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南下方針

這個時候日本人已經將城中的所有居民毒轟了出來了,糧食被他們搶光了之後,這些人對於日軍來說沒有絲毫的用處,日軍一張吃飯的嘴都不想增加,又不能讓這些人餓死在城中,只好將他們全部轟了出來。

日軍的主要防守就是圍繞着之前的南琉球的都城展開的,因此幾乎全部的兵力這個時候都集中在這裡,對於島上其他地方的控制力就顯得十分薄弱。

琉球人被搶光了糧食,只好躲進深山老林中採食野果樹皮,也有人制作了簡易的工具跑到海邊去捕魚,明軍派過來的士兵們很快就將他們集中在了一起,他們將帶來的糧食分發給這些人,並且將明軍願意將他們轉移走的消息公佈出來,這些人這個時候幾乎已經快要被活活餓死了,這個時候有人願意給他們提供糧食,又願意將他們轉移走,離開這個被侵佔變得不安全的地方,他們當然願意走了,不過這些人畢竟只是島上的一小部分人,於是明軍士兵們又向島內繼續去尋找更多的百姓。

明軍士兵們這個時候已經大部分都返回了基隆了,琉球距離臺灣島的距離比起日本來說要更加接近,加上往返一趟只不過需要半個月的時間而已,所以項玉並沒有在蛇島上面等待,明軍士兵全部撤回基隆之後,空出來的這些船剛好可以用來將這些人轉移出來。

在明軍在外出徵的這兩個月的時間裡面,基隆裡面發生了許多事情,由於工人隊伍的不斷壯大,因此在政府的牽頭之下,工人們組成了一個工人聯合工會,專門用來爭取工人們的正當權益,這件事情有利有弊,項玉心中雖然擔心它後來會演變的難以控制,但是這個工會的成立確實是對於工人階級的利益有很大的維護作用,尤其是在基隆目前的市場已經漸漸的趨於飽和的狀態下,很多商人們已經開始削減成本,控制支出,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因爲這說明商人們已經意識到了眼前的危機,在這種情況之下會倒逼經濟轉型,由低端向着高端轉變,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壯大的資本階級勢必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剝削和壓迫工人,這在歐洲的工業革命時期是被無數次的證明過的,而基隆目前的情勢似乎就已經出於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前沿了。

當然,這個話說的還是有點早,因爲基隆的市場經濟體量比較小,加上科技的普及並不普遍,就拿明軍之前研發出來的蒸汽機來說,這個東西問世的時候政府曾經請了很多的商人和企業家前去參觀,但是他們也只是對於這種東西感到十分新奇,對於它的用途以及可以爲他們帶來的巨大的效益卻視而不見,當然這也跟他們的閱歷有關,畢竟這個東西以前並沒有出現過。

不過這個時候的蒸汽機還需要改進,而且產能還不高,明軍的唯一的一艘基隆級的戰艦就是首先裝備蒸汽機驅動的半鐵甲的戰艦,它在行駛的過程中出現了耗煤嚴重,鍋爐室的蒸汽泄露十分嚴重的問題,因此這個一次也跟着明軍的陸軍返回了基隆,要知道整個海軍只有這一艘戰艦返航。

蒸汽機的問題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得到提高的,雖然基隆的科技研究院有項玉提供的設計圖紙,但是因爲這個時候的生產工藝跟不上去,生產出來的機器確實是不能完全達到設計要求,但是就算是在英國,瓦特改裝蒸汽機也是在蒸汽機問世幾十年之後的事情了,可以說正是因爲經過了這幾十年的發展才使得瓦特當時有那種條件和工藝水平能夠將原來的蒸汽機加以改進。所以說這種東西都是慢慢逐步發展的,一時半會也不能太着急。

而且基隆這個時候有很多國有的一些工廠和企業,既然一般的商人看不見機械化帶來的好處,那麼久由國有企業來先吃這個螃蟹,因此基隆的紡紗廠、蔗糖廠等工廠這個時候都採購了一批蒸汽機,這件事情本來是項玉的無心之作,只想向廣大的商人起到一個榜樣的作用,誰知道後來因爲這件事情,使得基隆市政府手裡面的這幾家國有企業因爲生產力得到的巨大提升而一躍成爲整個行業裡面的佼佼者,後來更是成爲了國家商業霸主,這倒是項玉沒想到的事情。

項玉這個時候關注的重點已經不在經濟上面了,他現在更加關注基隆以及整個臺灣的人口的情況,其實這個時候隨着明軍在大陸的逐漸站穩了腳跟,因此他們的活動範圍逐漸擴大,按理說應該是有更多的人口遷徙到臺灣來,但是隨着滿清的統制的逐漸穩固,所以人民願意背井離鄉的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了,但凡是咬咬牙能夠堅持下去的,他們絕對不會冒險前往一個他們不熟悉的地方的,在這一點上來說,中華民族確實是一個十分堅韌的民族。

因爲這個原因,因此每個月來到臺灣的沿海一帶的人數已經逐漸呈現一個下降的趨勢,在過去的兩個月的時間裡面一共有五萬人移民過來,加上從琉球過來的接近二十萬人,所以這個時候臺灣的總人口已經超過五十萬了,這還不算那些深山裡面的土著人和部落人。五十萬的人口在後世的十幾億的巨大數字面前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但是在眼下,這個數字並不少了,明末的時候,萬曆年間中國還有兩千多萬戶的人口規模,總人口超過一億人,但是經過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的農民起義,加上連年饑荒大旱,再加上後來的滿清入關,明末持續幾十年的戰爭使得人口數量銳減,這個時候人口已經下降到了不足六千萬人,一直到康熙二十二年總人口才恢復到了8500萬。

臺灣再兩年的時間裡面,人口由原來的十餘萬增長到了接近五十萬人,這使得明軍的兵源得到了大大的擴充,人口就是戰爭潛力,明軍這個時候武器不可謂不先進,訓練也比一般的軍隊更具有針對性,但是因爲規模的制約,使得明軍這個時候大不了大規模的戰爭,就連日本的一個小小的大名都有點消化不了。

既然從大陸移民這個時候遇到了困難,那麼能不能想想辦法從其他方面考慮呢?項玉陷入了沉思。

其實這個時候,因爲長江以南的戰爭結束的時間比較短,加上這個時候大多是尚可喜、吳三桂一類的軍番佔據了沿海一帶,因此這幾個地方的百姓們都出現了大規模的外逃,有許多人都是逃向了南洋一帶,他們的人口初步估計有幾十萬人,很多人已經過去了幾十年,因此這個時候人口發展的差不多已經接近百萬了,這個方向也是明軍可以考慮發展的方向嘛。

這個時候的菲律賓呂宋一帶有西班牙人的勢力,這裡也是南洋的一個經濟和軍事的中心,華人在這裡也有大量的數量,萬曆三十年間西班牙人曾大規模屠殺呂宋的華人,造成了將近三萬華人的死傷,而這個時候萬曆皇帝剛剛經歷了三次北征,國力空虛,儘管他聽聞後曾怒不可遏,表示要嚴懲西班牙人,但是終因國力不濟邊疆不穩而作罷。

但是從這件事情裡面也可以大致窺探出南洋一帶的華人的數量,他們有很大一部分遷徙到此已近百年,因爲華人的勤勞堅韌吃苦耐勞,使得他們能夠在這些艱苦的地方紮下根來,但是無論是西班牙人也好荷蘭人也罷,他們都對華人的勢力感到十分忌憚,因此不僅出臺了許多政策和法令來限制華人,比如收繳華人的武器,不準華人聚在一起居住,而且還挑撥華人與當地土人的矛盾,利用那些土人來對付和牽制華人,甚至還自己動手,出動軍隊肆意的屠殺華人,華人勢力因爲被分的很散,手上又沒有任何武器,加上並沒有強力的人來組織領導,他們的處境並不是很好,即使到二十一世紀的時候,華人在東南亞一帶還時常遭到當地的土人欺辱屠殺。

項玉是知道這些事情的,正如他對日本人的那種恨一樣,他對東南亞的這些黑不溜秋的土人也是十分憎惡的,這些人自己懶就算了,他們還不允許別人通過勤勞來發家致富,這簡直就是流氓,對於這樣的人,項玉的對策只有一個,那就是要比他們更加流氓,他們對華人怎麼樣,華人一定要十倍奉還給他們。

相較於日本這個時候的體量來說,東南亞的這些小國家無疑是要更加好對付的,項玉於是決定在處理完了琉球的戰事之後,立即出兵進攻菲律賓的北部地區,先從棉蘭老島開始,這裡是西班牙人勢力還沒有延伸到的地方,而且從距離上來看,這裡距離臺灣島也是最近的,島上的華人的數量雖然不如呂宋和巴達維亞那麼多,但是最少也是有六七萬人的。

爲了征服棉蘭老島,明軍勢必要再一次擴充軍隊了,棉蘭老島上面這個時候大多是原始森林,當地的土著人大多是分成部落的形式來劃分地盤的,他們的人數不多,武器也比較簡陋,但是因爲在叢林裡面作戰,明軍的武器方面的優勢勢必會受到影響的,所以項玉決定至少要有五千人的軍隊才能比較保險。

第305章 雨後春筍般的清廷水軍第131章 傷亡慘重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378章 戰局糜爛第429章 對日作戰帶一百零二章臺中攻城戰第279章 百萬勞力第149章 土着人,開戰!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209章 全殲第373章 關寧鐵騎第355章 國之隱患第98章 發展戰略第317章 論戰第228章 攻城戰(下)第68章 意外來兵第253章 肅清原住民第157章 炎黃村暴露了第63章 臺中對第430章 對日作戰(二)第43章 廈門風雲(二)第5章 棄守安溪第301章 移民問題第76章 將軍府第221章 軍火第260章 定海和鎮海第31章 諸軍議事第288章 兵分兩路第376章 救是不救?第166章 組建情報部門第231章 包圍圈第376章 救是不救?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99章 項玉成親第343章 海澄攻防戰(六)第372章 難民潮第414章 破城第418章 滅清第318章 歐洲局勢第35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278章 勢不可擋第182章 落日黃昏第179章 海戰,拉開序幕!第115章 大演武第374章 大水攔路第99章 項玉成親第429章 對日作戰第341章 海澄攻防戰(四)第96章 項玉回府第335章 春季作戰第4章 兵臨城下第33章 遭遇風暴第413章 錦州之困第119章 糧價風雲第36章 攻城困難第65章 糧食危機第379章 出兵湖南第163章 馬尼拉的情報第110章 目標城門第261章 夜襲鎮海(一)第239章 北方的神秘戰艦第110章 目標城門第304章 新型戰艦第415章 困守海州第49章 成功突圍第360章 濃霧偷襲(三)第350章 援軍第9章 糧食危機第417章 兵臨盛京第314章 白塔第133章 三面夾擊第312章 抵達臺南第252章 糧食戰略(二)第4章 兵臨城下第345章 海澄攻防戰(八)第427章 決戰沙俄(三)第108章 炮擊皇城第175章 邀請加入第37章 送上門來的機會第263章 夜襲鎮海(三)第122章 兩軍遭遇第66章 討伐部落第207章 突圍第233章 董義的建議第222章 價格爭議第42章 廈門風雲(一)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87章 新式子彈第40章 下一步計劃第359章 濃霧偷襲(二)第398章 羅剎國犯境第126章 雲聰獻計第316章 接見英國使臣第50章 金門危局第412章 一戰定蒙第188章 疏散華人第135章 戰鬥的尾聲第287章 再殲援軍第419章 對抗沙俄第281章 趙開
第305章 雨後春筍般的清廷水軍第131章 傷亡慘重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378章 戰局糜爛第429章 對日作戰帶一百零二章臺中攻城戰第279章 百萬勞力第149章 土着人,開戰!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209章 全殲第373章 關寧鐵騎第355章 國之隱患第98章 發展戰略第317章 論戰第228章 攻城戰(下)第68章 意外來兵第253章 肅清原住民第157章 炎黃村暴露了第63章 臺中對第430章 對日作戰(二)第43章 廈門風雲(二)第5章 棄守安溪第301章 移民問題第76章 將軍府第221章 軍火第260章 定海和鎮海第31章 諸軍議事第288章 兵分兩路第376章 救是不救?第166章 組建情報部門第231章 包圍圈第376章 救是不救?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99章 項玉成親第343章 海澄攻防戰(六)第372章 難民潮第414章 破城第418章 滅清第318章 歐洲局勢第35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278章 勢不可擋第182章 落日黃昏第179章 海戰,拉開序幕!第115章 大演武第374章 大水攔路第99章 項玉成親第429章 對日作戰第341章 海澄攻防戰(四)第96章 項玉回府第335章 春季作戰第4章 兵臨城下第33章 遭遇風暴第413章 錦州之困第119章 糧價風雲第36章 攻城困難第65章 糧食危機第379章 出兵湖南第163章 馬尼拉的情報第110章 目標城門第261章 夜襲鎮海(一)第239章 北方的神秘戰艦第110章 目標城門第304章 新型戰艦第415章 困守海州第49章 成功突圍第360章 濃霧偷襲(三)第350章 援軍第9章 糧食危機第417章 兵臨盛京第314章 白塔第133章 三面夾擊第312章 抵達臺南第252章 糧食戰略(二)第4章 兵臨城下第345章 海澄攻防戰(八)第427章 決戰沙俄(三)第108章 炮擊皇城第175章 邀請加入第37章 送上門來的機會第263章 夜襲鎮海(三)第122章 兩軍遭遇第66章 討伐部落第207章 突圍第233章 董義的建議第222章 價格爭議第42章 廈門風雲(一)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87章 新式子彈第40章 下一步計劃第359章 濃霧偷襲(二)第398章 羅剎國犯境第126章 雲聰獻計第316章 接見英國使臣第50章 金門危局第412章 一戰定蒙第188章 疏散華人第135章 戰鬥的尾聲第287章 再殲援軍第419章 對抗沙俄第281章 趙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