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要的就是服從命令,團長都下令了,朱建軍滿心歡喜的立刻雙腳合併,挺直腰桿衝他敬禮,“遵命!”
東西早已經收拾妥當,一行人有拎包裹,有抱洗臉盆,有提這段時間鄉親們送來的禮品,楊小娥跟朱建軍一人一邊,攙扶張振國往家的方向走。
娃兒們午覺剛醒來,鬧情緒呢,一下子院子多了五六個跟親爹穿着合體綠色軍裝的叔叔,各個停止了哭,小眼睛瞪得賊圓盯着好奇。
這是大傢伙頭次見團長娃兒,三小子長得一模一樣,白白淨淨的小胖臉兒,烔烔有神的眼睛,蓮藕似得小手小腳,特遭人喜愛。
七個月大的娃娃,對聲音反應更加敏銳,對他講話,他咿咿呀呀的也嘗試跟着你說話,不過叫清的只有爸爸媽媽這倆單詞。
這時候的娃娃已能開始主動模仿說話,幾個戰友圍着三娃兒,耐心地教喊叔叔,只是這單詞太籠統,又教着喊各自的名字,比如富貴叔叔啥的。
三個娃兒這麼多戰友,哪裡應付得了,逼急了,小傢伙們嘴巴一撇,張大嘴巴哇哇的哭了起來,爲了哄娃,大家上下跳躍,搖動和敲打玩具,扮鬼臉躲貓貓,惹得周嬸子齊嬸子笑個不停。
周嬸子性格開朗些,留下來招呼戰友們,齊嬸子和楊小娥一手拎着一簸箕筐,出門上市場買菜。
這時中午,擺攤子的都收攤回家吃飯午覺了,可戰友們等着吃飯要趕回一零一邊防團呢,不能兩三點再出來購買呀。
楊小娥一合計,直接打聽附近賣菜賣肉的攤主住址,專門上門買去。
部隊裡磨鍊的人,胃口都大,倆人買了豬骨頭,牛肉,豬肉,魚肉,跟上回一樣,豬骨頭交代攤主拿錘子敲碎,以便骨髓質流出來,這東西營養着呢。
蔬菜這些家裡菜園種的有,就不買了,楊小娥記得,剛結婚那年上部隊探望老倌,帶着幾瓶牛肉醬去,大家看得兩眼冒金光,吃得神清氣爽回味無窮。
於是購買牛肉時,一狠心將三十斤全買走,楊小娥致富帶頭人,河灣縣打仗撥資一萬八千購買物資捐助的事,全縣城誰人不知?
瞧她四肢纖細怕切不完這多肉,攤主跟婆娘互對一眼生了默契,直接拎牛肉去洗,完了熟練地右手拿起菜刀,左手按着牛肉,手起刀落,一顆顆大小相等的正方形肉坨裝入塑料袋裡。
楊小娥跟人家千言萬謝,才和齊嬸子返回市區,做牛肉醬麼,羅鬆(西南地區方言:花生),幹豆豉,辣椒,花椒,一樣都少不了,倆人到乾貨鋪子全部買齊。
到家後,周嬸子齊嬸子幫忙打下手,洗菜,燒鍋,蒸米飯啥的,楊小娥只負責手拎鍋鏟,嘩嘩譁炒菜。
炒菜的過程中,牛肉醬製作也一併進行,切好的牛肉倒入盆裡,撒鹽巴研擱十來分鐘的,再熱鍋裡把姜,辣椒,花椒等大料進行翻炒,等聞着有香味了倒入牛肉繼續翻炒。
當兵的好吃辣,尤其一零一邊防團地處深山老林,一天見着陽光不過三小時,吃辣椒能產生熱騰騰的感覺,能除去風溼。
楊小娥特意加入大量辣椒,等把牛肉炒變熟了,倒入醬油,鹽巴,加油炸好的羅鬆米,炒乾的豆豉,小火慢慢熬個五六分鐘的就成。
自打搬到縣城住,家裡吃的水果罐頭就沒扔過,全擱在後院一大紙箱裡存着,周嬸子已經洗乾淨了,等牛肉醬溫度下降就能一勺一勺裝進罐頭裡保存食用。
曉得戰士們前段時間上戰場,辛苦了,估計吃的也就管飽,營養麼就跟不上了。
都是家裡有爹媽心疼的娃娃,楊小娥專門燉了濃如奶汁的大骨頭湯,魚買了四五條,有外焦裡嫩的煎魚不散,麻辣紅燒的燒魚不碎,還有千燉的豆腐萬燉的魚的燉魚入味。
又炒了豬肉,蒜香排骨,素菜也來四五個,望着滿滿一大桌子都塞不下的盤子,這才呼了口氣解開腰上歇息。
戰友們在院子裡跟娃兒們玩,廚屋飄來的香味早勾起肚裡的饞蟲,口水都吞嚥半斤了。
周嬸子齊嬸子吆喝吃飯後,大家迫不及待洗手圍桌吃喝。
張振國還在康復中,吃不到辣椒,楊小娥貼心的給他舀骨頭湯拌米飯吃,期間笑着跟大傢伙客套,“都是些家常小菜,大家湊合着吃。“
這麼多豐盛菜,全是部隊裡逢年過節纔看過的,哪裡是湊合了,朱建軍笑着道:“嫂子真是太客氣了,上回你到部隊裡,給大傢伙改善了伙食,後面大傢伙都念叨着你呢,巴望着能再吃幾回,沒想,你忙着家裡事就沒再來過部隊,現在大家沾張團長的光,也飽了口福。”
張振國道:“娃兒現在大了,想吃你們嫂子做的飯菜,我琢磨一個月喊她到部隊住幾天。”
王富貴嘿嘿的笑,“團長,是你想嫂子才喊的吧,還拿我們當擋箭牌。”
其他幾個,也都心知肚明的笑了起來。
楊小娥俏臉泛紅,她老倌那方面特強,一個月倒是得纏綿才能敗火的,不過當着大家的面這麼說,好丟臉哦。
張振國輕咳一聲,頗爲尷尬的瞪眼,“好吃話還那麼多,趕緊吃。”
同樣的飯菜,經楊小娥之手還真味道非一般,聞了以後一定會垂涎三尺,吃起來這些戰士們更是一點也不把這裡當別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