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捷報頻傳

光緒安心的在錦州住了一晚,人家都說將軍還沒全部死光之前皇上不能上前線,那還能說什麼。但參謀部卻將皇上要親上前線的消息發了出去。

團級單位是不配無線電的,但此次增援奉天事態緊急。壽山將第四師分三部分開拔,爲了能及時瞭解各團增援進度所以還是給各團分配了一臺無線電。而就在第十一團還在增援奉天的路上收到了參謀本部的電報。參謀本部斥責的電文傳到了每一臺無線電上:大清國難道已經到了皇上再不上戰場就要亡國的地步了嗎?大清國的軍人在哪?以皇家爲名的陸軍在哪?

武器有優勢,地型有優勢,但人數卻是絕對的弱勢。俄軍在奉天城下集中了超過半數的兵力,將近三萬人的輪番攻擊最終還是攻破了奉天城防。還好這是中國人的城市,無數熟悉地形的普通老百姓加入了對抗侵略者的行動中。他們帶着一支支軍隊穿梭在城市裡的大街小巷中,從俄軍最不經意的地方發起攻擊。這些甚至還有連槍都沒有見的普通百姓,都知道學着士兵的樣子朝着俄國毛子開槍。唯一讓壽山慶幸的是,俄軍死守着圍三闕一的戰術。俄國的指揮官都是死腦子,清軍數天來的表現還看不出來清軍決對不會放棄奉天嗎?壽山都爲俄國人的智商着急,要知道爲了應付城中俄國人的攻擊,此時的西門守軍早已全是傷兵。

沒有前線陣地,沒有安全的後方。清俄兩國在奉天城內絞在一起。不經意的冷槍,冷不丁出現的一隊清軍都讓俄軍每一次前進都提心吊膽。因爲壽山打開武器庫發放武器,越來越多的百姓在實戰中有了一定的槍法。通百姓的參於有效的拖延了俄軍的速度,終於等來了第二批援軍。

不用等到子夜,第十一團就於午夜十點半抵達奉天。奪下南門還沒站穩腳跟的俄軍,再一次在兩面夾擊下大部被殲滅,第十一團穿南門而入。生力軍的投入立刻穩定了戰局,第十團這才撤下來休息一會,進食補充體力。第十二團及第四師炮團也提前抵達奉天。凌晨三點四十六分。第十二團向東門俄軍發起了攻擊。十四分鐘後的四點整,野戰炮兵陣地建立。第四師直屬炮團開始密集炮擊東門外的俄軍,當102毫米榴彈炮在俄軍中爆炸後,俄軍開始慌亂了。重炮的抵達表明清軍主力部隊到了。

當第二天的陽光照亮了這片大地,光緒伸了個懶腰起牀了。

跑步是光緒每天早上必修的功課,他自己都很詫異爲什麼自己能堅持下來。光緒習慣在跑步前不處理政務,所以在他跑步的時候也沒有人打擾他。現在不是在皇宮。戰場瞬息萬變不容有失。雖然他不直接指揮部隊還是早點回去的好。所以當光緒今天只跑了一半的時間就掉頭回去了。

“啓稟皇上,太平洋艦隊已經抵達旅順港。”光緒纔到門口就有參謀向他報告。

“那還待什麼,大勝的消息立刻通報全國。”

孫家鼐早就等在報館內,今天的時務早報已經印刷好,頭版頭條上“大清海軍對馬大捷”的粗大的黑體字怎麼看都讓人歡喜。不僅在上海,北京、鄭州、西安、江寧、廣州……各地的時務報館的報紙都已經印好了。爲了保證在今天上午一起發行,所有參於排版和印刷的人工都被要求在報紙發行前不得離開報館。就是爲了能讓整個國家一起沸騰。現在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就等着皇上旨意一到就可以發行了。

“大人,參謀本部通電:對馬大捷。”時務報新總編康有爲興奮起來。

“那還等什麼,電報所有時務報館。開始賣報紙。”孫家鼐放下手上的茶杯,走向窗邊。雖然他已不再是朝廷的官員。但他必竟還是帝師,更何況現在誰不知道這家時務報是皇上開的。沒有官職,但所做的事卻是朝廷的活,別人叫他一聲大人他也受的起。他現在就想看看,當這個國家知道自己的海軍全殲了俄國艦隊是如何興奮。

早起的人們開始了一天的生活,但此時無論是做生意的還是趕去工廠上工的人,全部都圍着報童。自從俄軍入侵,東北一再戰敗的陰霾終於開始驅散了。報紙上詳細說明了這次海戰的時間:就在皇上親征的那天清晨,大清海軍特混艦隊與俄國遠東艦隊在對馬海峽決戰,經過二個小時的戰半,擊沉數艘俄軍軍艦,俄國遠東艦隊全軍覆沒。俄國遠東艦隊司令威特赫夫以下3000多人連同數艘戰艦均被俘虜,而我大清海軍戰艦無一沉沒。

沸騰了,大清沸騰了,大街上滿是興奮的清國人。歐格納看着報紙卻皺緊了眉頭。在遠東遏制俄國人的擴展這沒錯,清國也通過這樣的一次海戰消除了俄軍海上的威脅。這對大英帝國來說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

雖然清國海軍給俄國艦隊設置了圈套,他們在對馬海峽伏擊了俄國人。可是俄國艦隊有四艘戰列艦和四艘重巡洋艦,表面實力上必竟優於清國艦隊。雖然優勢不大,但也不至於連一艘清國?軍艦都無法擊沉吧。清國的海軍難道已經這麼歷害了嗎?

沒有海戰細節,無法得知清國是用何種方法如此徹底的擊敗俄國。這很關鍵,如今的清國是世界上唯一參於過僅有的兩次蒸汽鐵甲艦間的海戰,而且還都是戰勝的一方,這些海戰的經驗會很大的提高清國海軍的作戰能力。這讓大英帝國的遠東艦隊面臨着挑戰。

歐格納相信即使清國海軍有實力挑戰大英帝國的遠東艦隊,也不會出現兩軍對峙的情況。必竟大英帝國的遠東艦隊在整個大英帝國還不是最強大的艦隊,而且這種規模的艦隊大英帝國還有四支。這還不包括最強大的英國本土艦隊。但是清國海軍畢竟對遠東艦隊造成了危險,這點必須要報告國內。

歐格納認爲國內必須爲遠東艦隊增派軍艦。也許不需要最選進的威嚴級戰列艦,但一艘君權級戰列艦還是有必要的。歐格納放下了手中的報紙,開始給國內寫信。

紫禁城內的慈禧也放下了報紙,黑着臉看着跪着的大臣一句話也不說。這時一聲汽笛聲響起,這是開向東北的火車所鳴的汽笛。這個聲音自皇上親征後,每天都得聽上十數回。每一列增援東北的火車在經過北京時都會拉響汽笛,這是什麼意思?是皇上你對哀家的蔑視嗎?哀家掌權大清四十餘年,還比不上你親政的四年。哀家的旨意下了一遍又一遍。所有軍隊都置若枉聞。可是皇上的一道電文所有軍隊都動了,跑的比兔子還快,慈禧很想知道光緒是如何做到的。

“報,參謀本部通電:俄國遠東總督、俄軍侵華總司令被擊斃於四平城南三十里處。其司令部所有人員無一漏網,全部擊斃。”

慈禧聽到後,強壓下心中的怒火,長嘆一聲:“皇上回京後。就沒有我老婆子什麼事了。”臨了,還吩咐讓人把妹妹慈惠太后從頤和園接來紫禁城。

朝廷是一個國家的朝廷,可不只是要管一地的戰事,不管戰事如何,日子還是要過的。慈禧沒有說東北的戰事,到是各地事務堆到了案頭。這裡受了災請求朝廷減免稅賦。那裡要建工程請求朝廷撥款……日頭漸漸的升高了,案前的摺子似乎還沒有變少。

“啓稟太后,錦州參謀本部發來電文。”一個小太監前來稟告:“皇家陸軍第三師在兵部尚書歐陽振華的親自帶領下,擊退了奉天城下的全部俄軍。奉天收復,我第三、第四、第八師正在對潰退的俄軍發起追擊。”

慈禧正在批摺子的手猛的抖了一下。一滴紅墨滴在摺子上,瞬間化成一片殷紅。慈禧放下硃批毛筆。揮了揮手讓人下去。看着眼前的摺子,慈禧突明白過來。皇上之所以能對軍隊有如此掌控能力,就是因爲皇上把這些事情全部丟給自己來做,而他卻不聲不響的專心兵事。自己還以爲是繼續掌握大權,實際上是讓皇上鑽了空子。不僅是兵事,連財權也被皇上用大清銀行給順走了。唯有自己如同二百五一般幫着皇上處理國內大小瑣事。當真是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來着。

慈禧氣呼呼的扔下滿案的摺子走了,她要去看看妹妹,看看妹妹那憔悴的神情才能讓她舒服一會。

坤寧宮內,慈惠正帶着下人整理宮殿。好久沒住了,地方都髒了。門外稟告西太后來了,她也沒到大門外迎接。只是當慈禧走進大門時行個半蹲禮就算是見過了,然後指着殿內的一處處角落指揮着下人們幹活。連杯茶似乎都忘了給慈禧上一杯。

“妹妹到是好興致,還有心情打掃。”慈禧不冷不熱的說了一句。

“自個兒住的地方自然要乾淨些,這也住起來舒心。說實在的,哀家到還願搬到瀛臺去。只是皇上大了,總還是要再納后妃的。瀛臺那地方小,等皇上納了后妃就住不下了。到時我一老太婆再住那就不合適了。早晚也是要搬出來的,乾脆就在這住下吧。”慈惠這話說的中氣實足,她也不再是那個剛進皇宮的福晉了。東北戰事連連大捷的消息,她這個皇上的生母怎麼可能沒人說給她聽。

“可妹妹能確定自己能在這住多久嗎?”

“皇上沒回來前是不好說。可等皇上回來了,哀家也會搬回來的。說實在的,哀家還是比較喜歡慈寧宮。不過那是姐姐的寢宮,就算了。”

慈惠的話一下子頂到了慈禧的心口上,慈禧臉上都開始扭曲了。慈禧一向準從別人讓她一時不快,她就要讓別人一生不快的準則。所以慈禧惡狠狠的說道:“妹妹是不是高興太早了,如今天氣漸熱,加上坤寧宮久未有人居住,妹妹還要愛惜自己的身體,莫要病了纔是。”

這是威脅呀。慈惠自然聽得出來。沒想慈惠反而笑道:“妹妹要是病了也怪不得別人。你我乃是親姐妹,都說姐妹同枝。妹妹要是病了難保姐姐也不會得同樣的病。”

反威脅。慈禧重重的哼了一聲就要走。慈禧才走到門前,慈惠又說上了:“姐姐也莫氣,都說兒大不由娘。皇上現在後宮還空着自然還會聽我這個額孃的話,等皇上娶了后妃指不定就忘了還有個額娘了。哀家也老了,不如你我姐妹就做個伴吧。”

“哼,與你做伴。怕是你願意皇上也不願意吧。”

“後宮不得干政,這是老祖宗的規矩。但這後宮裡就算有了皇后,哀家的話相信皇上還是會聽的。必竟是我的親兒子。額娘就這點要求皇上還是會準的。”說着,慈惠還用手帕半遮面的笑了:“國事我這個老太婆弄不來,還是交給皇上來處理吧。哀家就想等把這弄乾淨了,就見見大臣。哀家就想着給找幾個賢惠的女子放在皇上的後宮裡,皇上都這把年紀了還沒有子嗣,這纔是做太后該關心的事情。到時還要請姐姐給參謀參謀呀。”

慈禧面無表情的看了眼慈惠,轉身走了。慈惠的話裡有兩個核心:一是如果慈禧不亂來慈惠會保住慈禧的命。二是如果慈惠在皇上回來前出事,慈禧就死定了。

慈禧自認爲經過皇上一年的親政,自己的養氣功夫已經很好了。可等到下午從東北傳來的消息卻把慈禧被徹底給激怒了。

光緒在奉天行宮內,接見了朝鮮國王李熙及世子李坧,君臣二人相談甚歡。光緒以宗主國以名義對朝鮮這個藩屬國表示了高度的贊同和認可,對於朝鮮受到的屈辱光緒表示一定會盡到宗主國的責任。爲朝鮮討回公道。同時光緒冊封朝鮮已故王妃閔妃爲明成王妃,並對其功績立碑立傳,並重申朝鮮爲中華永不征伐之國。只是此間乃行軍其間,一應事宜待光緒回京後立刻辦理。對於朝鮮國王提出欲仿琉球請求大清駐軍以維持地方的提意,光緒也很大肚的同意了。並且光緒答應在戰後。大清陸、海軍事學院將對朝鮮開放,接收朝鮮學生。並且將從大清現有海軍中抽調少量艦支無償轉交給朝鮮。並幫助朝鮮建立自己的海軍。同意戰後從大清派遣官員協助朝鮮治理國家,同意開放中朝邊境以利於兩國商業文化交流,幫助朝鮮建設鐵路……等等。

這些信息被傳回京城,因爲這裡面有很多事須要整個朝廷來協調。如果說這些都是皇帝該出面的事情也就算了。就算是光緒同意將從大清皇宮內務府中撥出一定的費用給朝鮮王室,以待朝鮮王回宮後對王宮進行修繕這種事情也算了。光緒拿宮中珍玩贈於朝鮮國王也沒關係。可光緒竟然答應朝鮮王的求親,同意挑選宗室之女嫁與朝鮮王爲王妃這種事總該跟她這個太后商理商理吧。憑什麼不跟她這個太后打個招呼就把葉赫那拉?桂祥的四女兒許給一個半老頭子,桂祥四女兒也是你光緒的親表妹。

慈禧很憤怒的找到慈惠說及此事,沒想到慈惠一點反應都沒有。

“他是皇上,皇上金口一開豈有反悔之理。”慈惠安靜的說完後,便讓太監傳桂祥攜女進宮。

奉天城內,李熙戰戰兢兢的跪在光緒面前。開始談的很歡,上國皇帝答應幫助朝鮮復國,並給予大量的援助,還是無償的。可是光緒要給他找王妃,而且這個新王妃還是光緒的表妹這就讓他無法接受了。這是光緒明白的要在朝鮮王宮安插間諜呀。他很委婉的拒絕了,必竟那是光緒的親表妹,大清上國尊貴的公主格格。哪裡是他這個年事已高,喪國失地的下國小王所能匹配。其實李熙擔心的是一但這個新王妃生下個兒子,清國就有可能借此事把手伸進朝鮮。

“朕知道你的擔心,無非就是怕大清立新王妃之子爲世子。朕之所要你娶朕表妹爲妃,就是爲了給朝臣個交待,不然朕給你這麼多援助讓朕如何跟大臣們解釋,要知道大清也不富裕。朕在這裡給你個承諾,如果你不廢世子李坧,他就是朝鮮下一任國王。不過這些不是白給你的,要是你守不住鴨綠江讓日本人上了岸,那就什麼都不談了。”

朝堂上如何風起雲涌都不是普通百姓所關心的,他們關心的就是一次接一次的勝利,沒什麼比一天四次大捷的消息更讓他們興奮了。清早剛剛纔知道對馬大捷,到了早上就全殲俄軍司令部,中午收復了奉天,傍晚還打了個鐵嶺大捷。東北無憂,大清無憂。至於東北其它地方,剩下的不過是時間問題。至於即將開始清日鴨綠江之戰,現在沒人會擔心。就算是敗了又能如何?這不已經傳開了,日本兩艘戰列艦被大清一艘驅逐艦給堵在裡面都不來。待皇上殲滅俄國毛子,還有小日本的好果子吃嗎?

而日本卻在朝鮮集中了一切可用兵力,甚至放棄維持地方的力量,集結了重兵在鴨綠江邊展開。如果不能給清國壓力而看着俄軍全滅,那騰出手來的清國必將給日本雷霆一擊。大山岩再次站在了統軍亭上,鴨綠江之戰即將打響。(未完待續。。。)

第106章 寧死不降第359章 佈局北美第300章 二十一章 恐懼的種子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第226章 談判進行時第368章 亡清序曲第300章 二十八章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第233章 摺子戲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68章 誰纔是倒黴的人第40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180章 再加一把柴第53章 雲南白藥第201章 遠東的**第364章 我是誰?第294章 祖宗成法第57章 局勢紛亂第393章 隱秘之事第300章 四十二章 羅斯福之死第247章 科舉大考第89章 生死大戰第182章 任道而重遠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425章 羈縻州政策第300章 零六章 怨念第300章 二十九章 開價第4章 朝堂之上第194章 乙未宮變(中)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40章 回京第415章 勝利的歸屬第16章 慈禧查崗第278章 商稅與國債第194章 乙未宮變(中)第29章 初見琅威理第216章 宋慶之死第295章 瘋狂的尼古拉二世第37章 廣而告之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8章 最快斂財手段第98章 諜戰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64章 漢陽鐵廠第277章 汽車工業第384章 流浪艦隊第205章 瘋狂的計劃第97章 太平洋艦隊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6章 朝堂之外第二百三四章 乾綱獨斷第87章 嚴復爲官第357章 競爭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226章 談判進行時第2章 低調做人第36章 教育與品牌第108章 漂亮的“t”字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260章 英國在南洋被搶走的財寶出現了第300章 二十二章 空軍出擊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134章 偷襲第224章 齊聚一堂第300章 四十六章 混亂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300章 四十二章 羅斯福之死第239章 忠誠的回報第279章 不安的心第425章 羈縻州政策第64章 漢陽鐵廠第19章 差事第204章 參謀本部擴大會議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152章 承認失敗第73章 巧合第266章 清英南洋衝突第12章 整頓內務第19章 差事第201章 遠東的**第115章 寧可站着死,絕不跪着生第14章 視察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233章 摺子戲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427章 一定會咬鉤的誘餌第292章 同命運第103章 大清參謀部第297章 柔情蜜意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387章 天下大勢第402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16章 慈禧查崗第275章 深夜茶話第233章 摺子戲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243章 十年之後擡頭相見第42章 鐵路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
第106章 寧死不降第359章 佈局北美第300章 二十一章 恐懼的種子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第226章 談判進行時第368章 亡清序曲第300章 二十八章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第233章 摺子戲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68章 誰纔是倒黴的人第40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180章 再加一把柴第53章 雲南白藥第201章 遠東的**第364章 我是誰?第294章 祖宗成法第57章 局勢紛亂第393章 隱秘之事第300章 四十二章 羅斯福之死第247章 科舉大考第89章 生死大戰第182章 任道而重遠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425章 羈縻州政策第300章 零六章 怨念第300章 二十九章 開價第4章 朝堂之上第194章 乙未宮變(中)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40章 回京第415章 勝利的歸屬第16章 慈禧查崗第278章 商稅與國債第194章 乙未宮變(中)第29章 初見琅威理第216章 宋慶之死第295章 瘋狂的尼古拉二世第37章 廣而告之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8章 最快斂財手段第98章 諜戰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64章 漢陽鐵廠第277章 汽車工業第384章 流浪艦隊第205章 瘋狂的計劃第97章 太平洋艦隊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6章 朝堂之外第二百三四章 乾綱獨斷第87章 嚴復爲官第357章 競爭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226章 談判進行時第2章 低調做人第36章 教育與品牌第108章 漂亮的“t”字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260章 英國在南洋被搶走的財寶出現了第300章 二十二章 空軍出擊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134章 偷襲第224章 齊聚一堂第300章 四十六章 混亂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300章 四十二章 羅斯福之死第239章 忠誠的回報第279章 不安的心第425章 羈縻州政策第64章 漢陽鐵廠第19章 差事第204章 參謀本部擴大會議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152章 承認失敗第73章 巧合第266章 清英南洋衝突第12章 整頓內務第19章 差事第201章 遠東的**第115章 寧可站着死,絕不跪着生第14章 視察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233章 摺子戲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427章 一定會咬鉤的誘餌第292章 同命運第103章 大清參謀部第297章 柔情蜜意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387章 天下大勢第402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16章 慈禧查崗第275章 深夜茶話第233章 摺子戲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243章 十年之後擡頭相見第42章 鐵路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