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商稅與國債

廣州,大清光緒皇帝南巡的最後一站。

兩廣總兵劉永福率領的第二山地團早已進駐廣州城,城內各要點已經戒備森嚴。中午12點最後一班民用火車離站後就開始全站戒嚴。做爲皇上南巡的前衛,由馮國璋率領的中央警衛旅一團於下午二時整抵達廣州火車站,開始接手廣州城的防衛工作。同時,兩廣總督譚鍾麟、廣東巡府黎元洪率領兩廣地方大小官員於火車站候駕。只是他們這一等就等到了第二天早上。

公元1897年1月16日,清光緒二十二年臘月十四日,大清光緒皇帝南巡專列於早晨八時整進入廣州火車站。君臣見禮後,兩廣總督譚鍾麟設宴爲皇上、爲南洋父老接風洗塵。之後三天裡,光緒與同行的南洋父老接連參觀了廣州城內各大小工廠,還在南洋艦隊駐地的廣州灣內參觀了一次南洋艦隊的演習。這三天裡,廣州城內因爲朝廷開放政策而受益的商家、地方大族也紛紛派出代表叩見皇上。光緒很高興的召見了他們,並與他們把酒言歡。皇上鼓勵他們繼續做強做大的同時也不忘叮囑他們賺了錢要記得繳稅:“朝廷爲了應付日本而在葫蘆島造艦大家都是知道的,爲了造艦老子可是掏了老本了。朝廷現在就等着你們的稅銀髮年獎,萬萬不可短少呀。”

光緒玩笑的話讓原來嚴肅的氣氛變的輕柔起來,藉着酒宴的機會光緒詳細的瞭解了一下現在商稅的購成和實際繳稅的方法。朝廷要改革稅制不是秘密。年中皇上回京後就下旨讓各地官員將所轄之地的稅制上報朝廷,但要改成什麼樣、如何改卻是所有商人都翹首以待的。如今皇上主動提到稅制問題,這就算是打開話題了。各商家大族的代表們開始了各種吐槽。許多實際問題被一一披露出來。光緒讓人記錄下來以電報傳回京城,讓總理府整理備案,爲正在擬定的年後發佈新的稅收制度做最後的修正。京城中,年中派往各地的御史大夫從另一個角度上報了百姓實際要承擔的稅負資料已經整理完畢,光緒讓李鴻章將朝廷已經草擬完成的新稅法案全文傳來廣州,將部分條例也拿出來一一討論。

事實證明,高高在上的朝廷在制定很多條例時過於想當然了。就如同部分商家提出來的。稅種與稅率的定製往往偏向一刀切的方式,部分稅率對於沿海沿江等經濟發達的地區過低,卻對於內地一些經濟還很落後。還是以農耕爲主的地方卻又偏高了。還有很多實際操作的問題,朝廷在定製條例時考慮的也不盡詳細。

光緒點着頭虛心的接受了這些提意:“我中國之大,人口之多,加之南北東西距離之遠。造成天南地北之差異之大。而朝廷在制定條例時需要考慮到全國。難免有疏漏之處。今日諸位所提及的各項提意,朕會讓總理會理六部加急審議,儘可能對已早草擬好的稅制進行完善。但是此時再重新修訂稅制時日已晚,年後頒佈新的稅制已不可更改。雖然新的稅制在諸位看來會有不妥之處,沒關係咱們可以改。新的稅制先試行一年,在這一年裡,諸位對稅制中的條例有更好意見時可以提出來,寫信給朝廷。也可以直接寫信給朕。稅制關係天下百姓每一個人,那就讓大家集思廣益。定製一部更好更合適的稅制。但朕把醜話說在前面,朝廷的法度森嚴,諸位有意見可以提,但朝廷頒佈的法度卻必需要遵照執行,朝廷的法度森嚴不可違背。一年,新的稅制試行一年,這一年內你們有再多不滿也必需執行,但有違法者朕決不寬恕。一年後,朝廷會跟據一年來試行的效果再來修改,那時各位均可參於進來一起商討如何修改。”說到這,一臉森嚴的光緒轉成笑臉:“自古有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朕看呀,有機會將諸位請至京城。你我君臣百姓一體商定國是。”

這就是恩威並施,恩的是新的稅制會充分考慮大家的意見,威的是律法一但經朝廷頒佈就不可違背。最後再恩出於上,給諸位可以進京共商國是的機會。這一手下來,商家大族的代表紛紛感激涕零,跪拜而下,言語哽咽的叩謝皇恩。自古以來,商人就是四民之末,歷朝歷代無不對商人做出各種限制,而且一但朝廷需要錢糧第一個也是從商人身上下手。今天,明君在上,皇上新制定的稅制卻是真正尊重商人們的利益,皇上在鼓勵商人們經商致富。這是中國幾千年來第一次開放商禁。

當然光緒也說的很明白,商禁的開放不是無限制的開放。在國內,必需要以民爲本。商人可以從買進賣出中獲得利潤,但不得無限制的擴大利潤,必竟只有普通百姓有了足夠的消費能力,才能讓商人從中獲得足夠的利潤。爲此,朝廷會不斷完善商稅及其它律法,在保證普通百姓利益的同時,纔會留出利潤空間給商人。

十二稅一是新的稅率,這是在取消了大量路捐厘金等稅種後統一定製的唯一的商稅。大清朝有太多的稅了,每種稅都有專門的稅務人員來收取,這樣不僅導致政府機構人員的臃腫,也使得民衆在繳納稅收時手費過於繁瑣。統一稅種與稅率,不僅能讓百姓在繳稅方便的同時,也有效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與精減政府人員。

表面上看朝廷開逐步開放商禁,但事實上朝廷對商人的監管力度更大了。很多沒有公開的條例裡全部寫的都是對商人的各種處罰,等年後新的稅律法案公佈後,相信會有大量商人爲之咂舌,因爲“株連”被明確的寫進了新商稅法案中。

株連啊!

一方面是寬鬆的稅率,一面是高懸的恐怖利刃。從古至今。商人給人留下的印象實在是太糟糕了,不管是呂不韋還是范蠡,都是投機的心理太重。纔會被世人所警惕。而管仲的變法雖然使得齊國富強一時,卻也是導致齊國兩百年再無存進的元兇,這樣的情形也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又被士人和皇帝所忌。

“新商稅中會有很多處罰措施,這些處罰措施需要保證的是不得與民爭利。當然了這些都只爭對在國內交易而言。至於諸位到了國外,那朝廷就管不了那許多了。但該繳稅斷不可短少。”光緒言子鑿鑿。

光緒明白,商人用的好也是國家對外的利器呀。後世的美國通過商人的活動。從世界各國瓜分了多少財富回國來補貼自己的國民,而前世的李明就是受害者。所以光緒鼓勵商人們到海外經商,提前將商人們的目光引導到國外。現在國力不足以幫助海外華商,按光緒的脾氣若有一天國力強盛,就算商人爲了利潤在國外發動政變,說不定光緒還能派軍隊上去幫上一把。所以光緒很隱晦的表示。朝廷制定的商稅只爭對國內的商人。至於商人到了國外怎麼幹朝廷就不管了,只要按律法上繳了足夠的稅負就可以了。

商人們很開心,因爲在取消了大量苛捐雜稅後的十二稅一的稅率,比起之前各種苛捐雜稅加起來還要少。商人們在興奮之餘卻又擔心起朝廷用度不足。皇宮兩年來從未修整不是秘密,開工建設的鐵路公路工程停頓不是秘密,各大船廠的材料被拉到葫蘆島更不是秘密。所以有的一切都表明,朝廷拿不出更多的錢了。所以商人們在爲朝廷擔心,更有商人請奏皇上開徵特別稅。以補足朝廷用度。

“不準,今後也不許再提。”光緒堅決的回絕的。都以爲清末的中國是一個經濟軍事都落後的時代。但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光緒明白,這時的中國人更多的還是忠心體國。忠義爲先的思想依然長在每一箇中國人的骨髓裡。光緒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諸位的忠心體國朕是明白的,但特別稅決不能以任何理由開徵。不然有朕這個先例在,那後世帝王就有理由無休止的開徵所謂的特別稅,朕不能開這個先例。當然朝廷用度不足也是事實,朕就想呀,既然不能加稅,那就換個法子。朕打算向諸位借點錢,以朝廷的名義來借。年後朝廷會發行國債,還望諸位大力購買以支持朝廷纔是呀。”

那是必需的呀,商人們開始大吹大擂。你幾百萬元他數十萬元的放出話來了。這一下又有數千萬元的進帳呀,這次南巡的三件事中做成了二件,光緒笑的眼睛都眯起來了。

商人們是傳遞消息最多的人羣,他們對每一個消息都有着無比的敏感性。今天的這裡的談話用不着等到天亮就會傳到上海傳到天津。兩廣的商人都主動購買國債了,那兩江直隸的商人會不買了嗎?當然不會。光緒打算再接再厲,繼續鼓動商人多買國債,這就要從口袋中拿出國債樣票,繼續開始推銷。

可還沒等光緒將國債樣票放在桌上,一個通迅兵快速走進來,向光緒遞上了一份電報。光緒接過一看,滿臉的笑意瞬間凝固。原本熱鬧的酒宴也因爲皇上突然的不說話而安靜了下來。

光緒還視一圍,將手中的樣票重重的拍在桌上:“今日就到這吧。起駕。”說完光緒走了,衆人也施禮送行。

皇上走了,商人們面面相覷,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直到有人看到皇上遺落了電報,拿過來一看才明白。電報上只有一句話:“美國爲日本建造的戰艦回國了。”

沒錯,日本六六艦隊中由美國建造的軍艦回國了。以1894年版依阿華級爲版本的兩艘戰列艦朝日號、三笠號和兩艘大型裝甲巡洋艦出雲號、磐手號,今晚抵達了日本東京灣外海。當然同時抵達的還有兩艘出雲號同級的美國爲大清建造的江鯤、江犀二艦。

日本艦隊回國至於讓光緒拉下臉嗎?當然沒必要,參謀本部早有應對計劃,而且對大清海軍最大威脅的日本歐洲艦隊還停在船臺上修改。這不過是光緒臨時想到的,用這種表情來突顯朝廷對日本艦隊的緊張而已。事實證明,光緒這一拉臉有了意外的好效果,光緒纔回到臨時徵用爲皇上行宮的廣州四海酒店內,就聽到了那些還在酒宴上商人們的話。他們在買了國債之後要一把火把國債燒了,這些錢就當捐給朝廷打東洋鬼子了。

光緒知道他們一定會這樣做,因爲這還是一個講究言而有信的年代。

第二天本是送南洋父老回坤甸的日子,廣州碼頭上人山人海。李關山,李玉昌等南洋父老在碼頭上與廣州父老握手道別。相處雖然只有短短几日,但心中那份情感卻是五味雜陳。碼頭還有另一羣人,他們是來接南洋父老回家的南洋子弟,帶頭就是李南柯。

當大家都以爲皇上因爲處理日本艦隊回國一事而不能來送行時,皇上到了。碼頭上,皇上諄諄囑咐着要南洋父老常回家看看。

離別終有盡時,當李南柯來到光緒面前,雙腳一碰舉手齊眉,大聲道:“坤甸華人自治軍參謀李南柯見過吾皇陛下。”禮畢又是單膝蓋跪下。在他的身後的張傑和這些曾經被“開除”出大清海軍的南洋子弟們,紛紛行禮。

“都來了,好呀。曾經你們都是好樣的,今後也不能做孬種。南洋之地自沙和尚這個最大的海盜消失後,失去了控制的海盜們再次席捲了整個南洋之地。”光緒指着停靠在碼頭上的二艘驅逐艦說道:“這兩艘是曾經是大清南洋艦隊的軍艦,被海盜虜走了被英國人找了回來。朝廷花了二萬英磅從英國人手裡重新買了回來,現在朕把它們送給你們。從現在起,他們就是坤甸華人自治軍的軍艦了。希望你們能開着它們去護衛一方海波寧靜。”

坤甸華人有自己的軍艦了!南洋父老們再次激動的落淚了。

“送給你們那朝廷就不管這兩艘軍艦了。從此後這兩艘軍艦的養護費用就得你們坤甸自已掏了。”光緒對着李關山小聲的說道:“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終有一天朕要讓西方列強們都明白,這個世界需要聽到來自東方的聲音。你我君臣共勉吧。”(未完待續。。)

第276章 決不讓英雄在九泉下流淚第81章 誰上了誰的賊船第300章 四十一章 吹牛不打草稿第127章 交換第153章 烤肉的味道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18章 夜宴第374章 回京第222章 “朕求你們了”第393章 隱秘之事第289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第415章 勝利的歸屬第5章 朝堂之下第4章 朝堂之上第4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76章 決不讓英雄在九泉下流淚第197章 李鴻章的忠心和憂慮第16章 慈禧查崗第251章 風雨飄搖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390章 準備就緒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377章 9月12日第194章 乙未宮變(中)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23章 柳暗花明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14章 視察第241章 海狼初現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354章 中美洲的煩心事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160章 談判在繼續第196章 各方反應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161章 馬關條約第384章 流浪艦隊第126章 急轉直下第59章 時代的差距第254章 一線生機第365章 天崩第373章 “您說呢?”第198章 過年了第415章 勝利的歸屬第113章 焦點第291章 相對無言第53章 雲南白藥第17章 必須的廢話第263章 進京面聖第366章 誰主浮沉第402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1章 回首百年第279章 不安的心第207章 朝鮮事變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85章 李鴻章的難題第111章 亂像叢生第300章 零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170章 給美國下絆子第117章 戰場練兵第425章 羈縻州政策第4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52章 承認失敗第286章 海陸之爭第130章 突圍第300章 三十六章 北進計劃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第289章 不如你做我的皇后吧第256章 宣戰的原因第150章 陰霾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274章 李菊藕的見解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65章 新年快樂第51章 佈局海外第196章 各方反應第377章 9月12日第80章 紛亂第240章 南下的序幕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117章 戰場練兵第110章 傷離別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31章 水師操演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第100章 一潰千里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5章 朝堂之下第158章 煩心事第213章 對馬大捷第61章 主心骨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第258章 史上最大搶劫行動(2)第299章 公私分明第142章 顫抖的佐世保第40章 回京第391章 開國大典第291章 “我沒有來晚吧?”
第276章 決不讓英雄在九泉下流淚第81章 誰上了誰的賊船第300章 四十一章 吹牛不打草稿第127章 交換第153章 烤肉的味道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18章 夜宴第374章 回京第222章 “朕求你們了”第393章 隱秘之事第289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第415章 勝利的歸屬第5章 朝堂之下第4章 朝堂之上第4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76章 決不讓英雄在九泉下流淚第197章 李鴻章的忠心和憂慮第16章 慈禧查崗第251章 風雨飄搖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390章 準備就緒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377章 9月12日第194章 乙未宮變(中)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23章 柳暗花明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14章 視察第241章 海狼初現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354章 中美洲的煩心事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160章 談判在繼續第196章 各方反應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161章 馬關條約第384章 流浪艦隊第126章 急轉直下第59章 時代的差距第254章 一線生機第365章 天崩第373章 “您說呢?”第198章 過年了第415章 勝利的歸屬第113章 焦點第291章 相對無言第53章 雲南白藥第17章 必須的廢話第263章 進京面聖第366章 誰主浮沉第402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1章 回首百年第279章 不安的心第207章 朝鮮事變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85章 李鴻章的難題第111章 亂像叢生第300章 零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170章 給美國下絆子第117章 戰場練兵第425章 羈縻州政策第4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52章 承認失敗第286章 海陸之爭第130章 突圍第300章 三十六章 北進計劃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第289章 不如你做我的皇后吧第256章 宣戰的原因第150章 陰霾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274章 李菊藕的見解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65章 新年快樂第51章 佈局海外第196章 各方反應第377章 9月12日第80章 紛亂第240章 南下的序幕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117章 戰場練兵第110章 傷離別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31章 水師操演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第100章 一潰千里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5章 朝堂之下第158章 煩心事第213章 對馬大捷第61章 主心骨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第258章 史上最大搶劫行動(2)第299章 公私分明第142章 顫抖的佐世保第40章 回京第391章 開國大典第291章 “我沒有來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