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三戰(中)

“不要開槍!”那些敗兵見霍夫曼這邊嚴陣以待,馬上叫了起來。但是剛一經過200米的警戒線,演習彈馬上把這些人射的滿身都是紅色,這些人立刻“陣亡“了。見霍夫曼這裡佔不到便宜,敗兵馬上向後逃跑,逃到了安全的區域。顯然,這些人都是趙剛的士兵,如果被他們趁亂混進來,那後果不堪設想。

霍夫曼擦了把汗,平時不怎麼使用的大腦在高速運轉,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判斷出對方的意圖。在這之前首先要確認自己的對手是誰?是趙剛還是趙剛手下的團長?

想到這裡,霍夫曼叫勤務兵將三個營長找來,自己抽了一支香菸開始思考。

香菸慢慢的燃燒着,煙霧繚繞中霍夫曼變得有些不清晰,透過煙霧看外面的東西也有些模糊。有的時候由於各種干擾因素,戰場上總是被籠罩了一層薄薄的迷霧,給戰爭造成了更多的變數。

香菸燃到了盡頭,霍夫曼將菸頭使勁得按在地上,遠處出現了勤務兵的身影。

十分鐘後,霍夫曼率領全團人馬出動,攻擊身後那隻軍隊。

經過十幾分鐘的戰鬥,霍夫曼付出了幾百人的代價將這隻軍隊“全殲”。但是面前的敵軍數量實在太少了,不過300多人。

“馬上排除斥候密集搜索周圍10裡方向,尤其對我部後路要更加嚴密的搜索,我團以品字形向總部撤退。撤退次序爲一營後退,其它兩營警戒;見到任何大隊人馬向我方快速移動,立刻開火”

有時候,戰士尊敬的是能夠帶領自己打勝仗的人,霍夫曼已經初步贏得了士兵的尊敬,命令被迅速的執行下去,兩千多人開始有序的撤回總部。

離總部還有幾裡的時候,空氣中殘留的火藥味道告訴霍夫曼,在不久之前發生過一場戰鬥。爲了保險起見,霍夫曼下令全部人馬就地警戒,派了兩名傳令兵去打探情況。

很快傳令兵就跑了回來,總部曾經遭遇過小股敵人的騷擾,但是在魯登道夫指揮下,很快就分割包圍了這股敵人。現在了魯登道夫將兩個團收縮在一起,等待吳俊升的第二師與自己會合,到時候憑藉優勢兵力堂堂正正的打敗趙剛。

聽到這個好消息,霍夫曼犯而糊塗起來,趙剛用兵很出乎他的意料。一直以來他都認爲自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很少有事情能夠讓他覺得迷茫,但現在他無法猜測趙剛的想法。這對於一個軍人來說,是極其危險的。

霍夫曼曾經研究過趙剛指揮的那次剿匪行動,對趙剛的用兵能夠也是十分佩服。但是那次畢竟只是指揮幾百人的戰鬥,與現在指揮上萬人的戰鬥大不相同,一個領導人更多是利用自己士兵的戰鬥力進行戰鬥,而不是憑藉自己的武力。趙剛的指揮能力顯然不在霍夫曼的計算裡面,霍夫曼認爲沒有進過德國正牌陸軍學院的人都沒有資格和自己相提並論。

幾分鐘後,第三師順利的會師了,師長魯登道夫也發現了事情不對,急忙將幾個團長基到一起討論一下目前情況。在臨時的會議室裡面,幾個勤務兵迅速的將沙盤放好,按照一比十萬的比例將附近的地理形勢設置好。在沙盤上,第三師聚在一起,第二師在距離第三師十幾裡的地方,一條河將兩個師隔開,趙剛的第一師則不能確定主力所在。

幾乎同時的,魯登道夫幾個人都想到了問題所在,吳俊升的第二師!趙剛用一部分疑兵牽制住了第二師,那麼剩餘的兵力一定是去攻擊第三師!這個趙剛,竟敢如此用險,難道不怕攻擊失敗被兩個師人馬前後夾擊嗎?

其實趙剛也想過這個問題,但是趙剛對於戰爭的認識比這些人十九世紀的人要高太多。在現代戰爭中,由於步兵武器的大幅度改良,地利的優勢被抵消了很多,天時也在現代化的後勤面前失去了威力。作爲人數較少的一方如果單純防守,那最後必然是在敵人的優勢兵力面前束手待斃。

日俄戰爭中的旅順要塞攻防戰就反映了這一點,旅順戰役進行了5個月之久,日軍參戰人數約有13萬6千人,陣亡3萬8千人,受傷。俄軍陣亡2萬1千人,還有3萬3千多人當了俘虜。雙方失去戰鬥力的人數大致相當,但是作爲進攻方日本的損失僅是防守方的一倍半。

幾經考慮,趙剛還是決定冒險去進攻吳俊升的第二師……。

經過一個無聊的上午後,低而是終於可以開始渡河,緊急徵來的渡船被搭成了幾座浮橋,士兵源源不斷地由浮橋走到河對岸,身後的火炮因爲搬運不方便被放在最後運過河。已經過河的士兵三五成羣的站在河邊,看着對面亂成一團的隊伍傻笑。

就在在吳俊升的第二師即將全部渡河的時候,一發演習彈從天而降,成功地讓第二師的十幾個士兵退出了演習。一陣炮彈過後,第一師迅速的發起了進攻。

這時的第二師尚未展開,而且又被河水分割在兩邊,剛渡河的一部分被趙剛迅速的分割包圍。更要命的是第二師的火炮還在河對岸,缺乏炮火支援的第二師被徹底擊潰了,趙剛的冒險成功了。

經過休整之後,趙剛帶着6千人小心翼翼的繞道回摩天嶺。但還是被第三師堵在摩天嶺以北5裡處。

這時的兵力對比,趙剛6千人,35門炮(15門繳獲的),魯登道夫的第三師9千人,炮18門。趙剛雖然人數上處於劣勢,但是在火炮上則有相當大的優勢。雙方几乎同時開始了炮戰,在炮戰中趙剛的獲得了勝利,憑藉數量上的優勢磨掉了第三師的火炮,看起來勝利女神正在向趙剛微笑。

但是正如德國人低估了趙剛的實力一樣,趙剛也低估了自己的對手魯登道夫,而趙剛馬上爲自己的判斷付出了代價。

作爲一戰中最好的陸軍指揮官,擁有出類拔萃的戰略眼光、組織能力和戰術手腕的魯登道夫。敏銳地發現了趙剛第一團與第二團之間出現的小小距離,對於一般的軍人來說,這都算不上破綻。但是對於魯登道夫這實在是一個大大的機會,而且還有機會將它擴大,擴大到第一師不能承受…。

第33節 鉅艦對決第25節 宜將剩勇追窮寇(中)第67章 激戰掌骨峰第29節 升龍戰爭---伯力要塞攻防戰第40章 運籌第11節 築巢引鳳第47節 特戰雄兵(十四)第48節 上海世博會第9節 大敗西班牙第23節 風雨飄搖大清國第36節 禁菸 四 成功第25節 翹家大小姐(上)第17章 中美聯盟第3節 北京條約第73節 我們都是神槍手(上)第28章 鳥盡第65節 孟買慘案第26節 宜將剩勇追窮寇 下(完)第11節 傳檄西北第19節 破交(下)第8節 變數第33節 三戰(下)第29節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五十節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第106章 氫彈第21節 兩手都要硬(下)第2節 京師風雲第21節 巡檢做天子(五)第5節 海蘭泡之戰(中)第21節 兩手都要硬(下)第29節 美法同盟第81節 圍剿阿肯色號(下)第11節 西班牙的逆襲第62節 經濟危機(七)第82節 護航制度的勝利第20節 巡檢做天子(四)第28節 升龍計劃-突破東線第11節 歸燕迴翔(上)第83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四)第2節 平地起風雷第4節 英美海上聯軍第15節 霸王別姬(下)第25章 思退第69節 半癱山姆鬥野鶴(一)第79節 初戰(下)第10節 控鶴之鎖鏈第107章 分贓第20節 北疆坦克之海(一)第4章 鐵幕(下)第63章 羅斯柴爾德財閥的末日(下)第66節 鐵流(五)第16節 兵貴神速(二)第4節 海蘭泡之戰(上)第16節 文字獄第3節 烈日要塞(中)第9節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40節 奇襲?(上)第60節 潛伏第9節 立國會議(上)第58節 甘地第88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九)第20節 兩手都要硬(上)第4節 股市狂瀾第31章 譚嗣同(上)第29節 美法同盟第52章 核陰影第47節 北京奧運會第64章 危險的前兆第5節 昔日國寶今何在第19節 熱血貫長虹第2節 平地起風雷第35節 法國艦隊與巡洋艦隊的混戰第43章 杯弓蛇影第13節 真理不辯不明(下)第25節 海參崴大海戰(上)第6節 突襲(一)第10節 色情拷問法第70節 燒烤論英美(中)第16節 趙爾豐第2節 京師風雲大結局中華一統第86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七)第6章 德國統治下的歐洲(一)第8章 德國統治下的歐洲(三)第80節 亮劍第87節 餘波未止第82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少將(三)第10節 突襲(五)第43節 水庫三日談(七)第34節 鉅艦(下)第15節 萬壽無疆賀疆無第43章 杯弓蛇影第9節 立國會議(上)第2章 手談(下)第35節 蝴蝶效應(上)第63節 鐵流(二)第26節 戰列艦的威力第77節 初戰(上)第18節 英國與俄國第75節 籌糧
第33節 鉅艦對決第25節 宜將剩勇追窮寇(中)第67章 激戰掌骨峰第29節 升龍戰爭---伯力要塞攻防戰第40章 運籌第11節 築巢引鳳第47節 特戰雄兵(十四)第48節 上海世博會第9節 大敗西班牙第23節 風雨飄搖大清國第36節 禁菸 四 成功第25節 翹家大小姐(上)第17章 中美聯盟第3節 北京條約第73節 我們都是神槍手(上)第28章 鳥盡第65節 孟買慘案第26節 宜將剩勇追窮寇 下(完)第11節 傳檄西北第19節 破交(下)第8節 變數第33節 三戰(下)第29節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五十節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第106章 氫彈第21節 兩手都要硬(下)第2節 京師風雲第21節 巡檢做天子(五)第5節 海蘭泡之戰(中)第21節 兩手都要硬(下)第29節 美法同盟第81節 圍剿阿肯色號(下)第11節 西班牙的逆襲第62節 經濟危機(七)第82節 護航制度的勝利第20節 巡檢做天子(四)第28節 升龍計劃-突破東線第11節 歸燕迴翔(上)第83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四)第2節 平地起風雷第4節 英美海上聯軍第15節 霸王別姬(下)第25章 思退第69節 半癱山姆鬥野鶴(一)第79節 初戰(下)第10節 控鶴之鎖鏈第107章 分贓第20節 北疆坦克之海(一)第4章 鐵幕(下)第63章 羅斯柴爾德財閥的末日(下)第66節 鐵流(五)第16節 兵貴神速(二)第4節 海蘭泡之戰(上)第16節 文字獄第3節 烈日要塞(中)第9節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40節 奇襲?(上)第60節 潛伏第9節 立國會議(上)第58節 甘地第88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九)第20節 兩手都要硬(上)第4節 股市狂瀾第31章 譚嗣同(上)第29節 美法同盟第52章 核陰影第47節 北京奧運會第64章 危險的前兆第5節 昔日國寶今何在第19節 熱血貫長虹第2節 平地起風雷第35節 法國艦隊與巡洋艦隊的混戰第43章 杯弓蛇影第13節 真理不辯不明(下)第25節 海參崴大海戰(上)第6節 突襲(一)第10節 色情拷問法第70節 燒烤論英美(中)第16節 趙爾豐第2節 京師風雲大結局中華一統第86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七)第6章 德國統治下的歐洲(一)第8章 德國統治下的歐洲(三)第80節 亮劍第87節 餘波未止第82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少將(三)第10節 突襲(五)第43節 水庫三日談(七)第34節 鉅艦(下)第15節 萬壽無疆賀疆無第43章 杯弓蛇影第9節 立國會議(上)第2章 手談(下)第35節 蝴蝶效應(上)第63節 鐵流(二)第26節 戰列艦的威力第77節 初戰(上)第18節 英國與俄國第75節 籌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