13章 暗流涌動第293章 皇后駕到第358章 洪門致公堂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83章 軍制改革第38章 議事第418章 亂戰第30章 定遠第282章 都是問題第83章 軍制改革第286章 海陸之爭第158章 煩心事第375章 分歧第358章 洪門致公堂第354章 中美洲的煩心事第415章 勝利的歸屬第196章 各方反應第369章 “喏”第15章 調教三傑第61章 主心骨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260章 英國在南洋被搶走的財寶出現了第208章 要造反?第65章 新年快樂第387章 天下大勢第68章 誰纔是倒黴的人第191章 一觸即發第276章 公審第38章 議事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246章 大清的累贅第255章 對荷蘭宣戰第300章 四十四章 平等條約第300章 三十三章 博弈日本第284章 皇后的人選第73章 巧合第63章 有錢了第4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402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173章 這都什麼事嘛第212章 殘龍軍,集結第197章 李鴻章的忠心和憂慮第40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262章 風平浪靜第406章 戰鬥的意志第3章 各懷心思第404章 艦炮逞兇第213章 對馬大捷第196章 各方反應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390章 準備就緒第165章 工業浪潮第275章 深夜茶話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結局第47章 開學之日第399章 豆芽引發的悲劇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238章 誰說我們沒有辦法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144章 炮擊在繼續第39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178章 方子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結局第205章 瘋狂的計劃第372章 勢在必行第31章 水師操演第396章 中俄大戰,一觸即發第300章 四十六章 混亂第133章 設伏第6章 朝堂之外第377章 9月12日第61章 主心骨第218章 捷報頻傳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第184章 衝突第178章 方子第88章 生絲大戰第292章 同命運第167章 第三把火第383章 後繼有人第289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195章 乙未宮變(下)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363章 家事 國事 天下事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300章 二十四章 偷天換日第362章 備戰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241章 海狼初現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