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回京

“來,都來瞧瞧。這就是咱們家的少爺。”慈禧將手中的《務時報》號外交給李蓮英讓在場的軍機大臣們都看看:“瞧這照片多好呀,真給哀家長臉。

慈禧這話說的不溫不火,總帶着些冷嘲熱諷的意思。當翁同龢的目光轉到自己身上,孫毓汶就知道壞事了。這張《務時報》的號外早幾天前就在京城中發行了,京城中還有不少人將報紙拿回去貢着。皇上真顏可不是誰都能見到的。過了這村,還有沒有店就不好說了。這麼多日沒一個人把這號外拿給太后看過,偏偏自己拿過來。沒想太后看後連句話都不問,就直接招來軍機大臣。

本以爲將報紙交給太后,再在太后面前以皇上有違祖訓加以駁斥,再說點皇上有意以收買人心的話,以引起太后警覺,可以再次壓下皇上的氣勢。這可太后這麼一出,待皇上回宮後,只要翁同龢在皇上面前稍加撥弄。孫毓汶自己可麻煩大了。自己幹麼出這風頭。

“怎麼都不說話呀。”慈禧放下茶杯:“萊山,你說說吧。報紙可是你拿來的。”

說?怎麼說,孫毓汶環顧四周,每個人都用着不同的眼光看着他。特別是禮親王世鐸,那明顯是在說:皇上不在宮中,就你挑弄是非。

“聖母皇太后,奴才只是看這張報紙上照的皇上英明聖武,故此拿給太后過目的。”

“是嘛,哀家叫大夥兒來,到也不是想訓斥什麼。這也要讓天下百姓們知道這皇上是誰吧。可是皇上這麼做確實有些過了。你們都多勸着點。別想到一出是一出。特別是翁同龢,你是帝師。”慈禧沒等大臣們回話:“這事哀家算是知道了。”慈禧這就算是對這事定了調子,以後不要再提了。

“喳。”又是跪了一地。

“之所以召大夥來。是想讓你們給出個主意。美德兩國已經多次來人催促問,何時可以確定鐵路開始修築的時間。這唐紹儀哀家也問過話了,只是說要等皇上回京才能確定。你們說說看吧。如今皇上不在京中,這事總得有人管吧。”

慈禧看着報紙心裡就在想,這報紙一出,天下人都知道皇上是誰了。這一來還有幾個人知道我這個太后。長久下去,怕是天下民心就真到皇上那去了。而且最近因爲修鐵路之事,各國公使可都找的是皇帝。雖說這朝政皇上沒有過問還抓在手裡,但慈禧心裡總有些不對勁。趁着這事把軍機們都召來問問,如果能把這事辦下來,也好讓各國公使們看看,這大清朝還是我這個太后說了算。

太后這是什麼意思?所有人都不太明白。修鐵路大家本意是反對的,上次皇上答應不過是應付之詞。誰也都沒放在心上。到是四國公使當回事,時不時的問個話,特別是美德公使還真了八經的做了幾份提案。正當大家還不知如何答話之時,李蓮英對太后耳語幾句,只見太后眉頭一皺:“人都回來了,心可還野着呢。你們回去都想想。跪安吧。”

光緒從天津返回第二天一早就到了京城,他沒回宮,直接就奔軍校去了。北洋武備學堂的學生632人、教員及其它人員78人也在今天開拔前住京城,明日也就到了。光緒去看看,不然放心不下。在歐陽振華的陪同,光緒再一次檢查了各項設施。當看到,各種器材已經做好並整潔的擺放之時,光緒這才放下心來。段祺瑞、王士珍、馮國璋一早就已離京前去接應已經出發的北洋武備學堂。看來,朕不在之時,大家還都是用心的。只一會便轉道去了京師大學堂。

因爲太后的三十萬兩銀子的加入,京師大學堂如期完工。而從美國歸國的容閎比光緒早到京城二天,雖然他對目前的招生工作有些不滿,但也不至於推倒從來。幾處做些調整也就是了。但他現在正和管着錢糧的岑春煊爭執。原因是因爲京師大學堂的完工,留在大學堂的經費只有不到三萬兩了。而他的一些想法,比如須要括大圖書館,增添教具,尤其是招聘教員的薪金的支付一下子就讓這點本來少的可憐的錢不夠用了。

“不必再說了。容老所說有朕看都是不能耽誤的。說到底不是做不到,而是沒錢了。這是朕的疏忽,錢的事朕來解決。”光緒擺了擺手。說到底不就一個錢字嘛。可就是這個錢已經讓光緒無能爲力了。新軍要錢,新學要錢,水師的琅威理才上任幾日呀,就已經規規矩矩的上了份摺子,說這說那,說到底就是要錢買煤買炮彈訓練。

“小寇子,咱們還有多少錢?”才進紫禁城光緒就在問。走在回宮的路上,光緒的情緒一直不高。沒錢什麼都辦不了,可是不是大清沒錢,而是這個皇上沒錢了。這都什麼事嘛。

很久寇連材都沒回話,這到讓光緒很吃驚。寇連材會辦事,也很忠心。對光緒的一系列想法從心裡上很贊同,也盡着自己的心力爲皇上辦事。可真會真的沒錢了。這會他正想着如何去弄點錢回來。好歹先把眼前糊弄過去,可這不是十幾兩,而是十幾萬兩。真的沒辦法呀。

“怎麼了。有事說事,裝什麼啞巴呀。從這後宮內務府中你再想想辦法,再擠點出來。大家都難,可總要想辦法解決吧。”

“皇上,不能再動內務府的錢了。”寇連材說着帶着哭腔就跪下了:“這後宮除了太后那邊,能裁撤的人員都裁撤了,能不花錢的地方都停工了。就連半年一次的宮舍修整都停了,不少宮舍都空置不用。皇上要是再動內務府的錢,這內宮就亂套了。這內宮之中奴才實在是沒辦法了。”

“這樣吧,小寇子,回宮後你把後宮內的物件整理整理,拿些不重要的出來賣了吧。想辦法也要把這筆錢先搞出來。”光緒深深的嘆了口氣,慈寧宮每天四萬兩用度,一個月就是120萬兩。夠養兩支北洋艦隊的了。光緒可沒膽砍老太太的用度。

慈寧宮內,光緒正跟慈禧彙報這次外出的結果。

“親爸爸,你看兒臣這照的可好?”光緒掏出《務時報》的號外,指着自己的照片說:“這小夥子還是很帥氣的吧。”

光緒不在宮中的這些日了裡,宮中發生的事情都在回宮的第一時間就知道了。所以換了身衣服就連忙到慈寧宮報道。

慈寧笑了笑:“這張報紙哀家早就看過了,還不錯吧。”

“京城裡已經有了,兒臣還以沒有,還想給親爸爸顯擺顯擺。不成了。”

光緒將路途上所見所聞挑些說了說。閒聊了會,慈禧就以皇上不在朝中,奏摺堆集多日還須早些回去處理爲由,將光緒打發走了。

對於慈禧的太度,光緒不甚明瞭。回御書房的路上,光緒還在捉摸太后今天怎麼不太高興,自己可是帶了不少各地點心玩意回來的。居然連看都不看。這上午還和軍機們商議鐵路之事,這會到自己這連提都沒提。不過等到了御書房見過詹天佑和唐紹儀才明白過來。原來老太太是覺得在外事上,各國的表現沒有體現出這個太后在這個國家的重要的作用,有些生氣了。

“以臣之見,美德兩國的方案已然可行。在技術上已具備鋪設的條件了。另外英國方面的方案正在討論中,相信很快也會有結果的。另外英國提出希望能鋪設一條直通京城與上海的鐵路,也提出了方案,請皇上聖裁。”這是詹天佑說的。

“美德兩國已經多次來人吹促,問鐵路何時可以開始鋪設。跟據之前的提議,由承建國出資金和技術,由我國出人力。臣現已目前無法提供足夠人力不足爲由拖延。但美德兩國都希望能儘快確認工廠設立的位置。另外美國公使田貝前去面見皇上,不知見過沒有。還有,英國不希望看見大清將廈門租借給德國。他們也可以放棄鐵路延線十英里的礦產開採權,轉爲與大清合作開採。爲此,臣已知會德國方面,因爲英國的抗議,廈門之事不可行。德國提出租借膠州灣,臣以這處離北洋水師太近已經拒絕。德國另提出一處:連雲港。請皇上聖裁。此外,德國援建兵工廠的設備已經在德準備裝船。關於大清聘用德國軍官一事,德國已經確認現役軍官邁克爾少將及二位上校將會和這些設備一同前住。”就聽唐紹儀這些話就知道這段時間可是忙壞了。

“準備裝船而不是已經裝船。看來不租借個基地德國是不會裝船了。通知德國方面,租借連雲港一事,朕已經同意,你再和德國方面商討一下租借的條款之事宜。就說因爲朕的新軍建立在即,希望德國派遣的軍官可以提前上路。美國公使找朕,朕知道。但朕沒見過。關於鐵路之事依原計劃拖到明年初再開始鋪設。可以先讓他們把工廠建起來。至於工廠的位置,待明日朕與歐陽振華等人商議後再做決定吧。”

開辦工廠的位置竟然要與軍事主管商議,看來這將和今後的一些軍事行動有關。我還是不多問的好。唐紹儀想了想還是沒問。

我們的美國公使田貝先生可算是最鬱悶的人了。光緒離京的第二天他也去天津。國內資本的壓力須要他儘快確認清國的消息。清國皇帝發出鐵路計劃後,一直用各種理由拖延。當然從清國的情況看,清國政府的效率確實如此。從他對清國的瞭解,這些事要通過必須經過清國的皇太后認可才能實施。所以他想在清國皇帝外出巡視時就把協議能簽訂下來。

可沒想到,他到天津後,光緒去了威海。等他得到消息趕到時,光緒又回到天津。屁顛顛的趕回去,光緒卻去了上海。好吧,我去上海找行了吧。看到滿天號外,等他到《務時報》館,光緒離開了。去哪了,沒人知道。等他知道了,人又迴天津了。終於筋疲力盡的回到京城。什麼事也沒辦成。要知道他可是帶着協議去了,就等着簽字了。他相信,如此優厚的條件沒有不同意的理由。可就是沒見着人。

而光緒按部就班的依照他的想法在實施的時候,一場大雨打亂了他的部署。

第59章 時代的差距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第166章 海軍變革第258章 史上最大搶劫行動(2)第119章 我的親孃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34章 想摸魚,先攪水第378章 揍他第300章 四十五章 美西戰爭第257章 衝擊馬六甲第204章 參謀本部擴大會議第92章 血滴子第185章 譁然第3章 各懷心思第137章 還差三十米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300章 四十章 一聲巨響第190章 未動先謀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229章 材料革命第23章 柳暗花明第350章 攪局者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150章 陰霾第212章 殘龍軍,集結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355章 八國聯軍第197章 李鴻章的忠心和憂慮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300章 零五章 驚慌失措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第143章 哭泣的江田島第399章 豆芽引發的悲劇第225章 退已無路可退第68章 誰纔是倒黴的人第300章 四十四章 平等條約第224章 齊聚一堂第205章 瘋狂的計劃第114章 改變的底氣第277章 汽車工業第362章 備戰第228章 葫蘆島號巡洋艦第259章 多事之秋第70章 留下他第300章 一十八章 不留後患第146章 我的世界第167章 第三把火第220章 決斷奉天第293章 皇后駕到第143章 哭泣的江田島第204章 參謀本部擴大會議第369章 “喏”第161章 馬關條約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153章 烤肉的味道第28章 大十字鐵路計劃第54章 驚喜連連第275章 深夜茶話第54章 驚喜連連第206章 時不我待第300章 四十二章 羅斯福之死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38章 議事第14章 視察第43章 誰是誰的無間道第403章 空軍逞能第290章 爲皇上保媒第300章 二十一章 恐懼的種子第142章 顫抖的佐世保第283章 離別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90章 中央銀行第84章 意外相逢第19章 差事第399章 豆芽引發的悲劇第370章 漢國度的傳承第4章 朝堂之上第58章 第一場雪第297章 柔情蜜意第1章 回首百年第235章 大 躍 進第82章 演習第364章 我是誰?第204章 參謀本部擴大會議第356章 日本大屠殺第289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第169章 憂慮第140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第167章 第三把火第300章 一十三章 第一輪齊射第243章 十年之後擡頭相見第121章 不拋棄第293章 皇后駕到第27章 紛亂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388章 滿清落幕
第59章 時代的差距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第166章 海軍變革第258章 史上最大搶劫行動(2)第119章 我的親孃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34章 想摸魚,先攪水第378章 揍他第300章 四十五章 美西戰爭第257章 衝擊馬六甲第204章 參謀本部擴大會議第92章 血滴子第185章 譁然第3章 各懷心思第137章 還差三十米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300章 四十章 一聲巨響第190章 未動先謀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229章 材料革命第23章 柳暗花明第350章 攪局者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150章 陰霾第212章 殘龍軍,集結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355章 八國聯軍第197章 李鴻章的忠心和憂慮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300章 零五章 驚慌失措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第143章 哭泣的江田島第399章 豆芽引發的悲劇第225章 退已無路可退第68章 誰纔是倒黴的人第300章 四十四章 平等條約第224章 齊聚一堂第205章 瘋狂的計劃第114章 改變的底氣第277章 汽車工業第362章 備戰第228章 葫蘆島號巡洋艦第259章 多事之秋第70章 留下他第300章 一十八章 不留後患第146章 我的世界第167章 第三把火第220章 決斷奉天第293章 皇后駕到第143章 哭泣的江田島第204章 參謀本部擴大會議第369章 “喏”第161章 馬關條約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153章 烤肉的味道第28章 大十字鐵路計劃第54章 驚喜連連第275章 深夜茶話第54章 驚喜連連第206章 時不我待第300章 四十二章 羅斯福之死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38章 議事第14章 視察第43章 誰是誰的無間道第403章 空軍逞能第290章 爲皇上保媒第300章 二十一章 恐懼的種子第142章 顫抖的佐世保第283章 離別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90章 中央銀行第84章 意外相逢第19章 差事第399章 豆芽引發的悲劇第370章 漢國度的傳承第4章 朝堂之上第58章 第一場雪第297章 柔情蜜意第1章 回首百年第235章 大 躍 進第82章 演習第364章 我是誰?第204章 參謀本部擴大會議第356章 日本大屠殺第289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第169章 憂慮第140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第167章 第三把火第300章 一十三章 第一輪齊射第243章 十年之後擡頭相見第121章 不拋棄第293章 皇后駕到第27章 紛亂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388章 滿清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