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第一把步槍

田貝與田夏禮第二天便領着一個營的美軍陸軍離開了沂蒙山,來的時候大車小車,走的時候卻兩手空空,甚至就連士兵們也都坐在馬車上。

不過每一個人的臉上,卻都露着笑容。張野支付給他們的辛苦費雖然不多,但摺合下來每個人也差不多有一百美金,相當於他們兩三個月的薪水。

本來來海外執行任務就有補貼,這下他們能拿到手的就更多了,哪有不高興的道理?

那些工廠隨行的技術人員被留了下來,因爲他們還要負責指揮組裝機械,生產前的調試,以及生產中的技術指導等等。

當然了,作爲代價,這些技工在這裡一天,張野就需要向他們的公司支付一定的費用,同時還要負責支付這些技工的薪水。

在張野看來,只要能快速的投入生產,這些錢都是毛毛雨,幾百萬的設備都買了,也不在乎這幾十美元的薪水。

甚至財大氣粗的張野還給這些技工們下達了一道指令,在能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儘快加快組裝速度,儘快的投入生產,而作爲獎勵,張野會給他們每人發放五百美金的獎金。

在金錢的推動下,原本每天只肯幹幾個小時的技工,現在恨不得拼了老命的幹活。他們接到公司的指令是儘可能的拖延組裝時間。

這樣的話公司就可以得到一筆額外的收入,反正工廠現在也不缺技術人員,這些人有張野支付薪水,同時還給公司支付一定的報酬,何樂而不爲?

不過在看到五百美金的獎勵之後,這些技工便開始瘋狂了起來,每天只要那些士兵們乾的動活,他們就絕不休息,從天亮忙活到深夜。

若是有機會,寧可讓人打着火把也要繼續幹活。一週之後,第一臺機器組裝完畢,但卻不是生產機器,而是一臺中型的發電機,完成之後,技工迅速的指揮着士兵們在營區內鋪設電線。

只用了一週的時間,營區內的夜晚,便徹底的告別了煤油燈的年代,進入了電力時代。

又是一週過後,第一臺設備組裝完成,開始進入調試階段,在隨後的半個月內,不斷的有設備完成組裝,紛紛開始進行調試。

而此時,時間也進入了1898年,當然,這是西方人的叫法,此時的華夏大地過的還是農曆,所以按照這裡的習俗,離過年差不多還剩下一兩個月的時間。

“將軍,很抱歉,如果您執意要使用這些人的話,我無法向您保證質量以及產量。”

美國技工總顧問斯伯特看着張野搖了搖頭,臉上漏出堅定的表情,似乎堅決反對張野的決定。

“斯伯特先生,這點我很清楚,但此時我手裡沒人,我們國民的素質你也清楚,他們只會種地,對這種工業化的生產瞭解並不多,不過我們也有我們的優勢,學起東西來特別的快。

另外我這裡還有一些德國技工,你們可以與他們組成一個技術團隊,分別駐紮在每一個車間,負責監督產品的質量。”

張野反駁道。

所有的設備都即將調試完成,馬上就可以試產,但是在這緊要關頭的時候,張野卻與斯伯特產生了分歧。

而分歧的主要矛盾點就在於工人,張野執意要從這些跟着自己的百姓裡挑選工人。而斯伯特卻覺得他們都是農民,根本就不懂工業生產,再加上不是年紀大的就是婦女,軍工生產也算是重工業了,必須要用年輕人才能扛得住,同時也才能保證質量。

至於生產的方式,這點張野早就佈置好了,從建設廠房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具體的規劃,整個軍工區被分爲若干個車間,每個車間只生產一種部件,然後送到總裝車間去組裝。

這種流水線式的生產雖然早就已經有了,但此時運用的單位卻並不多,主要還是以輕工業爲主。

像他們這種生產機器設備的工廠,採用流水線基本就等於是等死。因爲每一個部件的生產都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在這期間內,其他的工人就沒活幹,工廠還要發工資。

在一個就是受制於銷量,機器設備可不是快速消費品,像他們這些工廠,一年能夠賣出去五套設備就算是好的了,要那麼多工人也沒用。所以在重工業方面,流水線還沒有流行起來。

當然了,在軍工生產方面,倒是已經開始運用了這種生產模式,但也不是完完整整的流水線,他們大多數每一個工位都要負責幾項工作,在速度上還有一定的影響。

“可是這樣的話,就必須要增加生產成本,這與我們先前承諾的生產成本不符合。”

斯伯特繼續搖頭否定道。

張野當初與田夏禮簽訂合同的時候,上面有生產成本控制這一項,當然了,當初田夏禮只不過是爲了告訴張野,選擇我們是很正確的,因爲我們的設備可以幫你最大的節約成本。

但是現在在斯伯特看來,這條規定卻是坑了他們,張野執意要簡化工序,那就代表着要增加人手,這也是生產成本的增加,本來一個人就能幹的活,現在要分爲四五個人去幹,這斯伯特哪能接受?

當然了,最主要的還是怕生產成本過高,屆時張野找他們的麻煩。雖然他們不怕,張野也不可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太大的威脅。

但人家是客戶,以後肯定還是要採購設備的,如果這次合作鬧的不愉快,以後不買你東西了怎麼辦?到時候連哭都沒地方。

“這個我知道,你放心,這是我主動要求的,不會在這方面找你們麻煩的,就按我說的做,每一個車間只負責一道工序,而你們這些設備技工就負責檢查產品的質量以及維護設備就行了。”

張野繼續說道,只有流水線纔是根本,才能最大限度的開發出生產速度。

而每一個工人只幹一道工序,時間久了他自己就知道該怎麼幹,哪一個產品不合格,是次品,如果工序太複雜的話,就連他們也很難在第一時間就發現。

“好吧,既然這是您的意思,那我們就只能這麼辦了。”

斯伯特最終還是妥協了,張野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他若是還堅持,那就太不識趣了。

因爲張野知道1888式委員會步槍的生產圖紙,所以也照葫蘆畫瓢的畫出了毛瑟1898式步槍的生產圖紙,當初原本是打算賣給德國人的。

但後來德國人與他的關係開始出現了裂痕,巨張野猜測,可能是德國人打算入侵山東,怕與張野有過多的貿易往來,到時候張野翻臉的時候,會有足夠的武器裝備去給德軍造成影響。

所以那次張野去找德國人買設備的時候,德國人才會拒絕張野的訂單。但是讓德國人沒有想到的是,眨眼間張野便從美國人那裡購買到了機器設備。

雖然不如德國的設備先進,但也差不到哪去,現在大家都在發展階段,技術方面的差距本就不大。

而毛瑟1898式步槍的圖紙,也被張野做出了一些改動。例如,將槍管縮短到了600毫米,全槍長度由1.25米縮短到了1.11米,採用新的瞄準具等。

爲了方便補給,張野甚至將7.92毫米的口徑改爲了8毫米,與1888式委員會步槍相同口徑。

經過了一個月的調試,加上張野圖紙上的一些錯誤,導致第一把步槍生產出來之後有些缺陷,最終還是在德國技師的幫助下,找到了問題所在,經過了修改之後,才生產出第二把步槍。

但是問題依然存在,只是換了一個方面,於是乎,繼續尋找問題。因爲都不是專業的研究人員,而張野對於步槍的結構雖然瞭解,但對其內部的一些小部件卻並不瞭解。

最終,在德國技師憑藉着個人感覺對步槍進行了大約十來處的小改動之後,第一款真正的步槍這才誕生了。

但這款步槍與張野所知道的98k並不相同,甚至有很大的差別,根本就不算是98k,因爲張野的不專業,導致一款名槍被改成了一個四不像。

無論是射速,還是初速,以及有效射程,都不及後來的98k。儘管如此,這款步槍的威力以及性能也依然超過了1888式委員會步槍。

‘啪!’

隨着一聲槍響,張野的心裡算是樂開了花,終於有了自己的第一支步槍,而這一槍,是張野親自試射的,感覺很好,很巧妙。

“繼續檢測步槍的性能問題,儘快的完成試槍階段,爭取早日進入量產階段。”

試完槍之後,張野直接下令道。

雖然感覺很好,但張野還是感覺到了有一些彆扭,主要是在開槍的一瞬間,感覺子彈出膛的時候有些不太自在。

因爲用的子彈就是1888委員會步槍的子彈,所以張野也就沒有太在意,其實這款步槍所用的子彈應該是尖頭子彈,而不是現在的這種。

ωωω●тт κan●c o

不過還好,總算是有了進展,這兩個月以來,也算是張野的飛速發展期了,招募的新兵足有三千多人,雖然還是不夠,但若是訓練好了,將來就又是一支勁旅。

現在步槍也有了進展,在試槍的同時,技工們也分別去給自己車間的那些農民們講解工作過程,因爲只有一道工序,所以很快大家便學會了,只是有些不太熟練而已。

做完這些之後,張野便返回了臨沂城。

第117章 突圍?第41章 未來的路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9章 戰前對持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102章 徐世昌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176章 錦囊妙計236章 拉攏德國第127章 運籌帷幄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22章 近衛軍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27章 新的開始第14章 一鳴驚人第19章 頤和園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42章 搶錢計劃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1章 重回小站第32章 卸磨殺驢?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17章 代言人:威廉第47章 清軍來了第213章 緊張的氣氛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221章 國債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102章 徐世昌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35章 沂蒙山第101章 這是商量好的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141章 李三才發飆第77章 一語道破第27章 新的開始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85章 投資美國第126章 當斥候遇上偵察兵第189章 恩威並施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23章 三個月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93章 禍水南引第138章 反衝鋒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85章 投資美國第189章 恩威並施第114章 哭爹喊娘也不行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98章 深入合作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44章 發大財了第99章 麻煩事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17章 代言人:威廉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81章 有人來找第205章 廣州風雲(4)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140章 自求多福吧第73章 夜襲失敗第10章 欺人太甚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128章 預備役第196章 綁架美國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58章 未戰先潰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85章 投資美國
第117章 突圍?第41章 未來的路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9章 戰前對持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102章 徐世昌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176章 錦囊妙計236章 拉攏德國第127章 運籌帷幄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22章 近衛軍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27章 新的開始第14章 一鳴驚人第19章 頤和園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42章 搶錢計劃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1章 重回小站第32章 卸磨殺驢?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17章 代言人:威廉第47章 清軍來了第213章 緊張的氣氛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221章 國債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102章 徐世昌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35章 沂蒙山第101章 這是商量好的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141章 李三才發飆第77章 一語道破第27章 新的開始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85章 投資美國第126章 當斥候遇上偵察兵第189章 恩威並施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23章 三個月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93章 禍水南引第138章 反衝鋒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85章 投資美國第189章 恩威並施第114章 哭爹喊娘也不行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98章 深入合作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44章 發大財了第99章 麻煩事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17章 代言人:威廉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81章 有人來找第205章 廣州風雲(4)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140章 自求多福吧第73章 夜襲失敗第10章 欺人太甚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128章 預備役第196章 綁架美國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58章 未戰先潰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85章 投資美國