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創新者的窘境

顧驁前世並不熱衷於考古,所以他對早期遊戲機產業發展史的瞭解,幾乎僅限於在b站看看敖廠長的視頻。

比如著名的“雅達利大崩潰”這種大事件,他當然是知道的了,畢竟b站上起碼有幾萬個up主炒過碗八卦冷飯了——說的是1982年聖誕季,雅達利公司出了一款史詩級爛貨《et外星人》,摧毀了行業公信力,葬送了整個美國遊戲機產業的江山。

此前雅達利在全美擁有1000多萬臺、全球數千萬臺的銷量、28%的美國家庭都買了他家的遊戲機、全球家用機市場佔有率超過80%……

然後因爲《et外星人》瞬間爆炸、當場去世、全美遊戲業產值一年內跌掉97%……(銷售額從30幾億美元跌到只剩1億。)

給了本來幾乎還處在萌芽狀態的任天堂等日系廠商,以一個奇蹟般崛起的機會。

由此可以看出,至少到1982年以前,任天堂等日系企業,在全球遊戲產業中是很弱小的存在,甚至纔剛剛起步。

顧驁前世看敖廠長解說曰本遊戲業起源時,說過一款叫做《太空侵略者》的遊戲,這據說是史上第一款正式發行的互動射擊類遊戲,也開啓了“射擊遊戲”這個大門類。

(注:這裡所謂的“互動射擊”,是強調“敵人也會發射子彈反擊玩家”。因爲在太空侵略者出現之前,已經有別的單方面射擊遊戲了,但敵人只會捱打不會還手,所以不刺激,沒火起來。)

這款遊戲依稀是在78年底還是79年就出現了,然後應該會爆火,並帶動整個日系廠商真正眼紅跟風、走上電子遊戲機這個產業。

同時因爲“射擊遊戲”這個概念成了曰本人首創,日系廠商在這方面積累較深,也給曰本人留了一塊跟美國人叫板的前沿陣地。並且憑着這個優勢點,在小步快跑發展了3年後,趕上美系滅亡的好時機。

但如今顧驁考察市場的結果,卻是沒有發現有關“太空侵略者”的任何蹤跡。

其他被這個導火索誘發的跟風者,自然也無從跟起。

不過,在與高沙康成等秋葉原兼營街機的老闆們交談調研後,顧驁捕捉到了一絲蛛絲馬跡:上半年確實有一家街機公司的市場調研人員和新品開發人員,來向他們兜售過一些想法,內容就是“帶屏幕的電子射擊遊戲”,試探他們對新立項產品的投資進貨意願。

但可能是客戶反饋不良吧,那事兒後來就不了了之了。

顧驁花了幾條香菸、一些小禮物,打聽到了那家街機公司名叫“太東”(taito),甚至打聽到了那個產品構想的負責人被稱爲“西角君”。

“真是太感謝了,高沙桑,祝您生意興隆。”

得到了有用情報後,顧驁很大方地最後塞了一包煙,並且打聽清楚了太東公司的所在,然後帶着楊信直奔而去。

……

在東京街頭兜兜轉轉了兩個小時,顧驁一行終於風塵僕僕地趕到了位於近郊的太東電器。

這個時代的電子/電器產業,生產、研發和營銷部門分隔得還不太明確,幾乎沒有找代工廠的習慣。(因爲灣灣和韓國的電子代加工業還沒崛起到足夠規模,所以曰本人還在自己生產。東南亞就更落後了。)

所以太東電器的辦公樓,就是一幢與裝配車間、倉庫融爲一體的奇葩建築。底下三層是工廠儲運,往上都是辦公室。

顧驁帶了名片,頭銜是那家版權代理公司的,所以稍微溝通了,問明瞭技術部的西角友宏辦公室所在,就順利進來了——這裡沒什麼嚴格的拜訪手續和保密制度。應該是公司並不起眼,也不算什麼行業龍頭,所以不覺得會有人打主意吧。

一樓堆着滿滿的彈子機和老虎機,都是那種電動的賭-具或者準賭-具,正是這個時代曰本利潤率最高、銷量最好的電動娛樂設備。

尤其是彈子機,雖然賭性沒老虎機那麼嚴重、刮錢速度也不快,但卻勝在不需要什麼經營權限,任何電器屋、酒吧、迪廳、商場……都可以兼營,自然沒人捨得放過了。

這可是一種不需要經營賭業的資質、卻能從賭業中分潤利潤的機器,誰會嫌多呢。

“請問你是西角友宏先生麼?”顧驁徑直闖進技術部的辦公室,竟然無人阻攔,直接就找到了桌上名牌寫着“西角”的桌子。

看起來,這個西角君目前的處境不太受寵。

“我是,請問您哪位?”西角友宏有些摸不着頭腦,不理解爲什麼會有公司外的人直接拜訪他。

一般不都是找市場部或者採購部的同事麼?

而且顧驁和楊信的日語都很流利,中國人和曰本人的外形差距也不大,以至於他根本認不出這是個外國人。

最多隻是覺得這兩個訪客好帥好高大。

“自我介紹一下——鄙人顧驁,中國人,這是我的名片,在香江經營知識產權代理的。”

西角友宏茫然地正反翻看了名片:“不知顧桑找我有什麼事?”

顧驁也不表現出急切的姿態,不緊不慢地問:“我在秋葉原的高沙康成老闆那裡打聽到,貴公司上半年由你負責過嘗試推出一款互相對射的電子遊戲?”

這是基礎的談判技巧,不能讓人覺得你對這玩意兒很感興趣,免得拉高對方的心理價位。

“確實是的,但是後來被市場部的客戶調研駁回了……”

“能再具體談談麼?說不定分析清楚之後,我們會有興趣的呢。”

“好吧”西角友宏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畢竟這是一個已經被槍斃的項目。

……

此後半小時,顧驁聽到了一個經典的、足以被後世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寫進《創新者的窘境》裡的經典案例。

哈佛大學管理學教授克里斯坦森,研究過美國硬盤產業的無數次企業迭代——每一代硬盤公司,在20年後,20家裡會破產關停19家,只剩下1家活到下一個20年。

然後以此類推,每一代都是95%的死亡率。

之所以產生這種情況,克里斯坦森分析的罪魁禍首,就是“市場調研的慣性”。

當生產14英寸硬盤的企業,向他的客戶調研“我們現在能研發出8英寸硬盤了,你們有需要嗎”的時候,它的客戶一定是回答“不需要”的。

因爲客戶的現有產品用14英寸硬盤已經習慣了,結構也穩定了,沒必要爲了更大的存儲密度多掏錢。所以14英寸時代活得最好的公司,到了8英寸時代都死了。

8英寸時代活得最好的,5.25時代又死了。5.25獲得最好的,3.5英寸時代又死了……

給大型機做硬盤的公司,永遠不會去找做pc機的廠商調研,而給pc機做硬盤的公司,也不會去找下一代產品ipod的研發商調研。大家都看不到新興模式市場的容量。

西角友宏這邊,顧驁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或許另一個時空,他走了狗s運吧,遇到了一個敢賭命的市場部領導,就像一個寫創新文的寫手,狗s運遇到了一個不看“作品大數據”的編輯。所以創新成功了。

現在遇到了看市場調研大數據的庸才,所以混成了跟風狗套路狗。

誰讓歌命性的底層創新,從來就是顛覆市場調研和大數據的呢。就是要大數據覺得“不划算”的角落,才配誕生掀翻整個牌桌的創新動力。

“那些電動街機的老闆,都說這個機器騙錢。只有一塊電路板,不該賣這麼高價,都說即使量產出來也不會進貨,於是市場部反饋,取消了量產。

但是英特爾的8080/8086,還有zilog公司的z80,這些cpu進價就非常昂貴了,要做成電子遊戲機,售價不可能再低了。是下游的經營客戶無法理解這種新事物的價值,所以覺得虧了,心裡不舒服。我無法改變什麼。”

這是西角友宏最後的吐槽。

顧驁已經聽出問題來了。

是曰本這個民族性,對知識產權的不尊重。

這裡並不是說,曰本人不肯爲虛擬物品付費——相比於美國人,曰本人其實已經很願意爲虛擬物品付費了,不然後世美國人拼命翻牆到《優酷》來看盜版電影那些年,曰本人翻牆的比例反而低得多。

但是,從文化屬性來看,美國人雖然更能鑽營少付,他們卻覺得付錢是應該的。

曰本人雖然身體很誠實,掏了錢,文化上卻覺得不值。

這從bandai這些日系ip廠商的做派就能看得出來——曰本人一開始就把動漫、遊戲的利潤點,放在了側重於賣高達、賣手辦、賣周邊上。而不像美國人,覺得利潤的大頭就該來自賣虛擬物品本身。

這時,當“cpu”這種新事物出現在街機廳老闆們眼前的時候,他們就逆反地覺得自己被騙了,而絲毫不從“引進這些機器後能賺多少錢”角度考慮問題。

這也算人之常情——中國人在這方面其實也都這樣。後世顧驁第一次去電腦市場配機器時,家長看了每個部件的售價後,愕然發現那個只跟指甲蓋大小的東西,居然比龐大的硬盤、主板更貴,也是不能接受。

顧驁費了好多口舌,跟父母解釋“別看這東西小,這纔是電腦的‘腦’,就是該這麼貴”,最後纔算扭轉了老一代人的思想。

否則老人真有可能覺得“cpu上的散熱風扇都該比cpu本身貴”

就跟79年的秋葉原電器行老闆們,覺得轟鳴的大電動機該比cpu貴一個道理。

不過話到嘴邊,顧驁肯定不會把真相說出來的,他只會說:

“你這個東西,確實包裝得不好,內容設計得也不好。不過我在香江遇到過一家挺有設計實力的同行。你願不願意讓這個半成品發揮點餘熱呢?大改一下,或許還有救。”

西角友宏警覺地打量了顧驁兩眼:“這事兒我說了不算,你別找我談,去找市場部的同事吧。”

第708章 海納百川第92章 招兵買馬第126章 舊錢的氣息第493章 伸個懶腰也要寫進歷史書第91章 你有資格進去麼?第678章 真理往前一步就是荒謬第107章 捨己爲國的好同志第80章 山雨欲來第227章 美國方塊第236章 汝之大佬,我之馬仔第768章 史詩級賞金第320章 東方風來滿眼春第100章 一起戰鬥吧第26章 篳路藍縷第172章 一園兩制第777章 萬事俱備第789章 抽絲剝繭第755章 很大一盤棋第703章 做CEO就是要多學習第685章 不知道說什麼第733章 應付作業第681章 代入錯誤變數第47章 噴神轉世第96章 全球第一沒做,不代表你也不該做第531章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第288章 再赴美國第26章 高考落幕第182章 陪太子讀書第91章 籠絡人心第290章 你們都是我的不在場證人第687章 無人接盤第302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464章 美帝的底細你一清二楚第614章 創新者的窘境第517章 樸素的智慧第460章 一九八四年一月廿六日第568章 輸贏我都賺第549章 想不通就對了第752章 劃清界限第340章 每個人都是配角第368章 都市傳說第81章 技術標準制定權第393章 歷史一再重演第436章 都市裡流傳着哥的傳說第346章 用心做廣告第535章 偉岸的制高點第635章 安排上第505章 買得越多賺得越多第702章 新開發計劃第796章 要恰飯的嘛第492章 文人相輕第717章 欲練神功,自廢武功第636章 瞞天過海第605章 萬人空巷第80章 山雨欲來第706章 一切爲了獨佔第92章 蓬蓽生輝光環第516章 君子報仇上輩子不晚第610章 千年老二第403章 比誰放血速度快第24章 創新者的窘境第228章 段式真愛第461章 改革春風吹滿地第64章 賣給新興核武器國家第124章 電影也可以是風向標第200章 來龍去脈(100萬字了,別養了!)第1章 那是一個春天第73章 第一桶金第653章 給你講個笑話:布列塔尼亞人的菜譜第623章 研發本土化大潮第183章 送命課題第125章 N個第一第146章 有償新聞第695章 利好越多破綻也就越多第613章 地球上只需要五臺電腦的再次重演第614章 創新者的窘境第516章 君子報仇上輩子不晚第355章 我做這總統有何用第329章 魏巍漢統第15章 美女作家第391章 歷史書上沒寫到過的對手第292章 一口老血第66章 又到白色下雪的季節了第676章 骨鯁在喉第360章 股市是萬惡之源?第105章 先寫答案的證明題第392章 獅子搏兔,亦盡全力第253章 寶寶心裡苦第83章 錦衣晝行第59章 窗口期第622章 文化自豪感第16章 這個時代的好片標準第708章 海納百川第23章 享樂是爲了工作第371章 一夜殺入中國市場的摩托羅拉第658章 瞎混第551章 無爲而治第128章 談笑有鴻儒究極版第429章 上中下三策病第647章 收割
第708章 海納百川第92章 招兵買馬第126章 舊錢的氣息第493章 伸個懶腰也要寫進歷史書第91章 你有資格進去麼?第678章 真理往前一步就是荒謬第107章 捨己爲國的好同志第80章 山雨欲來第227章 美國方塊第236章 汝之大佬,我之馬仔第768章 史詩級賞金第320章 東方風來滿眼春第100章 一起戰鬥吧第26章 篳路藍縷第172章 一園兩制第777章 萬事俱備第789章 抽絲剝繭第755章 很大一盤棋第703章 做CEO就是要多學習第685章 不知道說什麼第733章 應付作業第681章 代入錯誤變數第47章 噴神轉世第96章 全球第一沒做,不代表你也不該做第531章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第288章 再赴美國第26章 高考落幕第182章 陪太子讀書第91章 籠絡人心第290章 你們都是我的不在場證人第687章 無人接盤第302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464章 美帝的底細你一清二楚第614章 創新者的窘境第517章 樸素的智慧第460章 一九八四年一月廿六日第568章 輸贏我都賺第549章 想不通就對了第752章 劃清界限第340章 每個人都是配角第368章 都市傳說第81章 技術標準制定權第393章 歷史一再重演第436章 都市裡流傳着哥的傳說第346章 用心做廣告第535章 偉岸的制高點第635章 安排上第505章 買得越多賺得越多第702章 新開發計劃第796章 要恰飯的嘛第492章 文人相輕第717章 欲練神功,自廢武功第636章 瞞天過海第605章 萬人空巷第80章 山雨欲來第706章 一切爲了獨佔第92章 蓬蓽生輝光環第516章 君子報仇上輩子不晚第610章 千年老二第403章 比誰放血速度快第24章 創新者的窘境第228章 段式真愛第461章 改革春風吹滿地第64章 賣給新興核武器國家第124章 電影也可以是風向標第200章 來龍去脈(100萬字了,別養了!)第1章 那是一個春天第73章 第一桶金第653章 給你講個笑話:布列塔尼亞人的菜譜第623章 研發本土化大潮第183章 送命課題第125章 N個第一第146章 有償新聞第695章 利好越多破綻也就越多第613章 地球上只需要五臺電腦的再次重演第614章 創新者的窘境第516章 君子報仇上輩子不晚第355章 我做這總統有何用第329章 魏巍漢統第15章 美女作家第391章 歷史書上沒寫到過的對手第292章 一口老血第66章 又到白色下雪的季節了第676章 骨鯁在喉第360章 股市是萬惡之源?第105章 先寫答案的證明題第392章 獅子搏兔,亦盡全力第253章 寶寶心裡苦第83章 錦衣晝行第59章 窗口期第622章 文化自豪感第16章 這個時代的好片標準第708章 海納百川第23章 享樂是爲了工作第371章 一夜殺入中國市場的摩托羅拉第658章 瞎混第551章 無爲而治第128章 談笑有鴻儒究極版第429章 上中下三策病第647章 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