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殘龍軍,集結

看着望遠鏡裡那模模糊糊的狂龍出海海軍旗,讓威特赫夫特驚愕的同時,也咬牙切齒。卑鄙呀、無恥呀、下流呀,當着全世界的面把軍艦開往中太平洋的清國艦隊,突然出現在這裡伏擊自己。這是有預謀的赤-裸-裸的偷襲。他混然忘記了自己俄國對整個大清不宣而戰的襲擊。

對大清不宣而戰的還有日本,大山岩突破了清朝聯軍防線卻笑不出來,因爲傷亡太大了。自從山縣有朋當上首相之後就不能再親自帶兵了,所以此次進攻朝鮮的日軍總司令的重任再次落到了大山岩身上。首先完成集結的第七師團不負重衆的一舉突破了清國的漢江防線。三天前,第七師團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又再次突破了清朝聯軍的安嶽、沙裡院防線。朝軍潰敗了,敗的比甲午年的清軍還要潰敗。都說散兵遊勇,而自己面前的朝軍跟本沒有組織可言,正真是散兵卻一絲勇都沒有。大山岩甚至還一度包圍了劉盛休部,卻讓劉盛休給跑了。大山岩就眼睜睜的看着眼前的清軍將獨輪車推的飛快,用架在上面的重機槍硬生生的掃射出了一條撤退的通道,然後有組織的跑了。

易將剩勇追窮寇的道理大山岩明白,當年他就是這麼從旅順追到遼河邊。日軍依然還是窮,帶上幾顆子彈就上了前線。清軍依然還是那麼富有,子彈都打的跟下雨一樣,來不及帶走的彈藥燒了二天,這火還沒熄滅。可今時不同住日的是。一路勝利的日軍這次再也沒有清軍遺留的彈藥做補給,甲午年那一邊進攻一邊向後方運送補給的日子沒有了,清國把能摧毀的全摧毀了。好不容易搶救下來的糧食在食用後出現了甲午年平壤城一樣的“瘟疫”。大山岩爲立見尚文感到不值,以神機妙算聞名的立見尚文少將沒有倒在槍口下,卻倒在了敵人的毒藥中。

不是大山岩不想追,而是追不動了。突破防線的日軍從一個師團打到了一個大隊,而剩下的子彈平均每個人只剩下了8發。越來越長的戰線使補給送不上來,朝鮮國王將漢城事變的隱秘變成了朝鮮人人皆知的消息。從而引出來的層出不窮的朝鮮游擊隊讓剛剛上岸的第一師團疲於應付,而該死的最完整的第四師團到現在纔來一個大隊。還都留在漢城開起了店鋪。

不說現在的清軍,就連朝鮮軍都不再是8顆子彈能打敗的部隊了。等清朝聯軍在平壤再次武裝起來的時候,再想奪下朝鮮還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大山岩已經不敢去想這個問題了。

“讓第一師團不要去管那些游擊隊,全力北上。”大山岩焦急的抓着頭皮下令。

還有比大山岩更急的。

陸地上,俄國的進攻在繼續。隨着俄國的兵鋒南下,清國的抵抗也越來越激烈。清俄兩國戰至20日。俄國前鋒抵達長春、吉林一線。激戰三日後。駐守的清軍依克唐阿第五師被迫放棄陣地南撤。又一日,日軍採用他們最先進的“豬突”戰術,不計傷亡的猛攻朝鮮軍防線。訓練未久的朝鮮人在日本的亡命戰術下首先崩潰了,崩潰的速度快到劉盛休來不及組織有序的撤退,崩潰的速度快到劉盛休所部差點被日軍包圍。劉盛休果斷的下令摧毀所有重武器和燒燬帶不走的物資,狼狽的退回平壤。

清國獨立面對是日俄兩國的攻擊,如今戰事也越來越於清國不利。而清國最精銳的皇家陸軍卻還在駐地動也沒動。公主嶺戰敗、四平淪陷、圖昌淪陷,原來還在交替掩護撤退的依克唐阿第五師。在圖昌淪陷之後變成了真正的潰敗。滿山遍野的潰兵拋下了手中的武器慌亂的四下躲藏,而哥薩克騎兵卻舉着馬刀四處砍殺。依克唐阿在師直屬連的護衛下狼狽的躲進了奉天城。

英國人急了。在遠東遏制俄國的擴展是大英帝國的基本國策。任英國人說的天花亂墜,日本人的攻擊毫無停止的跡象。

法國人急了,他們必須要讓俄國把目光轉回歐洲,幫助他們一同遏制日異崛起的德國。

美國人急了,整個清國東北三省都是美國人的生意,這下子全完蛋了。甲午年清日戰爭期間,美國安在遼河以西及遼東半島和產業全部毀在日本人手裡。戰後獲得鉅額賠償的清國卻說這不是清國的責任,不僅不給予補償,還拿着美國貸款給日本的賠償繼續向這些合資企業注資,在恢復生產的同時稀釋了美國人的股份,逼的美國爲了保持股份而再次注資。清國人光天化日下拿着美國人的錢建設自己的企業,還是不用還的那種,美國人心痛了。此次俄國人再次毀了美國人在東北的企業,那美國人要不要再次向這些企業注資?美國人心都碎了,美國人沒有主意了。他們第一次發現,清國東北也許不是一個好的投資地點。

德國人急了,清國怎麼還不出兵?存放在遠東的武器彈藥全部都運進了基隆的倉庫,清國主力不動,叫德國人把這些武器賣給誰去,倉庫每日的租借費用很高。

就連意大利也急了,該死的德國佬再次搶佔了先機,他們必須要賣給清國點什麼。不然就太吃虧了。

大清國東北總兵、奉天守將宋慶也很急。

一天十個電報發往京城和錦州參謀本部,卻換不來一絲一毫的援兵。第一師、獨立師和獨立炮兵師還在兩江沒有調動,第二師遠在通遼,第三師駐守錦州,第四師近在遼陽卻也動也不動。聶士成的第六師雖然只剩一個團了,好歹也是兵。本以爲他們是來增援奉天,沒想到聶士成到了海城就停了下來。劉盛休的第七師丟掉了全部的重武器,現在平壤拾起聶士成留下的武器要死守平壤。如今最後一支機動部隊卻被依克唐阿給丟在了半道上。駐守奉天的左寶貴第八師被裁的只剩了4000來人。加上自己直屬的一個營不過5000人出頭,面對來勢洶洶的五萬俄國大軍,自己拿什麼來擋。電話要不來人。電報催不來援兵,急的滿嘴火包的宋慶甚至親自跑到錦州掀了沙盤也沒有用。

但將軍守土的責任宋慶還是明白的,鐵嶺成了防衛奉天的最後一道防線。宋慶將第八師全部擺在鐵嶺上,擺了三道防禦線。甚到他新自帶着自己的直屬營進駐開原,就是爲了給第八師爭最更充足的修整工事的時間。臨了明碼通電的發了封電報:敵寇入侵,前線將士百姓浴血奮戰,爲何朝廷經制之精銳之師卻如若枉聞。老臣身爲將軍禦敵而戰,縱若身死自當報效國家。然,此時不禁要問:朝廷。安在否?

朝廷還在嗎?這個國家還有朝廷嗎?宋慶的問話在整個大清引起了軒然大波。從北京到廣州、從上海到西安,所有報紙的頭版頭條全部完整的刊登了宋慶的電報。就連洋人的報紙也不落下。

茶館、酒樓、市場,甚到街邊小巷都在議論紛紛。天安門前長安街上,學子們再次佔領了這個地方。學子們依然安靜、學子們依然有序。只是當年的傾盆大雨換成了如今的烈日高懸。學子們無聲的抗議如同一塊重重的烏雲壓在紫禁城上空。讓慈寧宮內的慈禧無比焦躁。

不僅長安街上有學子,瀛臺前也跪滿了學子。這裡的學子不同於長安街上安靜的學子,他們大聲疾呼請求皇上下旨出兵。穿着整齊的光緒緩慢而威嚴的步出了瀛臺,卻在學子們面前用無奈的口吻說道:“你們認爲朕說的話管用嗎?”。

皇上曾經下過旨的事學子們知道,那什麼軍隊卻說是假傳聖旨呢?傳聞說是皇上下旨要求進攻而軍隊接到的旨意卻是後撤,所以軍隊才說是假傳聖旨,所以軍隊纔不知所措的停留在原地。一定是這樣。

反應過來的學子全部散了去,再次集中到長安街。卻在口口聲聲的念着儒學中保家衛國的經典文章。還不時整齊的大聲喊到:朝廷,安在否?

無巧不成書是老話。但天底下哪有那麼多巧事。要是沒人從中安排,怎麼會這麼巧就在這個時候《務時報》又發行了一版號外。這版號外是由《務時報》總編、曾經的帝師孫家鼐親自捉筆,以他多年朝堂經驗和人脈,以一種簡略的方式說明了當前朝堂的亂局,重點提到了訓政的含義。那就是,皇上的旨意必須經過訓政的太后同意方能宣佈。如此一但帝后令有不同,各地官員就會不知所措。文章的結尾,重點說明,當今朝局必須也只能令出一門,天下方成平定。

號外一出,這時局就更亂了。雖說孫家鼐沒有說出要令出何門,但事事將帝王擺出,一再重申天下大道、三綱五常,還有誰看不出來。天安門外的學子也在高聲疾呼:請太后歸政於皇上……

慈禧煩,慈禧怒。不是她沒有調兵增援,榮祿手下的北洋新軍第一鎮五天前就開赴東北。曾經齊裝滿員過萬人的第一鎮,在北京上火車的時候就只有6000多人。好,先不追究。等這些人全都亂哄哄的上了火車後,卻被堵在山海關前。山海關守將高程因沒有收到皇帝的調兵通知,也沒能看到第一鎮有皇上的兵符。以擅自出兵,有叛亂之嫌爲名不讓過山海關。惱羞成怒的慈禧下令進攻,沒想到榮祿信誓旦旦保證的這支和皇上精銳第一師都可一戰的部隊,以6000人之衆被二個充當補充連的士兵牢牢的擋在山海關下。高程還有空發了個電報回京:六千叛逆已拒之山海關下,雖無力殲滅但可保不讓一個叛逆出關,但請朝廷儘快出兵剿滅叛亂。氣得慈禧在朝堂上對光緒破口大罵,還砸了數個杯子。

接連十數日的大起,讓朝臣們都累了。清流們也不再象剛開始幾日那樣指責官員不作爲,那些官員那不再想什麼辦法來挽救敗局。就連英國人美國人都調停累了,也不折騰了。朝堂上的大臣們這幾天如同看戲一樣,看着臺上慈禧和光緒的表演。

“好呀,如今誰都敢跟哀家登鼻子上眼了。皇上你當的好呀。”慈禧將號外摔在光緒面前,連上朝禮都不要了。

“別亂講。朕打不了電話也發不了電報,朕的人除了上朝一個也沒走出過瀛臺。不管這上面寫什麼都和朕沒有半點關係。”光緒連號外看都不看一眼,一腳踩在上面走了過去:“依朕看,太后還是想想東北戰局吧。”

“好好好。那依皇上看應當如何呀。”

“要不這樣。朕看這第一鎮上去估計也去是送菜的,如今大清龍興之地危如累卵,此事現不能留有後手,朕以爲要挽救敗局非大清建國之根基、最後之精銳新八旗師上前不可。朕親自寫份旨意讓他們帶上,朕會寫明,敢有阻擋王師者就地斬首……”

“然道新八旗師上去不是送菜的?”不等光緒說完,慈禧氣急敗壞的打斷了光緒的話。

“那怎麼辦?”沒想到光緒比慈禧不生氣,拍着桌子大罵:“該死的王士珍,該死的歐陽振華,公然致朕的旨意於無物,這是謀逆,朕指揮不動他們。而若大一個北洋連個義和拳都收拾不下來,不調八旗師上去哪裡還有兵。”

慈禧也愣住了,好像現在沒事的只有這個八旗師了。可是八旗師調走了,誰來維護京城安全。皇上身邊那些個皇家禁衛軍不是京城這些衙役能對付的了的。

慈禧沒了主意,光緒又說了一句:“要想真正擊退俄國,唯有皇家際軍。然王士珍等人皆言所收之電報爲假傳聖旨,要不朕親自走一趟,有朕在看看他們聽不聽旨意。”

“不行。”慈禧想也沒想就拒絕了。皇上出去再回宮來,那支持自己的這些官員就麻煩了。

“那就算了,朕打算等四十年後再奪回奉天。”說完,光緒靠在龍椅上,悠悠的說了一句:“俄國人要佔領旅順這是他們的目的,要守衛旅順就要佔領錦州,要守衛錦州就必須要拿下山海關。如此一來就要讓關外的軍隊全部退回關內。太后記得下旨呀。”

慈禧本想拒絕,關外皇上心腹退了回來也沒她的好呀。可是現在唯有皇上的軍隊還能打一打了。慈禧想不出辦法了,又不能讓龍興之地丟在她手上。

這時門外長長的一聲:“報――鐵嶺失守,宋將軍重傷。第八師左師長髮來急電,殘部2000餘人退守奉天城但無力據守,再不見援兵,奉天淪陷在即。”

慈禧聽後長嘆一聲:“哀家老了。”說完離開了太和殿。

等慈禧走出去後,光緒緩緩的站了起來,聲音沉重的說道:“諸位大臣怎麼個說法呀?”

“臣等唯皇上旨意行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拿出來吧。”光緒話才落下,皇家禁衛營營長楊東子從懷裡掏出軍旗套在槍桿上,破破爛爛的軍旗上唯有那條金龍絲毫無傷。

“傳朕旨意。”當軍旗被舉到最高的那一刻,光緒下旨:“命令參謀本部,進攻――”

寇連材立刻轉身親自去發電報,應爲他才知道此次發往參謀本部調兵電報中特定的字符。楊東子也擡手敬了一個軍禮:“皇家禁衛連集結完畢,請指示。”

光緒深吸一口氣:“殘龍不倒,中華不滅。殘龍軍,集結――”(未完待續……)

第375章 分歧第106章 寧死不降第415章 勝利的歸屬第23章 柳暗花明第270章 海外華人對祖國的忠誠第117章 戰場練兵第358章 洪門致公堂第173章 這都什麼事嘛第350章 攪局者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390章 準備就緒第295章 瘋狂的尼古拉二世第13章 暗流涌動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402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300章 一十四章 激烈的攔截戰第248章 別喊口號第6章 朝堂之外第300章 三十三章 博弈日本第123章 斷後第134章 偷襲第398章 替代無畏號的白起級戰列艦第119章 我的親孃第290章 爲皇上保媒第374章 回京第300章 零七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298章 皇室產業第92章 血滴子第4章 朝堂之上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425章 羈縻州政策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300章 三十一章 婦人的淚水第301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291章 相對無言第285章 慈禧的決擇第127章 交換第127章 交換第124章 商販的戰爭第45章 海軍準備第208章 要造反?第300章 零五章 驚慌失措第139章 絕望的十米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375章 分歧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426章 兩個瘋子的戰爭第300章 二十三章 轟炸第422章 決戰前夕第48章 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第200章 令人煩惱的錢第259章 多事之秋第209章 突襲,目標海參崴第384章 流浪艦隊第170章 給美國下絆子第300章 四十五章 美西戰爭第102章 前進與退路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66章 夏威夷計劃第378章 揍他第176章 自己造軍艦第418章 亂戰第121章 不拋棄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57章 局勢紛亂第225章 退已無路可退第170章 給美國下絆子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戰第263章 進京面聖第300章 二十五章 錢錢錢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300章 二十一章 恐懼的種子第300章 四十一章 吹牛不打草稿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238章 誰說我們沒有辦法第7章 着手準備第161章 馬關條約第40章 回京第2章 低調做人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259章 多事之秋第41章 洪災第113章 焦點第219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123章 斷後第49章 登徒子第123章 斷後第417章 鄧尼金的憂慮第300章 四十五章 美西戰爭第300章 一十八章 不留後患第143章 哭泣的江田島第69章 現在、馬上、立刻、NOW第143章 哭泣的江田島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125章 決戰的序幕第98章 諜戰第300章 三十三章 博弈日本
第375章 分歧第106章 寧死不降第415章 勝利的歸屬第23章 柳暗花明第270章 海外華人對祖國的忠誠第117章 戰場練兵第358章 洪門致公堂第173章 這都什麼事嘛第350章 攪局者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390章 準備就緒第295章 瘋狂的尼古拉二世第13章 暗流涌動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402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300章 一十四章 激烈的攔截戰第248章 別喊口號第6章 朝堂之外第300章 三十三章 博弈日本第123章 斷後第134章 偷襲第398章 替代無畏號的白起級戰列艦第119章 我的親孃第290章 爲皇上保媒第374章 回京第300章 零七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298章 皇室產業第92章 血滴子第4章 朝堂之上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425章 羈縻州政策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300章 三十一章 婦人的淚水第301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291章 相對無言第285章 慈禧的決擇第127章 交換第127章 交換第124章 商販的戰爭第45章 海軍準備第208章 要造反?第300章 零五章 驚慌失措第139章 絕望的十米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375章 分歧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426章 兩個瘋子的戰爭第300章 二十三章 轟炸第422章 決戰前夕第48章 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第200章 令人煩惱的錢第259章 多事之秋第209章 突襲,目標海參崴第384章 流浪艦隊第170章 給美國下絆子第300章 四十五章 美西戰爭第102章 前進與退路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66章 夏威夷計劃第378章 揍他第176章 自己造軍艦第418章 亂戰第121章 不拋棄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57章 局勢紛亂第225章 退已無路可退第170章 給美國下絆子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戰第263章 進京面聖第300章 二十五章 錢錢錢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300章 二十一章 恐懼的種子第300章 四十一章 吹牛不打草稿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238章 誰說我們沒有辦法第7章 着手準備第161章 馬關條約第40章 回京第2章 低調做人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259章 多事之秋第41章 洪災第113章 焦點第219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123章 斷後第49章 登徒子第123章 斷後第417章 鄧尼金的憂慮第300章 四十五章 美西戰爭第300章 一十八章 不留後患第143章 哭泣的江田島第69章 現在、馬上、立刻、NOW第143章 哭泣的江田島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125章 決戰的序幕第98章 諜戰第300章 三十三章 博弈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