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7日21:30內‘蒙’古深淵
舒子北在心裡默默地想:“所謂的搶救‘性’發掘就是這樣造成的,長白山雲頂地宮也算是搶救‘性’發掘。.”
可是舒子北轉念又一想,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長白山雲頂地宮現在就不在中國境內,而這個元朝的皇家陵園,又是在有爭議的國境線上。
按照這種說法,穿越國境線的香巴拉,越南人虎視眈眈的西沙碗礁,最後可能都面臨着搶救‘性’發掘的狀況。
善良的舒子北這個時候根本就沒有想到,他所考慮的這些問題,在原三生那裡根本就不是問題,因爲原三生根本就沒有考慮發掘這些地方。
原三生看着遠方笑了笑說道:“起靈和強巴,去我們進來的岔路口等着他們吧,不要讓部隊走到另外的岔路上去了,等到以後就讓他們在路口等着李天風。
在這個岔路口上有一塊大圓石,李天風到了以後,你們站在大圓石上,他們就能看到路口了,其他人先休息一會吧,餓了就吃東西。”
所有的人都默默地看着原三生,這個原三生又騙了他們,這條路根本就不是以前的地質勘探隊,以及日本人走過的那一條路,有危險也只是在享堂的附近有危險,相柳也好像根本就不在這條路上。
原三生口口聲聲的說後來沒有來過這裡,不知道“成吉思汗陵”在不在這裡,現在看起來全都是鬼話連篇,這個原三生學壞了,這是跟着滿口仁義道德的地球人學壞了。
原三生卻還振振有詞的笑着說道:“我這是在考驗考驗你們的膽量,再考察考察你們的記憶力,你看看,你們又忘了我說過的快樂科考了吧。
再說了,元朝人在這裡修這些陵墓,我真的是不知道。四千五百年前,我和共工走的就是這條路,相柳也確實是在這條路上,或許是給我面子,或許是害怕祝融氏的舍利,也或許不知道是什麼另外的原因,更或許是相柳轉移了吧。”
原三生說完就旁若無人的哈哈大笑起來,大家將信將疑的、看着大言不慚的原三生,也哈哈的笑起來了。
有些不知道的事情,原三生既然不願意說明白,那就讓它不明不白吧。而且有些事情,你就是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就像是原三生可以,利用人們被法律形式強佔的、閒置的‘波’段打電話,現在的地球人都知道了,可還是屁用都沒有。要不然,你打一個不要錢的電話給大家看看。
起靈和強巴,順着來時的路回去了。教授們席地而坐,像是遠道而來的盜墓賊一樣,興奮的看着不遠處的陵墓,掏出了李天風爲他們準備的壓縮食品,一邊在不停的吃着,一邊還在傻傻的笑着。
原三生看着這些興奮的教授,笑着說道:“等一會,李天風來了,你們就留在這裡,幫助李天風整理髮掘這些元代皇陵吧,我帶着起靈和強巴,再到前面去看看共工和相柳,前面真的是很危險,你們就不要去了。”
教授們想一想自己身上的竊聽器就明白了,有些事情他們去了也解決不了什麼問題,反而可能會拖累原三生,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雖然心裡還是有一點不甘心,但是原三生有些時候確實是出於好意。
再說了,原三生已經幹過這樣的事了,取走雲頂天宮的時候不就是這麼幹的嗎?這些就是原三生所謂的絕密,再新編的《原氏物語》也不會看到這些細節。
凌晨一點半的時候,李天風帶着三百多名考古專家,以及部隊就風塵僕僕的趕到了。
看到原三生,李天風就代表中國考古研究所謝聲不斷:“經過中國考古研究所黨委研究決定,“木華黎山口”所有的地下陵墓,整體搬遷至烏拉特後旗。
成立“中國考古研究所元朝皇陵管理處”,牛中醜出任元朝皇陵管理處處長,任命已經下達,整體搬遷之後隨時可以報到。成立特警烏拉特後旗元朝皇陵特別支隊,牛中醜出任支隊政委。”
有些時候,所謂的官僚主義,或許只是因爲無所事事的原因,一個人做到什麼位置,都想着做一些和自己職位相符的事情,而事情就這麼多,僧多粥少,結果就是給人以人浮於事,官僚主義的感覺了。
這或許從一個方面說明了,爲什麼現在有這麼多的公務員不願意再幹下去,或許真的不是因爲國家不讓發那三瓜兩棗的過節費,更或許不是因爲沒有了、用公款來招待熙熙攘攘的你來我往。
或許他們都是大好的有志青年,爲了能夠像李天風一樣流芳千古,衝冠一怒爲了藏在國庫裡面的紅顏知己,喃喃自語的發上幾句自己都聽不見的牢‘騷’。
李天風現在就忙得很,什麼事情都可以特事特辦,想一想,如果哪個小村莊,發現一個小的古墓,找到看起來雷厲風行的李天風的話,你的感覺就只能是官僚主義了,因爲那不是能夠讓他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機會。
現在清軍入關藏寶庫,七十二座曹‘操’墓,元朝皇陵的發掘整理工作,就踏踏實實擺在他的面前,李天風就是想官僚主義、都不可能有官僚主義的時間,這是名垂青史的好機會,他如果要是不抓住的話,原三生後面再發現什麼好東西,就沒有他的事情了。
接好纏纏繞繞的電線,擺好七上八下的探照燈,柴油發電機轟轟隆隆、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直徑五十釐米的探照燈,刺眼奪目的光柱,照‘射’進無邊的黑暗,山谷中燈火輝煌的喜氣洋洋。
順着這兩座享堂向北望去,一座座,一排排,一片片成羣的建築,出現在大家眼前,越遠越是高大威嚴,在最後一排建築羣的中間,隱隱約約的聳立着一字排開的、三座小山一樣的、‘蒙’古包式的宮殿。
三個大殿之間有寬闊的走廊連接,在三個‘蒙’古包式宮殿的圓頂上,金黃‘色’的琉璃瓦,在燦爛的燈光照‘射’下,熠熠閃光。圓頂上部有用藍‘色’琉璃瓦砌成的雲頭‘花’,這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顏‘色’和圖案。
中間正殿高達六十九米,平面呈八角形,重檐‘蒙’古包式穹廬頂,上覆黃‘色’琉璃瓦,房檐則爲藍‘色’琉璃瓦;東西兩殿爲不等邊八角形、單檐‘蒙’古包式穹廬頂,亦覆以金光閃閃的黃‘色’琉璃瓦,高三十六米,整個陵園的造型,真的就像是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
李天風的眼睛都看直了,半天沒有回過神來,喉結在因爲年老而乾瘦的皮膚下面,或許是因爲戰鬥機的速度太快,忽上忽下的跳動着。
原三生笑了笑說道:“這是第一座享堂裡發現的銅印、“太師國王木華黎之印”,這是第二座享堂發現的牌位、“聖明元孝皇帝札牙篤可汗之位。李所長你給看看,牛中醜的翻譯對不對?”
“我們在第二座享堂前面發現了機關暗器,我們面前的就是第二座享堂、發‘射’出來的有劇毒的鐵釘,起靈,敲一下臺階給李所長看看。”
起靈小心翼翼的敲了十三下,地面又嘩啦一聲,打開一個直徑九米的大坑。一分鐘之後大坑又合了起來,地面還是一如既往的完好無損。
原三生對着目瞪口呆的李天風說道:“我們前面還有幾項科考活動要進行,我把這些教授留在這裡參加發掘工作,你們就在這裡慢慢的整理吧,一定要小心啊。
我們完成科考活動就會回來,你們不要着急慢慢來,“成吉思汗陵”的發掘工作還是放在最後吧。”
原三生,起靈和強巴三個人,在探照燈的燈光裡,已經施施然的走遠了,李天風還是愣愣的站在原地。
一位‘蒙’古學專家曾經預言,成吉思汗的陵墓裡面,可能埋藏着大量奇珍異寶,裡面的工藝品,甚至比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還要壯觀。
這並非是專家的危言聳聽,成吉思汗的陵墓裡、可能埋藏着他東征西討,從二十多個王國得來的無價珍寶,這也是吸引考古界多年來前赴後繼、苦苦尋覓的原因。
你想一想,連自己親人的屍體都帶着的民族,無價珍寶會藏在哪裡?
現在“成吉思汗陵”,就靜靜的矗立在李天風的眼睛裡,李天風怎麼能不‘激’動呢?
起靈一邊走一邊笑着問道:“原哥,我們不會真的去找相柳和共工吧?”
原三生也是笑着不知道真假的說道:“我要去找共工是真的,找相柳就沒有什麼意思了,但是相柳在保護着共工的舍利,我不想見也沒有辦法啊。
我要找的是共工的舍利,這是我順手爲修建苯教聖廟準備的寶貝,將來等到苯教聖廟建成了,把你們這些先祖的舍利,往廟裡那麼一供,我告訴你們,那簡直就是酷斃了。
哈哈,關鍵的是他們馬上就監聽不到我們的行動了,這纔是最重要的事情。”
起靈和強巴,根本就不相信原三生的話,關鍵是因爲誰也不知道,原三生什麼時候說的是真話,什麼時候又說過真話,這個外星人完全不在乎什麼仁義禮智信,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假作真時真亦假,真做假時假亦真。
這也是剛剛清醒過來的冰雨古麗,今天聽到原三生的最後一句話,‘迷’‘迷’糊糊的她也明白了,原三生這三個人,又不知道幹什麼去了,上一次偷走雲頂天宮、估計就是這三個人偷偷乾的吧。
這一次又說是找共工的舍利去供奉苯教聖廟,誰又知道是真的假的,沒有辦法,還是請示總部吧。
這是漂亮古麗自出道以來、乾的最窩囊的一件事,總部竟然都不知道該幹什麼?總部竟然也不知道原三生想幹什麼?冰雨現在‘弄’的像是失去記憶力的起靈一樣了,只會不知所以然的、機械的、被動的跟着走。
經常被嚇暈的古麗在請示的報告中,近乎瘋狂的強烈要求接手別的工作,離開這次要命的行動。
總部的指示簡短又明瞭:“理解、忍耐、等待。”
“木華黎山口”的元朝皇陵的秘密整理髮掘工作,一共持續了大概有三年時間,烏拉特後旗的元朝皇陵,整體搬遷重建工作五年以後才完成。
2020年3月13日,元朝皇陵落成典禮,由中國考古研究所、元朝皇陵管理處處長牛中醜主持。已經各司要職的十一位教授,非常榮幸的出席了落成典禮,原三生、起靈和強巴卻仍然是不知所蹤。
網上謠傳起靈和強巴帶着孩子,出任了某特種部隊的政委和大隊長,而原三生據說是感覺做一個外星人、不能夠xxoo實在是沒有什麼意思,義無反顧的去借屍還魂重生收美去了。
在落成典禮上播放了“盜墓密碼科考隊”,發現元朝皇陵的經過和發掘現場的部分畫面,其中牛中醜所長毫不畏懼的敲擊臺階,巨‘洞’隨之轟然裂開的畫面,被自作主張的技術部‘門’配上音樂,重複播放了十三遍。
在落成典禮之上,已經離開工作崗位的李天風,被牛中醜挪用元朝皇陵的考古經費,聘用爲元朝皇陵總顧問,據說欣然接受的李天風同志,兼任的總顧問多得是數不勝數。
據牛中醜的總結報告介紹,‘盜墓密碼科考隊’在最後一座墓葬之中,找到了成吉思汗的獨木棺。
所謂的獨木棺就是把橡木中間剖開,放入成吉思汗的屍體,然後爲了防止木材腐爛解體,獨木棺之中塞滿了各種各樣的防腐劑,橡木外面又用了十三根金箍緊緊地箍上。
由於木華黎山谷中的環境乾燥、氣溫恆定,七百多年過去了,不但十三根金箍閃閃發光,成吉思汗的獨木棺,也仍然被十三根金箍緊緊的箍着。
成吉思汗隨葬的物品除了武器和弓箭,戰馬和宮‘女’,還有大量的從其他國家、掠奪而來的金銀財寶,其中以歐洲的金銀器居多,重量竟然達到了二十四噸。
坐在主席臺中間的李天風很驕傲,因爲他主持的這些發掘工作,超越了歷史上所有的考古發掘。無論是規模還是重要‘性’,這些發掘成果都可以說是、自從人類知道以後就孜孜追求的東西。
李天風在中國考古研究的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獨愴然而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