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陰霾

日本東京灣橫須賀軍港,日本海軍軍令部長海軍中將中牟田倉之助登上了等候已久的炮艇,然後掛上白旗,開足馬力向東京灣外海駛去。他受首相伊藤博文之託,去詢問和了解正封鎖東京灣並摧毀大日本帝國未來希望的海軍學校後,還在日以繼夜的破壞日本沿海城市的艦隊,是哪裡的艦隊,爲什麼要攻擊帝國?

突如其來的艦隊,已經對帝國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必須儘快搞清楚這是爲什麼。遠處的艦隊已經出現在眼前,小小的炮艇破開海浪,已經在全速行駛平日裡還感覺蠻快的炮艇,此刻卻讓他感覺猶如一隻慢騰騰的蝸牛。可炮艇畢竟只是炮艇,無論如何也沒辦法把這艘老式炮艇變成最新式的高速快船。這樣的老式炮艇遇上惡劣天氣甚至能不能出海都是問題,還好今日風平浪靜。

東京灣外海的太平洋艦隊全部十八艘軍艦,一個不少的靜靜的停在海面上。炮擊日本沿海城市的任務已經結束了,不是他們接到停止攻擊的命令,而是沒有炮彈了,而且燃煤也已經不足了。

從夏威夷出來的時候,就爲了能長時間執行作戰任務。不僅改裝了大部分的水兵室,而且還見縫插針的多堆集各種物資。已經額外多帶了燃煤和炮彈的艦隊,如今也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現在,燃煤僅夠開回旅順,而每門炮也只有半個基數的炮彈了。

“桅杆報告,一艘日本小型炮艇掛着白旗正向我們全速駛來。”

“日本人終於憋不住了。”正在喝茶的吳德仁站了起來:“命令艦隊擺開攻擊姿態,先給小日本來個下馬威。”

太平洋艦隊動了起來,十五艘軍艦的幾百門炮管開始轉動,全都指向那遠遠駛來的小小的炮艇。機敏、靈敏號驅逐艦已經從兩側靠了上去。

“快停船,快停船。”不停揮舞的談判旗語對方視若無睹。遠處艦隊的攻擊舉動無異嚇壞了正在全速行駛的炮艇,中牟田倉之助慌忙的讓炮艇停了下來。直到對方小型快速軍艦一左一右的跟在兩側時,對方纔打出可以繼續前進的信號,並指示着炮艇靠近旗艦。當二百噸的炮艇停在一萬二千噸的戰列艦面前的,巨大的戰艦給中牟田倉之助帶了巨的心裡壓力。而更讓中牟田倉之助震撼和害怕的是,那寫在艦側的兩個巨大的符號——“龍吟”。當然中牟田倉之助並不認識漢字,但這不妨礙他知道這兩個符合就是中國的漢字。這是軍艦的名字,用的是中國特有的漢字在書寫,什麼時候支那擁有如此大的軍艦?爲什麼帝國參謀部和情報部門從來沒有得到支那有如此鉅艦的情報?如果這支封鎖海灣的艦隊真的是支那艦隊的話,那帝國聯合艦隊如今已經待在海底了。既便如此。對方好像還要羞辱他一般,已經停靠在戰列艦面前的中牟田倉之助依然沒有被允許登艦,反到是從軍艦上衝下來一批手持步槍的士兵,接管了小小的炮艇。

“我是大日本帝國海軍軍令部長海軍中將中牟田倉之助,我要求見你們的最高長官。”中牟田倉之助忍住心中的恐懼。強做鎮定的說道。

“他在說什麼?”陸戰隊長王明學過英語也學過德語,可偏偏沒學過日語。

王明不知道眼前的日本人說什麼。而中牟田也不知道面前的清國人在說什麼。問題是。日本方面一直不認爲這支艦隊是清國艦隊,到是猜可能是英國、德國、法國、荷蘭或是西班牙艦隊,所有帶足了各國翻譯就是沒帶中國翻譯。見無法溝通,王明只能讓人去找艦隊參謀長,去找個會日語的人來。

吳德仁在安詳的喝着茶,這事可不歸他管。軍事條例寫的很清楚。艦隊司令只管艦隊和作戰,這種交處方面的處理是由參謀長負責。而此刻的程誠卻在抓耳撓腮,整個艦隊竟然找不到一個會日語的。怎麼辦?中牟田到是想轉回去找幾個中文翻譯來,可眼前的清國士兵不明白中牟田的意思。就是不讓走。

吳德仁和程誠來到舷梯旁,低頭看着下面炮艇上的日本人。現在是誰都不知道對方說什麼,好在還有手語。兩邊的人筆劃了快一個鐘頭急的兩邊都冒出汗的時候,終於想起用旗語這個海軍通用的語言來說話,這才比劃明白了。

還是得回日本找中文翻譯來。可日本炮艇太慢,現在由太平洋艦隊派出一艘驅逐艦帶中牟田返回橫須賀找個中文翻譯回來繼續談。不過只能中牟田帶着信號兵二個人回去。中牟田很奇怪的發現,在他登上驅逐艦的同時,從清國艦隊上也來了很多人,而且他們被安排在甲板上,被人看着不能隨意走動。

賀浦水道上,機敏號驅逐艦正緩緩的向東京灣深入駛去。航速很慢,只有五節。焦急的中牟田到是想催促快點走,可拿着槍的支那士兵卻在狠狠的瞪着他。他只能看着本就不比蝸牛快多少的軍艦,還要“s”型的遊蕩。

沒錯,這就是故意的。目的有三:一是機敏號看一路開過來竟然沒有引導船,這是不是意味着整個水道中沒有佈雷?所以故意s型前進,試試航道的寬度。二是此刻的狹小的指揮艙內,已經擠滿了剛從旗艦上過來的觀測和繪圖人員,他們正通過手中的工具觀察和繪製整個賀浦水道兩側的地型和炮臺位置數據。雖然早有情報人員提供了情報,但親眼看見更能爲今後可能的強攻做出更加精確的技術支持。

當橫須賀港已經近在眼前的時候,機敏號反而開始加速,也不管日本方面引導的信號,大大咧咧的看準一個空置的碼頭就強行靠了上去。機敏號的這個行爲氣得日本人直髮抖,這艘不到八百噸的軍艦視整個軍港的炮臺如無物。可是沒辦法,機敏號反正是靠了上去。

船還未停穩,機敏號艦長秋子山就打出旗語:限你們十分鐘找個翻譯來,過時不候。中牟田一面讓人趕緊去找中文翻譯。一而利用這點時間給前來的參謀官們講述了他所看見的艦隊情況。

十分鐘後,中文翻譯來了。中牟田還是沒能見到艦長,而任他怎麼問,水兵們只回答說:還走不走,你不走我們可要走了。中牟田只然坐在甲板上離開。

“叩叩叩”輕輕的敲門聲驚醒了病榻上的伊藤博文。

“首相閣下,海軍軍令部長中牟田閣下從橫須賀發回電文。”門外川上操六輕聲的說道。

“快請進來。”伊藤博文強坐了起來,對進門的川上操六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電報中說,中牟田閣下可以肯定這支艦隊是清國艦隊。因爲不僅所有船員都是清國人,而且每艘軍艦都是中文命名。中牟田閣下看到的這支艦隊,包括二艘一萬二千餘噸的戰列艦和五艘大型巡洋艦在內的一共十八艘軍艦。但是這支艦隊與清國艦隊最大的區別的是所有船員穿着的不是清國的海軍制服。而且沒有辮子。”

“只有這些內容嗎?”伊藤博文的臉開始有了些潮紅。清國艦隊這怎麼可能?爲什麼清國的艦隊沒有辮子?

“是的閣下。因爲沒有考慮到這可能是清國艦隊,所以中牟田閣下沒有帶中文翻譯。這是他回橫須賀找翻譯時發回的電文。”

“快請諸位大人過來。”

有棲川宮熾仁親王、川上操六以及外務大臣陸奧宗光等人齊聚伊藤博文的病榻前。中牟田發回的電文無疑是令人振驚的,但是沒有辮子的清國艦隊也是讓人迷惑不解的。很多設想被提了出來,但討論來討論去都得不到合理的解釋。所在大家沒走坐在這裡等着中牟田最新的消息。直到天快黑的時候。

“中牟田閣下發回電報。”守在電報房的川上操六終於回來了,用疲倦的聲音說道:“對方艦隊是大清太平洋艦隊。他們要求我國在清國的軍隊立刻放下武器並投降。否則將擴大對我國沿海城市的攻擊。他們給我們二十四小時考慮的時間。過時不候。”

不可能。這是在場所有人的想法。帝國爲了徵清大業,準備了十數年。在清國前前後後派了無數間諜。從民間點滴到朝堂奏對,事無具細的收集整理各種各樣的信息。可自始至終都沒有聽說過清國有這樣一支艦隊。

就在這時,另一封電報到了。那是剛剛聯繫上的山東第三軍發來的電報。徵清第三軍報告了榮城灣慘案。11月22日,剛剛登陸了一個大隊的第六師團遭到北洋艦隊的襲擊,趕來的聯合艦隊正在將北洋艦隊擊敗時,突如其來的艦隊將聯合艦隊全部擊沉並屠殺了第六師團。但第二師團揹負着改變帝國命運的任務。所有第二師團全體奮勇爭先,現在已經突破了清國直隸總督李鴻章在滄州的防線,七萬清軍被打的潰不成軍。清國最後的抵抗力量集中在天津,是在遼東剛剛獲勝的清國第一師。

遼東慘敗。聯合艦隊覆沒,但是帝國還有希望,那就是第二師團。只要第二師團能打敗清國第一師,那麼天津就已經被踩在腳下,而清國的京城就指日可待。佔領清國首都成了第二師團最後的進攻動力,因爲這是帝國最後僅存的希望了。

日軍第二師團從凌晨開始攻擊滄州,只是一個上午。滄州七萬清軍已經四下逃竄,被慈禧給予厚望的甘軍提督董福祥就已經帶着自己的甘軍退往霸州,把天津留給了第一師。

打敗清軍的日軍又再次得到滄州清軍留下的大量武器糧食。完成補給的日軍藉着大勝之威,全力向天津方向進攻。而天津第一師卻已經在各個路口設好了關口,截留了全部的潰兵。對於那此想要強行衝關的潰兵直接用機槍掃射,潰兵要麼留下來接受整編,要麼只能穿過山區自尋歸途。

而此時的天津,早已有數支秘密小分隊卻向着滄州方向前進。他們就是從遼東戰場調回來的特種部隊,前去偵查日軍的情況,爲第一師既將發起的進攻做好準備。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引導潰兵後退的方向。

得勝的第二師團開始追擊潰散的清軍,日軍發現潰敗的清軍就在眼前,只要加一把力就似乎能追上清軍。可再怎麼加力偏偏就總是差那一點,似乎還要再加一把力就行。可卻沒有注意在這不經意的追擊過程中,日軍第二師團已經四下散開了,師團的編制已經徹底被打亂,師團本部已經無法有效的集結兵力。

而在日本東京的參謀本部內,第二師團帶來的曙光再次激勵着日本。唯有伊藤博文感覺到了一絲不安,只是他自己也說不上來。從開戰以來,伊藤博文就一直有種感覺,平壤的勝利讓帝國看到的曙光,可北洋艦隊卻向永不散去的陰霾。擊敗了北洋艦隊又看到了曙光,可牛莊海城之戰又象再次聚集的陰霾。終於包圍了清國皇帝,曙光再現之時,遼東的慘敗使帝國上空的陰霾依然不稱散去。隨後的榮城灣海戰、帝國本土遭到的炮擊讓這片陰霾越來越重。直到第三師團在山東半島勢如破竹,如同破開陰霾的利臉,曙光似乎再次降臨。可清軍第一師如同盾牌偏偏當在帝國利劍的前面。對伊藤博文而言,每次曙光來臨之時,前面總有一片驅不散的陰霾。

第二師團,帝國的命運就拜託了。伊藤博文對着清國的方向深深的鞠了一躬。

這時,所有人都忘記了東京灣外海的太平洋艦隊。(未完待續。。)

第182章 任道而重遠第244章 下南洋,就從海盜開始第16章 慈禧查崗第81章 誰上了誰的賊船第352章 神秘的龍族第400章 雪原突擊戰第244章 下南洋,就從海盜開始第34章 想摸魚,先攪水第209章 突襲,目標海參崴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85章 李鴻章的難題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75章 殺人放火時第209章 突襲,目標海參崴第300章 一十一章 夏威夷的決心第381章 到東方去第215章 增援奉天第300章 四十二章 羅斯福之死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352章 神秘的龍族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110章 傷離別第214章 軍事總動員第90章 中央銀行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209章 突襲,目標海參崴第29章 初見琅威理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398章 替代無畏號的白起級戰列艦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1章 回首百年第76章 針鋒相對第221章 信念第7章 着手準備第298章 皇室產業第300章 零二章 擁擠的遠東第40章 回京第355章 八國聯軍第300章 一十七章 勝利的喜悅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407章 追擊第286章 海陸之爭第219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63章 有錢了第105章 旗正飄飄第298章 皇室產業第3章 各懷心思第383章 後繼有人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61章 主心骨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21章 八旗子弟第279章 不安的心第47章 開學之日第194章 乙未宮變(中)第167章 第三把火第193章 乙未宮變(上)第124章 商販的戰爭第300章 四十七章 中國的野心第88章 生絲大戰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224章 齊聚一堂第57章 局勢紛亂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搶劫行動(1)第293章 皇后駕到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16章 慈禧查崗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搶劫行動(1)第109章 去死第252章 大清國的國際抗議第94章 風起第77章 國家尊嚴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31章 水師操演第48章 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第277章 汽車工業第196章 各方反應第283章 離別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74章 月黑風高夜第69章 現在、馬上、立刻、NOW第63章 有錢了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266章 清英南洋衝突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77章 國家尊嚴第357章 競爭第283章 離別第95章 雲涌第262章 風平浪靜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第278章 商稅與國債第279章 不安的心第369章 “喏”第51章 佈局海外第357章 競爭第174章 欺人太甚
第182章 任道而重遠第244章 下南洋,就從海盜開始第16章 慈禧查崗第81章 誰上了誰的賊船第352章 神秘的龍族第400章 雪原突擊戰第244章 下南洋,就從海盜開始第34章 想摸魚,先攪水第209章 突襲,目標海參崴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85章 李鴻章的難題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75章 殺人放火時第209章 突襲,目標海參崴第300章 一十一章 夏威夷的決心第381章 到東方去第215章 增援奉天第300章 四十二章 羅斯福之死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352章 神秘的龍族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110章 傷離別第214章 軍事總動員第90章 中央銀行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209章 突襲,目標海參崴第29章 初見琅威理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398章 替代無畏號的白起級戰列艦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1章 回首百年第76章 針鋒相對第221章 信念第7章 着手準備第298章 皇室產業第300章 零二章 擁擠的遠東第40章 回京第355章 八國聯軍第300章 一十七章 勝利的喜悅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407章 追擊第286章 海陸之爭第219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63章 有錢了第105章 旗正飄飄第298章 皇室產業第3章 各懷心思第383章 後繼有人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61章 主心骨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21章 八旗子弟第279章 不安的心第47章 開學之日第194章 乙未宮變(中)第167章 第三把火第193章 乙未宮變(上)第124章 商販的戰爭第300章 四十七章 中國的野心第88章 生絲大戰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224章 齊聚一堂第57章 局勢紛亂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搶劫行動(1)第293章 皇后駕到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16章 慈禧查崗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搶劫行動(1)第109章 去死第252章 大清國的國際抗議第94章 風起第77章 國家尊嚴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31章 水師操演第48章 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第277章 汽車工業第196章 各方反應第283章 離別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74章 月黑風高夜第69章 現在、馬上、立刻、NOW第63章 有錢了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266章 清英南洋衝突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77章 國家尊嚴第357章 競爭第283章 離別第95章 雲涌第262章 風平浪靜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第278章 商稅與國債第279章 不安的心第369章 “喏”第51章 佈局海外第357章 競爭第174章 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